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卷九
鄧陟
鄧陟,〔一〕字昭伯。〔二〕鄧訓五子,〔三〕及女弟為貴人,立為皇后,〔四〕陟三遷虎賁中郎將。延平元年,拜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始自陟也。〔五〕類聚卷四七
鄧陟兄弟常居禁中,〔六〕陟謙退,不欲久在內,連求還第,太后乃許。御覽卷四二三
永初元年,以定策增封鄧陟三千戶。〔七〕讓不獲,遂逃避使者,〔八〕間闕上疏,自陳情焉。〔九〕 書鈔卷四八
殤帝崩,惟安帝宜承大統,車騎將軍鄧陟定策禁中,〔一0〕封陟為上蔡侯。〔一一〕文選卷三八 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李善注
〔一〕 “鄧陟”,鄧訓之子,范曄后漢書卷一六有傳。“陟”字原作“騭”,范書鄧騭傳李賢注云:“東觀記‘騭’作‘陟’。”通鑒卷四八胡三省注引此注同,今據改。書鈔卷四八引亦作“陟”。
〔二〕 “字昭伯”,原誤作“字昭明”,姚本、聚珍本作“字昭伯”,御覽卷二四三引亦作“字昭伯”,與范曄后漢書鄧騭傳同,今據校正。
〔三〕 “鄧訓五子”,此下四句原無,御覽卷四七0引,今據增補。
〔四〕 “立為皇后”,即和熹皇后。
〔五〕 “儀同三司始自陟也”,此條書鈔卷五二、御覽卷二四三亦引,字句稍略。
〔六〕 “陟”,原作“騭”,此條下同。“弟”,原脫,聚珍本有,與范曄后漢書鄧騭傳同,今據增補。
〔七〕 “以定策增封鄧陟三千戶” ,“陟”字下姚本有“等”字,類聚卷二一、御覽卷四二四引同。殤帝卒,鄧太后與陟等定策立安帝。
〔八〕 “避”,原脫,姚本有,類聚卷二一,御覽卷二0一、卷四二四引亦有,今據增補。
〔九〕 “間闕上疏,自陳情焉”,此二句姚本作“閉關上疏自陳”,類聚卷二一引同。按 “間闕”二字當作“間關詣闕”。范曄后漢書鄧騭傳云:“騭等辭讓不獲,遂逃避使者,間關詣闕,上疏自陳。”
〔一0〕“陟”,原作“騭”,此條下同。
〔一一〕“封陟為上蔡侯”,聚珍本將此條與上條連綴為“殤帝崩,惟安帝宜承大統,陟定策禁中,封陟為上蔡侯,增封三千戶,讓不獲,遂逃避使者,間關上疏自陳”。
鄧悝
鄧俚,〔一〕字叔昭。安帝即位,拜悝城門校尉。自延平之初,以國新遭大憂,故悝兄弟率常在中供養兩宮,比上疏自陳:“愚闇糞朽,幸得遭值明盛,兄弟充列顯位,并侍帷幄,豫聞政事,無拾遺一言之助,以補萬分,而久在禁省,日月益長,罪責日深,唯陛下哀憐。” 御覽卷五一五
〔一〕 “鄧悝”,鄧訓第三子,范曄后漢書卷一六鄧訓傳略載其事。
鄧弘
鄧弘,〔一〕字叔紀。和熹后兄也。〔二〕天資喜學,〔三〕師事劉述,常在師門,布衣徒行,講誦孜孜。奴醉,擊長壽亭長,亭長將詣第白之。弘即見亭長,賞錢五千,厲聲曰:“健直當然。”〔四〕異日,奴復與宮中衛士忿爭,〔五〕衛士歐箠奴,〔六〕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