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復習教案:打造語言出美文
張上明 [原創]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增強作文語言文采的方法,使學生能從引用、修辭、幽默、句式等幾方面提升作文的文采。
教學重點:怎樣運用引用、修辭、幽默、句式等幾方面提升作文的文采。
教學難點 :怎樣運用引用、修辭、幽默、句式等幾方面提升作文的文采。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中考優秀作文除了在立意、內容、感情、結構等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外,還要求在用詞準確的前提下,語言要生動、富有文采?鬃釉疲骸把灾疅o文,行之不遠!边@是關于文采意義的最好概括。許多省市的中考作文評分都把語言的運用作為—個重要依據。那么,怎樣才能使我們的作文語言有文采呢?(請學生各抒已見)
二、使作文語言有文采的方法:
1、 巧借引用。可借用、仿用古詩詞或名言、警句、歌詞、流行語、歇后語等。
A 巧用古詩,喚起美感的共鳴。古代詩句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語言優美,酣暢淋漓,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聯想翩翩,在文章中可算是點睛之筆。2002年鹽城市中考作文以“靠”為話題,要求考生寫一篇文章,一個考生在《愛的港灣》一文中是這樣開篇的: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輕舟傍水依靠,聽黃鸝鳴唱,看柳絮飛揚,儼然一幅恬淡的山水畫,令人心曠神怡!瓣庯L怒號,濁浪排空”。商人旅客的性命,亦依托于伸入淺海的避風港。心也一樣,有了依靠,才不會空虛;有了寄托,才不會孤寂。
文章一開篇以兩段詩文的名句喚起讀者的共鳴,使人聯想人與自然、社會的依靠,自然生物與景致的依靠。作者緊扣“靠”這一主題巧用古代詩句,自然引起下文,順理成章地表達“愛的港灣”這一主題。亮點的凸現,加之全文構思精巧,閱卷老師給這篇作文打了滿分。一個學生在《長島落日》文中是這樣寫長島落日景致的:
落日的余暉將島上的小山、漁舍籠罩上一層橙紅色的光暈,好似一幅色彩濃郁的潑墨國畫。海面上那層淡淡的云霧也悄悄退去,隱隱約約露出一帶島嶼!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只見一輪紅日懸在云層之上,光彩四射,層層云海被染得鮮亮橙紅,閃著金光,如同一團沸騰的火焰。天盡頭,那水天交接處,海水在不安地動著,海面上霞彩流瀉,波鱗閃閃。云海旁,露出一片清冷深沉的暮色。
小作者運用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句精練地突出了海島落日的景觀,以詩句展示出一幅古樸深邃的畫卷,閃爍出文化底蘊的亮點,使讀者陶醉在海島的暮色之中。一學生在《我愛你,菊花》文中寫道:
難怪唐代詩人元稹寫下了這首詩:“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深秋,百花凋零,惟有菊花,在霜天昂首怒放。我們家鄉的菊花嬌艷動人、流光溢彩,一叢叢、一束束把整個鄉村打扮得花枝招展、生機盎然。秋菊在寒風中堅強不屈的精神使我非常地欽佩。
作者在恬淡的文字中凸現出元稹的贊菊詩,讓人感受到了家鄉菊花獨領秋韻的風采。
B 運用警句名言,引起讀者的深思。
警句名言流播古代文化遺產,傳遞偉人的哲學理念,溝通讀者高遠的心靈,在文章中能凸現出精品的亮點。一考生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中巧用了名句,使筆底生花: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悠久的民族文化而著稱于世,中華兒女在長期的斗爭中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尤以精神文明更為斑斕耀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作者行為的精神支柱,多少代人前赴后繼,為國家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而歷盡艱辛!叭收卟灰允⑺プ児潱x者不以存亡易心”,這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所在。
這段文字中兩句名句跳入讀者眼簾,一下子激起讀者心靈的浪花,使人想到民族的盛衰與自我的責任緊密相聯。一學生在《飄落的秋葉》中是這樣運用名句點明主題的:
你飄落了,打著旋兒,緩緩地、悠悠地落下。是留戀枝頭,還是憂郁悲傷?不!都不是,那是你投入大地母親的懷抱,是欣欣然的婆娑舞姿,是向母親表示著赤子的心!皹涓咔д,落葉歸根”啊!“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經歷了嚴冬的磨難與春的更新,你坦然化作泥土,以自己的生命去滋養、護理新的生機。于是,葉兒更青翠,花兒更絢麗,果實更甜美。(《飄落的秋葉》)
作者以名句熱情謳歌秋葉無私奉獻的精神,自然貼切,情調濃郁,讓人在名句中感受到飄落的秋葉具有的無上崇高的品質和獻身精神。
2、巧用修辭手法,感受藝術的熏陶。綜合運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語、對偶等。
作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把讀者引入到一個美妙的境地,使讀者通過聯想、想像,達到身臨其境的美妙境界。一學生在《十月,唱給祖國的戀歌》一文中運用了這樣的排比修辭手法:
我真正感受到腳下這片古老、神奇而結實的大地跳動的心聲,那是祖國母親的信仰、 憧憬、希望、追求、奮進、粗獷與豪放。祖國母親是一支歌,歌唱團結,傳播文明;祖國母親是一座豐碑,鐫刻過去,啟迪未來;祖國母親是一汪大海,浩瀚豐饒,坦蕩寬廣……(《十月,唱給祖國的戀歌》)
小作者以排比、反復的修辭手法,暢抒贊頌祖國之情,把讀者的視野吸引過來,讓人感受到祖國的繁榮昌盛、與時俱進和美好的未來,這樣的文字怎能不使讀者感受到藝術的真諦呢?形式和內容的和諧,文化和情感的交融,催人奮進。一學生在《貓》文中寫道:
貓長著一身茸茸的長毛,很有光澤,手摸起來光溜溜的,很有彈性。它的頭很大,約占整個身體的三分之一,基本上與身體一般粗細。一對靈活的小耳朵可以前后擺動,傾聽一切細微的響聲。它的眼睛很大,像一對亮晶晶的玻璃球,夜里所有的東西都休想從它的眼皮底下溜過。四只白色的小爪上長著鋒利的指甲,平時縮進厚厚的肉墊里,跑起來又快又輕盈,像一團絨線在地上滾過。貓某些地方很像百獸之王一老虎,也很威風凜凜。
這段文字兩處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它的眼睛很大,像一對亮晶晶的玻璃球”,“跑起來又快又輕盈,像一團絨線在地上滾過”,通俗明白的比喻,使貓的靈性躍然紙上,令人喜愛。
3、不妨來點幽默。以此突現個性。
吃飯乃人生第一大事。當我在下課鈴響0.1秒之后,手捧我那剛買的新碗狂奔向目的地時,地上的一顆小石子不知是怪我踩疼了它的肉體,還是故意與我過不去,偏偏要不識時務地跑到我的腳下來,害得我在沒有一點思想準備時,與大地母親接起吻來,直到嘴腫得老大,更可氣的是,我那剛買的新碗不幸英年早逝。 (選自陜西中考滿分文《生活是一種幸!)
這段文字巧妙運用“肉體”、“接吻”、“英年早逝”等新鮮詞語,以幽默的筆調描寫了一個生活場面。讀之,生活氣息撲面而來,這就是作文的亮點。
4、句式靈活。長短句兼用,整散句并存,多用描寫句,少用陳述句,以增強表達效果。
此外,還可以積累豐富的詞語,盡量避免使用重復詞語,盡可能恰當地選用同義詞。或者精心提煉一些富有哲理的語句。等等。
三、小結:
當然,同學們一定要明確,有文采并不是說一定要詞藻華麗,樸實的語言運用恰當,同樣生動,同樣也有文采。
四、學生練習:
以“我的一天”為話題寫一段話,可采用所介紹的方法使語言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