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二百七十三
同,字異之。少孤,母鄒以節孝聞。同善屬文,有經世之志,稱姚門高足弟子。嘗擬言風俗書、籌積貯書,為一時傳誦。道光五年,陳用光典試江南,同中式。用光語人曰:“吾校兩江士,獨以得一異之自憙耳。”用光亦鼐弟子也。同卒,年四十七,著因寄軒集。子嗣復,字小異。能世其業,兼通算術。
鼐門下著籍者眾,惟同傳法最早。其於同里,則亟稱劉開之才。
開,字明東。以孤童牧牛,聞塾師誦書,竊聽之,盡記其語。塾師留之學,而妻以女。年十四,以文謁鼐,有國士之譽,盡授以文法。游客公卿,才名動一時。年四十,卒。著孟涂集。子繼,字少涂。有信義。遍走貴勢求刻其父書,以此孟涂集益顯。
寶山毛岳生,字申甫。用難蔭改文學生。孤貧,以孝聞。自力於學,未弱冠,賦白雁詩,得名。亦從鼐學古文,以鉤棘字句為工。有休復居集。
湯鵬,字海秋,益陽人。道光二年進士。初喜為詩,自上古歌謠至三百篇、漢、魏、六朝、唐,無不形規而神絜之,有詩三千首。既,官禮部主事,兼軍機章京。旋補戶部主事,轉員外郎,改御史。意氣蹈厲,其議論所許可,惟李德裕、張居正輩,徒為詞章士無當也。於是勇言事,未逾月,三上章。最后以言宗室尚書叱辱滿司官非國體,在已奉旨處分后,罷御史,回戶部,轉郎中。是時英吉利擾海疆,求通市。鵬已黜,不得言事,猶條上三十事於尚書轉奏,報聞。
鵬負才氣,郁不得施,乃著之言,為浮邱子一書。立一意為幹,一幹而分數支,支之中又有支焉,支幹相演,以遞於無窮。大抵言軍國利病,吏治要最,人事情偽,開張形勢,尋躡要眇,一篇數千言者九十馀篇,最四十馀萬言。每遇人輒曰:“能過我一閱浮邱子乎?”其自喜如此。二十四年,卒。同時有張際亮者,亦以才氣磊落聞。
際亮,字亨甫,建寧人。少孤,伯兄業賈,以其才,資之讀書。補諸生,肄業福州鼇峰書院,院長陳壽祺器之。尋試拔貢,入京師,朝考報罷,而時皆嘖嘖稱其詩。鹺使曾燠以事至,召之飲。燠以名輩自處,縱意言論,同坐贊服,際亮心薄之。燠食瓜子粘須,一人起為拈去,際亮大笑,眾慚。既罷,復投書責燠不能教后進,徒以財利奔走寒士門下。燠怒,毀於諸貴人,由是得狂名,試輒不利。乃遍游天下山川,窮探奇勝,以其窮愁慷慨牢落古今之意,發為詩歌,益沉雄悲壯。十八年,鄉試者約:“張際亮狂士不可中。”而際亮已易名亨輔,中式。拆卷,疑欲去之,副考官申解而止。及來謁,果際亮也,主試者愕然。會試復報罷。際亮故與桐城姚瑩善。二十三年,聞瑩以守土事被誣下獄,入都急難。及事白而際亮疾篤,以所著思伯子堂詩集囑瑩,遂卒。其后瑩子濬昌輯而刊之,都三十二卷。
龔鞏祚,原名自珍,字璱人,仁和人。父麗正,進士,官蘇松兵備道,為段玉裁婿,能傳其學。鞏祚十二歲,玉裁授以說文部目。鞏祚才氣橫越,其舉動不依恒格,時近俶詭,而說經必原本字訓,由始教也。初由舉人援例為中書。道光時成進士,歸本班。洊擢宗人府主事,改禮部。謁告歸,遂不出。官中書時,上書總裁論西北塞外部落源流、山川形勢,訂一統志之疏漏,凡五千言。后復上書論禮部四司政體宜沿革者,亦三千言。其文字驁桀,出入諸子百家,自成學派。所至必驚眾,名聲藉藉,顧仕宦不達。年五十,卒於丹陽書院。著有尚書序大義、大誓答問、尚書馬氏家法、左氏春秋服杜補義、左氏決疣、春秋決事比、定菴詩文集。
魏源,字默深,邵陽人。道光二年,舉順天鄉試。宣宗閱其試卷,揮翰褒賞,名藉甚。會試落第,房考劉逢祿賦兩生行惜之。兩生者,謂源及龔鞏祚。兩人皆負才自喜,名亦相埒。源入貲為中書,至二十四年成進士。以知州發江蘇,權興化。二十八年,大水,河帥將啟閘。源力爭不能得,則親擊鼓制府,總督陸建瀛馳勘得免,士民德之。補高郵,坐遲誤驛遞免。副都御史袁甲三奏復其官。咸豐六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