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教案
教學目標:
1、獨立認字學詞。認字1個,寫字4個。理解“回報、溫馨、善良、淳厚”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理解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證”?
3、讀寫結合,仿寫詩歌。能談自己經歷過的“微笑”,能結合自身實際體驗寫一寫有關微笑的故事。
4、樹立給予他人微笑自己也能開心、與人為善才能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詩歌,理解詩人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證。
難點:讀寫結合,仿寫詩歌。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班級學生微笑的照片,學生談感受。
2、談話激趣:微笑不單單是一種表情,更是一種感情。微笑總是讓人心情舒暢,給我們帶來美好的感受,今天我們學習西班牙的一首民歌《微笑》(板書:注意“微”和“徽”的區別),面帶微笑齊讀課題。
二 、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做自己快樂學習的主人,自由讀詩歌。思考詩歌圍繞“微笑”寫了什么?
2、指名說。
三 、品詞嚼句,讀中感悟
以下為各小節教學要點,根據課堂生成相機處理
1、作者是怎樣寫微笑的呢?微笑特點(1~3節)
學習第一小節
(1)請生讀 。
(2)這節講微笑的特點是花費很少,卻價值很高。“卻” 可以用什么詞代替?你可以運用什么關聯詞語將這個分句聯系起來說一說。
(3)微笑是一件禮物,這件禮物怎樣?可以用一個什么成語形容?
(4)微笑的價值:給的人幸福,收的人回報。學生想象:你經常把微笑送給別人嗎?給了他人微笑,別人開不開心,別人也會怎樣?你覺得自己開不開心?
(5)想象讀:給的人幸福,收的人回報。
學習第二小節
(1)師引讀,生接讀。
(2)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你發現了什么?理解“轉瞬即逝、終生”
(3)指導讀、指名讀。
學習第三小節
(1)小聲讀。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2)運用關聯詞說話: 無論是( ),還是( )都需要( ),在微笑面前人人( )。
微笑的作用(4、5、6節)
(1)默讀4、5、6節,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2)全班交流,適時評價。
(3)男女生比賽讀4、5節。
(4)仿說句子。
學習第7小節
變化讀;師引讀,生接讀
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證 (第8小節)
(1)齊讀。
(2)為什么詩人要把“微笑”比作“最好的身份證”,談談你的看法。
(3)創設情境朗讀:同學們,詩的最后一節,詩人大聲發出了倡議,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向你身邊的同學發出微笑的倡議吧,向在座的各位老師發出微笑的倡議吧!
四 、回歸整體
1、配樂,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