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表揚”微笑著走近學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發展委員會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報告中指出:“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1我國的課改,也是要根本改變教師的任務,要教師不再局限于課堂的“傳道、授業、解惑”,而要發揮“主導”作用,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挖掘學生更多潛能。要去“激勵學生思考”,離不開表揚;要真正發揮好“主導”作用,離不開表揚。教師要多“導”,要體現“主導地位”,其實也就是要做好表揚與批評工作。多表揚,少批評,這是教育的基本原則。但目前,仍有很多人慣用批評,十分吝惜甚至吝嗇表揚,在表揚與批評的運用上本末倒置,不能令人樂觀。因此,筆者認為,今日論表揚更具有現實意義。一、表揚——需要重新認識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表揚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表揚其實就是在進行賞識教育,進行愉快教學。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也善于表揚學生。他因多表揚,勤于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從而成為“樂學”即愉快教學的積極倡導者。有人統計,在《論語》中,有關孔子表揚學生的記載共有17處,批評只有6處。他即使批評學生,也言語友善,從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從陶行知、魏書生教學事例中不難看出,在一般人看來要用批評解決的問題,他倆會用表揚激勵替代,會讓教學始終貫穿大量的表揚。目前眾多的教育家,特級教師,即使他們各有個性,但也多表揚學生,這是他們在教學上的共同特點。
美國一教育學家詹姆斯說,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
今日的素質教育或課程改革對表揚更是倍加關注,新理念要求我們通過表揚,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從信任、尊重、激勵、熱愛生命、善待生命的高度發現并挖掘學生潛能。
因此,筆者認為,要抓好課改,搞好教學工作,必須勇于挑戰自我,重視表揚,要把表揚作為我們教育教學的一個巨大法寶。
二、表揚——需要多種方式
要表揚賞識,我們不可總認為都是老師對學生的事,其實,家長對學生,學生對學生,自己對自己都可進行。作為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團結家長,認識表揚的多種途徑,靈活地運用表揚,使其具有更多的藝術性、實效性?筆者特借鑒他人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將表揚歸納為8種方式,并作簡單提示與議論。
1、以“口”為主的表揚——用口頭表揚個人或集體。表揚個人時,有時聯系事例點名表揚學生,有時只贊賞具體事例,不點學生姓名。表揚集體時,要根據實際,靈活地確定“集體”,或表揚班級,或表揚小組,或表揚男生、女生、大組、同排,或表揚某分數段學生,有某方面特長學生。口頭表揚是表揚的基本方法,課堂課外,當面背后都好進行,易操作,最具及時性、靈活性。
2、以“筆”為主的表揚——利用“作業 本”、“板報”表揚。批改作業 ,要對學生予以表揚時,可在作業 本寫上表揚的語句,如,“妙”,“字棒”,“你上課能大膽發言”,或加上表示稱贊的符號,如“☆”。出板報,利用板報將學生先進事跡、榮譽、“閃光點”等予以公布。在作業 本表揚,幾乎像口頭表揚一樣靈活,又不占用集體時間,不影響課堂教學。在板報表揚,被表揚人數非常少,其所受的激勵特別大。
3、以“笑”為主的表揚——用微笑、目光,動作等體態語表揚。學生發言或做一些活動時,教師或微笑看著學生,投以賞識關愛的目光,不時微微點頭,或身體前傾,表示聆聽關注,或豎起大拇指,表示滿意、祝賀,或很有分寸地輕輕拍拍學生肩膀,表示親近、慰問。張口三分力,運用體態語不用說話,不用寫字,最簡單、實惠。教師真心愛學生,總能時刻發現他身上的可愛之處,總能運用體態語傳遞賞識情感。
4、以“評”為主的表揚——評選先進集體或個人,授予榮譽稱號。評選先進,有的階段性地進行:給學生樹立奮斗目標,鼓勵學生不斷努力并定期評選。如評選“三好生”“優秀班干”“優秀隊員”;有的靈活進行:在教學中,發現成績,及時授予榮譽,或搞臨時性的比賽,以榮譽為目標,激發學生。如在班中懸掛“金星表”,給個人或小組在“金星表”中加“金星”。評選先進時,要注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被評上,要多關注學困生。評選先進,特別是階段性的評選,其實也是在進行“目標激勵”。靈活性的評選與教學聯系相對緊,反饋快,見效快。
5、以“展”為主的表揚——選拔優秀或進步十分明顯同學的作業 進行多種形式的展覽。作業 展覽要與教學緊密結合,目標要明確。每次的展覽,是偏重書寫、格式、正確率,還是偏重于技能訓練等,老師要心中有數,要體現作業 展覽的計劃性。作業 展覽,不光使受表揚同學受到表揚激勵,還能為他人樹立榜樣,提高全體同學的作業 水平、實踐能力。
6、以“獎”為主的表揚——發獎品或給予豐富多彩的精神獎勵。如,發獎狀、贈送寫有激勵語言的作業 本,教師利用節假日帶領學生活動,為表現突出的同學鼓掌,或讓其他同學主動為勤于學習的同學獻上一支歌。物質獎品學生會愛不釋手,精神獎品學生會深藏心中,這些平常用品,簡單活動,對于學生都是巨大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
7、以“生”為主的表揚——讓學生自我表揚與相互表揚。自我表揚,是要學生展示自身“閃光點”,展示自己近期取得的成績。如,召開班隊會,讓學生說說自己特長,如,讓學生在作業 本上或其它書面上寫自己的“閃光點”。如,每周利用課外時間與學困生作幾分鐘集會,讓他們說說近期取得的成績。相互表揚,是要學生相互觀察尋找“閃光點”,并運用多種形式誠懇地予以贊揚。如,當面稱贊,或出表揚小報。提倡合作學習,看到合作伙伴身上優點、尊重合作伙伴是重要的條件。能看到別人的優點,才能學習別人的優點。要以生為本,學生當然也應該認識表揚,運用表揚。
8、以“家長”為主的表揚——請家長表揚。通過家長會、家訪、書信、電話聯系,下發宣傳單等途徑,讓家長認識表揚的意義,與建立家長聯系網絡,通過網絡,有時老師將學生“閃光點”告之家長,有時家長將學生“閃光點”告之老師,并讓學生知道家長、老師在表揚自己。同時也請家長要及時表揚學生。家長越來越關心教育,與家長談孩子的優點,家長最樂意。對學生這種“背后”形式的表揚,有時比當面表揚收效更大。以此為切入點,主動與家長在更多方面聯手抓教育,定能取得突出成績。
三、表揚——需要把握分寸
表揚不光是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也是對學生知識、技能,學習過程、學習方法,態度、情感、價值觀的評價,具有導向功能,因此需要客觀公正,不能言過其實。同時,還要看到表揚容易造成的三方面負面影響: 一是在集體中點名表揚某學生,其實也是在暗示別人比他差,有時會使受表揚的學生產生驕傲情緒;二是有的學生因追求表揚,只顧形式,沒發揮出自己的潛力,當得不到表揚時又會有失落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三是好話聽多了,聽不進反面意見,表現得十分脆弱,經不起打擊。消除表揚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1、培養學生反思、自糾的意識——通過談心、列舉生活中的事例等教育途徑,讓學生明白“人無完人”的道理,在和善、誠懇、平等的氛圍中,進行民主評議,個別談心,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注意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勤于自檢,勇于承認錯誤,改正錯誤。
2、表揚時顧及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形式上不搞“兩極分化”——對優生的表揚,注意多論事,通過表揚具體的事例,讓他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肯定賞識,對學困生的表揚要注意多點名,在面上要加大對他的表揚力度。要讓學生特別是優生,能不斷拿自己近階段成績與昨日成績相比,培養學生與自己競爭的意識。
表揚不簡單,他不光需要講究方式方法,需要謹慎,還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質。同樣的方式,同樣的表揚,不同教師,其收效不盡相同。其中主要關系到教師與學生的感情是否深厚,教師的威信是高是低。自己與學生的感情深厚,在學生心目中威信高,形象好,自己的言行舉止,學生將十分關注,對學生的表揚激勵,將會給學生帶來不尋常的心靈震撼。因此說,要讓表揚多走近學生,發揮應有的巨大效應,我們不光要注意方式方法,還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建立好自己人格形象。
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