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黨性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黨校黨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在預備黨員黨校中的學習,我們每個人都收獲了很多。我們的收獲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老師知識直接的吸收,另一方面是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應用學到的知識對問題進行思考的方法。我想這也是黨校對我們培養想要達到的效果。在黨校中,老師積極的引導我們,讓我們自己去利用學過的知識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第一節黨課中,來自人文學院的王宏老師就引導著我們思考我們應該怎么樣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這個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中國共產黨有著怎么樣的組織建設。中國共產黨從本質上講也是一個政黨,有著政黨所具有的普遍性質。而政黨都具有一定的階級性,代表著某一階級的階級利益,那么中國共產黨呢?中國共產黨也具有階級性,它代表著工人階級的利益,更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是為了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現在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執政黨就是要引領中國人民走向繁榮富強。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制度是民主集中制,這也是我們的根本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指民主基礎上的集中與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原則。其次,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們還必須深刻理解共產黨宣言,xx大精神等相關理論知識,我們要始終牢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在第二堂黨課上,來自黑龍江省委黨校的祝福恩教授為我們講解了他對xx大報告的理解。祝教授通過身邊的很多實例讓我們深刻理解了為什么我們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的主題。使我們受益良多。祝教授還為我們深刻分析了黨建偉大工程對我黨以后發展的重大意義。祝教授的課堂上,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我們在笑聲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第三節黨課上,我們觀看了影片《鄧小平1928》。該影片通過講述鄧小平同志在到初的一段經歷,描述了我黨在那個特定的年代所經歷的白色恐怖和我黨在那個時期所進行的艱苦斗爭,真實的再現了我黨革命先烈的英勇不屈。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的激勵著我,鼓舞著我。鄧小平同志的一生全部都獻給了革命事業,他不僅為全國人民的自由而奮斗,建國后他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鄧小平同志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
在第四堂黨課上,謝寶俊教授通過解讀xx大報告,向我們講解了生態文明的重要性與當代黨中央領導人對生態文明的重視。正如謝教授所講的那樣,歷史上我們創造了發達的農耕文明,卻在工業文明的發展中落伍了,在未來的生態文明建設中,我們一定要迎頭趕上。
在第五堂黨課和第六堂黨課上,原黑龍江省軍區司令員金恩祥少將和一位負責安全工作的同志分別為我們講述了國防和國家安全的問題。他們通過為我們分析我們所處的周邊環境和國際環境,我國的周邊環境不容樂觀,我國國土線十分漫長,接壤的國家有十幾個,既有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也有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國印度,還有世界上第二代經濟體日本,強國林立。,,疆獨勢力在西方勢力的支持下也蠢蠢欲動,F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但是發展一定要以穩定為基礎,而穩定就需要靠我們強大的國防與我們強大的軍隊。身為一名國防生,我必須肩負起國家給我的使命。
黨校黨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很榮幸能夠參加區委黨校組織的這期黨校培訓學習,讓我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徹底洗禮,促進了我的內心靈魂,更加堅定了作為一名共產黨人的崇高信念以及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對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干部,我將用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熱血去發展黨的事業、捍衛黨的光榮傳統、忠誠黨的革命事業。在思想和言行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焦裕祿、孔繁森、劉玉美等先進黨員同志學習,傾其一生為民服務,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緊緊圍繞在周圍,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F將我在本次黨校學習以及延安現場學習的感悟和體會作如下匯報:
一、學習理論知識,提升了思維水平。
1、豐富了思維方法,培養了戰略思維能力
通過本次黨校學習,深入領會了黨的精神,廣泛了解了當代國際國內形勢,使我們認識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成績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倍加珍惜。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干部,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警惕一切“糖衣炮彈”的侵襲。在當今社會法制和腐敗是我們遇到的最大難題,我們必須堅持黨組織的領導,建立和健全法制,嚴厲打擊腐敗,轉變工作作風,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此次黨校學習提高了我理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
敏銳洞察問題的能力。我將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創新思維方法、樹立全局觀念、實事求是的去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
2、拓寬知識視野,提高管理水平
在培訓期間,我認真學習了黨精神內容實質,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更深領會其科學的思想內涵;學習領導方式與藝術,使我進一步懂得了領導藝術就是統籌全局、多謀善斷、知人善任和溝通協調的藝術,是琢磨人、影響人、支配人的藝術,懂得了領導工作創新能力培養和提高的途徑,通過黨校老師生動的講解,怎樣做好干部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黨員干部,我將立足實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民辦教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等方面工作,做到依法施政、依法理政,認真學習領會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區教育總體發展情況,把握宏觀、洞察微觀,用發展的眼光制定策略和工作計劃。
二、黨性黨風教育,提高了自身黨性修養
1、提高了理論素養,夯實了理論基礎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提出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發展過程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所產生的理論成果。在深刻總結黨多年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根本問題,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即“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繼而又進一步提出“科學發展觀”理論,很好的解決了發展與社會、環境的問題,為實現穩增長,十年兩個翻番的目標奠定了基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的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同解決主客觀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與自己的工作實踐統一起來,認真研究工作中不斷變化的情況、存在的問題,做到胸中有數,學而思,思而信,信而行。通過在行動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科學的理論素養為基礎,在實踐中不斷接受檢驗,不斷豐富、改進和完善。
2、鍛煉了黨性,堅定了信念
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是黨校學員的必修課,黨!额I導干部廉潔從政與加強黨性修養》,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提高學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理論水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為目的,以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發揚黨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為主線,以培養高素質領導人才為目標,一個人要自立,一個民族要振興,一個國家要富強,都離不開堅定的信念。在黨校的學習提高了我的黨性修養,增強了我的黨性觀念。堅定黨的信念,就是要堅定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念。為此,自己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保持良好的政治心態。要立志有所作為,努力做“有境界、有智慧、有勇氣、有分寸”的四有型干部。要淡泊名利,懂得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取得成績,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這里面有個人努力的結果,但更多的是凝結了組織和群眾的心血,一定要十分珍惜組織和群眾的信任,一定要十分珍惜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和崗位,一定要對組織、對群眾,也對自己負責,好自為之,走好每一步,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要在復雜多變、充滿誘惑的特殊社會環境中,要牢記黨的宗旨,堅定馬列主義信念,既成就事業,又健康成長。
三、延安現場學習使我近距離接受了一次革命傳統教育 通過在延安的現場學習,我近距離的感受了一次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干革命、打江山的艱難困苦;真正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和黨性洗禮。來到延安這個革命圣地,我們重溫了中國革命那段激昂的歷史。無論是寶塔山、楊家嶺、鳳凰山,還是棗園,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留下生活和戰斗的痕跡,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篇章。
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干部,我深知組織安排此次延安之行的重要意義,也渴望通過此次“紅色之旅”進一步增強自身的黨性修養,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于是我如同海綿吮吸水分一樣吸取著這塊神圣的土地所蘊含的養份。細細品來,這一路的考察學習,竟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參觀延安的革命舊址,使我的心靈得到凈化,特別是“延安精神”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正是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形成的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的革命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引導和激勵著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前赴后繼、勇往直前,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追思革命前輩艱苦卓絕的奮斗歷史,感悟延期精神的巨大力量,我真正懂得了共產黨的偉大。
通過此次黨校培訓和延安考察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作為教育戰線上的一名年輕黨員,我將把此次黨校學習的知識和“紅色之旅”所汲取到的延安精神運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學習當中,始終堅持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努力工作,不斷創新,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給延安精神以新的詮釋,使延安精神在新時期煥發出更新更強的青春活力,成為永葆黨員先進性的不竭動力和源泉。
黨校黨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并對全體黨員提出了“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要求。把“講政治、有信念”作為合格黨員的首要標準,可以說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凸顯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對“講政治、有信念”的標準要求,特別是關于做到“有信念”,有些黨員覺得這些是比較“虛”的,甚至是不以為然。其實,信仰信念并不是虛無縹緲的,雖然屬于精神層面的范疇,但具體到行為實踐上,卻是實實在在的,是有標準、可檢驗的,我們為此而努力的方向也是很明確的。
矢志不移忠誠于黨的信仰,這是對信念的塑造。北京日報刊載過一篇文章《張學良談“國民黨為什么打不過共產黨”》,圍繞這一話題張學良談了自己的看法,提到:“國民黨沒有中心思想,黨首蔣介石也是一樣。與國民黨正好相反,共產黨有目的,他相信共產主義。甚至于每一個士兵,完全是一個思想——共產主義。信仰就是力量啊。”誠然,信仰的力量堅不可摧,有了對黨忠誠堅定的信仰,就有了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任何考驗和挑戰面前,就可以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這就是對信念的塑造。當然,信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個刻苦學習和努力實踐的過程,需要我們學習黨章、黨史國史、黨紀黨規、黨的優良傳統和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在做到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后,自然可以樹立起堅定的信念。
彰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這是對信念的踐行。政治本色,反映著共產黨員獨特的精神、情操和氣節。90多年來,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鑄就了堅定理想、服務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等鮮明的政治本色。這些政治本色,是對黨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的總結,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內在要求,每一名黨員,如果做到始終不渝的保持政治本色,這就是對信念的踐行。如何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正確的認識什么是政治本色。政治本色,說到底,還是黨性的問題,只有黨性純正,本色才能純潔。永葆政治本色,在實現路徑上要靠鍥而不舍的黨性鍛煉。要把黨性鍛煉作為一輩子的任務,用長期不懈的學習和修養來塑造,用持續的鍛煉和完善來保持,真正做到永不褪色、永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