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4
課題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走過四季 描述美景 課型:綜合 第_1_____課備課日期 : 年 月 日 講課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1、學會觀察,能抓住景物的特征,通過聯想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
2、學會在觀察與欣賞過程中與他人交流,積累。
3、初步學會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模仿掌握寫景的方法,具體的描寫四季景物。
2、過程、方法:觀察、積累、思維、感悟、方法、表達。
3、感情、態度、價值觀 :熱愛自然,體驗四季,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具體的描寫四季景物;
教學難點:思維、感悟、方法、表達
教學媒體:多媒體
教學流程 : 教師活動 、 教師活動 、 設計意圖 :
課前活動準備:
一、選取你最喜愛的本單元的詩文,朗讀或背誦來感受自然的美。
二、通過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有關四季的詩歌或散文,準備課上交流。
三、找出印象最深的一次走進大自然的感受,與同學交流(可附相片)
(一)導語:藍天白云很美,紅花綠葉很美,山水人家很美,四季景色很美,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美。你有一副好心情,用審美的目光去尋覓,用美好的心靈去感悟,你就會有表現美的激情與沖動。讓我們感受自然,走進四季,學習描述美景吧!
(二)復習單元內容,展示討論觀察積累的材料。
1、學生搶答單元圖片。
2、學生展示課內外積累的材料。(形式可多樣)
(三)學習寫好心中美景的方法。
1、介紹方法:真情 感悟 表達
觀察、積累、思維、感悟、方法、表達
2、分析課文例子:一、分析卷面詩文的內容,并找出詩文的寫作方法和表現手法。注:詩文內容包括(描述的詩文是什么季節?有什么具體特征?作者想要描述什么樣的景色?等等。)
詩文的寫作方法包括(形容詞、動詞、修辭方法、人的感官、想象、虛寫、側面描寫、側面烘托、動靜描寫、直接抒情、情景交融等等。)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抓住景物的特征,對景物直觀描寫,形容詞、動詞)
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
2、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3、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