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六 易二
"以四約之者","揲之以四"之義也。以下啟蒙占門。〔淵〕
"五四為奇",各是一個四也;"九八為偶",各是兩個四也!矞Y〕
老陰老陽為乾坤,然而皆變;少陰少陽亦為乾坤,然而皆不變。〔淵〕
老陰老陽不專在乾坤上,亦有少陰少陽。如乾坤,六爻皆動底是老,六爻皆不動底是少。六卦上亦有老陰老陽!矞Y〕
所以到那三畫變底第三十二卦以后,占變卦彖、爻之辭者,無他,到這里時,離他那本卦分數多了。到四畫五畫,則更多!矞Y〕
問:"卜卦,二爻變,則以二變爻占,仍以上爻為主。四爻變,則以之卦二不變爻占,仍以下爻為主。"曰:"凡變,須就其變之極處看,所以以上爻為主。不變者是其常,只順其先后,所以以下爻為主。亦如陰陽老少之義,老者變之極處,少者便只是初。"〔賀孫〕學履錄云:"變者,下至上而止。不變者,下便是不變之本,故以之為主。"
內卦為貞,外卦為悔。因說:"生物只有初時好,凡物皆然?倒潗壅f。"〔僩〕
貞悔,即"占用二"之謂。貞是在里面做主宰底,悔是做出了末后闌珊底。貞是頭邊!矞Y〕
問:"'內卦為貞,外卦為悔。'貞悔何如?"曰:"此出於洪范。貞,看來是正;悔,是過意。凡'悔'字都是過了方悔,這'悔'字是過底意思,亦是多底意思。下三爻便是正卦,上三爻似是過多了,恐是如此。這貞悔亦似今占卜,分甚主客。"問:"兩爻變,則以兩變爻占,仍以下爻為主,何也?"曰:"卦是從下生,占事都有一個先后首尾。"〔賀孫〕
陳日善問:"'內卦為貞,外卦為悔',是何義?"曰:"'貞'訓'正',事方正如此。'悔',是事已如此了。凡悔吝者,皆是事過后,方有悔吝。內卦之占,是事方如此;外卦之占,是事之已然者如此。二字又有始終之意。"〔雉〕
貞是事之始,悔是事之終;貞是事之主,悔是事之客;貞是在我底,悔是應人底。三爻變,則所主不一,以二卦彖辭占,而以本卦為貞,變卦為悔。六爻俱不變,則占本卦彖辭,而以內卦為貞,外卦為悔。凡三爻變者有二十卦,前十卦為貞,后十卦為悔。后十卦是變盡了,又反來。有圖。見啟蒙。〔義剛〕
叔器問"內卦為貞,外卦為悔"。曰:"'貞悔'出洪范。貞是正底,便是體;悔是過底,動則有悔。"又問"一貞八悔"。曰:"如乾夬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內體皆乾,是一貞;外體八卦是八悔。馀放此。"〔義剛〕
問:"'貞悔'不止一說,如六十四卦,則每卦內三畫為貞,外三畫為悔;如揲蓍成卦,則正卦為貞,之卦為悔;如八卦之變,則純卦一為貞,變卦七為悔。"曰:"是如此。"〔過〕
問:"卦爻,凡初者多吉,上者多兇。"曰:"時運之窮,自是如此。內卦為貞,外卦為悔。貞,是貞正底意;悔,是事過有追不及底意。"〔礪〕
占法:陽主貴,陰主富。〔淵〕
悔陽而吝陰!卜阶印
巽離兌,乾之所索乎坤者;震坎艮,坤之所索乎乾者。本義揲蓍之說,恐不須恁地!卜阶印
凡爻中言人者,必是其人嘗占得此卦。如"大橫庚庚",必啟未歸時曾占得!矞Y〕
易中言"帝乙歸妹","箕子明夷","高宗伐鬼方"之類,疑皆當時帝乙高宗箕子曾占得此爻,故后人因而記之,而圣人以入爻也。如漢書"大橫庚庚,余為天王,夏啟以光",亦是啟曾占得此爻也。火珠林亦如此!矁g〕
今人以三錢當揲蓍,不能極其變,此只是以納甲附六爻。納甲乃漢焦贛京房之學。〔可學〕
火珠林猶是漢人遺法。〔方子〕
問:"'筮短龜長',如何?"曰:"筮已費手。"〔可學〕
"筮短龜長",近得其說。是筮有筮病,才一畫定,便只有三十二卦,永不到是那三十二卦。又二畫,便只有十六卦;又三畫,便只有八卦;又四畫,便只有四卦;又五畫,便只有二卦。這二卦,便可以著意揣度了。不似龜,才鉆拆,便無救處,全不可容心。〔賀孫〕
因言筮卦,曰:"卦雖出於自然,然一爻成,則止有三十二卦;二爻成,則止有十六卦;三爻成,則止有八卦;四爻成,則止有四卦;五爻成,則止有二卦,是人心漸可以測知。不若卜,龜文一兆,則吉兇便見,更無移改。所以古人言'筮短龜長'。"廣因言:"浙人多尚龜卜,雖盜賊亦取決於此。"曰:"左傳載臧會卜信與僣,'僣吉',此其法所以不傳。圣人作易,示人以吉兇,卻無此弊。故言'利貞',不言利不貞,'貞吉',不言不貞吉;言'利御寇',不言利為寇也。"〔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