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卷五
〔四四〕“□”,趙□。
〔四五〕“世宗廟”,姚本、聚珍本皆作“世祖廟”。中華書局標點校勘本司馬彪續(xù)漢書所據(jù)底本亦作“世祖廟”。聚珍本注云:“前文東平王蒼請名世祖廟舞為大武,詔仍進武德之舞,無盛德舞之名。此句疑有訛舛。”聚珍本輯者所疑甚是。上文云“孝武廟樂曰盛德之舞”,是“世祖廟”乃“世宗廟”之訛。世宗即孝武帝。作“世宗廟”,則上下文義了然。中華書局標點校勘本司馬彪書已正作“世宗廟”。
〔四六〕“有司奏上尊號曰顯宗”,范曄后漢書章帝紀永平十八年云:“十二月癸巳,有司奏言:‘孝明皇帝圣德淳茂,……功烈光于四海,仁風行于千載。而深執(zhí)謙謙,自稱不德,無起寢廟,埽地而祭,除日祀之法,省送終之禮,遂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別室。天下聞之,莫不凄愴。陛下至孝烝烝,奉順圣德。臣愚以為更衣在中門之外,處所殊別,宜尊廟曰顯宗。……’制曰‘可。’”據(jù)此,“有司奏上尊號曰顯宗 ”是在永平十八年十二月癸巳。下文云“以正月十八日始祠”,此“正月十八日”時屬建初元年。這樣看來,章帝報東平憲王蒼書的時間當在永平十八年十二月癸巳至次年正 月十八日之間。
〔四七〕“所望于王也”,此條玉海卷九七兩引,字句皆極簡略。
〔四八〕“上以公卿所奏明德皇后在世祖廟坐位駁議示東平憲王蒼”,據(jù)范曄后漢書章帝紀所載,建初四年“六月癸丑,皇太后馬氏崩。秋七月壬戌,葬明德皇后”。此所謂“公卿所奏明德皇后在世祖廟坐位駁議”,即明德皇后葬后公卿所議祔廟事。
〔四九〕“昭哉來御,從其祖武”,此二句聚珍本作“昭茲來許,繩其祖武。”詩大雅下武篇同。吳闿生詩義會通云:“茲猶哉也。昭哉、昭茲,呼而戒之之詞也。”“繩”,繼也。“武”,跡也。
〔五0〕“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此二句見詩大雅假樂篇。“愆”,過也。“率”,循也。
〔五一〕“明德皇后宜配孝明皇帝” ,司馬彪續(xù)漢書祭祀志下劉昭注引謝沈書云:“上以公卿所奏明德皇后在世祖廟坐位駁議示蒼,上言:‘文、武、宣、元祖祫食高廟,皆以配,先帝所制,典法設張。大雅曰:“昭哉來御,慎其祖武。”又曰:“不愆不忘,帥由舊章。”明德皇后宜配孝明皇帝于世祖廟,同席而供饌。’”所引“昭哉來御,慎其祖武”,當本三家詩。聚珍本注云:“劉昭注引謝沈書一段與此同,末有‘與世祖廟同席而供饌’句,尤為完密。”
〔五二〕“永初六年,皇太后入宗廟 ”,“皇太后”謂和熹鄧皇后。此事范曄后漢書安帝紀記于永初七年春正月庚戌,而李賢注云:“東觀、續(xù)漢、袁山松、謝沈書、古今注皆云‘六年正月甲寅,謁宗廟’。”袁 宏后漢紀卷一六亦云:永初“六年春正月甲寅,皇太后初親祭于宗廟”。范書安帝紀所載年月不可信。 宏后漢紀卷一六亦云:永初“六年春正月甲寅,皇太后初親祭于宗廟”。范書安帝紀所載年月不可信。
天文志〔一〕
〔一〕 “天文志”,據(jù)范曄后漢書蔡邕傳李賢注,邕撰東觀漢記十意,其中有天文意,即天文志。此志全佚,未見他書征引,今僅存其目。初學記卷一載:“蔡邕天文志言天體者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四庫全書考證云:“按劉昭司馬書天文志注引蔡邕表志云:‘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按徐堅初學記引此文竟題為蔡邕志。今按此乃表志之文,非即蔡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