怎樣才能讓孩子少吃零食呢?
似乎很多的家長們都會遇到寶寶愛吃零食的煩題,營養專家指出,零食中含有較多的糖及防腐劑等等,不僅僅會影響到寶寶們正常的飲食,還很容易引起孩子們發胖,以下就來學會下如何才能讓孩子自覺少吃零食吧!
說到吃零食,家長們都感到頭痛,幾乎沒有一個孩子不愛吃零食。很多孩子為了零食可以說是十八般武藝都用上。有的孩子只要到了超市,就吵著要買各種各樣的零食,不買不走;有的孩子為了吃零食撒潑耍賴,大哭大鬧,不全部“掃光”不罷休;有的孩子更絕,進了超市后,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零食的包裝撕開,然后慢條斯理地開吃……他知道撕開包裝后爸爸媽媽不買都不行。
濫吃零食的壞處多多。我看到過一個小朋友,3歲半不到,體重卻有50多斤。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像一只小企鵝。我問孩子的媽媽孩子怎么這么胖。孩子的媽媽說:“孩子特別愛吃零食,每天薯條、雞腿、可樂、糖果、餅干不斷,吃了零食還能吃主食。”我說:“難怪呀,孩子吃的那些東西不都是導致肥胖的嗎?”孩子的媽媽說:“就是啊,孩子這么胖,已經很不正常了。我們正在給孩子減肥,可是‘增肥容易減肥難’啊!”
吃零食的害處眾所周知。除了肥胖,濫吃零食還會導致沒胃口吃正餐,常吃零食會擾亂正常的消化規律,進而影響孩子的飲食。家長應該都有體會,如果孩子在飯前吃了零食,那餐飯往往吃得不多。另外,常吃零食,由于零食中酸、甜、咸各種味道的強烈刺激,導致孩子味覺遲鈍,以致一般的飲食根本不足以引起孩子的食欲。長期食欲不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嚴重的會造成營養不良。
零食的誘惑力對孩子怎么會如此之大?其實回顧一下我們小時候,我們曾經也是如此癡迷于零食!說說我的幾件關于零食的趣事吧。大約4歲的時候,我在家里一個瓷壇子里意外發現了一包片糖,面對這個意外的收獲,我欣喜不已,可我又擔心吃掉幾塊后會被媽媽發現數量變少,于是我想了一個在當時看來天衣無縫的“好主意”:將每塊片糖都吃掉一小截,這樣片糖的數量就沒有變少,媽媽發現不了。
我的自作聰明換來的結果是一頓臭罵。我媽媽回來發現每塊片糖都短了一截,惱火不已,她說:“唉,你要吃就拿幾塊吃啊,為什么要每塊都咬成這樣?”
回顧幼年的經歷,我感悟到一點:若想讓孩子自覺地少吃零食,關鍵在于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而不是大人時時刻刻監督。如果時時需要大人監督才能少吃零食,那么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孩子就會抵擋不了零食的誘惑。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在“適度和自律”一文中有詳盡的闡述,這里就不再贅述了。另一方面,對于零食,家長不能限制過度,限制過度會讓孩子更加想吃,自己家沒有,就會想別的辦法,甚至伸手拿別人的。
這是一位媽媽寫給我的信:
“我的孩子3歲5個月,在幼兒園上小班,平時對他吃零食控制得比較嚴,因為吃多了零食不愛吃飯,所以一般是在飯后才給他糖果、蛋糕之類的。就是平時家里有好吃的,也都會先藏起來,等他表現好時才拿出來給他。但是最近發現他在幼兒園拿小朋友的糖果吃,有三次了。第一次是在小朋友放書包的柜子里,小朋友掉的沒拿回家的他撿來吃;第二次是看到小朋友書包邊的口袋里有糖,他也拿回來吃,我和他爸問他,他如實地告訴我們糖是怎么拿的;第三次是我媽發現他拿了糖,可能口氣上不是很好,孩子跟外婆撒謊說是爸爸給的,不過我們問他的時候他還是說了實話。我突然意識到了可能是平時我們限制他太多,不準他吃這個,不準他吃那個,造成糖果對他的誘惑力太大,再見到小朋友的糖果時,實在是無法克制。于是,我就帶他去買了很多糖果回家,每天在他的書包里放一點,讓他知道自己書包里有好吃的,希望他不再去在乎別人的好吃的。請問您能否給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