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報紙上的洞(精選3篇)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報紙上的洞 篇1
設計意圖:
報紙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小朋友也不陌生。我們會用廢舊報紙來做很東西,可是今天的報紙上怎么會有一個洞洞?我也是借著孩子對報紙上有洞洞的好奇心,來幫助小班孩子解決不敢主動和身邊的人打招呼的問題。我們班孩子因為初入幼兒園,每天不太主動地和老師、小朋友打招呼,因此安排本次語言活動就是讓小班孩子能從觀察圖片中嘗試大膽去說,逐步體驗交到好朋友的快樂,能勇敢和他人打招呼。
活動目標:
認知:嘗試觀察畫面,理解丑小兔變勇敢故事內容。
技能:能大膽表述畫面內容。
情感:體驗大膽與他人交往的快樂。
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動重點:能認真傾聽丑小兔改掉害羞膽怯的心里過程,并嘗試觀察畫面。
活動難點:愿意表達,在生活中能勇敢大膽的去交朋友。
活動準備:《報紙上的洞洞》pt、幼兒對報紙以及對洞洞認識的經驗準備、報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報紙,引出故事《報紙上的洞洞》。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看,這是什么?對的報紙上都有什么?
二、理解、欣賞繪本
1.教師播放幻燈片,引出兩個主人公。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請你說說圖片上你看到了誰?他們的表情是怎么樣的?
2.引導幼兒觀察丑小兔和蘋果豬的表情,他們對待路上行的態度?
師:我們看看,蘋果豬遇到好朋友怎么做的?那丑小兔又是怎樣做的?(播放音頻)
3.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如何讓丑小兔勇敢打招呼。
師:蘋果豬想幫丑小兔改掉這個害羞的毛病。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師:蘋果豬拿報紙干什么呢?是讓丑小兔看報紙嗎?你發現了什么,哦報紙上有個洞洞!這個洞洞是用來干什么的?
4.引導幼兒認真觀察畫面并大膽表述看到的畫面以及洞洞的變化。
師:報紙上的洞洞越來越大,看到的也越來越多,還有什么呢?
5.引導幼兒回顧丑小兔的變化。
小結隨著報紙上的洞洞一點點變大,丑小兔的膽子也一天天地大了起來,直到有一天,報紙上的洞洞大得不能再大了丑小兔再也不需要報紙了。
三、活動延伸
師:丑小兔終于改變了害羞、膽怯的心里,愿意和人交朋友了,你們有朋友嗎?他是誰?快勇敢的用自己的方式去打招呼吧!
活動反思:
故事的主人公是丑小兔她膽小、內向、怕與人交往。丑小兔害怕、膽怯,蘋果豬大膽熱情,圖中他們兩個的表情形成鮮明對比,引發幼兒的思考。故事開始蘋果能豬熱情的與路人打招呼丑小兔膽怯的躲在窗戶后面最后丑小兔也能微笑的面對路人。孩子們了解到故事書中丑小兔子,他在好朋友蘋果豬的幫助下,從報紙的洞洞里認識很多的朋友,由此克服了膽小害怕的心里,能大膽地和朋友交往。活動通過觀察畫面,以及后面的猜一猜環節激發孩子參與的興趣,讓孩子明白只要大膽勇敢就能夠找到更多的朋友。但是對于托小班的孩子,只明白道理是不夠的我還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地鼓勵讓他們勇敢的嘗試體驗大膽交朋友得快樂。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報紙上的洞 篇2
課程分析:
1.繪本內容適宜小班年齡特點。《報紙上的洞》刻畫了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一個是性格開朗的蘋果豬,一個是膽小內向的丑小兔,這兩個角色極具代表性,與現實生活中一些小班幼兒的性格非常相似。所以整個繪本內容容易引起幼兒情感共鳴,讓小班幼兒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對丑小兔的關心之中。同時,故事中蘋果豬給丑小兔的建議,不僅能吸引小班幼兒,對于現實中一些膽小幼兒也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2.活動注重幼兒思維能力培養。教師通過報紙的洞一點點變大這個情景,自然巧妙地整合了對幼兒觀察力的發展,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既充滿趣味,又富有挑戰。整個活動充分挖掘了教材中蘊含的教育元素,運用繪本情景,一步步地挑戰著小班幼兒的思維能力,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中獲得觀察想象、分析判斷、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
3.活動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發展。本次活動在激發幼兒思維的過程中,教師也沒有忽略對幼兒情感的積極引導。利用繪本中丑小兔手中的報紙,一邊玩游戲,一邊培養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將丑小兔漸漸敞開心扉的過程生動地展現在孩子面前。同時,在課件中插入了自己的照片,讓孩子們不再膽怯,積極表達,讓小班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歸宿,也真正體驗與朋友在一起的溫暖。
課程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仔細觀察畫面并大膽猜測。
2.愿意大膽講述,體驗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4.閱讀故事,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課程準備:
故事PPT、報紙若干、教學平板
課程過程:
一、引出主題
——你見過報紙嗎?在哪兒見過?原來,許多地方都有報紙。
——這張報紙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報紙上怎么會有洞洞呢?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它的名字就叫《報紙上的洞》。
二、傾聽故事
1.故事講述
——丑小兔和蘋果豬是兩個好朋友,它們倆都喜歡趴在窗臺前看馬路上的風景。蘋果豬看到從窗前經過的人都會熱情地與他們打招呼,它有了許多新朋友。
——可是丑小兔是怎么做的?它為什么要躲起來?丑小兔心里想:有什么辦法能讓我看到大家,卻讓他們看不到我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蘋果豬決定幫幫好朋友,它帶來了一張有洞的報紙。丑小兔覺得這個辦法挺好,便決定天天趴在窗臺上假裝“看報紙”。第一天早上,當蘋果豬和朋友們打招呼的時候,咦?丑小兔在哪里?
2.游戲:洞洞里的秘密
——這么小的洞洞里看得到東西嗎?我們也來看看洞洞里有什么?
——在洞洞里看東西有趣嗎?老師幫你們準備了一些有洞洞的報紙,請你們走一走,看一看,透過洞洞,我們能看到什么?
三、體驗情感
——丑小兔覺得這個洞洞太小,它決定要把洞洞剪大一點。第二天,它在洞洞里又看到了什么呢?有這么多人從它家窗臺前經過,它的膽子越變越大了。
——第三天,為了看得更清楚,丑小兔把報紙上的洞洞越剪越大,越剪越大。終于,丑小兔把自己整個身子也露在了外面,朋友們看到了丑小兔,都很熱情地和它打招呼,真開心呀!
——你的好朋友是誰呀?今天你們又多了一個大朋友,那個朋友是誰呀?誰愿意和我抱抱?我們也像丑小兔一樣,去找很多很多好朋友吧!
課程反思:
故事內容較簡單,符合小班剛入幼兒園孩子的心理。活動一開始我由露出蘋果豬的鼻子、丑小兔的耳朵,讓幼兒猜測是誰,這個環節非常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活動過程中,我還讓每個小朋友都拿著一張有洞洞的報紙體驗丑小兔躲在洞洞后面看外面世界的感受,這個反思大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隨著情節的發展,洞洞變大之后,我在此時插入了動畫的效果,也就是從小兔子的門口經過了有哪些朋友,從一個男孩開始,漸漸的到兩個、三個、四個,告訴孩子們,數字是有遞進的,而且人數量也是會發生變化的。
最后我插入了一張自己的照片,讓他們猜猜這個人會是誰?你見過嗎?這樣的話也就能夠完成我們的活動目標。活動結束之前,我也和小朋友們進行了一個互動,瞧!今天你們除了班級里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你們還多了一個大朋友,那個人會是誰呢?孩子們在我的一個暗示下,都到了我的`身邊,激發孩子愿意大膽的與陌生人交往,也是作為小班年齡階段需要培養的重點目標之一。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報紙上的洞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小豬用報紙上的洞洞幫助小兔克服膽小的缺點。
2.體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活動準備:多媒體活動過程:
一、認識小兔(價值分析:認識小兔,發現小兔的膽小特點。)
1.出示圖
一、二:認識小豬和小兔,引導幼兒打招呼。你們站在窗前看過風景嗎?看到過什么風景?
2.你們覺得,當有人走過的時候,兩個好朋友會怎樣呢?
3.小豬很大方,可是小兔呢?它怎么樣?為什么要躲到窗簾后面呢?小結:用小兔喜歡的東西吸引它出來,真是好辦法!
二、報紙上的洞洞(價值分析:觀察畫面,理解小豬作為好朋友幫助小兔克服膽小的過程。)
1.出示圖
三、四:我們來看看小豬和你們想的辦法一樣嗎?聰明的小豬找來了一樣東西,它能幫助小兔,我們來看它是什么?這張有洞洞的報紙能怎么幫助小兔呢?看就看唄,干嘛從洞洞往外看?
2、出示圖
五、六: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找到小兔嗎?它在哪兒?在干什么?
3.出示圖七至圖九:你發現洞洞有什么不一樣嗎?
4.觀察圖七:
第一天的洞洞最小,小兔看見了什么?
5.觀察圖八:
洞洞大一點了,小兔看見了什么?
6.觀察圖九:
洞洞更大了,小兔看見了什么?它心里會怎么想?
7.出示圖
八、九:
報紙上的洞洞那么大了,小兔的臉都露出來了,可是它一點兒也不知道。大家發現小兔了嗎?猜猜大家會說什么?
8.出示圖十:現在小兔還會害羞嗎?
小結:小兔扔下報紙,它不再害羞了,笑嘻嘻地跟大家打招呼。
三、變化的洞洞(價值分析:和朋友做游戲,體驗從害羞到大方的變化。)
1.這個故事有趣嗎?這么有趣的故事,會叫什么名字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2.我們的寶貝也和老師一起去看看,和好朋友們大方打招呼吧!
3.游戲:變化的洞洞。(孩子選擇一個尺寸的洞洞,站在洞后,和好朋友說一句話,看看誰說的話能得到最響亮的掌聲。)
小結:大方的朋友大家都喜歡,寶貝們,和好朋友要一起大方相處和玩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