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中考復習思想芻議
規范 發展 創新
——
323307 浙江省遂昌縣金竹中學 蘭國祥
中考是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考試,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對于學生個人是邁向成功的第一道門檻;對于學校老師是檢驗自己工作成效的一份試卷;對于社會是培養和選拔人才的標尺。因此,對待中考誰都不敢馬虎。筆者作為初三的語文教師,自然也就要兢兢業業,絞盡腦汁,和學生共同“作戰”。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考試說明和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及對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考慮,我個人認為語文中考復習應做到“規范、發展、創新”六個字。
規范是我們的門面
雖然參加中考的對象是已經經過了八、九年語文學習的初三學生,但是他們當中有好些人,不會拼讀漢字,不知道書寫筆順,不知道標點符號的書寫規范,更不用說一些表達的規范。這些可謂是非常基礎的內容,然而,學生并沒有把它真正的掌握好。因此,我們在中考復習當中,一定要把這些東西規范起來。不要讓他們的漢語拼音變成了英文字母;不要讓他們手下的漢字變成天書,失去了它應有的形體美;不要讓“出”成了兩座“山”的堆積;不要讓他們的標點成為天上繁星,都只是一點一點;不要讓他們將來走上社會后,講幾句普通話都有濃重的地方特色。
這些看似無足輕重,但它是我們中國人的門面。我們教師是為自己的祖國培養人才,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規范這些本該做好的東西呢?
筆者在中考復習當中,把規范作為一個重點來抓的。從課堂到課外,從作業 本到試卷,都要求表達和書寫規范,達不到要求的,不惜寶貴的課堂時間,用以訓練。個人認為這是門面,無論如何都不可丟。
發展是我們的需要
在《2004年浙江省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中,就強調了中考要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當然我們在中考復習當中,也就不能不顧學生的身心發展,一味的搞題海戰術,進行高耗低效的復習策略。語文復習不應該只是以前學過內容的反復與回顧,因為語文只有一小部分知識可以用來復習,而大部分是人舉手投足間所折射的涵養,以及各種處理問題的智慧與能力。而這些一旦被人所獲得,就將會伴隨你走到人生的終點。顯而易見,語文復習仍應該歸屬于語文學習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在語文的各個方面都有個新的發展。如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閱讀欣賞水平的提升,情感語言積累的進一步豐富,良好語感的進一步形成。
所以,筆者并不把語文復習看成復習,而是把它看成需要高頻高效學習的階段。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在貫徹新課標的要求,以新課標的理念審視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將阻礙學生發展的教學活動槍斃。筆者在初三最后一個學期還給學生上散文欣賞課(每節課5分鐘),大量的精讀課(課外內容),泛讀課(到閱覽室,或向他人借閱,每周做600字左右的摘記),作文課(每周一節),而只用一小部分時間對一些語文知識進行復習回顧。
這樣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似乎忽略了中考,其實不然,現在語文中考它所要考的主要還是學生的能力,中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與高中的要求都相距甚遠,為了能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也不應該只盯在中考上,還應為他們的高中學習作一些鋪墊。就是忽略了,我想也是值得的,因為學生的發展是一輩子的事情,而中考只是一道小門檻。
創新是我們的追求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們的教育應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清楚認識的道理。中考作為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并對初中的學科教學起到引導性的作用,那它就應著力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004年浙江省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中也是這樣要求的。
語文在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語文中考卷對學生在創新方面的要求也比其他學科要高,且不說60分的作文需要學生有很高的創造性,就是那些閱讀題也是學生發揮創造力的空間。《2004年浙江省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對中考命題提出了明確要求:適當減少題量,增加主觀題的題量(麗水市要求:語文中考逐步取消客觀題),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和發揮創造力的空間。試題要靈活開放,逐步減少純粹考核記憶性的知識內容,適當增加開放性,探究性的試題。
可見,語文復習講究創新是中考的要求,因此在復習當中,筆者盡量的選擇那些有利于發揮學生創造性的試題,對學生在課堂作業 中閃現出的創造性的思想火花給予肯定,讓學生在這過程當中體驗喜悅。教師在選擇復習形式時,也應該有所創新,不要總用一種固有的形式——做練習來打發復習。在新授課中,可運用的新形式在復習中同樣可以運用,比如競賽,游戲,討論,挑戰等都可以運用。筆者在復習現代文閱讀時,一節課就給學生一篇文章(600字左右),由學生自己閱讀后寫出5個題目,再同桌交換后答題,教師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巡視,收集主要問題,然后集中講解。
在語文復習中,講究創新,既可以使復習取得良好效果,又可以輕松愉悅,這難道不是我們老師學生共同的追求嗎?
以上只是筆者對語文中考復習的一些粗淺思考,抒之筆端,以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