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孩子少吃零食呢?
周周也很喜歡吃零食,但是對零食她能自覺地保持適度。當然偶爾也有抵抗不住誘惑的時候,但在我的提醒之下都能適可而止。這是因為她意識到零食尤其是垃圾食品不是個“好東西”。她知道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暴飲暴食,應該適度。這個習慣是從小養成的。
有位媽媽說,她不想讓孩子吃垃圾食品,也從來不給孩子買垃圾食品。但是,有時在戶外玩耍的時候,別的孩子帶了垃圾食品,家長出于好意會分給孩子們吃,這位媽媽就替孩子謝絕了,說“我的寶寶不吃垃圾食品”。她不知這樣做對不對,于是問我。我說:“這樣很不好。吃一次垃圾食品對孩子的身體并不會造成什么影響,但是你替孩子做決定,阻止孩子和別人自由交往,這個影響很大。碰到這種情況,家長不應該介入,應該由孩子決定吃還是不吃別人的零食。”
此外,家長要以身作則,自己做到少吃零食。有的家長想讓孩子少吃零食,自己卻很喜愛吃零食,這樣是非常糟糕的。如果連家長都做不到少吃零食,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家長能吃零食,孩子就不能吃,還跟孩子說什么“小孩子不能吃,大人才可以”,這更是錯上加錯,只會引起孩子更深的抗拒。
吃零食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采取科學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既不縱容,也不過度限制,合理引導,孩子會養成適度攝取零食的習慣。最后,提醒大家要選擇新鮮、天然、易消化的零食,多選奶類、果蔬類、堅果類的食物;吃零食不要離正餐太近,不應影響正餐的食量,睡覺前半小時避免吃零食;多喝白水,少喝含糖飲料。
重點提示:
小孩愛吃零食是一種普遍現象,但是無節制地濫吃零食會導致肥胖,還會導致小孩沒胃口吃正餐,擾亂正常的消化規律,進而影響孩子的營養攝入。怎么辦呢?
很多家長有錯誤的觀念:第一,把零食當做“好東西”,藏起來,放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第二,把零食當做“獎品”,當孩子表現好時,才給孩子吃。這兩種做法一方面是對孩子不信任,另一方面鼓勵了孩子吃零食。家長限制過度會讓孩子更加想吃,自己家沒有,就會想別的辦法,甚至伸手拿別人的。
其實,若想讓孩子自覺少吃零食,關鍵在于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而不是大人時時刻刻監督。如果時時需要大人監督才能少吃零食,那么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孩子就會抵擋不了零食的誘惑。讓孩子少吃零食,家長要做到:
第一,買零食的時候,引導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健康零食。
第二,零食買回家后,放在孩子便于拿取的地方。
第三,把零食的控制權交給孩子后,建立簡單的吃零食規則。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讓寶寶們少吃零食,其最重要的就是家長們首先就要做個好榜樣等等,以上的文章出詳細的教會了家長們如何讓孩子們自覺的控制吃零食,但愿家長們能夠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