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復習·文言文·語文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課文梳理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句詩位于全詩的結尾,強化了全詩安詳、寧靜、喜悅的氣氛。從開篇的鄉村景貌、到說話柔聲細語的老夫婦,到在地里干活的大兒子、在編雞籠的二兒子,讀者能明顯的感覺到詩中表現的一派安詳寧靜的鄉村生活氣息。“最喜”,更是一下子吸引了讀者的視線,在這樣的生活中,最令人歡喜的場景是什么呢?作者并沒有在“最喜”之后直接言明,而是賣了一個關子──“最喜小兒無賴”,小兒子是最頑皮,他正躺在溪邊剝蓮子呢。這個最小的孩子確實頑皮,即便是干活時,也是躺在溪邊。一個“臥”字,寫出了小孩子的天真爛漫、自由自在的情景。同時,讀者在此也會不由得展開聯想:臥著剝蓮子的同時,它是不是在邊干邊玩啊……把自己的工作和游戲結合在一起,很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更能顯出他的頑皮。
喇叭,鎖哪,曲兒小腔兒大。
開篇的第一句,和散曲名相呼應,同時通過“曲兒小”和“腔兒大”作比,既照應了喇叭和嗩吶的特點,又暗示了作品影射對象的特點,可謂一語雙關。這首散曲,表面是吟詠喇叭,實際上諷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殘害百姓的丑惡嘴臉。宦官本是宮廷中供使喚的奴才,地位本來低下,卻依仗皇帝的寵幸大擺威風,橫行霸道。開篇的這一對比,正道出了宦官的這一特征,把這些貪官污吏的丑惡嘴臉刻畫的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