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講解中考語文閱讀的技巧
閱讀一般記敘文:
1.會分析記敘文的要素。了解人稱和順序。能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能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段落層次。概括其大概意思,能找出前后照應的句子,認識過渡句,理解它們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3.能理解文章的詳略與表達中心的關系,并能歸納文章中心意思。
4.理解多種表達方式在文中的作用,能識別各種修辭方法,并明了其作用,體會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
在掌握一般記敘文的文體知識要點外,其它文學作品的文體知識也應注意。
閱讀散文:
1.了解散文的特點,理解作者所寫的人或事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和行文線索,把握文章中心。
2.理解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及寫作方法。理解文章中優美精辟,含義深刻的語句及在文中的作用。
閱讀小說:
1.要了解小說的情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能概括小說主題。
2.能根據刻畫人物的幾種方法分析把握人物思想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
3.了解側面描寫,環境描寫的作用。
4.品味分析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復習指導]
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通過對人、事、景、物的生動形象的描寫和敘述來反映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閱讀寫人的記敘文,首先要根據具體內容、整體感知文章脈絡。然后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或心理描寫和所處的特定環境描寫來分析人物的形象、性格,以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從中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文章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如我們學過的魯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韓忠的小說《荷花》三冊等。
[例題解析]
天職
⑴海爾曼博士是位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大夫。他開的診所已遠近聞名,在布拉沙市里沒有人不知道海爾曼和他的診所的。
⑵海爾曼這個倔老頭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鋼材做成的手術刀一樣堅硬鋒利。
⑶一天夜里他的診所被一個小偷給撬開,一點現金和幾樣珍貴的藥物,都被小偷放在兜里準備帶走,不巧,慌忙中撞倒吊瓶支架,又被氧氣罐絆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來了。這時,海爾曼和助手從樓上下來,助手說:"打電話讓警察把他帶走吧!"
⑷"不,在我診所的病人不能這樣出去。"海爾曼把小偷抬上手術臺,連夜給他做了連肢的手術,并打上了石膏繃帶。一直在診所里把他徹底治好。才把他交給警察。
⑸助手說:"他偷了您的財物,您怎么還如此給他治療呢?"
⑹"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⑺小偷自然感激得五體投地,惟在交警察前,他懇求把他放了。他說:"海爾曼博士,您不愧是上帝的兒子。我愿再次得到您的拯救,不到那陰森的牢里去領面包………"海爾曼博士兩手一攤說:"先生,對您這個要求,我這把手術刀就無能為力了。"
⑻又一天,一個女人護送一位車禍受重傷的人來診所。海爾曼一愣:啊,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仍這般漂亮?這是他被人奪去的愛妻。至今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代替的魅力。
⑼女人淚流滿面地說:"海爾曼,親愛的海爾曼,你還恨我嗎?……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來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給他做手術的人。"
⑽受重傷的人是他原來愛妻的后夫,就是這個人把她奪去了,當時就差點同他進行古老的決斗。
(11)"親愛的海爾曼,我和他都對不起你,可是我們遇了難……但愿你手術刀不帶著往日的仇恨。"
(12)海爾曼曾經受過他們的侮辱。現在在這種場合重逢,使他不由得( )( ),他始終一言未發。
(13)列夫斯基一直處于昏迷狀態,待進了手術室才清醒過來,見拿著手術刀的是海爾曼,不由大吃一驚,連忙掙扎著要起來。
(14)"老實躺好,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永遠難以寬恕的情敵,你又是我必須搶救的患者。"
(15)一個修補顱骨的手術,讓海爾曼站了十多個小時,最后暈倒在手術臺旁。
(16)列夫斯基傷愈后,夫妻倆在海爾曼面關愧悔地說:"如果您不嫌棄,我個愿意為服侍您而獻出余生。"
(17)海爾曼說:"醫生在手術室里記住的只是他的天職,忘記的是個人恩怨。"
(18)這年,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占領了布拉沙。一個蓋世太保頭目。被波蘭地下戰士一槍打中了胸部。隨軍醫生沒人能給他做這樣的手術,便把他化了裝送到海爾曼的診所。海爾曼一眼就認出這是個最兇殘的德國刑警隊警官,在這個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蘭人喪生在這個人的槍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嘆,這也是上帝的旨意啊!
(19)海爾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醫護人員,他洗手、刮臉,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術刀,一下子剖開那個蓋世太保的胸膛。他沒有去找子彈,而是把手術刀插在這個人的心上………
(20)在受審時,德國人說:"你玷污了你的手術刀。"
(21)"沒有,它用得其所。"
(22)"你忘記了醫生的天職。"
(23)"沒有,此時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職!"他一字一頓,字字千鈞,全市人都聽到了。
(24)海爾曼犧牲了。可城里人到處都張貼著"天職"兩個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條具有巨大號召力的反法西斯標語。
15、下面四項中有兩項是從第12段的括號處摘出來的,這兩項依次應該是
A.怒火中燒B.思緒萬千C.心潮起伏D.義憤填膺
16、第②段用的是哪種修辭手法?結合全文內容簡要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17、第⑦段畫橫線的語句是什么意思?從下面選出理解恰當的一項。
A.我是個醫生,我只會使用手術刀,做不了其他事。
B.我是個醫生,只會使用手術刀,至于其他,我想幫也幫不了你呀。
C.我是個醫生,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職,與此無關的事情我一概不管。
D.我是個醫生,幫你治傷是我的天職,但我不能做有違原則和法律的事情。
18、第(14)段和第(18)段畫曲線處的兩名話的內涵(即海爾曼心中的潛臺詞)是什么?分別各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第一處:
第二處:
19、海爾曼博士治好了偷他的東西的小偷,從死神手中奪回了他的情敵的生命,最后用手術刀結果了蓋世太保刑警隊隊長。他這樣做的理由是什么?從文中找出他的三句話,依次寫在下面。
①
②
③
20、第(19)段第1句對海爾曼做了什么描寫?簡析這樣描寫的作用。
[答案]
15.依次應該是:C B
16.第②段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方法。
作者把博士海爾曼比作像用最好的鋼材做成的手術刀一樣堅硬鋒利。形象、生動地概括了他愛憎極其分明的性格特點(如對人民救死扶傷,克盡職守,對兇殘的德國刑警隊警官是一刀插入他的心臟結束了法西斯的性命。)
17."D"
18.第一處:雖然你是我的情敵,但我不能見死不救。
第二處:既然敵人(你)送上門來了,我決不能放過他(你)。
19.①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
②醫生在手術室里記住的只是他的天職。
③此時此刻殺死法西斯就是我最高的天職。
20.第19段第1句對海爾曼做了"行動"描寫。
表現了海爾曼醫生是在莊嚴的履行反法西斯的光榮職責,并下了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決心。
[簡析]
這是篇以寫人為主的文章,是以人物貫穿事,即寫海爾曼做的幾件事,反映了海爾曼醫生極其鮮明的愛憎,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以法西斯的光榮職責的崇高精神。
對這一主題的把握是在整體感知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了人物在每一件事上的具體"言行態度"上概括出來的。
文章15題還考查了在具體語言環境下對詞語的理解和選擇。
16題考查了文中精辟語句的理解,這句話為什么精彩。是因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刻畫了海爾曼的性格特點。
17題考查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要聯系這段內容--------"句不離段"就能準確把握其意思了。
18題考查我們的文章14段,18段對主人公心理活動海爾曼心中的潛臺詞的準確把握。這道題,要聯系上下文,即"段不離篇"。在這一基礎上,把握人物思想性格。--醫生的職責高于私人感情,而在敵人面前,僅法西斯的愛國職責又高于一切。有了這樣的準確認識,在具體環境下答出他內心的潛臺詞,就比較容易了。
19題考查我們對文章內容的深刻理解,寫出做這三件事的理由。這就需要我們細細咀嚼文句,從每一件事中找出他為什么這樣做的那句話,只要看懂內容,看清題干,要我們做什么,答好這道題,應該沒什么問題。
20題考查我們人物描寫的方法,這有點像我們學過的"都德"的《最后一課》中的韓麥爾先生,在國土淪喪后上最后一節課時的莊嚴情景,韓麥爾先生是通過語言、動作的描寫,表達了先生強烈的愛國感情,而本文是通過震撼人心的行動(描寫)表現海爾曼用自己的行動莊嚴地履行了反法西斯的光榮職責。表現了他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決心和大無畏的勇敢精神。
記事為主的文章,是寫這件事的發生、發展,這當中會涉及到好多人。分析這類文章應從事情的發生發展的進程上著重把握這事情包含的深刻意義,文章反映了怎樣一個社會現象,或贊頌怎樣的社會風尚,給人們以什么樣的啟迪和教育,這樣就能很好把握文章思路,準確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方法,如我們學過的吳伯蕭的《記一輛紡車》,蕭乾的《棗核》等。
[例題解析]
[例一]
父親
再也見不到父親了!我羨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親一般年紀的老人……
母親病故,父親不到四十歲。怕我們姐弟受氣,沒有再結婚。我記不得母親的音容,懂事起就生活在父親的愛撫下,父親也是母親。抱我串門,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親摟著我入睡。父親盼我長大,問我長大干什么?我說:"我長大當官,掙好多好錢,給爹打酒喝!"父親高興地從頭扶摸到我腳趾。那時,父親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們常挨餓,我們每天像小鳥等著大鳥打食一樣盼父親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門檻上,透過被雨淋壞的門紙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地念叨:"天老爺,別下雨,包子饅頭都給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親濕淋淋回來。
父親說我孝順,我自己也以為孝順。
我長大了,結了婚,有一雙兒女。漸漸地,我和父親沒話說了,父親把(A慈祥B慈善C慈愛)給了他的孫子孫女。那年月,春天缺菜,頓頓捧著咸菜醬碗。父親就去釣魚,有就揣張煎餅,沒有就餓著,一釣一天。看著孫子孫女圍著魚盆歡喜的樣子,父親就捋著胡須很開心。
有一年我得了毒性痢疾,父親焦急地坐在我身旁,這時,只有這時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親在我家的時間不多,加起來也就一年。那年父親80歲,耳不聾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閑著也悶人,不如掙個酒錢,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廠值夜班。臨近年關,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頓,夜里還要喝幾口。不久,父親中風了。
人老了就怕得這病。這連夜乘車買搶救藥。按醫生的囑咐,我試著給父親按摩過幾次,開頭幾天父親不斷呻吟,"疼有什么辦法呢?誰讓你喝那么多酒!"父親不再呻吟,把頭偏向一邊……
后來我離開故鄉,調到150公里外的林區任教,一個月不到四十元的工資。行前我去看望父親。那天很熱,滿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攤關猶豫片刻,終于空著手進了哥家。父親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話也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給父親喂水,父親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這是我最后一次見父親!我就這樣最后一次見父親!
半個月后,我像平常那樣,備完課回到單身宿舍躺下了。(A朦朧B依稀C模糊)中突然聽到一聲"崇昌--",那聲音、那語調分明是父親!我激靈坐起,夜靜靜的,沒有任何響動。一看表,剛好10點。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發的電報:父親昨晚七點去世了!
我趕回縣城,跪在父親靈前,我托起父親癱換的左臂,把手貼在我的臉上……
不少人都說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為是。在父親最需要的時候,我既沒有衣食住行上盡人子之責,也沒有從精神上贍養父親,讓他帶著缺憾走!
我永遠不能原諒自己!
12、根據文章,從文中括號內為它前面的兩個空白處選擇恰當的詞,將字母依次填寫在答卡的括號內。(2分)
13、作者說"父親也是母親",第二段中哪些內容具體體現了這一點?(2分)
14、"夜靜靜的,沒有任何響動"而"我"卻分明聽到父親的呼喚,這表明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1分)
15、文章結尾說:"我永遠不能原諒自己!"說說作者不能原諒自己的原因是什么?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
16、本文與我們學過的課文《背影》有相似之處,它們都表達了你恩難忘的深情。請從某一點入手,簡要分析兩文的相似或相異之處。(2分)
[答案]
12.C、A
13.抱我串門、背我看病、摟著我入睡。
14.這表明了作者當時對父親的牽掛和思念的心情。
15.作者不能原諒自己的原因是沒有在衣食住行上盡人子之責,沒從精神上贍養父親,表達了對父親的愧疚,自責的感情。
16.這是拓展題,能從某一點入手進行簡析即可,答案略。
[簡析]
這是篇以記事為主的文章,由對文章的懷念引出母親病故后,慈父含辛茹苦地把他養大成人,到了老年卻過著孤寂的生活,生病時自己也沒能很好地照顧父親的回憶。表達作者對父親的愧疚自責的感情。
12題考查我們在具體語境中準確使用詞語的能力
13題考查我們記敘事情中的具體幾件事,體現"父親也是母親"這一說法。
14題考查環境描寫"夜靜靜的,沒有任何響動"襯托父親呼喚之聲的清晰。
朦朧中聽到父親的呼喚,反映了人物對父親牽掛,思念的心情。
15題結尾以,"我永遠不能原諒自己"作結、要挖掘其原因,必須往上一段看。不難看到兩個原因:既沒在衣食住行上盡人子之心,也沒有從精神上贍養父親,這正是自己無法補救的缺憾之處。
16題是考查學生對學過篇目《背景》和課外篇目《父親》作比較,兩篇文章都反映了父恩難忘的深情,分析其相同之處或相異之處,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
[例二]
[日本]星新一
1.雪花像無數白色的小精靈,悠悠然從夜空中飛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個大地很快鋪上一條銀色的地毯。
2.在遠離熱鬧街道的一幢舊房子里,冬夜的靜謐(mi)和淡淡的溫馨籠罩著這一片小小的空間。火盆中燃燒的木炭偶爾發出的響動,更增濃了這種氣氛。
3."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邊烤火的房間主人自言自語地嘟噥了一句。
4."是啊,難怪這么靜呢!"老伴兒靠他身邊坐著,將一雙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5."這樣安靜的夜晚,我們兒子一定能多學一些東西。"房主人說著,向樓上望了一眼。
6."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樓給他送杯熱茶去吧。整天悶在屋里學習,我真擔心他把身體搞壞了。"
7."算了,算了,別去打攪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點什么,自己會下樓來的。你就別操這份心了。父母的過分關心,往往容易使孩子頭腦負擔過重,反而不好。"
8."也許你說得對。可我每時每刻都在想,這畢業考試不是件輕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順利地通過這一天。"老伴兒含糊不清地嘟噥著,往火盆里加了幾塊木炭。
9.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這寂靜的氣氛。兩人同時抬起頭來,相互望著。
10."有人來了。"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來,蹣跚地向門口走去。隨著開門聲,一股寒風帶著雪花擠了進來。"誰啊?"
11."別問是誰。老實點,不許出聲!"門外一個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著一把閃閃發光的匕首,聲音低沉,卻擲地有聲。
12."你要干什么?"
13."少啰嗦,快老老實實地進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14.房主人只好轉身向屋子里走去。
15.老伴兒迎了上來:"誰呀?是找我兒子……"她周身一顫,后邊的話咽了回去。
16."對不起,我是來取錢的。如果識相的話,我也不難為你們。"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閃閃。
17."啊,啊,我和老伴兒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隨便拿吧。但請您千萬不要到樓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說。
18."噢?樓上是不是有更貴重的東西?"陌生人眼睛頓時一亮,露出一股貪婪的神色。
19."不,不,是我兒子在上面學習呢。"房主人慌心解釋。
20."如此說來,我更得小心點。動手之前,必須先把他摁起來。"
21."別,別這樣。懇求您別傷害我們的兒子。"
22."滾開!"陌生人三步兩步躥上樓梯。陳舊的樓梯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
23.兩位老人無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24.突然,喀嚓一聲,隨著一聲,隨著一聲慘叫,一個沉重的物體從樓梯上滾落下來。
25.房主人從呆愣中醒了過來,慌忙地對老伴兒說:"一定是我們的兒子把這家伙打倒的。快給警察打電話……"
26.很快,警察趕來了。在樓梯口,警察發現了摔傷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27."哪有這樣的人,學習也不點燈。害得我一腳踩空。真晦氣。"陌生人一副懊喪的樣子。
28.上樓搜查的警察很快下來了。
29."警長,整個樓上全搜遍了,沒有發現第二個人,可房主人明明在電話中說是他兒子打倒強盜的,是不是房主人神經不正常?不是的。他們唯一在上學的兒子早在數年前的一個冬天就死了。可他們始終不愿承認這一事實。總是說。兒子在樓上學習呢。"
30.誰也沒有再說話。屋里很靜,屋外也很靜。那白色的小精靈依然悠悠然地飛落下來……
12.結合句意,解釋詞語。(2分)
①靜謐:
②蹣跚:.
13.文中第二段說"更增濃了這種氣氛。這種"具體指什么?用橫線在原文標出。(1分)
14.本文④-⑧段運用了描寫方法;②-④段主要運用了描寫方法。(1分)
15.作者為什么寫"陌生人"來搶錢的情節?(2分)
答:
16."一般寒風帶著雪花擠了進來"這句話使用了修辭方法(1分);文章還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比如"雪花像無數白色的小精靈,悠悠然從夜空中飛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此比喻句的作用是
17.結尾段的表達方式是,其作用是(2分)
18.本文從哪四個方面描寫老夫婦深愛自己的兒子,請用自己的語言將其概括出來。(4分)
①
②
③
④
[答案]
12①安靜
②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13."冬夜的靜謐和淡淡的溫馨"
14.語言;行動(動作)
15.既突出表現老夫婦對兒子的真摯的受,又交待了老夫婦的兒子早在數年前就死了的真相。
16.擬人;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雪花從空中飛落到地上的情態。
17.描寫;烘托了雪夜靜謐悲涼的氣氛。
18.①擔心兒子把身體搞壞想去送茶,但又怕打擾兒了
②盼望兒子通過畢業考慮。
③面對歹徒首先想到的是怕傷害兒子
④歹徒摔倒后,他們認為一定是兒子把他打倒的。
[解析]
12.題考查在具體語境中,詞語的含義"詞不離句"很好地看上下句,準確把握其義。
13.考文中指示代詞"這種"的具體內容,這是一道標記題。首先別漏畫,后面出"指示代詞"具體內容一般就在前面,通過細細咀嚼文句就可發現:木炭偶爾發出的響動,更增濃了這種"氣氛,排除了"木炭……增濃一句后,就只剩它前面的一句是什么氣氛呢。于是便可確定家庭的靜謐和淡淡的溫馨。
14.考查人物的描寫方法
15.考查"情節內容對揭示中心,和隱情的交待作用。
16.考查修辭方法的識別、及在文中的作用。
17.考表達方式的作用。
18.考查我們,對具體內容的把握,和語言敘述的概括能力的,這些都必須要讀懂文章,注意語言表述的簡明、準確
閱讀寫景狀物的記敘文
要抓住文章對具體"景"和"物"的描寫,通過這些具體描寫要理清作者是借景生情,還是寓情于景,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這要注意作者借"物"要贊美什么(托物言志)抒發了怎樣的感情。如矛盾先生的《白楊禮贊》
[例題解析]
(二)
咬人草
①在新疆,有一次到山里訪問哈薩克牧人,我很偶然地認識了一種奇怪的植物。
②如果不是新疆友人介紹,我絕不會注意它們的。那是在爬坡的路上,前面的人突然大聲喊起來:"小心!咬人草!"
③咬人草?草會咬人?我有點不相信。這是生長在路邊的一種普普通通的草本植物,葉色暗綠,有點像深秋經霜后的菊,沒有什么可怕的地方。"可別輕視它,碰它一下,就像被毒蜂蟄了一樣,手上要腫痛好幾天呢!"友人正兒八經地關照我,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④這越發激起我的好奇心。我俯下身子,繞著一叢咬人草仔細看了半天。除了發現葉瓣上有一排細小的透明的刺之外,沒有任何特別之處。我掏出隨身帶的旅行剪刀,用攤開的旅行筆記本接著,小心翼翼地剪下兩片葉瓣。我要把它帶回去,讓上海的朋友也能見識一下這種奇怪的草。"算了吧,它會咬你的。"友人笑著勸我。"不怕,它已經被我剪下來了,還能怎么樣?"我很自信地回答。
⑤咬人草夾進了我的筆記本,我卻安然無恙。這葉瓣似乎有些桀驁不馴,硬硬的,不肯平伏,那些尖尖的小刺竟戳穿了兩頁紙。但不管怎樣,它們是我的俘虜了。這種小草會咬人,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膽的有刺,如同貝類的有殼,只是它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競爭中形成的一種自衛本領。
⑥幾天之后,我幾乎淡忘了這小草。一次,在翻開筆記本準備記一些什么時,還沒有來得及寫一個字,只覺得右手無名指上一陣劇痛,就像被尖利的牙齒狠狠咬了一口似的。我一下子把筆記本摔出老遠,那咬人草的干葉從本子里掉出來,落在我的腳邊--依然是硬硬的,一副倔強的模樣,仿佛一對暗綠色的眼睛,在冷冷地嘲笑著我………
⑦啊!咬人草,它終于咬了我!
⑧咬是被咬了,我卻并沒有記恨,相反,倒生出一種敬佩的心情來--這任人踐踏的、可憐的小草,性格的剛強不屈竟一至于此!它似乎要提醒我一些什么……
⑨我沒有再把草葉夾進筆記本,而是任它們在沙土中躺著。因為我確信,假如帶著它們,我一定還會被咬的,我不可能老是警覺地惦記著它們,防著它們,也不可能改變的性格。與其強迫它們耿耿于懷地跟著我,不如讓它們在自己的泥土中找到歸宿。
⑩然而,關于這咬人草的故事,我是很忘記了。
17."我"對咬人草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備選詞中選擇恰當的兩個,按文章先后的順序依次填在橫線上。(2分)
備選詞:嘲笑敬佩淡忘記恨
好奇→→→難忘
18.根據語境,解釋第⑤段中加點詞"桀驁不馴"的意思。(2分)
桀驁不馴:
19.作者借咬人草所要表達的深層意思是什么?選擇理解正胡的一項,將它的字母填入括號內。(2分)
A.贊美任人踐踏的,可憐的小生命。
B.贊美平凡的生命中蘊含的剛強不屈的性格。
C.贊美生物在生存競爭中形成的自衛本領。
D.說明與其強迫他人跟著自己,不如讓其找到自己的歸宿。
20.第⑥段中的畫線句子運用了擬人等修辭方法。作者為什么要運用擬人手法來描寫咬人草呢?說說你的理解。(3分)
答:
[答案]
17.淡忘,敬佩
18.桀驁不訓:性情剛毅,不馴服。
19.B
20.因為作者要在這篇散文中借措寫"咬人草"來歌頌一種剛強不倔的性格,運用擬人手法可以更形象,更生動地表現文章主旨,所以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意思對即可)
[解析]
17.題是考查"我"感情的發展變化的過程由好奇到我并沒在意"它"所以是"淡忘"。通過被它"咬后,認識了它,剛強不屈的性格后,油然產生一種"敬佩"。最后對這故事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18.題根據上下文、把握學過的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從桀驁不訓的葉子外表來解釋其內在的性格特點;性情剛強不屈(硬硬的,不平伏,戳穿了兩頁紙)
19.題考我的這文章"托物言"什么"志"即表達什么?需,贊美它平凡之中蘊養剛強不倔的性格。這便是作者寫咬人草的目的。
20.題考查文中運用擬人修辭句法的作用。
這道題還是從寫作手法的需要的角度來考慮,既然是通過"物"--"咬人草"要"言志"要贊美剛毅不屈的精神,就必然要用擬人的方法,才能由"物"到"精神"。這樣才可以更加生動地表現文章的主旨。所以,關鍵是要明白文章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這必須用擬人方法把由物的描寫達到贊美其精神的目的。
總之閱讀記敘文首先要根據文章的內容,分辨文章的類型,(是寫人為主,還是以記事為主?是寫景,還是狀物)。根據不同類型,從不同方法入手(前面已講過)。根據不同類型,從不同方法入手(前面已講過)。然后,整體感知文章,明白作者,寫了什么,為什么要寫這些即寫作目的是什么,作者要表達什么感情。
另外,要看清題干,要我們做什么,有什么限定或要求。在這些基礎上要養成細細咀嚼文句的好習慣。讀懂文,讀明題、準確簡明地表達這都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