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讀后感(通用17篇)
300字讀后感 篇1
我卷子上有這樣一篇文章,叫做《“給”永遠比“拿”愉快》。寫的是:兒子給高爾基的家邊種上了鮮花,高爾基在給兒子的信中說到:“給永遠比拿愉快!”
生活中有一兩個例子:人類破壞了地球,不斷的從那里挖取資源這叫拿,地球快沒有資源了,可人類還在不斷的“拿”,因為他們不知道“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這個道理。所以才一味索取。
新能源,是我們對地球的報告,現在也有一些城市不僅拿的少給的也多。但是還有一些人還有不斷的“拿”,所以常感到地球資源只有一丁點,一會光了。
再說一個例子:有個小偷,自己也有東西反倒愉別人伯東西。有次,他偶然偷到一萬元,高興過后,他發現自己一點不快樂,總是像老鼠躲貓似的,于是他把它還了,還了所有偷來的東西,不再做小偷,開了一家公司。有次發生災情,他還捐了錢呢!捐完他竟非常高興。
我的感想是:你拿走的是錢之類的,丟了的是快樂和幸福,不如反過來給予人們快樂和幸福,和大家同分,你當然非常的快樂呀!
最后,要大家一定不要只拿而不給,因為這樣失掉快樂。
300字讀后感 篇2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伙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
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后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后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微風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瑯瑯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里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丑事。這里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300字讀后感 篇3
在我眾多的書中,有一本特別顯眼的、桔黃色封皮的書,也是我喜歡的一本書,它的名字是《西游記》。這本書一直放在我的書架上。每當我拿起這本有些發黃的書時,我似乎又感受到了一種新的活力,讓我再次津津有味的讀起來。
當我看完每一章,都會有不一樣的新感受。我為唐僧師徒堅強的毅力而鼓舞,為他們的師徒情深而感動。在“三打白骨精”中,狡猾的白骨精用了三計都未能將他們師徒打敗,當唐僧因為誤會而念緊箍咒的時候,白骨精卻在暗喜。我多么痛恨白骨精呀!孫悟空每次被師傅趕走后,每次都是回來搭救師父。每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的眼眶里都會布滿淚水,我忍不住讓它們流下來,滴到我的手上。“師傅,師傅……”我仿佛看見了一只猴子向唐僧撲來,他還是那樣調皮、可愛、勇敢、真誠。
我的心情也隨著一章一章的動人故事,一章一章的感人情節而起伏。我仿佛緊緊抱住了吳承恩老爺爺,是他給我們帶來了這么精彩的故事,是他讓我們在故事中學到了堅強的道理。
我在心底深深地感謝吳承恩爺爺,也深深的惦念著行走江湖的師徒四人。
300字讀后感 篇4
【童年】是高爾基的著作,描述了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生活。生活里充滿了饑餓、仇恨和賴以為生的一絲溫暖與光明。讀完【童年】后,它就像一道烙印印在我的心上,使我難忘、受到感觸。
使我難忘的是小說中一個個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像堅強、勇敢、正直、善良的阿廖沙;慈祥善良、熱愛生活、大方的外祖母;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的外祖父;勤勞能干、善良、樂觀、純樸的小茨岡等。如果說作者在19世紀70年代的環境是一片干枯的陸地,那么外祖父就是覆蓋了陸地的大海,雖然帶走了干枯,但它的海浪就像一堵墻那么高,一襲接著一襲,不停地咆哮著;不用說,阿廖沙就是海上孤舟,無奈地忍受大海的兇猛;但還有外祖母、小茨岡這些小綠洲,成為孤舟的港灣。唉,雖說是下了錨,但海浪是很容易將小舟卷走,甚至將小綠洲淹沒。。。。。。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而童年對于人生更是一筆不能忽視的珍貴寶藏。但是高爾基筆下的《童年》這本書中,童年這兩個本應該像糖一樣甜美的字卻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雖然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遇到困難從不退縮,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克服。這種對生活充滿勇氣與希望的精神使我受到了更大的感觸:依靠一個人,只能依靠一時,不能依靠一世呀!人生的路還很長,需要自己慢慢走。人生旅程上的荊棘還很多,需要自己一個一個的克服。這樣的一生才更值得回味,無愧于心啊!面對困難時當我想起阿廖沙童年的悲慘遭遇,那一切困難都會顯得微不足道,我便有信心去克服――阿廖沙在這樣黑暗污濁的環境中都仍然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難道我們不應該比他做得更好嗎?
300字讀后感 篇5
在五年級第一學期的時候,我們學了《和時間賽跑》這篇課文。文章的作者是林清玄。
這篇課文寫了作者在念小學時,最疼愛她的外祖母去世了,他內心很悲傷。爸爸告訴他外祖母永遠回不來了,他問“為什么?”爸爸回答說:“昨天過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爸爸也不能回到童年。”聽了爸爸的話,他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他每天放學回家,站在庭院里看著太陽一寸一寸地落下去,就知道這一天快要過去了,雖然明天還會來,但是永遠不能回到今天了。時間過得那么快,心里真著急。從此,看到太陽快落山了,他就下定決心:要在太陽落山之前到家。他飛快地跑起來,他常常和時間賽跑,在以后的幾年里他受益匪淺。
學完了這篇課文,我為作者和時間賽跑而感動,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想想我對時間幾乎沒有什么概念,每天放學慢慢悠悠地回家。平時做事也是磨磨蹭蹭,喜歡拖拉。時間對我來說是不經意的小東西,我忽略了它!再想想勤奮的人都在以“只爭朝夕”的態度對待學習與生活,我今后也要向林清玄們學習,珍惜時間,改掉自己浪費時間的壞習慣,讓學習更進步,讓生命更有價值!
300字讀后感 篇6
你們據說過赫赫有名的小木民矮子精嗎?他可是《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中的小主角。
這本書寫了小木民矮子精跟小嗅嗅在山頂上撿到一頂魔法師的帽子之后產生的一些八怪七喇的事。
書中有很多處所寫得很活潑、形象、真切,如木民的屋子在緩緩地變成森林的時候,房子里充斥了柔柔的簌簌聲:有時候聞聲爆芽的聲音,有時候聽見果子成熟落在地毯上的聲音。讀這段話的時候,我感到似乎身臨其境,親眼看著這株神奇的動物發芽、開花、成果。
再如:木民一家子在哈蒂法特納島上度假時,碰到了一場令人膽戰心驚的特大暴雨。你看:海變了樣了,它當初是深綠色的,海面上的浪花像奔馳的白馬。巖石閃著黃色,像黃磷。雷雨肅穆地從南面過來吉祥的電光閃閃發亮。作者把暴雨降臨前海上的氣象變更形象地寫了出來,讓人讀著讀著好像覺得屋外烏云壓頂、昏天黑地、電閃雷鳴。
書中還有良多像這樣出色絕倫的句子、段落。讀了當前,讓我猶如來到了這些鮮活可惡的木民矮子精們寓居的森林里,和他們一起生涯、一起游玩、一起快活感觸到一個布滿真誠、善良和漂亮的離奇世界。
這本書固然講的是一個空幻的故事,但從中我卻看到了做人的基礎準則:真摯、仁慈。
假如咱們每一個人多一份真誠,多一份善良,多一份溫和,那么世界上就不會再有戰斗、饑餓、貧困人類就會生活得更加幸福!
300字讀后感 篇7
《腹語師的女兒》講述:當安第斯山脈的童靈傳說遇上孩子缺乏關愛的內心,一部關于傷痛、關于分享、關于治愈的成長故事就此上演。媽媽的突然離世讓原本幸福的柳兒陷入了憂傷,而爸爸的遠赴他鄉又讓柳兒品嘗到了孤寂的滋味。她只能和奶奶生活在幽深的大宅里,等待一張張爸爸寄自南美洲的明信片,期盼著他回歸的身影。多年后,成為腹語師的爸爸果然歸來,可距離的縮短反而加劇了父女間心靈的隔閡。到底是爸爸手中的腹語娃娃擁有魔力步步緊逼,還是柳兒自己內心深處隱藏著不想回憶的秘密?一切的一切,都等著小讀者你來揭開。有時候,成長就在一瞬之間。
300字讀后感 篇8
今年,我看了《城南舊事》一書,我覺得它非常好看,并且還讓我懂得了一個個道理。
這本書不但好看,而且故事語句優美,里面還包含著一個個小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了:惠安館里有一個“瘋子”,她叫秀貞,別的小孩都躲她,遠離她,只有英子愿意接近她。最后,英子才知道秀貞并不是瘋,而是思念她的女兒小桂子;英子與一個陌生男子成為朋友,在英子的眼里,他性情和善,是個敦厚的老實人,也是慈愛的哥哥、孝順的兒子,可是他卻是一個偷英子家衣服的可惡的竊賊……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我們做事一定不要只看表面,事情的真相不能只猜測,因為猜測往往都是錯的。但是那個男人其實心地善良,無奈家境困難,走投無路,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們看海去。”表達了英子幻想有跟陌生男子看海的一天。
這是一本滋潤心田的書,這本書像天空,讓我們在知識的天空中翱翔!
300字讀后感 篇9
今日,我讀了一本名叫《吶喊》的書。是魯迅先生很有名的書。其中,我最喜歡看《狂人日記》了!
《狂人日記》主要講了在五四時期的吃人事件。剛開始,我還很驚奇,那個時候竟然吃人!但當我問母親是時才知道。原來吃人并非吃人,而是反映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和封建制度及陳腐的傳統概念。“吃人”無非就是揭露了當時官員者剝削民主,燒殺搶奪的情景。聽完母親的話后,我才覺得,原來當時的社會這么黑暗,官員還得搶人民的食物,錢財,這是多么的可恥呀!原來“吃人”就是指當時的官員“吞吃”民主的金財及食物呀!
讀完之后,我的心遲遲不能平靜,我想,當時的事情,都是因為民政的腐敗,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能被人欺負。
300字讀后感 篇10
《狼王夢》是一部以自然主義觀點寫的動物小說。它以尕瑪爾草原和日曲卡雪山為背景,講述了母狼紫嵐如何培育三只小狼成為狼王的經過,把在大自然掙扎求生存的狼,及因求生存而發展出來的“狼道”,刻畫得淋漓盡致。
在廣袤的尕瑪爾草原上,一場飛砂走石的大暴雨中,失去了伴侶的狼媽媽紫嵐在與豬狗的廝殺搏斗中艱難產下了四只小狼崽。紫嵐為了把其中的三只公狼崽培育成狼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然而紫嵐沒有成功,最終抱憾離開世界。
書中的“狼道”是作者描寫的重點。母狼紫嵐,在必要時,可以吃掉自己的狼兒;或者為了不讓孩子受獵人們的折磨和屈辱,維護“狼道”的尊嚴,可以一口咬斷孩子的喉管,無論如何也要留全尸;甚至眼睜睜地看著愛子在搏斗撕殺中受傷、死去,被饑餓的狼群咬成碎片,也不伸出援手。狼兒們長大后,不必像我們人類說的“禮道”、“孝道”等來回報父母,反而要奴役它們,甚至可以殺掉他們。因為據“狼道”來說,敢于咬死父母的狼才可以成為頂天立地的狼王。
用我們的“人道”來說,“狼道”也未免太殘忍了,但動物也是講感情的,哪怕是十惡不赦的狼。紫嵐為了自己的兒女,可以放棄自己的婚姻,不再尋找新伴侶,到了生命的最后為兒女而與狡猾可怕的鷹中之王大金雕玉石俱焚,表現出母親至高至大的一面,這一點無異于們人類。
300字讀后感 篇11
這個星期我用了五天的時間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當我讀完這本教育人們怎樣做人的好書,我深有所感:
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小學生的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生活狀況已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是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么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理解!
里面有許多作者的小伙伴,他們是可愛講道理的孩子雖然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殘疾,有的學習落后,但作者他從不計較,與他們玩得開心,學得快樂,并從開心和快樂中得到了教育,《愛的教育》這本書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卻并不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小鐵匠,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等等,這些平凡的人物在許多感人事件,在我的心中激起了一陣陣強烈的感情.
300字讀后感 篇12
星期一到了,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學校——因為今天舉行一周一次的升旗儀式。
到了學校,等所有人都到齊了,我們全體師生就一起到操場參加升旗儀式了。
只聽大隊輔導員宣布:“升旗儀式開始!”接著,男主持人大聲說道:“佳木斯市第六小學第八周升旗儀式現在開始!”接著,女主持人又用英語翻譯了一下,當女主持人翻譯最后一句:“升旗!”之后,緊接著國歌就響起了。
此時,操場上一只只小手都齊刷刷地舉了起來,少先隊員們在敬隊禮。老師們在行注目禮。同時,大家也都在高唱國歌——聶耳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
而此時,升旗手們早已走到了升旗桿下,升起了五星紅旗。當國歌結束時,國旗也升到了頂端。
鮮艷的五星紅旗已經飄揚在了操場的藍天,照耀著大地,照耀著我們全體師生的心靈。
300字讀后感 篇13
紅樓夢是一部超越時空的巨作,作者曹雪芹頗具傳奇色彩,在他的筆下一個豪門大家族有盛轉衰,其中的個個故事耐人尋味,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寶玉、黛玉的真摯愛情更令人唏噓不斷,不敢妄作評論只愿說說我讀后感受與大家分享。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我覺得除了你寫一個大家族興衰,寫賈寶玉與林黛玉的純潔愛情。最主要的是寫女人,一個個形象都已經印入了我的腦海,不禁浮想聯翩。在這部小說里面我最喜歡晴零,她才貌出眾,敢愛敢恨,性格率真,口齒伶俐,嫉惡如仇,真乃女中豪杰!但是她卻引起賈府公子的不滿惱恨,最后被逐出大觀園,病死在家,不禁讓人潸然淚下。這里面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同,王熙鳳的狡猾奸詐,黛玉葬花的柔情幾人知?
愿愛情少一些悲劇,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300字讀后感 篇14
蒙娜麗莎大家都知道,達芬奇的作品,真跡如今很難見到,大多都是仿品。但相同的是蒙娜麗莎的眼睛。
也許,一幅畫的價值就在于它的神秘感,太過于真實的畫顯得太乏味,令人覺得無趣。我覺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具有神秘感的,正如作者所說的看他好像在看你。正如作者作者所說的看她卻像她在看你。
中國畫家作畫一向注重“虛”,所做的畫大有魅力之處。而外國畫的特點則是“實”作品逼真的猶如照片,也許你覺得這幅畫太真實,不如中國畫那么神秘。但蒙娜麗莎的微笑卻是永遠令人難以捉摸的,有趣的。盡管它逼真的猶如照片。
畫家作畫有時好像描摹自己,有人說《蒙娜麗莎的微笑》實質是達芬奇再反射自己還有自己的經歷。作家是用文字來表達內心所想,其實畫家跟他是一個道理,只是表現在畫上而已,這可以說是人類的第二種語言。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在小學時就知道的,起初我沒覺得有多美麗,后來認真觀察起來,卻發現她與其他人不同,只要淡淡一笑就能飽含許多含義,文中說“她的誘惑不依賴珠光的寶石,錦繡的綺麗.”恰恰體現了蒙娜麗莎的樸素之美。
古人說畫龍點睛,的確,我認為一副人物像的核心是眼睛。文中說看蒙娜麗莎的眼睛,卻覺得他在看你。這就是這幅畫的可貴之處。蒙娜麗莎的眼睛充滿誘惑,萬千美麗與不可言語的涵義聚集于這雙眼睛。
300字讀后感 篇15
爺爺給我買了一本書,書名呢,叫做《居里夫人傳》,對,大家肯定知道赫赫有名的居里夫人吧!如果不知其人,那讓本人來介紹吧! 首先,她可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哦!談起諾貝爾獎吧,可是不少呢!還有,她可是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還是兩次獲獎間隔最短的科學家之一。還有!她是法國索爾邦大學第一個女性教授。而且,她是法國醫科學院第一個女性院士!這可能是很多了吧,可她還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不勝枚舉的第一。
100多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國科學院人聲喧鬧,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的婦人走上講臺,全場立即肅然無聲,她是第一個登上這個獎臺的女性,她就是瑪麗 居里。站在這個講臺上是要和她的丈夫皮埃爾 居里一起宣布天然放射性元素鐳的誕生。 我想:如果我這個女孩像居里夫人那樣學習,那我也不是可以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嗎?
好了,現在,大家都知道居里夫人了吧!
300字讀后感 篇16
今天我讀了《頂碗少年》這篇文章,深深地被感動了。我真佩服那位少年頑強的意志力,最終他克服了困難。
人生是一場拼搏,只有敢于拼搏,你才可能成為命運的主人。在山窮水盡的絕境中,也許再拼一下,就能看到光明;在冰天雪地中,再堅持一下,就能迎來溫暖的春天。正如文中的那位少年,面對兩次失敗,不灰心,不放棄,第三次他成功了,甚至贏得了掌聲,這掌聲是對他敢于拼搏的一種贊許,一種鼓勵。
自己要充滿信心去面對每一個挫折,相信自己,你能行,如果連你自己都放棄了,誰還會覺得你可以,誰還會相信你。生活中沒有平坦的路,要做生活的強者或者弱者,這在于你自身,在于你的意志力和拼搏心。
還記得老師講的那個故事,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經過了上萬次的失敗,因為他的堅持,因為他的不懈努力,最終成功了,才有了今天的萬家燈火。
這位少年的最終成功,使我感悟出這樣一個道理:不要逃避挫折,而是要向它挑戰,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只要敢于從困難中爬起來的人才是強者。
同學們,在面對困難時,想想那位頂碗少年吧!
300字讀后感 篇17
《水滸傳》講述了北宋末年農民因不滿社會的黑暗而揭竿起義的故事。
試想在封建王朝,人人都尊天子為圣,造反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究竟要被逼成什么樣子才會去做造反這種為天下人所不齒的事啊!
林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本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因為娘子被高衙內看中,高衙內和高俅多次陷害,他一忍再忍,但高俅多次想置他于死地,最終被逼上梁山。
在歷史的長河中,暴權幾乎在每個國家都存在過,腐敗的官僚集團,被剝削壓迫的百姓。但如今已不復存在,因為有反抗,因為有斗爭。
公元前209年,在秦王的暴政之下,百姓民不聊生,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雖然最后失敗了,但它是我國第一次農民起義,為推翻秦王朝奠定基礎。
無獨有偶,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兩次武裝起義。這兩次起義讓法國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做出了極大貢獻。
除此之外,世界上的起義事件數之不盡。每一次起義,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一定都是正義的,一定都是為了百姓的大利益。
因為有反抗,所以有平等;因為有斗爭,所以有公平;因為有起義,所以有進步;因為有革命,所以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就是因為這種勇于反抗的斗爭精神,制度才有進一步改革,社會才有進步,世界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反抗是一種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