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雙腳跳教案(精選7篇)
幼兒園大班雙腳跳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雙腳跳。
2、能大膽勇敢地跳躍,身體平衡能力得到發展。
3、復習拋球、頂沙包等動作。繼續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紙編繩子若干,每根長50厘米,分別為紅、黃、綠、藍四種顏色。
2、果樹四棵,草莓、梨子、西瓜、桃子各10個。健身球、沙包、圈、飛盤各若干。
3、錄音機、小兔跳音游磁帶。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熱身運動。
1、小朋友們成四排站好,教師和幼兒交流:
教師:春天到了,森林里要開聯歡會,我們要去表演節目,現在快來做做活動前的熱身運動吧。”
2、在《小兔跳》音樂伴奏下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游戲。
小兔子,蹦蹦跳,向前跳,向后跳,蹲下來,采蘑菇,站起來,采蘑菇。小兔子,蹦蹦跳,向左跳,向右跳,蹲下來,采菜花,站起來,采采花,肚子吃得飽飽的,真呀真高興。
二、雙腳跳動作練習。
1、游戲過了,現在我們來討論,準備什么節目去參加聯歡會呢?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幼兒想到的節目,讓他們表演一下)。
教師引導說“老師也想了一個節目,這兒有許多彩色的繩子,有紅繩、黃繩、綠繩、藍繩,我們來準備一個跳彩繩的節目好嗎?”
2、讓幼兒試一試,怎么跳彩繩?勇敢的小朋友們,你們來跳一跳吧。(幼兒自由跳跳彩繩)。請幾個幼兒上來個別跳一跳,你是怎么跳的?
教師總結幼兒的經驗,引導跳得好的幼兒大膽示范講解;雙膝微曲,雙腳用力蹬,輕輕跳過彩繩。
3、小朋友站在半圓線上自由跳幾遍。
4、游戲:摘果子。場地布置如圖。
(1)小朋友真棒!雙腳跳得很好,老師要獎勵你們什么呢?你們猜一猜,到果園里去摘好吃的果子,看看,都是什么果子?怎樣就能摘到草莓了呢?(請一個幼兒試試)引導幼兒知道用雙腳輕輕跳過彩繩摘一個水果貼在身上。教師鼓聲響起開始游戲。
(2)你摘到什么了?還想摘什么?想摘什么就站到什么水果的那排。游戲再玩一次,不過,這次要看看誰能干會連著雙腳跳,跳時還會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三、幼兒站成兩排半圓,教師說:“小朋友們摘到果子開心嗎?現在該去森林里參加聯歡會了”,幼兒聽音樂手拉手走,前面是什么?過小橋要注意什么?(不踩繩,不掉下河,注意安全)。幼兒邊走邊念兒歌。“小小橋,彎又彎,排好隊伍向前走”。現在又碰到什么了?(小溝)小溝擋住我們了,怎么辦呢?看誰能看到小溝勇敢地跳過去。表揚合作跳的好的幼兒。
四、森林里到了,這兒有好多玩具,(飛盤、圈、健身球、沙包)你喜歡什么,就玩玩什么,表演什么。
五、放松活動;交流。
師:小朋友
幼兒:哎!聯歡會要結束了,我們來做做放松活動準備回去吧。
小手叉叉好,小腳踮踮高,小手抖抖抖,小手搖搖搖,拍拍手,拍拍手,拍拍肩,拍拍肩,扭扭腰,扭扭腰,拍拍腿,拍拍腿,爬上來,開大花。
拍拍手,拍拍手,拍拍肩,拍拍肩,扭扭腰,扭扭腰,拍拍腿,拍拍腿,坐下來,開小花。
搖搖頭,搖搖頭,動動肩,動動肩,伸出腿,伸出腿,轉轉腳,轉轉腳,一、二站起來,開大花。我們的身體真奇妙。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發展學生的想象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對跳的興趣,以及單、雙腳起跳和落地的動作要領。主題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幼兒園大班雙腳跳教案 篇2
【目的】
1、訓練幼兒單腳跳及雙腳夾包拋的能力。
2、培養幼兒的耐力和競爭意識。
【準備】
沙包4個。
【活動方法】
將幼兒分成相等的4隊,站在起跑線后。
【過程】
一、游戲開始,每隊的第一個幼兒雙腳夾住沙包用力拋向前方,然后單腳跳到沙包處,再用力夾包向前拋,單腳跳......直到終點線,迅速拾起沙包跑回,將沙包交給第二個幼兒,依次進行,以最先完成的隊為勝。
二、游戲規則:
1、必須雙腳夾沙包向前拋,單腳跳到沙包所拋的位置。
2、把沙包拋到終點線后,要迅速拾起沙包向回跑。交給下一個幼兒。
三、注意事項:
1、游戲開始前,教師要先向幼兒介紹雙腳夾包拋的要領。
2、鼓勵幼兒用力向前拋,以此加快速度。
幼兒園大班雙腳跳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1、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在活動中體驗參與的樂趣,增進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務。所以在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身體現狀和心理需要,讓幼兒在富有情景的環境中參加鍛煉。
2、健康活動應關注如何滿足幼兒發展的需求和情感的體驗,所以我在設計時,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練習中有自我設計、自我展示、自我體驗的機會,以完成動作參與、身體健康、社會適應等各領域的教學目標。
3、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幼兒創設相對開放的環境。適當滲透自我保護的常識,有利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地參加活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讓幼兒初步感受到屈膝下蹲,雙腳同時用力能跳得遠的道理。
2、技能目標:學會雙腳跳的動作,能在生活和游戲中跳躍各種障礙,發展幼兒腿部協調性,促進幼兒身體技機能的發展。
3、情感目標: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雙腳跳動作要領。
2、教學難點:能準確、協調、有節奏雙腳跳的動作。
活動準備
皮筋、報紙團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整隊。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節課內容。
二、基本環節:
(一)《看誰最合拍》
方法:按著老師的手勢,幼兒跟著做相應的動作。當手往上時雙腳用力起跳。往下時下蹲屈膝,同時兩手臂放松甩動,并發出“哈”聲。
規則:手上時起立,下時蹲下;下蹲時發出“哈”的聲音。
教師活動:
1、聽老師提示方法。
2、老師帶領幼兒一起練習,并評價。
3、評價幼兒的游戲情況,做得好的表揚,差的鼓勵。
幼兒活動:
1、聽老師講解方法。
2、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練習;
3、聽老師對同伴或自己表現情況的評價。
要求:
1、起蹲有節奏。
2、下蹲動作協調。
(二)雙腳跳練習
方法:自由散點練習。能用多種方式來練習雙腳跳。
教師活動:
1、老師示范講解雙腳跳的正確方法。
2、幼兒進行練習。
3、教師巡視幼兒練習情況,并及時給予評價。
幼兒活動:
1、仔細看老師的示范;
2、在老師的組織下開始練習;
3、聽老師對自己練習情況的評價;
要求:雙腳同時起跳,落地輕巧緩沖。
(三)雙腳跳障礙物
方法:六路縱隊,每組的第一個幼兒把自己的球(即報紙團)放在自己能觸到的最遠處后,雙腳跳過該球,從旁邊跑回自己的隊伍,第二個幼兒先雙腳跳過第一個球,后在按第一個幼兒的方法把球放好,跳過自己的球,回到隊伍中,依次類推。
教師活動:
1、講解示范。
2、組織幼兒練習。
3、提出要求,組織幼兒比賽,并請每組里的一個幼兒出來展示正確動作。
4、對每組的練習情況進行評價。
幼兒活動:
1、認真聽、仔細看教師的講解示范動作。
2、對于不明白的舉手發言。
3、積極投入練習中,并力求動作的正確性。
4、勇于展示,幼兒間互相幫助。
三、結束環節:
1、放松活動。
2、閉眼猜線。
閉上眼睛,退五步,進五步,看是否還在原處。
四、拓展環節:
游戲“調皮筋”。
規則:幼兒分成若干組,在同一時間內看誰跳的個數多,要求雙腳跳。
教學反思
在《快樂雙腳跳》教學活動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學,引導幼兒玩“雙腳跳障礙物”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感覺效果好不錯,幼兒也很有興趣。讓孩子們先是自己練,然后是小組互助合作學習,讓學得快的幼兒幫助學得慢的幼兒。孩子們在學習中不但自身的優勢進一步得到了展示,而且樹立了堅韌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為了更好的發展幼兒跑、跳的靈活性和合作意識。我又設計了“調皮筋”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體驗到了集體活動快樂。
在這節課中還注意了教法的運用,注意了以幼兒學習為主體,注意了在練習中自己找尋方法與教師提示相結合。幼兒的意志品質、合作意識、自信心、身體的靈活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鍛煉。這節課孩子們的收獲很大。
不過也存在不足,如:教學方法、游戲方法、訓練形式等都有一定的欠缺。
如果再讓我上這節課,我會在教學方法、游戲方法、訓練形式等方面加以改進,注意對孩子們做有針對性的指導,還要注意指導方法的多樣性。
幼兒園大班雙腳跳教案 篇4
一、設計理念
1、體育健康課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和情感的體驗,所以應給學生自我設計、自我展示、自我體驗的機會,以完成動作參與,身體健康,社會適應等各領域的教育目標。
2、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適當滲透自我保護的常識,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二、教材分析
單、雙腳跳是低年級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學重點是單雙腳前腳掌蹬地起跳與落地的方法,所以教學應著重解決這兩個問題:
1、培養學生正確的跳蹬姿勢,為學生以后的發展與提高打下基礎。
2、學會單跳,雙腳輕巧落地的方法,增加安全地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學生分析
1、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各種方式的跳躍,如模仿動物的跳躍動作,對跳躍有了一定基礎的認識,這些為學生探究、合作學習提供了可能,教學重點應放在協調用力與輕巧落地上。
2、經過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學生已經熟悉了學習環境,能通過一定合作共同參與可能的身體練習,能在學習中發揮自主性與創造性,是能相互交流。
四、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目標:通過課前、課后的拓展,課中的活動,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態度與行為。
2、運動技能目標:初步體驗單、雙腳跳的動作,發展跳躍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及協調能力。
3、身體適應目標:發展跳躍能力,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4、社會適應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創新精神與尊重他人及合作學習的習慣。
五、教學流程
(一)引起動機
1、“1、2、3、4、5,上山看老虎?”學生在第2個1、2、3、4、5口令完成以后,根據自己的想像,用身體、動作、語言表現出自己特有的造型動作(反復4次)。
(設計意圖);以游戲的形式開始體育課,完成熱身活動,使學生體驗自創動作的愉悅,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在活動中表現出“動中有思、思中有練,練中有情”。
2、拍拍小皮球:教師扮演籃球運動員,學生模仿小皮球,師生按自編兒童歌的內容,節奏邊說邊練。
師:我有一群小皮球,拍一拍。
生:跳一跳,跳一跳。(邊喊邊做)
(設計意圖)在師生共同參與的角色游戲中,讓學生體會雙腳同時蹬地起跳的動作要領,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二)發展活動
1、小兔子旅行:設計情景,旅行途中有很多大灰狼,同學們該怎樣旅行?引起學生思考,跳蹬時輕巧落地。師示范,學生模仿練習,師生共同參與。
(設計意圖)落地輕是本課重點,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情感經驗,在游戲中讓學生去體驗落地動作,并掌握落地的方法,將教學重點內化在情景之中。
2、討論嘗試:
(1)怎樣跳,才能與小兔子一樣落地輕?
(2)各小組利用場地的交換及器材的調換繼續練習,目標是落地輕、練得遠。
3、發表分享:請各組做做看,選出做得好的小組或個人帶領練習,相互交流,為完成目標而努力。
4、活動深化:最后兩次讓學生自編自創動作。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心理需要及情感體驗,在有趣的情景之中,通過分組討論,發表分享,展示歸納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并兼顧學生個體差異:適應給他們創造自我設計,展示交流及探討的機會。
六、綜合活動
1、編花籃:教師語言誘導學生分組編花籃。
師:春天到了,漫山遍野都開滿了鮮花,同學們能編出漂亮的花籃嗎?
生:自由組合進行編花籃的游戲。
2、搭帳蓬:設計設計情景,玩了一天了,晚上我們怎么辦呢?(引起學生思考,自由分組創編動作)師生共同參與游戲
3、情景結束,進行放松。
幼兒園大班雙腳跳教案 篇5
【準備】
1、兔子頭飾若干;
2、用硬紙板做成的紅蘿卜若干;
3、戶外場地放至三把小椅子。
【過程】
一、引題。
教師和幼兒帶上小兔的頭飾,教師手拿蘿卜扮演兔媽媽,請幼兒做兔寶寶和媽媽一起送蘿卜到兔奶奶,兔爺爺和兔妹妹家。
二、給兔奶奶送蘿卜。
1、教師帶幼兒跳到奶奶家,伸手做前門的動作,邊敲邊說,“篤篤篤,兔奶奶在家嗎?”
2、教師扮演兔奶奶的角色,模仿開門說:小兔子們,你們有事嗎?
3、教師引導:兔奶奶,我們來給您送大蘿卜……邊說邊遞。
三、游戲:送蘿卜。
幼兒反復幾次送到兔爺爺和妹妹家。
教案反思:
教案前,全班做舒展教案,跟著音樂輕輕的運動。在輕松音樂的氛圍中,小朋友非常愉悅舒展自己的身體。下個環節,以小兔子的角色環節進行,練習雙腳并攏向上跳,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余集體糾錯模仿。在送的環節中,一直以情景灌輸,小朋友都非常愿意送給爺爺、奶奶食物,并在游戲中繼續學習跳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雙腳跳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發展左右腳,單雙腳跳的能力,培養方位知覺感,提高全身的協調性和平衡性。
2,增強上下肢和腰腹部的力量,提高呼吸機能,強壯骨骼。
活動準備:
無障礙的室外大場地,呼啦圈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慢跑2~3圈
2,徒手熱身操
二、基本部分:
1,在場地一端畫一條起點線,幼兒每8人一組,排隊站在起點線后,在場地上分別將呼啦圈一個連一個地擺成兩條直線,教師發出口令后,每個小組的幼兒按先后順序,一個接一個地用右腳連續地從第一個呼啦圈跳到第十個,再用雙腳跳回來,回到起點等待。
2,當教師發出口令后,幼兒單雙腳交替的跳過擺放好的呼啦圈。
三、結束部分:
1,教師點評本堂課
2,師生問好下課
幼兒園大班雙腳跳教案 篇7
指導思想
體育活動既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也能改善學生的是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要想真正的落實到體育教學中去,這就需要我們體育教師不斷的進行課堂教學的研究和創新。體育課作為以動為主的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理應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愉快的活動,過多的約束只會導致學生對上體育課不感興趣,進而會影響他們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于是我在上一年級單雙腳跳課時,嘗試采用了:啟發興趣導入——興趣盎然、情緒高漲,觀察嘗試——穩定情緒,放松展示自己三個階段的教學模式。采用游戲的形式貫穿整節課,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在“樂”中求“學”,“學”中求“樂”,和諧發展。從而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高有重大意義。
教材選擇
按照《大綱》和教學進度,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本課將玩素質練習(單雙腳跳)相互搭配,突出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全面發展身體的原則。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懂得單雙腳跳基礎配合。
2、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互幫互學
3、敢于展示自己、表現自己。
教法
本課所采用的教法有:比賽法、啟發式、語言法、分解法、討論法、直觀法、自選法、自練法等。
設計思路
課的一開始在教學方法上就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先導。抓住低年級小學生想象力豐富、興趣廣泛、模仿力強、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把平凡的事物、現象編成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將學生帶進充滿幻想的童話世界中。在學習方法上突出“小尾巴”→親身實踐(扮演角色)的學習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激活學生的思維,主動地進行探索、發現和體驗同時達到將準備活動做開的目的。當完成了前面的鋪墊工作之后,我們來到了溫故知新階段。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學生進行自學嘗試如何能用單腳和雙腳夾住報紙跳過場地上的圖案、摸索最終找到答案(突分配合)。開展“購房子”的游戲一方面將體育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使學生的單雙腳跳能力得到加強鞏固。這樣的教學方式避免了傳統的由教師一灌到底的填壓式教學,創設出一種主動的求知氛圍,使學生能主動思考,更加積極投入到課中去。如何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完全放松,這個問題我反復考慮了很久。最后我選擇學生自由組合玩“木偶人”的游戲,讓學生自由發揮盡情表現各自的特長增強自信,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教學流程
一、啟發興趣活躍情緒
1、激趣游戲:快快排隊
2、引導性游戲:“別捉我的小尾巴”
教師自編小故事啟發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小動物并加以模仿相互捉對方的尾巴嬉戲。
六個小組比比看哪一個組最先做到快、靜、齊。
1、學生用報紙當成“尾巴”模仿動物。
2、學生自由組合,自覺、自主地參與到教學中。
3、引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模仿動物跑、跳(單雙腳跳)。
4、練習時仔細觀察,發揮想象大膽模仿,注意安全。
二、保持活躍情緒發展運動能力
1、通過學生的練習,隨機講解單腳跳的動作方法。
2、游戲:“購房子”
三、穩定情緒身心恢復階段
課后反思:
體育課程改革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師不再是凌駕于學生之上,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觀,讓學生從小自覺、主動地學會生存、學會健體。在本節課著重學生的創造意識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從中發展學生的實踐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