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標題:
學校:坪山中學 姓名:李耿丹 類別:教學論文
摘要:許多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忽略了情境的創設,特別是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更被認為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其實,不管是我們自己還是學生們,在接觸一篇陌生的文章或一個新的知識點時,都需要循序漸進來達到認知的目的。而在這中間可能會遇到諸如無法切入文章、存在疑點難點等閱讀障礙,此時,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創設情境往往能產生奇效,獲得意料之外的教學效果。本文嘗試從多個角度,結合實際例子來闡述情境創設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意在拋磚引玉,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關鍵詞:情境創設 情境導入 情境牽動 情境回味
正文: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創設情境,往往能使語文課堂氣氛顯得活躍,學生思維之門為之洞開,對課文的理解更為深入;同時也使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系得更為緊密,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我想從情境導入 、情境牽動、情境回味三方面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 情境導入 ------打開課文的金鑰匙!
教師在教學一篇新課文時,用情境導入 法往往能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課文,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率。我在教《木蘭詩》時,考慮到這是一首古代的敘事長詩,若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恐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課堂教學也將是一潭死水,肯定達不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于是,我在課前精心設計了這么一個導語 :同學們,相信大家都看過美國人拍攝的動畫片《花木蘭》,這個故事來源于我國古代的一個傳奇故事,美國的這個片對原著有所改動,大家想不想看看這個故事的原型呢?由于當時《花木蘭》正宣傳得火熱,于是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提起來了,大家全都瞪大眼睛等著我的下一步行動,此時我先把預先準備的《花木蘭》剪接片段放給學生看,學生都看得非常認真,由于學生一心想知道改編的大片與原著的區別,因而整個授課過程中學生顯得異常活躍,課堂的效率特別高!所以我認為,要讓學生更快地進入課文,情境的導入 是名副其實的一把“金鑰匙”!
二 情境牽動------解開課堂死結。
我在教學《童趣》這一課時,由于課文的時代背景與現時相隔甚遠,有些學生難以理解作者筆下的“趣”之所在。于是,我引導他們回想兒時有哪些有趣的游戲,大家踴躍發言,氣氛熱烈。此時我抓住時機加以點撥:你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覺得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呢?學生又紛紛發言,并得出了一致的結論:事情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往往不在本身,而是我們由此產生的美妙聯想與想象。此時我就問他們:那么作者所領略的“趣”是在事物本身還是物外呢?學生馬上就掌握了本文的童趣所在,還有學生把統領全文的“物外之趣”四個字也給找了出來,課堂又重新煥發了活力。我的看法是,當語文課堂教學陷入困境時,情境牽動法不失為打開死結的一把“利器”。
三 情境回味-------讓語文教學“余味無窮”!
教師在教完一課后,往往就把它丟在一旁,不再過問。于是學生在進入新課文后,也隨即就把舊課文該淡忘了,教學效果達不到鞏固的目的。如若教者能適當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再度回味一番課文,一定能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我在教完《春》后,就給學生布置了兩個任務:任務一,本文是描寫春景的,你能否借鑒本文的寫法,寫一篇描寫其他季節的景物的美文呢?屆時我們將把其中的佳作展示出來。任務二,這篇散文非常適合朗誦,誰能用美妙的聲音,帶我們重新領略一番春景之美呢?我們可以為此舉行一次班級朗誦比賽,讓同學們來各展風采。學生熱情高漲,踴躍報名。而《春》這篇文章也被他們牢牢地記在了腦子里。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適當地創設情境,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也能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其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參考文獻: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