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吃大蝦
兩吃大蝦
〔主料輔料〕
荸薺
300克松子仁 50克
熟山藥
.200克火靠 麩 .50克
鮮藕
250克精鹽 .2克
油皮
.2張花椒鹽 1克
雞蛋皮
1張醬油 .5克
白糖
5克縮砂 .1克
番茄醬
50克面粉 .50克
姜末
.1克濕淀粉 75克
雞蛋
.2個味精 .3克
黑芝麻仁
.25克紅油 .5克
白芝麻仁
.25克芝麻油 .500克
胡蘿卜
.100克(約耗150克)
炸花生仁
.25克
〔烹制方法〕
1.荸薺洗凈去皮,與火靠麩都切成綠豆大的丁。把1/3的雞蛋皮切成碎末。熟山藥用刀抹成細泥。松子仁去掉皮,加入精鹽1克、芝麻油30克、味精 1.5克、縮砂(搟成面)、濕淀粉15克、雞蛋清50克、白糖1克攪成餡。炸花生仁切成碎末。面粉加水調(diào)成糊。
2.取油皮一張切成9.9厘米見方的片,從4.5厘米處疊上(上片為4.5厘米寬,下片為5.4厘米寬),現(xiàn)上片住回疊3.9厘米寬。然后將油皮翻過來,攤上一層餡,把四邊疊起兜住餡,把左右兩端疊向中心,再從中間疊合起來,將背部的疊褶輕輕向外抻出成弓形。并將較短的一端上角(即脊部)向里疊成溝形,將較長的一端下角向里疊成坡形,并在坡形下方抹上面糊,粘上一層花生仁末,象剪掉蝦腿的模樣,即成“蝦頭”。依此法共做成6只。 3.鮮藕洗凈刮去皮,擦成茸,加入雞蛋清50克、濕淀粉15克、白糖1克、精鹽1克、味精1.5克、芝麻油15克和水調(diào)成稀糊。將另一張油皮上面抹勻一層稀糊,把余下的2/3雞蛋皮整個粘在上面。再裁成長6.9厘米、一端寬2.4厘米、一端寬0.9厘米的條,然后攤上0.6厘米厚的藕泥,抹成斜楔形(中間略高),作為“蝦身”;胡蘿卜切成3厘米長、1.5厘米寬的長方形薄片,一半順著長度切成絲捻開,一半壓在“蝦身”尖端處的藕泥下面,露在外面的絲即為“蝦尾”。雞蛋清少許,滴入紅油幾滴攪勻,攤成蛋皮,切成細絲,順著“蝦身”粘一長條,再沿長條兩側(cè)分別粘上黑。白芝麻仁,象征“蝦身”上的花紋。按照此法做成6條,與“蝦頭”一起上展蒸約10分鐘取出。
4.將余下的雞蛋清放在碗中,加入濕淀粉20克和清水25克調(diào)成較稀的蛋清糊。炒勻注入芝麻油500克,旺火燒至四成熱,將“蝦頭”(蘸勻蛋清糊)、“蝦身”(不蘸糊)分別炸成黃色撈出,再各切成兩段,按整蝦的形狀擺在盤中。
5.芝麻油25克放在勺內(nèi),用旺火燒至八成熱,下入姜末,再下入番茄醬、白糖3克、醬油和清水25克攪勻,用濕淀粉5克調(diào)稀勾芡,澆在“蝦頭”上。在“蝦身”上撒上花椒鹽即成。
〔工藝關(guān)鍵〕油皮脆硬,容易斷裂,可灑上少許水,蓋上布燜軟。〔風味特點〕此為北京風味素菜。以荸薺、熟山藥和鮮藕為主料,分別以不同原料、不同技法精制成的“蝦頭”和“蝦身”,炸后“蝦頭”澆以芡汁,“蝦身”撒上花椒鹽,頭身不同,風味迥異,所以名為“兩吃大蝦”。成品“蝦頭”綠紅,味酥甜;“蝦身”金黃,味麻咸,而質(zhì)均外焦里嫩,清淡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