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做最好的中層》讀后感精選
中層管理者承擔得越多,獲得的信任越大。一流中層管理者,必然最有承擔力。如果我們承擔得越多,領導對我們的信任也就越大。著名的巴頓將軍勇于“承擔下級軍官一切”的做法,產生了三大效用:其一,使那些下級軍官對他心存感激,奮發向上,成為真正的可用之才;其二,讓其他人愿意圍在他身邊,死心塌地地聽從號令;其三,讓上級對他刮目相看,認為他是一個不會推卸責任、勇于擔當的好中層。這樣的中層,上級信任,下級擁護,理所當然地擁有最廣闊的發展前景。作為新技術開發應用負責人,我必須對新技術的有效應用承擔更多管理和應用效果的責任,而且還必須承擔可能失敗的責任和在失敗中總結經驗、直到走向成功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將錄井新技術的開發應用推向前進,占領更多的市場,并成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摘自潘曉東讀《做最好的中層》體會之《好領導勇于承擔,不當獨行俠》
只有對自已的企業無限忠誠再加上實實在在的能力才能做最好的中層管理者。我們和組織(公司)是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的關系,任何時候都不能做出不忠誠或有損組織利益的事情,說到底最后受損失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已,企業垮了我們也就下崗失業了,可見忠誠對一個中層管理者是何等的重要。但要干好中層管理工作,僅僅靠忠誠也是不行的,哪怕你全心全意地為組織著想,甚至把心都掏給組織,就是啥也不會干,一點能力沒有干著急也是不行的,只有具有較強的能力再加上對組織的無限忠誠才能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從容面對,最終在管理崗位中取得成功,有所收獲。能力要靠我們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日積月累,總結、發現才會遂步得到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要把這種能力用到有利于組織的事情上才行。摘自張奎讀《做最好的中層》體會之《與時俱進,超越自已》
團結就是力量。打造高效團隊,首先需要建設團結協作的團隊,充分發揮團隊中人人的高效作用。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團隊精神,將無所作為。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團隊精神,如同一盤散沙,沒有任何凝聚力,將一事無成。一個高度競爭的企業,不但要求完美的個人,更要有完美的團隊,即團結就是力量,所謂“人心齊、泰山移”,“萬眾一心,其力斷金”即是矣!個人和團隊間如同“魚水”關系。一方面,需要每個人在這個團隊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潛力,協調一致,并朝著共同基礎目標,才能發揮團隊威力,產生整體大于各部之和的協同效應。另方面,如同南飛的大雁,團隊也需要相互借力,彼此提攜,這樣前進步伐會整體加快,成功指數也會比單打獨斗、孤軍奮戰高得多。五連冠時期的中國女排、98年世界杯奪冠的法國足球隊都表現出個人作風好、技術過硬、敢打敢拚,但最重要的卻在于他們結成了思想覺悟高、組織紀律嚴明、合作意識強的團隊,有強大集體作堅強后盾,無往不勝。
在二十一世紀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舉國上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都在努力于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實現神舟飛船遨游太空、“嫦娥登月”等民族復興的偉大工程,以及眼下我們西南石油人正努力建設“百億氣田”,西南錄井人正在奮戰221宏偉目標等,實現這些工程目標,不是僅憑幾個人或一部份人的努力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發揚中華民族團結一心,自強不息、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精神,更需要發揮全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敢于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信心,甚至需要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奮斗再加上多種有利因素才能達到的。不團結奮斗,就沒有任何出路,將一事無成!摘自張龍騰《做最好的中層》讀后感之《人人高效,才是真正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