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卷九
〔一〕 “賈宗”,賈復少子,范曄后漢書卷一七有傳,附于賈復傳后。此下三句原無,聚珍本有。依文例,當有“賈宗,字武孺”二句,又據下文所述內容,當有“為朔方太守”句,今從聚珍本增補。范書賈宗傳云:“宗字武孺,少有操行,多智略。初拜郎中,稍遷,建初中為朔方太守,……匈奴畏之,不敢入塞。”
〔二〕 “宗性方正”,聚珍本此句在上句“為長水校尉”句上。
〔三〕 “司徒丁鴻”,此四字原無,聚珍本有,書鈔卷六一、御覽卷二四二引亦有,今據增補。
馮駿
長沙中尉馮駿將兵詣彭,〔一〕璽書拜駿為威虜將軍。范曄后漢書卷一七岑彭傳李賢注
〔一〕 “馮駿”,范曄后漢書無傳。光武帝建武五年,岑彭諭降江南,交址牧鄧讓與七郡太守遣使奉貢,馮駿將兵詣彭,可能就在此時,或略前。參范曄后漢書光武帝紀、岑彭傳。
張豐
涿郡太守張豐舉兵反。〔一〕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盛石系豐肘,云“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以反。〔
二〕既當斬,〔三〕猶曰肘有玉璽,〔四〕椎破之,豐乃知被詐,仰天嘆曰:“當死無所恨。”〔五〕御覽卷五一
〔一〕 “張豐”,范曄后漢書無傳,祭遵傳略載其事。
〔二〕 “以”,聚珍本無此字。事類賦卷七引亦無此字。
〔三〕 “既當斬”,聚珍本作“既敗當斬”,事類賦卷七引同。
〔四〕 “曰”,聚珍本作“言”。
〔五〕 “當死無所恨”,范曄后漢書祭遵傳云:建武三年,“涿郡太守張豐執使者舉兵反,自稱無上大將軍,與彭寵連兵。四年,遵與朱佑及建威大將軍耿弇、驍騎將軍劉喜俱擊之。遵兵先至,急攻豐,豐功曹孟□執豐降。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豐肘,云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既執當斬,猶曰‘肘石有玉璽’。遵為椎破之,豐乃知被詐,仰天嘆曰:‘當死無所恨!’”可與此互證。
秦豐〔一〕
豐,邔縣人,少學長安,受律令,歸為縣吏。更始元年起兵,攻得邔、宜城、鄀、編、臨沮、中廬、襄陽、鄧、新野、穣、湖陽、蔡陽,兵合萬人。〔二〕范曄后漢書卷一七岑彭傳李賢注
〔一〕 “秦豐”,范曄后漢書無傳,其事散見范書光武帝紀、岑彭傳、朱佑傳等篇。
〔二〕 “兵合萬人”,范曄后漢書岑彭傳云:“建武二年,使彭擊荊州,下犨、葉等十余城。是時南方尤亂,南郡人秦豐據黎丘,自稱楚黎王,略有十二縣。”可與此相參證。
鄧奉
光武以鄧奉為輔漢將軍。〔一〕御覽卷二四0
鄧奉拒光武瓜里。〔二〕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四劉昭注
〔一〕 “鄧奉”,范曄后漢書無傳,其事散見范書光武帝紀、岑彭傳等篇。范書載奉為破虜將軍,未載為輔漢將軍。
〔二〕 “鄧奉拒光武瓜里”,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四南陽郡下云:“宛,本申伯國,有南就聚,有瓜里津。”其下劉昭即引此句作注。聚珍本注云:“范書岑彭傳,建武二年,帝遣吳漢伐南陽諸賊,漢軍所過多侵暴。時鄧奉謁歸新野,怒漢掠其鄉里,遂據淯陽反。三年,帝自將南征,破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