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八十五 列傳二百七十二
趙懷玉,字億孫,武進人,尚書申喬四世孫。乾隆中召試舉人,授中書。久之,出為青州府同知,以憂歸,終於家。性坦易,工古文辭。嘗自言不敢好名為欺人之事,不敢好奇為欺世之學。惲敬稱其文無有雜言诐義離真反正者。著有生齋文集。
黎簡,字簡民,順德人。十歲能詩。益都李文藻令朝陽,見簡詩,曰:“必傳之作也。”勸令就試。學使李調元得其擬昌黎石鼎聯句,奇賞之。補弟子員,人號之曰黎石鼎。久之,膺選拔。尋丁外艱,遂終於家,足不逾嶺。海內名流,欽其高節。袁枚負盛名,游羅浮,邀與相見,謝不往也。著五百四峰草堂詩文鈔。所與交同邑張錦芳、黃丹書,番禺呂堅皆以詩名。
錦芳,字粲夫。乾隆中進士,官編修。通說文,喜金石文字。弟錦麟,字瑞夫。舉人。兄弟并為翁方綱所器異。錦麟以賦“碧天如水雁初飛”句得名,時呼張碧天。早卒。錦芳著逃虛閣詩鈔,與欽州馮敏昌、同邑胡亦常稱“嶺南三子”。
丹書,字廷授。亦以詩受知調元。貢優行,事親孝,居喪能盡哀。后舉於鄉。至都,朝貴爭延之,辭不就。嘗曰:“貧與富交則損名,賤與貴交則損節。”晚官教諭,兼工書畫。著鴻雪齋詩鈔。
堅,字介卿。歲貢生,窮老不遇。著遲刪集。
亦常,字同謙。舉人。落第南歸,與戴震同舟,至富春江乃別。舟中手寫震所著書,謀刊之。多啖瓜果解渴,得胃寒疾,抵家卒。有賜書樓集。
張士元,字翰宣,震澤人。工古文辭,師法歸有光。歲正,陳其集幾上,北面拜之。又用歸氏評點史記法,上推之左氏,下逮韓、歐,無不合者。乾隆五十三年舉人,久不第,留京師館董誥第八年。誥主會試,欲令士元出門下,不能得也。姚文田督學江南,士元與有舊,戒諸子勿應試。年老,銓教諭,以耳聵謝不就。曰:“國家設學校,使師弟子相從講學,豈漫以廩祿拯寒生哉?”乃歸老爛谿之上,撰述自娛。學者稱鱸江先生。
性澹泊寡交,獨與王芑孫、秦瀛、陳用光以學問相切劘。姚鼐見其文,亦擬之震川。卒,年七十。著嘉樹山房集。
同邑張海珊,字越來;張履,字淵甫:皆舉人。海珊道光元年鄉試解首,榜發,已前卒。其論學以宋賢為歸,又恥迂儒寡效,自農田、河渠、兵制、天下形勢所在,及漕糧利弊,悉心究討。三吳亢旱港涸,一日北風大作,水入,糾眾筑堤儲之,歲以有秋。著小安樂窩集、喪禮問答、火攻秘錄。
履,海珊門人也。傳海珊之學,尤精三禮。其議禮之文,皆犁然有當,非徒習訓詁名物者。官句容訓導。著積石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