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卷第五十八
年八十有三,中平三年范曄后漢書,中平,靈帝年號也。八月丙午,遭疾而終。臨沒顧命,留葬所卒,孔安國尚書傳曰:臨終之命曰顧命。時服素棺,槨財周襯,喪事惟約,用過乎儉。周易曰:用過乎儉。群公百寮,莫不咨嗟;巖藪知名,失聲揮涕。禮記曰:內人行哭失聲。家語曰:公父文伯卒,敬姜曰:無揮涕。王肅曰:揮涕,涕流以手揮之也。大將軍吊祠,錫以嘉謚,范曄后漢書曰:何進遣使吊祭。曰:“征士陳君,稟岳瀆之精,苞靈曜之純。孝經援神契曰:五岳之精雄圣,四瀆之精仁明。又鉤命決曰:五岳吐精。宋均曰:吐精,生圣人也。靈曜,謂天也。尚書緯有考靈曜。天不慭遺老,俾屏我王,左氏傳,孔丘卒,公誄之曰:昊天不吊,不慭遺一老,俾屏予一人以在位。梁崩哲萎,于時靡憲。禮記曰:孔子早作,負手曳杖,逍遙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搢紳儒林,論德謀跡,謚曰文范先生。”漢書有儒林傳。傳曰: “郁郁乎文哉。”論語文也。書曰:“洪范九疇,彝倫攸敘。”尚書,箕子謂武王曰: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文為德表,范為士則,存誨沒號,不亦宜乎!三公遣令史祭以中牢。刺史敬吊。太守南陽曹府君命官作誄曰:“ 赫矣陳君,命世是生。廣雅曰:命,名也。李陵書曰:信命世之才。含光醇德,為士作程。孔安國尚書傳曰:醇,粹也。毛萇詩傳曰:程,法也。資始既正,守終又令。周易曰:萬物資始。史記,祭公謀父曰:犬戎率舊德而守終純固。奉禮終沒,休矣清聲!遣官屬掾吏,前后赴會,刊石作銘。府丞與比縣會葬。荀慈明韓元長等五百余人,范曄后漢書曰:荀爽,字慈明,獻帝拜為司空。又曰:韓融,字元長,獻帝初,官至太仆。緦麻設位,哀以送之。喪服傳曰:緦麻十五升布。鄭玄曰:謂之緦者,縷細如絲也,音思。孝經曰:哀以送之。遠近會葬,千人已上。河南尹種府君臨郡,謝承后漢書曰:劉翊,潁川人。河南尹種拂嘗來臨郡,翊為主簿迎之。到官,深敬待之。然種府君即拂也。追嘆功德,述錄高行,以為遠近鮮能及之,重直用 部大掾,以時成銘。斯可謂存榮沒哀,死而不朽者已。論語,子貢曰:夫子其生也榮,其死也哀。不朽,已見上文。乃作銘曰:
峨峨崇岳,吐符降神;上林賦曰:南山峨峨。毛詩曰:維岳降神,生甫及申。于皇先生,抱寶懷珍。如何昊穹,既喪斯文。論語,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微言圮絕,來者曷聞。微言,已見上文。幽通賦曰:將圮絕而罔階。論語曰: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交交黃鳥,爰集于棘。毛詩國風文。喻仕于亂時也。命不可贖,哀何有極! 毛詩曰: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文選考異
注“袞職謂三公也”:袁本無此六字,是也。茶陵本有,其此節注與五臣錯互而誤衍。
慚于臧文竊位之負:袁本、茶陵本“臧文”作“文仲”。案:此無以考之,集亦作“文仲”。
注“孝經援神契曰”下至“仁明 ”:此十八字袁本、茶陵本無。案:因已見五臣而節去,尤添,是也。
遣官屬掾吏:何校“吏”改“史 ”,是也。各本皆傳寫偽。集亦作“吏”,偽與此同。
注“直用”:袁本、茶陵本作“ 重直用切”四字,在正文“以成時銘”下,是也。
以時成銘:袁本、茶陵本“時成 ”作“成時”。案:此無以考之也,集亦作“成時”。
褚淵碑文并序
王仲寶蕭子顯齊書曰:王儉,字仲寶,瑯邪人。幼專心篤學,手不釋卷。為中書監,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