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語文教學中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語文教學中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大慶市五十二中學 姚冬梅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有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
相對廣義的課程資源指的是形成課程因素來源的必要而直接的實施條件。按照課程資源的功能特點,可把課程資源劃分為條件性課程資源和素材性課程資源。
網絡資源既是條件性課程資源,同時又可成為素材性課程資源。它的特點是能夠作用于課程,并能夠成為課程的素材或來源。
語文教學中網絡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價值
一、網絡資源的合理有度的利用可構成課程
“課程實施的范圍與水平,一方面取決于課程資源的豐富程度,另一方面取決于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水平”。網絡資源不能直接構成課程,只是備選材料,只有經過教育教學加工并付諸實施才能成為課程。
教《一面》時,為了讓學生體會阿累刻畫魯迅先生的外貌特征,進而品味魯迅先生的性格特點,我讓學生課余時間在網上搜索魯迅的照片,然后我把這些照片收集整理并分門別類。課堂上讓學生觀察、感受,并放大作者刻畫的細節:魯迅的“根根直豎”的頭發、“濃墨寫的隸體‘一’字”的胡須、“竹枝似”的手……人物形象隨著同學們的觀察和感受,逐漸豐滿清晰起來。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這節課學生不但體會了魯迅的倔強、正直、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獻身的精神,還學會了細節刻畫的寫作手法。他們寫出了《父親的背》、《母親的白發》等一篇篇有人文情懷的好文章。
顯而易見,網絡資源是豐富多彩的,但它只有在教學中經過藝術加工并使之成為教學中畫龍點睛的部分,那么它就真正構成課程了。
二、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可實現學生個性化的閱讀。
美國課程論專家泰勒說:“只有通過利用每一種經驗可能會產生的多重結果,才有可能使教學更有效!本W絡資源為我們搭建了實現這種教育效果的平臺。因為網絡資源可為研究性學習提供大量的信息,也可以提供大量的研究資源和人力資源。
以《〈楓橋夜泊〉新解質疑》為例,在解讀這篇小說時,我引導學生在網上查閱了《楓橋夜泊》這首詩的鑒賞文字以及張繼寫這首詩時相關的背景,學生從中獲得了導師資源中的經驗認識,進而在對《〈楓橋夜泊〉新解質疑》的辨析中獲得了全新的情感體驗,對詩歌的意境、詩歌的語言有了獨特的認識。
在教余光中的《鄉愁》是我讓學生在網上查閱古今詩人所寫的鄉愁詩以及相關的鑒賞文章,學生從網絡中感受到了文人的文化底蘊以及他們獨到的人生體驗,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深層次的解讀了文本。對余光中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意象表現鄉愁有了深刻地認識,學生主體的情感得到了強化。這樣課程教學本身有了新意,富有了思維含量,網絡資源達到了帶動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目的。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網絡資源本身就是有巨大發展潛能的課程資源庫!熬W絡資源的異軍突起,為課程資源的結構優化提供了動力。”
三、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具有創新活力的。
那么在資源的選取上,古老的問題“什么知識最有價值”被賦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和發展的資源在新的教育價值觀的引導下,將會逐步占據主導地位。網絡資源為學生的合作學習以及師生的平等交流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走進廣告》的語文活動課就是我和同學們利用網絡資源共同完成的。師生分工合作在網絡上查尋了商業廣告和公益廣告,以及廣告設計的理念、廣告的語言特色,師生再對這些信息加工,了解了廣告的特點、廣告的效應,創造性地為校園設計廣告、為大慶城市建設設計廣告。
在這一活動中,學生不僅是網絡資源的獲取者,也是網絡信息的的提供者,不僅是網絡資源的利用者,也是網絡資源的開發者。網絡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式使課堂教學具有了創新活力。
教師在網絡資源利用中的作用
一、指向性的作用
伴隨著教學過程 中情境問題的產生,學生需要了解各種不同的具體信息,需要盡快的搜尋有關的信息,因此,教師首先要研究資源的分布、可調用的程度。如組織學生進行語文網上閱讀,教師就必須細心了解語文網上閱讀資源、以便進行定向的可控的指導。這樣才會有助于學生準確的篩選和獲取信息。
二、指導性作用
課程資源的利用,要以有效性為指向,即通過對網絡資源的開發、利用來改善語文學習的心態與方式,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那么,教師就要對學生語文學習所關涉網絡資源給予拓展性、思辨性、評價性的指導。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教工和處理信息。
三、設計性作用
網絡資源的利用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將資源與教材有機的整合,這樣網絡資源才可以成為課程,不然,它只是課程的素材,F代語文教師的作用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他們的學習心理得到充分而有效的滿足,完成知識的生成性與發展性。這一過程就是課程資源的有效設計過程。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兼備條件性與素材性課程資源兩種性質的人要素在整個課程資源,特別是素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起著主導和決定性的作用”。那么教師在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時教師會提高對自己和教育的理解,豐富學科知識,并能夠超越課堂局限去思考問題和行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參閱文獻:鐘啟泉等《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版
《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