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精選11篇)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1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
○教學目標
①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②學會觀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聯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與自然的溝通。
③通過“認養(yǎng)”樹木、草地,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進行對話,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環(huán)境的責任感。
④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①觀察自然、體驗自然。
②聯想、想像。
③表達感受、心理、體會。
○課程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提建議,制定計劃。
②學生可自由結合,分組觀察、體驗。
③走進大自然。帶領學生走上嘉定山,“認養(yǎng)”樹木、草地。
④與大自然對話的同時,側重于對自然美景的沉浸與遐想。
○活動過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錄像片段,激發(fā)學生欣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②分小組交流:
a.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畫面?
b.你是否喜歡這個季節(jié),為什么?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③小組選出發(fā)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個小組,代表發(fā)言。
a.表明自己的立場,談出自己的感受,說出緣由。
b.可與意見分歧者爭論,鼓勵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⑤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都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獨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結合嘉定山一游,小組交流:
a.你“認養(yǎng)”了哪棵樹、哪片草地,為什么要認養(yǎng)它?你將會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樣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學生點評,教師總結。
○活動小結
學生通過有意義的“走進大自然”活動,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過“認養(yǎng)”活動,學生對自然和環(huán)境更加關注。因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們有感要發(fā),有情要抒,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極佳。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為什么以前的作文學生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假話連篇?
○學生習作
青島的春天
青島的四季中我最喜歡春天,因為青島的春天不冷不熱,又是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山上滿是野花,花園里也到處是花,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
青島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個季節(jié)。請閉上眼睛想一下,馬路邊上、山上、街心花園里,到處一片嫩綠,所有的樹木都長出了新芽。冬天走時遺留下來的雪也都被春天那溫暖的陽光和那柔和的春風吹化了,蒸騰到了天上那最無人知的地方。居民樓上的窗戶都為迎接春天而洗得發(fā)亮,太陽一照,亮晃晃的,還挺耀眼的呢!花兒也長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裝了些金銀財寶,舍不得給人看似的。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小草也一點一點地往外鉆,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漸漸綻開了笑容,仔細一看,呀!嫩黃的花蕊原來是蜜蜂的“金銀財寶”!蜜蜂撲著那可愛的翅膀,貪婪地吸吮著春的蜜汁,花叢里的蝴蝶也聞“春”而舞了,天上的風箏也漸漸多了,各式各樣的“蝴蝶”、“蜈蚣”、“孫悟空”飛在空中,牽引著地上的頑皮孩子跑來跑去,追尋著心中的夢想……
轉眼間,春天已過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擺出了冷飲專柜,盡管沒到夏天,但有嘴饞的,買上雪糕吃著。漸漸地,山上的野菊花全開了,從遠處望去,山上一片金黃。孩子們忍不住花的誘惑,伸手來采,卻看見看山的老爺爺慈善的眼神寫滿了忠言:他們也有生命呀!
小鳥唧唧喳喳地站在枝頭上唱歌,戀戀不舍地送走了春天,斑斕的夏天要來了……
青島23中學 初一1班 李 琦
習作點評
青島美,青島的春天更美,美在百花齊放,美在飛鳶滿天。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島的明凈、純真,看到了青島的魅力、春的生機;以她質樸的心靈讓我們讀出可愛的青少年對青島春天的無以言表的熱愛!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2
綜合性活動——感受自然
教案設計者: 宋建民
學科:語文 年級: 七年級 教材版本:人教版
課題名稱:綜合性活動——感受自然
教材所在頁:第75 --- 76頁
一、 簡介
本節(jié)課的主題:本課為活動交流課。三組同學進行不同的活動,將結果在課堂上交流,引導學生欣賞自然美,培養(yǎng)其關注自然環(huán)境的責任感。
關鍵信息:依據《新課程標準》,創(chuàng)造性的開發(fā)、使用教材。例如:設計的活動不僅僅考慮到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還要聯系現狀促其反思,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更加來關注我們生活的這個家園。充分利用青島的自然風光作為語文課程資源,強調生活與課堂的聯系,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學習者分析
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能力及設計的相應活動:
1、在本節(jié)課以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第三單元,對自然的美已經有了感性的認識,但這種被動的和脫離實踐的學習畢竟?jié)M足不了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擁有青春的朝氣和活力,他們也渴望走進自然,所以我聽取了學生的建議,安排一部分學生進行了“嶗山之美”的采訪活動。
2、同時,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優(yōu)美的感性閱讀,也激發(fā)了他們內心對美的向往,引導學生寫出自己心中所勾勒的自然家園,“我手寫我心”,這恰恰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據此,我設計了“我家住在——”的想象力寫作訓練。
3、初一的學生好奇心較強,也有一定的質疑、探究能力,他們開始學著
關注自己身邊的世界,在閱讀和欣賞自然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來思考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現狀,增強其環(huán)保意識,提高其理性認識,我自身認為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引導學生設計和制辦了《人與自然》的手抄報。
三、 教學目標 及對應的課程標準
1、體驗自然美,陶冶美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關注自然生態(tài)的現狀,樹立環(huán)保意識,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3、訓練學生閱讀、寫作、采訪及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課件的能力。
4、學會在合作中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質量。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1.教師是活動課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活動課的主角。師生共同設計活動項目和活動程序,即強調了教師的點撥和指導作用,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適當的活動方式引導學生從實踐中學會發(fā)現學習的方法、學會對知識的運用。
采用“分組、合作”的方法展開活動。運用知識。讓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場景和材料,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增加活動的容量,增加活動過程 的趣味性。通過多種方式的小組活動,讓學生學會合作并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五、 教學媒體和教學技術選用
本活動課需要攝像機、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和一些圖片的說明。
六、準備活動
全班分成三個組 準備時間:兩個星期
第一組:進行主題為“嶗山之美”的采訪
要求:學生到嶗山相應的景點進行拍攝,并就此景點的特點、游客流量,水土植被,開發(fā)保護,發(fā)展前景等問題,對景點管理者及嶗山風景管理處負責人進行采訪,或者咨詢身邊的知情人,以便獲得更詳盡準確的資料;組員合作,制作精美生動的Powerpoint課件,并利用文字資料做簡潔生動的畫面解說。(技術問題可請教學校信息中心的老師)
目標:在活動中增進學生對家鄉(xiāng)自然景觀的了解,熱愛美麗的青島。
第二組:寫題目為《我家住在 》的想象文
要求:教師應做示范指導,如填上草原上、森林里等詞語,引導學生構思自己向往的自然家園,內容要具體,防止寫大寫空。學生自選角度,自選文體,想象合理,字數500字左右。學生可利用美術特長,繪制相應圖片附以說明。
目標:通過豐富的想象,展現美的世界,美的自然。
第三組:辦《人與自然》的手抄報2份
要求:收看中央臺的《人與自然》節(jié)目,并就感興趣的問題做簡單記錄;閱讀雜志《人與自然》上老師推薦的文章,例如《2002年生態(tài)事件回顧》、《中國沙漠化對策與反思》、《對人與自然的再認識》等。第一份手抄報的主要內容是對自然生態(tài)的某些現狀進行描繪和記錄,如沙漠化問題;第二份手抄報就人與自然怎樣和諧相處的問題做一些摘抄和整理,并能針對第一份手抄報提出的具體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兩份都可附上相關圖片以及準確的數據。
目標:讓學生認識到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一味的征服和破壞。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環(huán)境的責任感。
七.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主持人:冰心老人曾經在《繁星 春水》中這樣來描繪我們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兒,我們臥在宇宙的搖籃里……其實,大自然不僅以它博大的胸懷哺育了我們,還以它澄清、透明、不需要雕琢的美陶冶著我們的情操,凈化著我們的靈魂。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自然,欣賞并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種種美的愉悅。下面我們先來欣賞第一組同學帶來的嶗山風光。
(二).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活動結果
第一步:風景篇(2名代表)
第一組一名同學操作演示過程,一名同學隨著畫面的解說詞可做適當的解釋和補充。因為嶗山是大家熟悉的,所以主持人可在此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所了解的嶗山,描繪自己喜歡的嶗山風光。
第二步:想象篇(3名代表)
在欣賞嶗山風光之后,我們再來想象和描繪我們心中美麗的家園。第二組的同學事先組內交流,然后選出代表在課堂上朗誦自己的優(yōu)美文章,描繪美麗的自然圖景。有圖片的可進行簡潔生動的說明。主持人可讓另外兩組同學來評價作品及作者的朗誦。
第三步:關注篇(2名代表)
在感受到現實、想象中的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之后,第三組的兩名同學將兩份手抄報分別進行展示和介紹。主持人可讓其他組的同學就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內容、書寫等進行點評,或者結合關注的具體問題談出自己的見解。
(三).教師進行總結
本次活動的準備工作是關鍵。因為每位同學都是盡己所能,而且各小組發(fā)揮了集體的力量,所以有了今天這節(jié)生動豐富的交流課。主持人的主持也很精彩。大自然的美應該是永恒的,大家在欣賞之余,也應該從我做起,去關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為維護我們共同的美麗家園,獻出一份力量。
八、活動反思
1.本活動課在選題上較為豐富,角度多。沒有機械的執(zhí)行教材列出的選題,而是將自然的美和它的現狀結合起來,讓學生有了一些反思和更深刻的關注;同時因地制宜,利用了本地的語文課程資源。
2.本次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3.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信息技術由輔助教師的“教”向輔助學生的“學”轉變,學生收集到了比課外書更多的資料,同時增強了處理信息的能力。
4、在交流時,發(fā)言人的語言還不夠簡潔,部分學生沒有積極參與,這與老師的事先缺少暗示以及主持人的活躍現場能力有關。今后應事先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3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
○教學目標
①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②學會觀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聯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與自然的溝通。
③通過“認養(yǎng)”樹木、草地,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進行對話,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環(huán)境的責任感。
④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①觀察自然、體驗自然。
②聯想、想像。
③表達感受、心理、體會。
○課程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提建議,制定計劃。
②學生可自由結合,分組觀察、體驗。
③走進大自然。帶領學生走上積谷山,“認養(yǎng)”樹木、草地。
④與大自然對話的同時,側重于對自然美景的沉浸與遐想。
○活動過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錄像片段,激發(fā)學生欣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②分小組交流:
a.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畫面?
b.你是否喜歡這個季節(jié),為什么?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③小組選出發(fā)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個小組,代表發(fā)言。
a.表明自己的立場,談出自己的感受,說出緣由。
b.可與意見分歧者爭論,鼓勵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⑤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都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獨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結合積谷山一游,小組交流:
a.你“認養(yǎng)”了哪棵樹、哪片草地,為什么要認養(yǎng)它?你將會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樣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學生點評,教師總結。
○活動小結
學生通過有意義的“走進大自然”活動,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過“認養(yǎng)”活動,學生對自然和環(huán)境更加關注。因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們有感要發(fā),有情要抒,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極佳。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為什么以前的作文學生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假話連篇?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4
課題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走過四季 描述美景 課型:綜合 第_1_____課
備課日期 : 年 月 日 講課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1、學會觀察,能抓住景物的特征,通過聯想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
2、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積累。
3、初步學會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模仿掌握寫景的方法,具體的描寫四季景物。
2、過程、方法:觀察、積累、思維、感悟、方法、表達。
3、感情、態(tài)度、價值觀 :熱愛自然,體驗四季,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具體的描寫四季景物;
教學難點:思維、感悟、方法、表達
教學媒體:多媒體
教學流程 : 教師活動 、 教師活動 、 設計意圖 :
課前活動準備:
一、選取你最喜愛的本單元的詩文,朗讀或背誦來感受自然的美。
二、通過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有關四季的詩歌或散文,準備課上交流。
三、找出印象最深的一次走進大自然的感受,與同學交流(可附相片)
(一)導語:藍天白云很美,紅花綠葉很美,山水人家很美,四季景色很美,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美。你有一副好心情,用審美的目光去尋覓,用美好的心靈去感悟,你就會有表現美的激情與沖動。讓我們感受自然,走進四季,學習描述美景吧!
(二)復習單元內容,展示討論觀察積累的材料。
1、學生搶答單元圖片。
2、學生展示課內外積累的材料。(形式可多樣)
(三)學習寫好心中美景的方法。
1、介紹方法:真情 感悟 表達
觀察、積累、思維、感悟、方法、表達
2、分析課文例子:一、分析卷面詩文的內容,并找出詩文的寫作方法和表現手法。注:詩文內容包括(描述的詩文是什么季節(jié)?有什么具體特征?作者想要描述什么樣的景色?等等。)
詩文的寫作方法包括(形容詞、動詞、修辭方法、人的感官、想象、虛寫、側面描寫、側面烘托、動靜描寫、直接抒情、情景交融等等。)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抓住景物的特征,對景物直觀描寫,形容詞、動詞)
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
2、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3、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抓住春天生長發(fā)展的特征描述。
比喻、擬人、排比。)
4、“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抓住春風溫柔,擬人、比喻、引用)
5、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春天的溫暖,和人的喜悅。人的感官觸覺、嗅覺、味覺、聽覺、視覺。)
6、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想象、虛寫。側面描寫)
7、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xiāng)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側面烘托)
8、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以動寫靜動靜結合)
9、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運用想象、擬人,直接抒情。)
10、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運用擬人,抒寫人的主觀感受。)
11、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情景交融。)
(四)模仿前面學習的寫作內容和方法,用一句或一段話,描述抒寫四季中的美麗景色。
1、學生當堂寫作。
2、按座次讀自己的作文.
布置作業(yè):作業(yè):整理三單元,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學習本課所學的描寫景物方法,寫一篇描寫四季美文。不少于五百字。
板書設計: 感受自然
走過四季
描述美景
觀察、積累、思維、感悟、方法、表達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2、 體悟自然的生命和靈性,認識并探究自然,欣賞自然中的詩情畫意。
3、 學會在觀察和欣賞過程中與別人交流,把觀察的景、物和內心感受說給別人聽。說話內容具體,語言較生動有一定的感染力。在此基礎上寫一篇文章。
教學準備
教師 1、準備相關材料。2、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 1、平時注意觀察自然。2、積累描寫自然的詩詞歌賦。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回憶一下剛學不久的幾篇課文,朱自清的-----,老舍的------,何其芳的 -------,李漢榮的------。我想同學們都記憶猶新,那時同學們和老師曾陶醉在朱自清為我們描繪的詩情畫意的春景中,領略了老舍為我們描畫的溫暖如春的濟南冬天,向往何其芳筆下浪漫多情的秋天;還和李漢榮一起結交了不少自然界的朋友。我想,不管是生活在喧鬧的都市,還是在寧靜的鄉(xiāng)村,每個人對大自然都有一份濃濃的向往、依戀之情,每個人都有一幅屬于自己的自然圖景。畫面上也許有萬頃碧波,也許有林間小路,也許有當空皓月。正是這種回歸情結,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再和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
二、師生活動 生生活動:
(一)第一環(huán)節(jié) 繪四季美景。我們知道大自然在每個季節(jié)都有它不同的美,首先請同學們欣賞幾幅圖景,描繪一下你喜歡的季節(jié),然后談談自己對四季的感受。同學互評。(展示圖片)
(二)第二環(huán)節(jié) 誦四季詩文 。大自然是詩人筆下的寵物,大自然在詩人筆下同樣美麗。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通過誦四季詩文來感受四季的美。請欣賞第一首,看到這幅圖,你們能想起哪首詩,請把它背出來;(春風來了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姹紫嫣紅,百花爭艷,這是美麗的春天) 再來朗誦第二首詩;自古以來人們看到秋風來了,黃葉落了,總是感到無盡的蕭瑟和悲涼,但今天老師所選的詩歌都沒有這種色彩,因為老師覺得秋天也有它獨特的風韻,下面來朗誦秋天的詩歌,(教師配樂朗誦);我們再來欣賞冬季的詩文,請同學們朗讀。
(三)第三環(huán)節(jié) 唱四季歌。播放四季歌。在歌聲中想象和享受四季的美。
(四)第四環(huán)節(jié) 四季詩文及常識競賽。
三、通過剛才的欣賞和享受,我想,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美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確實我們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大自然遭到了人類的破壞,(展示圖片)為了使我們周遭的環(huán)境更加美。提倡環(huán)保。
三、活動延伸:學生活動:根據這次的活動談談你們的感受并把它寫出來。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①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②學會觀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聯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與自然的溝通。 ③通過展示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進行對話,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環(huán)境的責任感。 ④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①觀察自然、體驗自然。 ②聯想、想像。 ③表達感受、心理、體會。 課程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課前準備一.學生提建議,制定計劃。 二.學生可二人結合,分組觀察、體驗。 三.走進大自然,與大自然對話,注重觀察與體驗。 四.平時利用各種方法查找資料,制作課件或寫成文稿。五.小組討論確定議題:秋天的旋律;冬天的旋律 第二課時:活動展示一.播放大自然景象,激發(fā)學生欣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二.分小組展示交流: 要求:a.表明自己的立場,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b.秋冬分別派代表進行展示交流,學生點評。.二組可進行爭論,鼓勵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三.學生談活動感受四.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都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獨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第三課時:學生習作激趣引寫:學生通過有意義的“走進大自然”活動,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過“展示”活動,學生對自然和環(huán)境更加關注。因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們有感要發(fā),有情要抒,下面進行作文練習。題目:海鹽的秋天或 海鹽的冬天要求:仔細觀察景色的特點,融情于景,表達對海鹽的熱愛。字數500左右。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①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②學會觀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聯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與自然的溝通。
③通過“認養(yǎng)”樹木、草地,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進行對話,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環(huán)境的責任感。
④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①觀察自然、體驗自然。
②聯想、想像。
③表達感受、心理、體會。
○課程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提建議,制定計劃。
②學生可自由結合,分組觀察、體驗。
③走進大自然。帶領學生走上嘉定山,“認養(yǎng)”樹木、草地。
④與大自然對話的同時,側重于對自然美景的沉浸與遐想。
○活動過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錄像片段,激發(fā)學生欣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②分小組交流:
a.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畫面?
b.你是否喜歡這個季節(jié),為什么?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③小組選出發(fā)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個小組,代表發(fā)言。
a.表明自己的立場,談出自己的感受,說出緣由。
b.可與意見分歧者爭論,鼓勵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⑤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都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獨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結合嘉定山一游,小組交流:
a.你“認養(yǎng)”了哪棵樹、哪片草地,為什么要認養(yǎng)它?你將會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樣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學生點評,教師總結。
○活動小結
學生通過有意義的“走進大自然”活動,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過“認養(yǎng)”活動,學生對自然和環(huán)境更加關注。因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們有感要發(fā),有情要抒,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極佳。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為什么以前的作文學生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假話連篇?
○學生習作
青島的春天
青島的四季中我最喜歡春天,因為青島的春天不冷不熱,又是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山上滿是野花,花園里也到處是花,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
青島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個季節(jié)。請閉上眼睛想一下,馬路邊上、山上、街心花園里,到處一片嫩綠,所有的樹木都長出了新芽。冬天走時遺留下來的雪也都被春天那溫暖的陽光和那柔和的春風吹化了,蒸騰到了天上那最無人知的地方。居民樓上的窗戶都為迎接春天而洗得發(fā)亮,太陽一照,亮晃晃的,還挺耀眼的呢!花兒也長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裝了些金銀財寶,舍不得給人看似的。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小草也一點一點地往外鉆,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漸漸綻開了笑容,仔細一看,呀!嫩黃的花蕊原來是蜜蜂的“金銀財寶”!蜜蜂撲著那可愛的翅膀,貪婪地吸吮著春的蜜汁,花叢里的蝴蝶也聞“春”而舞了,天上的風箏也漸漸多了,各式各樣的“蝴蝶”、“蜈蚣”、“孫悟空”飛在空中,牽引著地上的頑皮孩子跑來跑去,追尋著心中的夢想……
轉眼間,春天已過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擺出了冷飲專柜,盡管沒到夏天,但有嘴饞的,買上雪糕吃著。漸漸地,山上的野菊花全開了,從遠處望去,山上一片金黃。孩子們忍不住花的誘惑,伸手來采,卻看見看山的老爺爺慈善的眼神寫滿了忠言:他們也有生命呀!
小鳥唧唧喳喳地站在枝頭上唱歌,戀戀不舍地送走了春天,斑斕的夏天要來了……
青島23中學 初一1班 李 琦
習作點評
青島美,青島的春天更美,美在百花齊放,美在飛鳶滿天。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島的明凈、純真,看到了青島的魅力、春的生機;以她質樸的心靈讓我們讀出可愛的青少年對青島春天的無以言表的熱愛!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①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②學會觀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聯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與自然的溝通。
③通過“認養(yǎng)”樹木、草地,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進行對話,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環(huán)境的責任感。
④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①觀察自然、體驗自然。
②聯想、想像。
③表達感受、心理、體會。
○課程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提建議,制定計劃。
②學生可自由結合,分組觀察、體驗。
③走進大自然。帶領學生走上嘉定山,“認養(yǎng)”樹木、草地。
④與大自然對話的同時,側重于對自然美景的沉浸與遐想。
○活動過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錄像片段,激發(fā)學生欣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②分小組交流:
a.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畫面?
b.你是否喜歡這個季節(jié),為什么?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③小組選出發(fā)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個小組,代表發(fā)言。
a.表明自己的立場,談出自己的感受,說出緣由。
b.可與意見分歧者爭論,鼓勵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⑤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都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獨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結合嘉定山一游,小組交流:
a.你“認養(yǎng)”了哪棵樹、哪片草地,為什么要認養(yǎng)它?你將會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樣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學生點評,教師總結。
○活動小結
學生通過有意義的“走進大自然”活動,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過“認養(yǎng)”活動,學生對自然和環(huán)境更加關注。因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們有感要發(fā),有情要抒,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極佳。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為什么以前的作文學生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假話連篇?
○學生習作
青島的春天
青島的四季中我最喜歡春天,因為青島的春天不冷不熱,又是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山上滿是野花,花園里也到處是花,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
青島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個季節(jié)。請閉上眼睛想一下,馬路邊上、山上、街心花園里,到處一片嫩綠,所有的樹木都長出了新芽。冬天走時遺留下來的雪也都被春天那溫暖的陽光和那柔和的春風吹化了,蒸騰到了天上那最無人知的地方。居民樓上的窗戶都為迎接春天而洗得發(fā)亮,太陽一照,亮晃晃的,還挺耀眼的呢!花兒也長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裝了些金銀財寶,舍不得給人看似的。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小草也一點一點地往外鉆,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漸漸綻開了笑容,仔細一看,呀!嫩黃的花蕊原來是蜜蜂的“金銀財寶”!蜜蜂撲著那可愛的翅膀,貪婪地吸吮著春的蜜汁,花叢里的蝴蝶也聞“春”而舞了,天上的風箏也漸漸多了,各式各樣的“蝴蝶”、“蜈蚣”、“孫悟空”飛在空中,牽引著地上的頑皮孩子跑來跑去,追尋著心中的夢想……
轉眼間,春天已過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擺出了冷飲專柜,盡管沒到夏天,但有嘴饞的,買上雪糕吃著。漸漸地,山上的野菊花全開了,從遠處望去,山上一片金黃。孩子們忍不住花的誘惑,伸手來采,卻看見看山的老爺爺慈善的眼神寫滿了忠言:他們也有生命呀!
小鳥唧唧喳喳地站在枝頭上唱歌,戀戀不舍地送走了春天,斑斕的夏天要來了……
青島23中學 初一1班 李 琦
習作點評
青島美,青島的春天更美,美在百花齊放,美在飛鳶滿天。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島的明凈、純真,看到了青島的魅力、春的生機;以她質樸的心靈讓我們讀出可愛的青少年對青島春天的無以言表的熱愛!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①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②學會觀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聯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與自然的溝通。
③通過“認養(yǎng)”樹木、草地,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進行對話,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環(huán)境的責任感。
④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①觀察自然、體驗自然。
②聯想、想像。
③表達感受、心理、體會。
○課程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提建議,制定計劃。
②學生可自由結合,分組觀察、體驗。
③走進大自然。帶領學生走上嘉定山,“認養(yǎng)”樹木、草地。
④與大自然對話的同時,側重于對自然美景的沉浸與遐想。
○活動過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錄像片段,激發(fā)學生欣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②分小組交流:
a.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畫面?
b.你是否喜歡這個季節(jié),為什么?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③小組選出發(fā)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個小組,代表發(fā)言。
a.表明自己的立場,談出自己的感受,說出緣由。
b.可與意見分歧者爭論,鼓勵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⑤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都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獨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結合嘉定山一游,小組交流:
a.你“認養(yǎng)”了哪棵樹、哪片草地,為什么要認養(yǎng)它?你將會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樣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學生點評,教師總結。
○活動小結
學生通過有意義的“走進大自然”活動,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過“認養(yǎng)”活動,學生對自然和環(huán)境更加關注。因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們有感要發(fā),有情要抒,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極佳。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為什么以前的作文學生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假話連篇?
○學生習作
青島的春天
青島的四季中我最喜歡春天,因為青島的春天不冷不熱,又是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山上滿是野花,花園里也到處是花,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
青島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個季節(jié)。請閉上眼睛想一下,馬路邊上、山上、街心花園里,到處一片嫩綠,所有的樹木都長出了新芽。冬天走時遺留下來的雪也都被春天那溫暖的陽光和那柔和的春風吹化了,蒸騰到了天上那最無人知的地方。居民樓上的窗戶都為迎接春天而洗得發(fā)亮,太陽一照,亮晃晃的,還挺耀眼的呢!花兒也長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裝了些金銀財寶,舍不得給人看似的。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小草也一點一點地往外鉆,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漸漸綻開了笑容,仔細一看,呀!嫩黃的花蕊原來是蜜蜂的“金銀財寶”!蜜蜂撲著那可愛的翅膀,貪婪地吸吮著春的蜜汁,花叢里的蝴蝶也聞“春”而舞了,天上的風箏也漸漸多了,各式各樣的“蝴蝶”、“蜈蚣”、“孫悟空”飛在空中,牽引著地上的頑皮孩子跑來跑去,追尋著心中的夢想……
轉眼間,春天已過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擺出了冷飲專柜,盡管沒到夏天,但有嘴饞的,買上雪糕吃著。漸漸地,山上的野菊花全開了,從遠處望去,山上一片金黃。孩子們忍不住花的誘惑,伸手來采,卻看見看山的老爺爺慈善的眼神寫滿了忠言:他們也有生命呀!
小鳥唧唧喳喳地站在枝頭上唱歌,戀戀不舍地送走了春天,斑斕的夏天要來了……
青島23中學 初一1班 李 琦
習作點評
青島美,青島的春天更美,美在百花齊放,美在飛鳶滿天。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島的明凈、純真,看到了青島的魅力、春的生機;以她質樸的心靈讓我們讀出可愛的青少年對青島春天的無以言表的熱愛!
輔導老師 林 琳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①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②學會觀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聯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與自然的溝通。
③通過“認養(yǎng)”樹木、草地,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進行對話,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環(huán)境的責任感。
④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①觀察自然、體驗自然。
②聯想、想像。
③表達感受、心理、體會。
○課程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提建議,制定計劃。
②學生可自由結合,分組觀察、體驗。
③走進大自然。帶領學生走上嘉定山,“認養(yǎng)”樹木、草地。
④與大自然對話的同時,側重于對自然美景的沉浸與遐想。
○活動過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錄像片段,激發(fā)學生欣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②分小組交流:
a.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畫面?
b.你是否喜歡這個季節(jié),為什么?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③小組選出發(fā)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個小組,代表發(fā)言。
a.表明自己的立場,談出自己的感受,說出緣由。
b.可與意見分歧者爭論,鼓勵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⑤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都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獨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結合嘉定山一游,小組交流:
a.你“認養(yǎng)”了哪棵樹、哪片草地,為什么要認養(yǎng)它?你將會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樣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學生點評,教師總結。
○活動小結
學生通過有意義的“走進大自然”活動,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過“認養(yǎng)”活動,學生對自然和環(huán)境更加關注。因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們有感要發(fā),有情要抒,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極佳。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為什么以前的作文學生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假話連篇?
○學生習作
青島的春天
青島的四季中我最喜歡春天,因為青島的春天不冷不熱,又是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山上滿是野花,花園里也到處是花,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
青島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個季節(jié)。請閉上眼睛想一下,馬路邊上、山上、街心花園里,到處一片嫩綠,所有的樹木都長出了新芽。冬天走時遺留下來的雪也都被春天那溫暖的陽光和那柔和的春風吹化了,蒸騰到了天上那最無人知的地方。居民樓上的窗戶都為迎接春天而洗得發(fā)亮,太陽一照,亮晃晃的,還挺耀眼的呢!花兒也長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裝了些金銀財寶,舍不得給人看似的。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小草也一點一點地往外鉆,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漸漸綻開了笑容,仔細一看,呀!嫩黃的花蕊原來是蜜蜂的“金銀財寶”!蜜蜂撲著那可愛的翅膀,貪婪地吸吮著春的蜜汁,花叢里的蝴蝶也聞“春”而舞了,天上的風箏也漸漸多了,各式各樣的“蝴蝶”、“蜈蚣”、“孫悟空”飛在空中,牽引著地上的頑皮孩子跑來跑去,追尋著心中的夢想……
轉眼間,春天已過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擺出了冷飲專柜,盡管沒到夏天,但有嘴饞的,買上雪糕吃著。漸漸地,山上的野菊花全開了,從遠處望去,山上一片金黃。孩子們忍不住花的誘惑,伸手來采,卻看見看山的老爺爺慈善的眼神寫滿了忠言:他們也有生命呀!
小鳥唧唧喳喳地站在枝頭上唱歌,戀戀不舍地送走了春天,斑斕的夏天要來了……
青島23中學 初一1班 李 琦
習作點評
青島美,青島的春天更美,美在百花齊放,美在飛鳶滿天。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島的明凈、純真,看到了青島的魅力、春的生機;以她質樸的心靈讓我們讀出可愛的青少年對青島春天的無以言表的熱愛!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①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
②學會觀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聯想和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與自然的溝通。
③通過“認養(yǎng)”樹木、草地,培養(yǎng)學生與大自然進行對話,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環(huán)境的責任感。
④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①觀察自然、體驗自然。
②聯想、想像。
③表達感受、心理、體會。
課程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①學生提建議,制定計劃。
②學生可自由結合,分組觀察、體驗。
③走進大自然。帶領學生走上嘉定山,“認養(yǎng)”樹木、草地。
④與大自然對話的同時,側重于對自然美景的沉浸與遐想。
活動過程
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錄像片段,激發(fā)學生欣賞大自然的詩情畫意。
②分小組交流:
a.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畫面?
b.你是否喜歡這個季節(jié),為什么?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③小組選出發(fā)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個小組,代表發(fā)言。
a.表明自己的立場,談出自己的感受,說出緣由。
b.可與意見分歧者爭論,鼓勵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⑤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都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你自己的獨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結合嘉定山一游,小組交流:
a.你“認養(yǎng)”了哪棵樹、哪片草地,為什么要認養(yǎng)它?你將會怎么做?
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樣的?
⑦全班交流。
⑧學生點評,教師總結。
○活動小結
學生通過有意義的“走進大自然”活動,開闊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過“認養(yǎng)”活動,學生對自然和環(huán)境更加關注。因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們有感要發(fā),有情要抒,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極佳。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為什么以前的作文學生要么無話可說,要么假話連篇?
○學生習作
青島的春天
青島的四季中我最喜歡春天,因為青島的春天不冷不熱,又是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山上滿是野花,花園里也到處是花,散發(fā)出迷人的芳香。
青島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個季節(jié)。請閉上眼睛想一下,馬路邊上、山上、街心花園里,到處一片嫩綠,所有的樹木都長出了新芽。冬天走時遺留下來的雪也都被春天那溫暖的陽光和那柔和的春風吹化了,蒸騰到了天上那最無人知的地方。居民樓上的窗戶都為迎接春天而洗得發(fā)亮,太陽一照,亮晃晃的,還挺耀眼的呢!花兒也長出了透亮的花苞.,好像里面裝了些金銀財寶,舍不得給人看似的。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用泥巴筑成巢,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小草也一點一點地往外鉆,看得人心里喜洋洋的。
花苞也漸漸綻開了笑容,仔細一看,呀!嫩黃的花蕊原來是蜜蜂的“金銀財寶”!蜜蜂撲著那可愛的翅膀,貪婪地吸吮著春的蜜汁,花叢里的蝴蝶也聞“春”而舞了,天上的風箏也漸漸多了,各式各樣的“蝴蝶”、“蜈蚣”、“孫悟空”飛在空中,牽引著地上的頑皮孩子跑來跑去,追尋著心中的夢想……
轉眼間,春天已過去了一半。
春末了,商店里擺出了冷飲專柜,盡管沒到夏天,但有嘴饞的,買上雪糕吃著。漸漸地,山上的野菊花全開了,從遠處望去,山上一片金黃。孩子們忍不住花的誘惑,伸手來采,卻看見看山的老爺爺慈善的眼神寫滿了忠言:他們也有生命呀!
小鳥唧唧喳喳地站在枝頭上唱歌,戀戀不舍地送走了春天,斑斕的夏天要來了……
青島23中學 初一1班 李 琦
習作點評
青島美,青島的春天更美,美在百花齊放,美在飛鳶滿天。小作者以她稚嫩的眼睛,看到了青島的明凈、純真,看到了青島的魅力、春的生機;以她質樸的心靈讓我們讀出可愛的青少年對青島春天的無以言表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