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頭——文章的第一道風景 ——例談如何打造溫暖子的開頭
古人云“鳳頭豹尾”,其中“鳳頭”即指文章的開頭,開頭要寫得多姿多彩,像鳳凰的頭那樣。那么,何謂好的開頭,有無衡量標準?文無定法,各有千秋,但好的開頭首先一定是整篇文章的有機構成部分,而且為內容和中心服務,在“第一次親密接觸”中吸引讀者。
考場作文受時間等因素的限制,總體原則——簡潔、生動、優美,在此基礎上,它們又各有各的特色,各自搖曳著外一份自己的美麗。
開門見山
指在文章開篇直接點題,若記敘則直敘事件,起筆入題;若議論則點明主旨,或搬出敵論。這種寫法入題較快,不枝不蔓,給人開宗明義、干脆利落之感。
【精彩片段】
①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②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吳晗《談骨氣》)
③ 我是從花蕊啟程的。
我最初的思想被春風闡釋得很芬芳。陽光那么亮那么暖。他一下字鉆到了我生命的最深層,他對我說:用美麗捍衛美麗只能保住半個美麗,用成熟捍衛美麗才能保住整個美麗。(《成熟——一枚果的自述》
賞析:例①開篇點題,單刀直入;例②直奔主題,亮出觀點;例③巧特彩練當“頭”舞,一開頭即出彩,讓人愛不釋手。
渲染背景
即在一開篇先交代故事的場景,或為行文所需描繪時代背景、自然環境等,讓人讀其文仿佛置身其中,欲罷不能。
【精彩片段】
①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 (魯迅《孔已己》)
②天亮的時候,雨停了。
草地的氣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氣,忽然一陣冷風…… (王愿堅《七根火柴》
賞析:例①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及這個特定環境的特點;例②草地氣候的交代為下聞的展開作鋪墊。
設置懸念
先寫事情的結局或高潮,還可虛張聲勢制造懸念,或先設問破題,引起說明或議論。這種寫法往往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同時也增加文章的曲折,顯出文章的布局之美。
【精彩片段】
①“王果香要去聯合國了!”
(李廣華、孫亞輝《種樹“種到”聯合國》)
②花為什么會有各種美麗鮮艷的色彩呢?(《萬紫千紅的花》)
賞析:例①開篇以驚人之語制造聲勢;例②設問破題,引發人們探知的欲望。
反向切入
不從正面入題,而是反向立意,即先從相反的角度且入,而后再轉入正面的一種寫法。反向切入,給人的感覺更深刻。
【精彩片段】
“這些年我已經好長時間不讀詩了,準確地說,是不讀新詩或現代詩了。但是最近偶然讀到一首題為《混血的城》的新詩,作者是沈葦,他的詩又使我恢復了對詩的信任,更主要的是勾起了我對我生活的這座城市的回憶和認識。”
賞析:一開頭申明“已經好長時間不讀詩了”(而且是新詩),然后用“但是”一轉,引入主題,這種正反對比欲揚先抑的效果往往要比直陳其意來得更強,更打動人心。
巧妙對比
欲言甲物(事),先點乙物(事),甲乙對比,其義自見,這便是對比開篇的妙處。
【精彩片段】
種花好,種菜更好。花種得好,姹紫嫣紅,滿園芬芳,可以欣賞;菜種得好,嫩綠的莖葉,肥碩的塊根和果實,卻可以食用。(吳伯簫《菜園小記》)
賞析:有對比才有鑒別,喜好也才得以凸現。
精辟設喻
開頭設喻,以引起讀者對所要面對的事物或觀點的興趣。多用于議論文的開頭,使文章發端新穎,極富吸引力。
【精彩片段】
①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簡媜《夏之絕句》)
②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國石拱橋》)
賞析:例①在對比中設喻,簡潔有力地統率全文;例②以一個“虹”字清晰而準確地繪出橋洞之狀。
開頭引用名言警句、諺語俗語、歌曲詩詞等,既顯得富含文采,又易于引發讀者的共鳴。
【精彩片段】
①時間伯伯/你是最偉大的旅行家/你從不猶豫你的腳步/你走過歷史的每一個時代。
(陶世龍在《時間的腳印》一文中引高士其詩《時間伯伯》)
②“學者先要會疑。” ——程頤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 ——張載
(顧頡剛《懷疑與學問》)
賞析:例①引用詩歌形象地引出說明對象——時間的蹤跡(繼而又引出記錄這蹤跡的巖石);例②引用北宋兩位大學者的話開篇,增強文章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凝重、高遠。同時所引名言警句還可作為佐證自己論點的理論論據。
情境對話
以人物對話開篇,牽讀者進入特定情境。這種寫法入題較快,有先聲奪人之勢,或引出故事,或揭示矛盾沖突。
【精彩片段】
“那只羚羊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
“爸爸不是說給我了么?”我小聲地說。 (張之路《羚羊木雕》)
賞析:記敘文的更多看點在情節,而能在矛盾中展開故事情節就更吸引人了。上例即是兆秒毫文章一開頭就用對話將矛盾“拋”出來,讀者自然會好奇地探尋下去。
開頭是一篇文章整體構思的極其重要的內容。它是一個起點,是讀者眼中的第一道風景,它決定著寫作方向、感情基調和語言風格等。選擇什么樣的開頭要結合具體的寫作主題,要有利于體現自己的構思,要與自己選定的表達方式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