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通用15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會16個生字,其中會寫“哪、臉、原、輕、巾、陣、探、野”8個字,認識“舞、霧、柔、紗、翠、筍、秧、蠶”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能用“那么„„那么”仿寫句子。 3.激發學生喜愛春景,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春天的風、霧、雨和太陽的特點,以及給大地帶來的新景象。
2.感受語言的美,陶冶熱愛大自然的情操。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前收集春天的有關資料:圖片、詩歌、詞句、影象等
3.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誰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春天的感受? (教師在學生發言中及時點撥,進行語言訓練。)
2.有一位的詩人他也很喜歡春天,他為春天寫了一首優美的小詩,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3.讓我們隨著作者到課文中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回憶以前的學習方法,遇到不認識的字應該怎樣做?
3.檢查、指導識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學生認讀
師相機指導:“翠、筍、蠶”是平舌音;“紗、陣”是翹舌音;“陣、探、蠶”是前鼻音;“輕、秧”是后鼻音;“舞”是第三聲;“霧”是第四聲。
(2)你們能給生字寶寶組詞嗎?看誰組得又快又多
(3)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呢?
師指導:“哪、巾、陣、探”可與“那、中、陳、深”作比較 (尊重學生的個性,識字方法不強求一致。)
(4)鞏固練習: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組詞
(5)練寫生字
(6)實踐檢查:把生字朋友放回到課文你們還能讀準嗎?
(7)指名分節讀課文,要求準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再自由讀課文,思考:春天在哪里?你在那些地方找到了春天,用橫線把這些地方劃出來。
2.指名回答,老師板書:枝頭、草原、竹林、田野。 真不錯,你們把文中的春天找到了!真會讀書。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美麗的春天無處不在,她在枝頭上、在草原上、在竹林里 、在田野里。 自由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的春天?
二、品讀感悟
1.找到你最喜歡的地方,讀一讀你喜歡的語句。說說你喜歡什么?帶著感情讀一讀讓大家欣賞。
2.師生共同研討學生所說所讀。(通過課件演示、圖片展示、文字說明等多種方式進行補充、評議、朗讀。)
第一節:
A:課件演示“微微吹”、“柳條兒跳舞”、“桃花兒臉紅”的情景。激發學生情感,指導朗讀。
B:出示文字:
柳條兒跳舞,桃花兒臉紅。 柳條兒擺動,桃花兒紅了。
請學生自讀、討論: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句?為什么?讀出感情。
第二節:
A:啟發談話:草兒睡了多久?如果是你換上新的衣服,你會是什么心情?能讀出這種心情嗎?
第三節:
A:引導學生質疑:“雨”與“探”有什么關系?為什么用感嘆號?(感受雨后土壤的疏松、探出地面的驚喜。)怎樣讀?
B:出示文字:
竹筍從地下探出頭來啦!
竹筍從地下長出頭來了。 對比異同,感情朗讀。
第四節:學生自學,分小組比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練習用“那么„„那么„„”說一句話。 (此處設計沒有固定教學順序,順學而導) 4.師生合作,以問答形式朗讀全文。
3.背誦課文。(根據板書自由練背,指名背誦)
三、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春天在哪里?說一說。
四、實踐活動
小組合作:仿照課文寫一段。 提示:春天在小河里
五、布置作業
選擇:找春天,寫春天、畫春天、唱春天、讀春天„„
板書設計:
春天在哪里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借助拼音學會本課8個生字“微,輕,新,筍,探,暖,麥,蠶”;掌握“斤字旁”。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微微、新衣、竹筍、蠶豆、探出頭”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根據問題學習“(什么時候),什么(什么)地方怎么樣”的句式。
3、繼續學習在詞語前加上合適的修飾語。
4、發揮想象嘗試仿寫課文。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感知春天的自然特征和美麗景色。
2、能根據問題學習“(什么時候),什么(從什么)地方怎么樣”的句式。
教學難點:
1、理解“輕輕細細、瓢飄灑灑”等詞語的意思。
2、讀好兒化音:柳條兒、桃花兒、草兒。
教具準備:錄音帶幻燈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通課文,理解描寫春天美景的詩句。
2、學會本課有關生字:微、輕、新、筍、探
3、初步認識句式:(什么時候),什么(從什么)地方怎么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
1、你喜歡春天嗎?一年之中有四個季節,三四五月是春天。再過些日子,春天就要來了。到那時,春光明媚,百花齊放,一切會變得十分美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春天的詩歌。
2、出示課題、齊讀
3、“春天在哪里”是一篇“讀短文學詞句”的課文。它要求我們多讀課文,要讀得熟、讀得好;還要注意學習字詞,學習句子。
4、“春天在哪里”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后面可加什么標點符號?
5、練讀,注意語調往上揚。
6、這個句子在課文中出現四次,都表示提問,句末語調都要上揚。不過,在課題中,并沒有標點,也不表示提問,就不必把語調往上揚。(再讀課題)
二、范讀,了解大意
1、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一邊看課文,一邊聽錄音,把說春天在哪里的句子劃出來。
聽課文錄音后,學生回答。板書:枝頭草地竹林田野
2、看插圖,理解詞語“枝頭草地竹林田野”
3、學說話:春天在枝頭,在草地,在竹林,在田野里。
三、自讀,讀準字音
春天的枝頭、草地、竹林、田野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自己來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不加字漏字。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這首詩有幾節?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邊評議邊正音。
3、自讀課文
四、讀短文,理解詞句
春天的枝頭、草地、竹林、田野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節
1、女生讀。思考:春天的枝頭是怎樣的?哪兩行詩回答了這個問題?
出示:柳條兒跳舞,桃花兒臉紅
2、“柳條兒跳舞”是什么意思?動作演示柳條來回擺動,好象在跳舞。)
3、朗讀指導,語氣中有歡快的感覺。
4、“桃花兒臉紅”是什么意思?桃花開出粉紅色的花朵,像漲紅了臉。)
5、表情朗讀。
6、柳條兒為什么會跳舞?桃花兒為什么會臉紅?(春天的風微微吹動)
7、理解“微微”(動作)
8、春天的風輕輕的,暖暖的,非常柔和,像母親的手輕輕撫摩著我們的臉。
9、小結:這節主要說了春天的風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是用一問一答兩句話寫的。我們也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讀。
(二)學習第二、三節課文。
春天在草地上和竹林里又是怎樣的?讓我們按“讀讀課文,找找句子,理解詞句”意思的順序來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思考:文中哪幾行詩告訴我們春天的草地和竹林是怎樣的?
男女分別讀草地和竹林的內容
2、看插圖,理解“草兒醒過來,換上了新衣”。春天來了,小草重新長出嫩葉,像剛睡過一覺剛剛醒來,換上了綠色的新衣。)
3、師述:理解“輕輕細細”霧是由小水滴組成的。這些小水滴很輕很輕,很細很細,漂浮在空中,形成了霧
4、指導朗讀,注意聲音稍輕。
5、指導動作演示,理解“探出頭”。探還可以用哪些詞代替(鉆露長)
6、句式訓練:竹筍探出頭來
竹筍從哪里探出頭來?(從地下)
什么時候,竹筍從哪里探出頭來?(春天)
小草也是從地下長出來的,用這個句式怎么說?
用小草和竹筍合起來,一起說行嗎?
讀句:一陣春雨過后,小草和竹筍從地下探出頭來。
7、用問答的形式朗讀第二三節課文。
8、小結:讓我們來做春天的使者,把春天的氣息帶進教室,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寫字,掌握字形
學習“斤字旁”分析“微”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繼續理解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詩句。
2、學會生字:暖春蠶
3、會根據問題,用“(什么時候),什么(從什么)地方怎么樣”的句式寫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春天的枝頭、草地、竹林是怎么樣的?
2、讀句:一陣春雨過后,小草和竹筍從地下探出頭來。
3、句式訓練。(課后練習3)
二、讀短文學詞句
1、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色?讓我們用上節課學習的方法自己學習第四節。
2、教學暖。”理解麥青、菜花黃、蠶豆花兒香”
3、朗讀體會。
4、配上動作,朗讀全文。
5、春天里,柳條兒、桃花兒、小草兒,許許多多的景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自然現象同春天的自然現象有很大的關系。書上怎么寫春天的自然現象?讀有關的四句話。
6、讀句:春天來了,威風輕輕地吹著,溫暖的陽光照耀大地。
三、總結朗讀全文
四、寫字:指導:暖蠶
五、練習
完成課后練習2
仿照課文的寫法,說說春天還在哪里?(小河里、樹林中)那里怎么樣?
板書:
1、春天在哪里
枝頭 柳條兒跳舞,桃花兒臉紅
草地 草兒醒過來,換上了新衣
竹林 竹筍探出頭來
田野 麥青、菜花黃、蠶豆花兒香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溫暖、香甜、歡騰"三個詞語,并能用詞說一句話。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理解詩歌內容并能有感情地背誦。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詩歌的語言美并能感悟出春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能夠用優美的詞語造句并熟練掌握詩歌大意。
教學難點:
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性講述的能力。
教學準備:
歌曲《春天在哪里》,小動物頭飾,圖片。
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激趣,開篇點題
二、交流觀察,出示圖片
師:仔細觀察書中的圖畫,你在上面都看到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貼圖)
小結:指名看貼圖說說春天是什么。加深對"春天、溫暖、香甜、歡騰"等詞語的印象。
三、連詞成句,理解詩意
師:春天是什么?請小朋友用"溫暖、香甜、歡騰"三個詞語說一句話。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小朋友對春天的特點有一個初步的理解。
小結:盡量做到每個孩子都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適時引導小朋友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
四、游戲互動,主題升華
出示"小燕子、小蜜蜂、小鴨子、小山羊"的`頭飾,激發小朋友踴躍參與游戲的情趣,分角色來感受不同人物對春天的不同認識。在游戲中,感受春天多姿多彩的美。
第二課時
一、交流學習經驗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四個好朋友--"小燕子、小蜜蜂、小鴨子、小山羊",他們告訴了我們春天是什么,并編了一首詩歌,小朋友們想不想學習這首詩歌啊?(板書)
二、誦讀和欣賞詩歌
1、傾聽教師范讀,注意字音、節奏。
2、播放輕音樂,學生輕聲跟讀。
3、小組合作,分角色誦讀。
4、指名到講臺前大聲領讀。
三、拓展延伸
師:小朋友們對詩歌誦讀的很熟練了,那么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回小詩人,自己編一首關于"春天"的詩歌呢?把你觀察到的有關春天的美麗,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我們大家比一比,看看誰是我們班級的"小詩仙"。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4
教案目標:
1.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愿望.
2.理解的主要內容,并用簡單、形象的動作扮演角色,練習中的主要對話。
3.有安靜、仔細、傾聽的良好習慣。
教案準備:
掛圖,正方形的白紙,水彩筆,電話,小熊,松鼠,小兔,花蛇和狐貍的頭飾。
教案過程:
1、感知欣賞文學作品:春天的電話。激發幼兒聽的興趣;初步了解的主要內容。
1)教師完整地講解,讓幼兒了解名稱及內容。
2)出示教育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進一步了解。
3)再次完整講解,幼兒練習中角色的對話。
4)引導幼兒討論談話:說了一件什么事?小黑熊是一孩子什么樣的.熊,他與小動物做了一件什么事?
2、請幼兒戴頭飾,用電話表演中的主要對話。
延伸活動:
1)在幼兒充分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改編內容,可以創編打電話的內容,
2)想象畫:如果你是小熊,你想給誰打電話,請幼兒畫出來。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春天到來的愉快。
2、學習觀察春天的特點,探究春天自然界的變化。
3、讓學生了解春天常見的動植物與人類的活動。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體驗春天帶來的愉快。
教學難點:
學習觀察春天的特點,探究春天自然界的變化。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查找有關贊美春天的詩篇。
2、設計“找春天”記錄表格。
3、制作“話春天”課件。
活動過程:
一、明確活動任務
1、談話引出春天。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生:春天。
2、鼓勵學生向春姐姐打招呼。
師:對呀,現在正是五彩繽紛的春天,你們看,誰來了(一學生戴頭飾走出來)?快跟春姐姐打招呼吧!
3、提示課題,齊讀。
師:大家愿不愿意一起去大自然尋找一下春姐姐,看看春姐姐究竟藏在哪里呢?
生:愿意。
師: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紙條——春天在哪里)我們一起大聲讀一讀課題。
生:齊讀:春天在哪里。
二、展開想象的翅膀——寫春天
1、春天,這么美,曾有無數的詩人贊美春天,平時你讀過哪些贊美春天的詩歌?(指名說)
2、讀一讀。
過渡:今天,教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首贊美春天的詩,那就是艾青爺爺寫的《春姑娘》,想聽嗎?好,讓我們美美地來欣賞吧!
(1)配樂:師朗讀《春姑娘》。
(2)生齊讀。
小組交流:讀了艾青爺爺的《春姑娘》這首詩,你感悟到了什么?(春天來了)
三、創設情境,感受春天——找春天
過渡:這三位同學讀完詩歌,我們仿佛來到了仙境,看到了如花似錦的春天,你們看……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春天的錄像。(出示課件)
生:發表感嘆、議論。(多美的春天啊!)
師:剛才看了錄像之后,你發現了哪些春天的小秘密?
生:小草變綠了,粉紅色的桃花開了。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師:你們知道哪些花也是在春天開的嗎?
生:迎春花、杜鵑花、梨花、杏花、薄公英……
師:你們知真豐富,平時肯定喜歡看書,是嗎?
師:小朋友還發現了哪些春天的秘密?
生: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柳樹發芽了。
師:實物出示柳枝,你們看,這就是剛發芽的柳枝,綠綠的,正如詩句中所說“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師:還有小朋友有新的發現嗎?
生:春天經常下雨。
師:一場春雨過后,把一些小動物都驚醒了,你們知道哪些動物醒來了?(出示圖片春天的動物)
松鼠、蝴蝶、青蛙。
你們發現了春天那么多的秘密,你能用哪些詞來夸夸春姐姐呢?(春暖花開、百花齊放、柳綠花紅)……
四、活動中休息
春姐姐一聽一以我們的夸獎聲,高興地跳起舞來。歡迎動物上場:(1)朗讀(2)齊唱小燕子
剛才我們聊了那么多有關春天的事,都是小朋友從錄像里看到的,接下來,都是要請我們每個觀察小組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小組這段時間對春天的觀察情況(爭先恐后的交流),學生分成三組:
(1)師:動物小組的同學,你們發現了什么?(出示動物圖片)
生:我們第一次看到小燕子是在3月11日放學路上,3月9日那天淋雨看見了蝴蝶。
生:3月9日我去鄉下看見了池塘里有小蝌蚪。(邊說邊完成表格)
(2)師:植物觀察小組的小朋友們,你們觀察結果呢?(出示植物圖片)
生:3月6日我們發現公園里的柳樹已經發出了綠芽了。
生:上個星期我看見路邊的桃花開了。
(3)師:那我們氣象小組的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們這幾天的觀察情況吧。(出示春天的人們的圖片)
生:我們小組從天氣預報中知道,3月5日開始氣溫慢慢的上升,3月5日6度,3月7日9度,3月9日7度,3月11日10度。
師:我們這一小組的小小氣象員們記錄的很詳細也很真實,春天已經不像冬天那樣冷了。因此,農民伯伯下田春耕了,叔叔阿姨開始植樹,不過我們要提醒大家,要愛護樹苗,不要搖爬、不要摘。
師:我們每一個觀察小組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觀察任務。老師將你們的觀察結果都記錄在這張表格里,以后,你們也可以學著老師的樣,設計一張表格將自己的觀察結果詳細地記錄下來。
五、抒發對春天的情感——畫春天
你們看,我們的春姐姐悄悄地露面,結果還是被你們發現了,真了不起,你們想把它留下來嗎?那么,就請用你們的筆把她們畫出來。
1、展示學生作品;
2、鼓勵表揚畫得好的學生。
六、唱春天
小朋友,你們說現在知道春天在哪里了嗎?那么就用你們的歌聲把她唱出來。
播放《春天在哪里》音樂,學生齊唱《春天在哪里》走出教室。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感受歌曲表現的美好意境。
2、掌握節奏,唱準滴哩哩的樂句。
3、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環境創設:
圖片
重點與難點:
唱準滴哩哩的樂句
活動過程:
一、說說
現在是什么季節?
春天有些什么?
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二、欣賞
幼兒欣賞歌曲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
春天里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請幼兒說說,熟悉歌曲
三、學習
出示圖片,熟悉歌詞
幼兒跟念
學習歌曲
重點練習滴哩哩的樂句
幼兒練習
引導:歌曲中的景色那么美,我們用什么聲音表現?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7
教材簡解:如何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歌曲,僅僅學會歌曲是不夠的,教師應深挖教材中蘊含的更深層次的東西。仿編歌曲《春天在哪里》這個活動就是挖掘了歌曲可拓展之處,讓幼兒在創編歌曲時更好的感受春天的多種聲音和聲音的美妙、有趣,潛移默化的引導幼兒不僅可以用眼睛看世界,也可以用耳朵聽世界,感受除視覺外的聽覺美。使學生在表現和創造中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享受成功的快樂。同時,讓幼兒用不同演唱方式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目標預設: 1、學習仿編歌曲《春天在哪里》,體驗成功的樂趣。2、學習問答形式和分組唱和齊唱的方式演唱歌曲。3、培養幼兒用耳朵感受生活的能力和體驗季節之美的審美能力。重點和難點:學習仿編歌曲《春天在哪里》,替換動物的歌聲。設計思路:《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曲,歌詞格式整齊、壓韻,唱起來朗朗上口,頗含詩意。春天在那里?以這個問題引頭的歌詞,展開了廣闊的畫面,也給幼兒提供了無限的想象余地。詩歌以明快的節奏,營造出輕松歡快的格調,與春天的景色融合一體,給幼兒以美好的向上的精神啟迪。一般人們是從視覺上感受到春天的到來,而忽視聽覺感受到的春天。我想讓幼兒通過仿編歌曲《春天在哪里》中還有會唱歌的,讓幼兒感受春天聲音的美妙。讓幼兒老歌新唱,多唱法。讓幼兒在拓展歌曲,創編歌詞,運用不同唱法再次感受和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感情。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念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生活的聯系。”時值初春,春的氣息悄然而至,春天的生機和希望,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歌曲《春天在哪里》正好表現這一主題,學生對春天有較豐富的生活經念與知識。新課標同時指出:“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中。”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單純的傳授知識解決難點,而應在豐富、生動、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通過體驗、探究、合作、綜合等方式和過程來進行,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美,讓學生的情感、態度、興趣等因素緊密結合,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仿編歌曲《春天在哪里》這個音樂活動正是讓幼兒在春的意境中,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創編,進一步豐富歌曲,讓幼兒在創作中體驗快樂和成功,并進一步感受春天聲音的“美”,從而使幼兒對春天在視覺和聽覺上有更新的認識和體驗。教學準備:1、春天圖片一幅、歌曲圖譜一張。《春天在哪里》歌曲磁帶及伴奏帶。2、錄音機、磁帶(錄有青蛙、春雨、溪水、蜜蜂、鴿子、鳥叫、小雞、小鴨等聲音)教育過程:一、復習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師帶領幼兒將歌曲完整唱一遍。二、看圖譜仿編詩歌1、出示詩歌曲圖譜提問:春天除了有會唱歌的小黃鸝,你知道春天還有會唱歌的誰呢?(幼兒回答,教師在圖譜上替換相應的圖片)它是怎么唱歌的?(引導幼兒一起模仿歌聲,如:蜜蜂——嗡嗡嗡)2、我們一起用歌曲里的節奏來唱一唱。(如:還有那會唱歌的小蜜蜂,嗡嗡嗡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嗡嗡嗡 嗡嗡嗡嗡嗡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蜜蜂。)3、出示幼兒不易想到的春天的歌聲:春雨—淅瀝瀝、溪水—嘩啦拉、鴿子——咕咕咕教師:這是誰?它們在春天里是怎么唱歌的?(幼兒不知道時播放它們的聲音,讓幼兒模仿。)誰來唱一唱?(幼兒嘗試唱出創編歌曲)三、唱仿編歌曲,感受春天聲音的美妙。1、放伴奏帶,幼兒分組歌表演仿編的歌曲,如:一組唱蜜蜂,一組唱青蛙,一組唱春雨……2、教師小結:原來春天的蜜蜂、青蛙、春雨、小溪……都會唱歌,春天到處都有美妙的歌聲。四、學習用問答形式和分組唱和齊唱的方式演唱歌曲1、教師:歌曲中有一句問句,是哪一句呢?(春天在哪里?)2、教師:那老師來問?你們答?最后小蜜蜂的歌聲老師和你們一起唱。(師生合作,用問答形式和分組唱和齊唱的方式演唱歌曲。)3、進一步練習:可以女孩問,男孩答或交換,最后可以用幼兒創編的歌曲,如;春雨/小溪/青蛙等的歌聲一起唱,進行多次練習,幼兒不易枯燥。4、小結:春天來了,不光可以用眼睛看到,春天的歌聲也會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隨音樂有節奏整齊地做壓腕、手挽花動作,鼓勵幼兒積極創編,大膽表演。
2、感知律動動作韻味,訓練幼兒聽音樂做動作的能力,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進行季節教育,知道春天的美麗特征。
二、活動準備:
1、準備《春天在哪里》歌曲錄音,綠色彩帶。
2、課前帶幼兒觀察春天的`景象,豐富幼兒對春天的印象。
三、活動過程:
1、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請幼兒安靜地欣賞歌曲,說一說歌曲內容與小朋友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象是否一樣。
2、請幼兒欣賞教師表演的律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3、先跟隨歌曲節奏進行拍手、壓手腕及手臂上下起伏和壓手腕動作相結合的練習,教師示范動作,讓幼兒注意模仿。
4、幼兒手系上綠色彩帶,在教師的帶領下逐個反復練習,并隨音樂按動作順序進行表演。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9
教材分析:(略)
學習重點:指導學生用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學習難點:歌曲的第五、六句(第二樂段的一、二句)。
學習準備:鋼琴、彩色大歌片、錄音機、磁帶、多媒體。
學生情況:
經過調查,歌曲《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在校園廣播、校園藝術節、以及一些VCD光盤上經常能欣賞到這首歌曲。所以大多數學生都能哼唱這首歌曲,但幾乎沒有一個學生能完全唱對,出錯最多的地方是歌曲的第五、六句,所以教師把歌曲的第五、六句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來設計。
設計思路:
設計本課前,我首先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廣泛、細致的調查,根據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和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屏棄原來的教學模式,大膽改革,本著少講精講,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想學、愿學、樂學。并給學生提供想像的環境和空間,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造性。
學習過程:
一、組織教學:(3分鐘)
游戲《照鏡子》
(設計說明:1、通過歡快、活潑的音樂和簡單有趣的動作,一開始就把學生帶入了濃濃的音樂氣氛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音樂為歌曲《春天在哪里》的伴奏音樂。通過伴奏音樂給學生以暗示,也使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二、綜合訓練(7分鐘)
(一)、解決難點: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小禮物,請看:屏幕顯示風景,兩只小黃鸝飛入,向學生問好并作自我介紹。
2、師:小黃鸝不僅有禮貌,它還會唱歌呢,你聽:(屏幕顯示兩只小黃鸝唱歌,并隨唱在小黃鸝的一側出現節奏和歌詞。即歌曲的第五句和第六句。)
3、教師引導學生學唱這兩句。要求聲音輕巧、有彈性,咬字吐字清晰,兩句在力度上形成對比。
(設計說明:動畫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尤其讓小鳥教孩子們唱歌,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里,教師把歌曲的難點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在小黃鸝一問一答的對唱中,學生興趣高漲、精神專注,不知不覺中歌曲的難點就解決了。)
(二)、發聲練習:
用歌曲的五、六句做發聲練習。
(設計說明:既進行了發聲練習,又鞏固了剛剛學習的內容。)
三、學習歌曲(20分鐘)
師:小黃鸝教會了大家唱歌,它還有問題要問大家呢?你聽:(屏幕顯示:小黃鸝問:“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你是怎樣發現的?”)
1、欣賞范唱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小草變綠了,花兒開了,說明春天來到了。春天還有哪些景色呢?春天還在哪里呢?請認真看看,仔細聽。(多媒體展示歌曲《春天在哪里》的MTV)
2、演唱第一段
師: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映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剛才我們在欣賞范唱的時候,老師就發現一些同學忍不住唱了起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教師出示大歌片)。
(設計說明:在這里教師沒有按照常規先學譜后學詞,因為大多數學生對這首歌曲較為熟悉,加之在欣賞MTV時很多學生已經忍不住唱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想唱歌想展示自己的的欲望非常強烈,教師強行壓制這種欲望也就是壓制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這里干脆讓孩子們唱起來,一則順應他們的心理,二則便于教師從孩子們的演唱中找出不足,便于教師下一步的教學。)
3、提出要求,進一步鞏固。
師:歌曲的速度是怎么的?歌曲的情緒呢?那么應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歌曲呢?對,應用活潑、明亮、有彈性的聲音,就像小黃鸝的歌聲一樣。師范唱后,學生演唱。(設計說明:在第一遍演唱的時候,依然有幾個學生把前十六分音符唱成了后十六分音符。所以在這里教師再進一步的范唱提示,同時也通過此句范唱來引導學生如何用活潑、明亮、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4、揭示歌名
師: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你能為它起個名字嗎?
學生討論:(在這里教師應盡量的鼓勵學生踴躍發言)
學生發言后,教師小結:我們經常在一些光盤和磁帶上看到如:《嘀哩哩》《嘀里嘀哩 》《春天在哪里》這樣的歌名,它們都是指的同一首歌曲,還有剛才同學們起的一些很好聽的名字都可以作為這首歌曲的名字,我們課本上把這首歌的名字定為《春天在哪里》。(教師把“花形”的歌名貼在大歌片上)
(設計說明:因為這首歌的版本很多,而且歌名也不少,所以在這里教師設計了讓學生為歌曲取名字,既輕松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又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作能力。)
5、學習歌譜
師:這首歌曲的歌譜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不太一樣,區別在哪里?對,高音譜號后面多了一個降記號,這首歌曲的調號就成了F大調,do在第一間,請同學們在手指五線譜上找出其他的各音。(學生找出F 大調各音的位置后,同桌之間互相檢查并唱一唱。)
師:請同學們自己在心里默唱前四句歌譜,同時找出哪兩句是完全一樣的呀?
學生分小組自己學唱前四句歌譜。
師:老師來唱后面這一部分,請你找出哪一句剛才我們已經唱過了?學生找出后,分組學唱后半部分歌譜。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譜。
(設計說明:學生已經較好的演唱了歌曲的第一段,旋律線比較明晰,這為學生學習歌譜降低了難度;加之在大歌片上,每兩小節教師在歌譜上標記上第一個音的唱名,便于學生快速的識譜。在手指五線譜上找出F 大調的音階后,鼓勵學生自己識譜,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6、完整演唱歌曲
請同學打開課本第25頁,自讀第二、三段歌詞,找找哪些地方和第一段不同。教師提問后,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背過這幾句歌詞。
完整演唱歌曲。老師提兩個小小的要求:①演唱時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②用什么樣的表情?
(設計說明:在學生較好的演唱第一段歌詞,歌譜也掌握的不錯的情況下,教師再教唱第二、三段歌詞已顯多余,所以在這里教師要求學生快速背過二、三段與第一段歌詞中不一樣的地方,然后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實際上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比一比誰最聰明,記得快,唱得好。)
四、教學延伸:創編歌詞(9分鐘)
1、師:春天在……,下面讓我們走進春天,找一找還有哪些景色是歌曲里沒有描繪到的?(多媒體演示春天的配樂風光片)
2、師:請同學們根據剛才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或你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色,編成歌詞唱一唱。下面我們分組討論,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創編的歌詞最動聽。
3、分組表演,展示成果。
請部分同學演唱自己創編的歌詞。
4、學生討論,選出三組比較好的歌詞,用他們創編的歌詞替換下原來的三段歌詞。請三個同學分別來演唱創編的部分,其它部分由同學們齊唱。
(設計說明:如何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歌曲,我認為僅僅學會歌曲是不夠的,教師還應深挖教材中蘊含的更深層的東西。這首歌曲中三段歌詞類比性的寫法,便于學生對歌詞的創編,加之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經驗也不少,教師更是把精心搜集到的素材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學生面前,聲、畫并茂,強烈的刺激著學生的感官,激發著學生的創作欲望。通過教師的肯定、鼓勵性的語言以及優點卡的發放,學生能體會到創作的樂趣,體會到自豪感,成就感。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合作學習的精神。)
五、教師小結(1分鐘)
春天里處處有美景,只要同學們細心觀察,你會在春天里發現更多更多更美好的東西。下面讓我們踏著春天的腳步到校園、到田野、到大自然去尋找更美的景色吧!隨音樂出教室。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10
教學要求:
1. 說出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并注意說出春天的特點。
2. 抓住春天的變化,把觀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順序說清楚。
3. 說話時要大膽,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楚,語句要完,其他的同學要認真聽,并學會正確評價。
重點:
說出春天的特點。
難點:
按一定的順序說春天的景物。
關鍵:
利用圖片有機指導。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創境導入,揭示課題:
師:我們先來聽聽音樂,好嗎?(播放《春天在哪里》)你們喜歡嗎?知道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找找春天在哪里。
出題,讀題。
二、 抓住特點,指導說話:
師:我們家鄉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但春天給我們每一個人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我們先來欣賞一組春天的圖畫。(配樂放圖片)春天多美啊!讓我們來說說春天在哪里呢?她又是什么樣的?說的時候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楚,語句要完整。咱們聽聽誰說得好。
1、 指名說,師生評價。
2、 在小組內交流。
3、 集體反饋。
三、觀察圖片,完整述說:
1、師:老師有一張圖片,咱們試著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說說春天都在哪里呢?都是什么樣的?
(1) 指名說,師生評。
(2) 同桌倆比賽說。
2、學生拿出自己找到的圖片交流圖意。
四、拓展頌春,加深理解:
師:除了說之外,大家還想用什么喜歡的方式來贊美春天呢?
學生展示:讀詩、唱歌、寫作文、搜集好詞、畫畫……
(播放歌曲《小鳥小鳥》)
師結:
春天里,有陽光,有花香,有小鳥在自由自在地飛翔……春天多美啊!一年之季在于春,讓我們共同珍惜春天這美好的時光吧!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11
教學要求:
1. 說出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并注意說出春天的特點。
2. 抓住春天的變化,把觀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順序說清楚。
3. 說話時要大膽,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楚,語句要完,其他的同學要認真聽,并學會正確評價。
重點:
說出春天的特點。
難點:
按一定的順序說春天的景物。
關鍵:
利用圖片有機指導。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創境導入,揭示課題:
師:我們先來聽聽音樂,好嗎?(播放《春天在哪里》)你們喜歡嗎?知道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找找春天在哪里。
出題,讀題。
二、 抓住特點,指導說話:
師:我們家鄉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但春天給我們每一個人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我們先來欣賞一組春天的圖畫。(配樂放圖片)春天多美啊!讓我們來說說春天在哪里呢?她又是什么樣的?說的時候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楚,語句要完整。我們聽聽誰說得好。
1、 指名說,師生評價。
2、 在小組內交流。
3、 集體反饋。
三、觀察圖片,完整述說:
1、師:老師有一張圖片,我們試著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說說春天都在哪里呢?都是什么樣的?
(1) 指名說,師生評。
(2) 同桌倆比賽說。
2、學生拿出自己找到的圖片交流圖意。
四、拓展頌春,加深理解:
師:除了說之外,大家還想用什么喜歡的方式來贊美春天呢?
學生展示:讀詩、唱歌、寫作文、搜集好詞、畫畫……
(播放歌曲《小鳥小鳥》)
師結:
春天里,有陽光,有花香,有小鳥在自由自在地飛翔……春天多美啊!一年之季在于春,讓我們共同珍惜春天這美好的時光吧!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觀察春天的變化,了解春天的特點。
2、通過觀察,認識春天盛開的花,借助花進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點。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力。懂得賞春活動中應有的文明行為,具有初步的安全和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親近自然,探究春天的特點。
2、懂得賞春活動中應有的文明行為,具有初步的安全和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觀察春天;準備彩筆和一張A4紙。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
師:春天來了,那你知道春天在哪里嗎?
2、板書課題(春天在哪里)
二、情景交融,感受體驗
1、尋找春天,了解春天的特點
(1)課前老師讓你們到生活中尋找春天,你們找到了嗎?
學生發言,教師同步板書簡筆畫:小草、小花、河水、……
(2)春天來了,你知道哪些花是在春天開放的嗎?( 桃花,迎春花、杏花,梨花玉蘭花、桃花、迎春花、梨花、海棠花……)
(3)看到這些花你有什么體會?(美)
(4)師小結:在這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的時候,你最想干什么?(春游)
2、走進春天
(1)、春游的準備
師:我想,春游一定是大家都喜歡做的事情,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春天,春游去!出發前要做什么準備工作呀?
學生回答:
生:帶食物、水
生:垃圾袋、太陽帽
生:雨具
……
(2)小汽車出發
師:做好了這些充分的`準備,我們的小汽車就要出發了。(課件出示:小汽車)
你們知道坐車應該注意什么嗎?
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安全和環保教育。
(3)春游去
課件播放春天的圖片,配輕音樂,學生觀察 。
(4)、把觀察到的景色說給同桌聽。
生:花多了,鮮艷了。 生:草更綠了。
生:大樹茂密了,小燕子飛來了。
生:農民伯伯開始種地了。
生:小動物們出來了。
師:都有誰?
生:蝴蝶,蜜蜂,燕子,小青蛙,小蝌蚪。
師:你知道小蝌蚪是怎樣變成小青蛙的嗎?(播放小蝌蚪的歌曲)
師:青蛙是冬眠的動物,那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嗎?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課件展示冬眠的動物圖片)了解冬眠的知識。
3、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學習兒歌《春風吹》。
4、課間休息: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學生跟唱。
三、學習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方法
1、過渡:春天在山林里,春天在田野上,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春天美不美啊?(美)可是,隨著季節的變換,不僅是這些花草樹木,還有春天里其它美麗的景色也會離我們而去。
2、用什么樣的方法能夠留住春天的美麗呢?
3、小組討論。
4、全班交流。(板書:照、畫、護、唱、寫……)
師:現在就讓我們拿起畫筆,留住這美麗的春天吧!(分組活動,畫一畫美麗的春天,全班展示,贊美春天。)
四、拓展延伸
師:春天在小朋友們的畫筆中顯得更美了,我真想贊美春天,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贊美她呢?
背詩、唱歌、跳舞……
課結:課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搜集贊美春天的資料,下節課我們共同來贊美春天。
下課。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13
目標:
1、知道動植物都在不斷生長,有關心愛護動植物的習慣。
2、會細致觀察了解動植物的生長過程中的變化,會用圖畫、表格的記錄方式做觀察記錄。
準備:
幼兒成長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或去年大班幼兒的觀察記錄,紙、水彩筆,豐富園內動植物供幼兒觀察。
過程:
1、引起幼兒觀察記錄的興趣,出示幼兒成長的照片,感知成長過程。
2、觀察動植物生長特征。
⑴、鼓勵幼兒在園內找一找、看一看你最感興趣的動植物,記住自己觀察的動植物的名稱及特征。
⑵、分組交流表述所觀察到的動植物的主要特征。
例如:小草變綠了,發芽了,蠶寶寶鉆出來了,細細的、黑黑的像小芝麻。
3、幼兒討論怎樣做觀察記錄。
⑴、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想用的記錄方法。
⑵、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記錄方法,在各組交流基礎上教師和幼兒一起歸納:
①、用圖畫或符號來記錄動植物的變化過程。
②、所選用的方式要能連續記錄動植物的變化。
③、運用表格的記錄方式使別人也能清楚、明了地了解動植物的變化過程。
4、幼兒嘗試記錄觀察結果。
⑴、幼兒各自將自己所觀察到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上。
⑵、展示與交流記錄結果,針對記錄中存在的問題,討論如何解決。
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提供記錄材料,以便于幼兒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進行觀察記錄。
日期
生長變化
名稱
x月x日
x月x日
x月x日
x月x日
x月x日
小 蝌 蚪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14
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與教師同伴合唱的樂趣。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引導幼兒用自然、美好的聲音唱歌,并用不同的合唱方式的表現歌曲的歡快、活潑的情趣。
重點:鼓勵幼兒大膽的創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難點:引導幼兒理解歌詞,演唱時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除、節奏要準確。
準備:
1、引導幼兒通過不同的方式充分感受到春天的變化。
2、與歌曲內容相應的“春天景象”的圖片。
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放音樂《嘀哩哩》,引導幼兒邊座優美的動作編進活動室。
教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啊?”“那你們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阿?”“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請小朋友們一邊做出優美的動作,一邊進活動室里尋找春天的足跡,好嗎?”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尋找春天的足跡
2、教師利用圖片享有二展示有花、有綠草、小鳥的春景圖。
3、在感受春天的基礎上組織幼兒有節奏的朗誦詩歌《嘀哩嘀哩》,引導幼兒理解歌詞的內容。
4、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引導幼兒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表現春天的美好,演唱時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楚,節奏要準確。
5、教師引導幼兒分組進行演唱,并創編動作表演歌曲,抒發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三)教師組織幼兒伴隨著《嘀哩嘀里》的歌曲,邊唱邊扮演小蝴蝶或小蜜蜂走出教室。
小學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里》教學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要求:
1、情感與態度:通過郊外春游踏青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學會欣賞春天的景色,激發同學愛春天、愛家鄉的情感。充溢生機的大好春色,又能抒發同學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懷,從而去感受自然的美。
2、行為與習慣:鼓勵同學走出郊外,用眼睛尋找春天,用語言描述春天,用心靈感受春天,用樂曲歌唱春天,在大自然與春天親密接觸。在這樣的活動培養同學樂于走進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的習慣。
3、知識與技能:通過“找春天”的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科學知識,了解家鄉的自然風光。在活動中提高同學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4、過程與方法:在老師的協助下,學習去探索問題,并通過活動交流體會,分享感受,獲得認知。
活動重點、難點:
通過郊外春游踏青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學會欣賞春天的景色,激發同學愛春天、愛家鄉的情感。充溢生機的大好春色,又能抒發同學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懷,從而去感受自然的美。
活動準備:
1、安排同學查找有關贊美春天的詩篇。
2、設計“找春天”記錄表格。
3、制作小蜜蜂、蝴蝶等動物頭飾。
4、準備一盒《春天在哪里》音樂磁帶。
5、制作“話春天”課件。
活動時間:1課時
活動過程:
活動(一)展開想象的翅膀——寫春天
1、小組交流:你讀過哪些贊美春天的詩歌?
2、讀一讀:指導同學讀《春姑娘》。
讀中悟:讀了艾青爺爺的.《春姑娘》這首詩,你感悟到了什么?
3、寫一寫:我們也來做一個小詩人,仿照詩歌續編,寫一寫春天。
4、總結評價。
活動(二)追尋春姐姐的腳步——找春天
1、看一看:出示畫面(春雨 池塘 青草 綠水)
畫面2:柳枝長出新芽。
2、說一說:春天在哪里?
3、填一填:你們眼中的春天。
4、小組交流。
5、選出你心中的“春天的使者”,并說出理由。
活動(三)創設春天的情境——話春天
1、出示課件《話春天》,引導同學看課件。
2、小組交流:
請你來描繪春天迷人的景色,并說說春天有哪些可愛的小動物?
有誰知道哪些小動物能夠平安過冬,在春天又出現了?
3、演一演:童話劇《春天來了》
分組自編小劇本
組內分角色
戴上動物頭飾上臺扮演。
活動(四)抒發對春天的情感——唱春天
1、播放《春天在哪里》音樂,同學齊唱《春天在哪里》。
2、課后延伸活動:舉辦一次唱春天“小百靈歌會”,并評出“最佳小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