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復習·文言文·語文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課文梳理
一、鄒忌諷齊王納諫(一)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名詞作狀語)
4、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二)古今異義
1、今齊地方千里 (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國君旁邊的近臣)
3、鄒忌諷齊王納諫。 (委婉勸說)
4、能謗譏于市朝 (公開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 (賓語前置)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介詞結構后置句)
3、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判斷句,兼介詞結構后置)
4、王之蔽甚矣 (被動句)
鑒賞品味
本文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入手寫起,三問三答之后緊扣下文“思”字,由妻之私我,妾之畏我,客之有求于我悟出了受蔽的原因。因小見大。由家事想到國事,通過三比使齊威王連連稱“善”,欣然接受了鄒忌的勸諫。而齊威王納諫的三賞又帶來了群臣吏民進諫的三變,終于使齊國戰勝于朝廷,從此威名大振。
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橫生,采用了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構樣式: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見威王的三比;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納諫后齊國的三變,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句式整散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
二、周亞夫軍細柳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東漢末年改為今名。《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紀”敘述帝王的政跡;“表”是各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書”是個別事件的始末文獻;“世家”敘述貴族王侯的歷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魯迅先生曾高度贊揚《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一詞多義
1.軍 駐軍 周亞夫軍細柳
軍隊 上自勞軍
2.以 任用 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
用來 以備胡
3.及 和 至霸上及棘門軍
趕上 徐公何能及君也
4.之 到 已而之細柳
的 不聞天子之詔
助詞,無實意,補充音節 稱善者久之
5.使 派遣 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使人稱謝
使臣 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