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開課課件材料豐富,選材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從中看出執教者具有深厚的文學功底。
2、選名家、學生、教師等人的材料,具有親和力和示范性。
3、學生舉例分析、歸納,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4、學生現場對對聯和描述展示,能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5、公開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熱情調動適當。
6、教學模式可行性強。
7、重難點突出。
8、結合公開課課件所選材料理解,學生對歸納的技巧理解透徹。
9、現場展示,從理論到實踐,學生不但對技巧有了理解,而且知道怎樣運用。
10、教學模式遵循了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學目標定位準確。
11、導入得法,緊扣高考,重點突出。
12、以活動激興趣,以活動促靈性,以活動導技巧。
13、對語言出彩技巧的總結,很精煉。
14、活動形式好,公開課課堂效率高。
15、把活動引入課堂,模式很好。
課堂教學基本上能體現“新教法、新學法”,以及能較好地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同時也能適當地應用公開課課件,外校同行的評價都比較高,例如,有的評價說“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探究活動比較成功,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教學重點突出,能較好地突破難點”,有的評價說“教學思路和過程清晰、完整,教態親切自然,有大家風范,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思維訓練得到很好的體現,課堂合理有效,能靈活調控課堂進程”,有的評價說“學生自主性學習體現明顯,課堂設計實用有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通過本次公開日活動,展現了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的水平和風格,同時又體現了我校的教育教學科研水平,同時也展示了我校對新課改在教學思想、教學觀念上的認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