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秋天多么美教案(精選4篇)
大班綜合:秋天多么美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
2.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跳音的唱法。
3.引導幼兒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感受秋天的美好。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附點音符和跳音的正確演唱。
活動準備:
圖譜PPT、棉桃等小圖片一套、歌曲的音樂、事先對棉桃等農作物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1.發聲練習
2.邊打節奏邊練習發聲(X·X X| X·X X|X X|X -|)
3.這個叫附點節奏,我們再來聽另外一種附點節奏,聽聽它跟剛才的節奏有什么不一樣。(X·|X X X X|)
二.學唱歌曲
1.引出主題師:秋天到了,好多農作物都成熟了,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其中的一種,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出示沒開的棉桃圖片)這叫棉桃,因為它沒開的時候就像桃子一樣,所以我們叫它棉桃!接下來,我們來聽一首歌曲,名稱叫做《秋天多么美》,聽一聽里面的棉桃是怎么樣的?
2.理解、學唱歌曲
。1).熟悉、理解歌曲(老師清唱第一段)師:這首歌曲的名稱叫什么?你從歌曲里聽到了什么?棉桃姐姐是什么樣的表情?(根據幼兒的回答,可以把描述棉套的幾句話唱一唱)歌曲里面重復在唱的是哪一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來來來來"是在叫大家都來發現秋天的美)
。2).熟悉歌曲節奏師:剛剛我們拍了兩個節奏,大家還記得是怎么拍的嗎?請一個小朋友來把第一個節奏來拍一拍(然后全體小朋友一起拍,教師可以邊拍節奏,邊唱,第二個節奏同上)師:現在,我們按著這個節奏,來一起把歌詞念一遍。
。3).學唱歌曲(出示圖譜PPT)教師清唱,幼兒跟唱兩邊(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拍手跟唱)學唱跳音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張圖譜,你發現了什么秘密?(這個叫跳音,要求我們唱這一句的時候,要用跳躍的'聲音來唱,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唱一唱)跟著鋼琴學唱兩邊(第一遍要求把跳音唱出來,第二遍要求懷著秋天多美好的感情來唱)
三.歌曲延伸
師:這首歌曲還有兩段,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第二段和第三段又是在講誰?(播放整首歌曲,要求第一段可以跟著唱,第二段、第三段要認真聽) 師:第二段和第三段講到了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出示圖片稻花和高粱)關于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又會怎么樣呢?我們留到下節課再來學,今天我們就學到這里。小朋友們再見。
大班綜合:秋天多么美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鞏固附點音符的演唱。
活動準備:
秋天背景圖、棉桃等圖片一套、鋼琴、布置秋天的美麗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都去過秋游,今天老師也帶來一首關于秋天的歌送給你們。下面讓老師唱給你聽,引發幼兒好奇心及注意力。
二、展開部分
1、師唱歌后,提問幼兒聽到歌曲后的感受,教師依據幼兒的答案總結出秋天給我們帶來的心情感受。
2、教師再次唱歌,提問幼兒聽到歌曲中的哪些內容,它們在做什么,教師唱出幼兒說出的正確歌詞。比如幼說多么,教師唱出秋天多么美這句歌詞。
3、教師引入小游戲(以紗巾代替樹葉邊唱邊飄落到幼兒頭上,落到某個幼兒頭上翻動屏幕上的數字)引出歌曲中關于秋天的圖片既歌詞內容,教師講清楚游戲規則,請幼兒重復規則。師用紗巾師范,選中幼兒翻動屏幕的數字,如翻開棉桃的圖片。教師加以引導,講解秋天的特點變化。最后請個別幼兒模仿教師用紗巾游戲,師和其他幼兒一起唱歌詞參與游戲。
4、教師出示跟歌詞對應的關鍵圖片,比較圖片內容,引導幼兒說出其中相似圖片的區別。讓幼兒按順序排列,以此鞏固歌詞內容。教師引導幼兒驗證歌詞唱出歌詞,教師完整唱出歌曲。
5、幼兒共同演唱
教師:用你好聽的歌聲送給客人老師,幼兒一同歌唱。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演唱的真好聽,下次我們再把好聽的歌曲送給客人老師。帶領幼兒走出教室。
大班綜合:秋天多么美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歌曲《秋天多么美》
設計思路: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表現"秋天豐收景象"的歌曲,教師可利用幼兒周圍生活環境,引導他們在欣賞田野里成熟的農作物的基礎上,感受豐收的喜悅和快樂,為幼兒演唱 歌曲提供感性經驗。 由于歌曲是三段歌詞。本節活動借鑒了許卓婭教授的"圖譜教學''設計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理解歌詞內容,并激發幼兒歌唱的興趣。
教學目標:
1、用愉快地情緒演唱。
2、學習看圖譜記憶歌詞,體驗領唱、合唱的樂趣。
3、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
1、 教師帶幼兒到農田秋游,觀看秋天豐收的景象。
2、 歌曲磁帶,歌曲的圖譜一幅。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1、教師:小朋友,我們去秋游時,看到了什么?秋風吹得棉桃、稻子、高梁怎樣呢?
2、教師完整清唱歌曲,幼兒欣賞。
3、向幼兒介紹歌曲名稱,提問歌詞內容。
4、教師彈琴范唱,幼兒也可打拍子感受節奏。
二、學唱歌曲
1、請幼兒完整輕聲跟唱。
2、幼兒唱第一段。
。1)幼兒跟唱第一段。
(2)師幼共同演唱第一段。
3、 學唱第二、三段
。1)教法與第一段相同。
(2)師幼完整演唱一、二、三段歌曲。
(3)提示幼兒用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也可以自編動作表演唱。
(4)1--16節可嘗試幼兒領唱或者教師領唱。1 7-28小節至結束師幼兒合唱。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教學反饋: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優美、活潑的兒童歌曲,本次活動有三個目標:
1、讓幼兒感受優美的樂曲,并能用自然的聲音唱出來。唱時要表現出喜悅輕快、活潑的情緒。
2、通過歌曲教學加深幼兒對秋天的認識。
3、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
為了達到本節活動的目標,我把本次活動分為四大環節,即秋天的序曲、認識秋天、歌唱秋天、美麗的秋天,從聽、看、動、作、思五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設計。
一、聽,即用耳朵聽。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因此在歌曲教學活動中,我采用多聽多變的形式,變換著不同的形式讓幼兒多聽。如聽mtv唱片、聽老師范唱、帶著問題聽、打著節奏聽、跳著舞來聽等,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學唱歌曲,培養其獨立學習的能力,避免了老師唱一句,幼兒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學。
二、看,百聞不如一見,活動前我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種植物,讓幼兒過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了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如考慮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鋼筋建筑的高樓里,離秋天里農村收獲的景象距離很遠,因此,我把農村收獲的景象用相機拍下來制成課件,讓幼兒有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分享收獲的喜悅,加深了對秋天的認識,同時利于歌曲的感情處理。
三、動,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因此不失時機給孩子提供動的機會,讓幼兒心動、腦動、口動、手動、全身動,感情處理讓其心動,歌曲創作讓其腦動,歌曲演唱讓其口動,節奏強弱讓其手動,豐收舞蹈讓其全身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四、作。即創作,在平日的活動中孩子的創新總是令我贊嘆不已,因此我大膽地進行著教學實驗,不論是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聲與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把想說的用歌聲唱出來,我想充滿歌聲的童年一定是快樂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有著豐富的內涵,借助《秋天多么美》優美的音樂,結合新課改的精神,我從各個領域進行教育滲透,如自然科學教育、藝術教育、品德教育、衛生教育等,使幼兒不僅僅是學到了一首好聽的歌,而是學到了許許多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
大班綜合:秋天多么美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認識一年四季并著重認識秋天。
培養幼兒對秋天的熱愛。
培養幼兒自己動手制作秋天圖。
體驗明顯的秋季特征。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對秋天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 導入:小朋友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哪幾個呢?
。ㄋ膫,春夏秋冬)
2、那那個小朋友能告訴老師,我們現在是哪個季節?
(秋天)
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講秋天的故事
二、基本環節
1、看秋天圖片,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們看看照片,秋天美不美啊?小朋友們喜歡秋天嗎?
幼兒:美,喜歡
2、 引導幼兒說出秋天的變化
教師:小朋友們看看,我們秋天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樹葉落了、果實熟了
4、加深對秋天的印象
教師:小朋友們猜猜秋天有沒有味道?是什么味道?
小朋友們吃蘋果的時候秋天是甜甜的味道是不是,吃米飯的時候是香噴噴的味道·····
5、讓幼兒完成作品
教師:小朋友們喜不喜歡秋天啊?那我們留住他好不好?怎么留住啊?
幼兒:喜歡,畫在紙上
1、讓幼兒完成的共同的作品。
(準備好的學具讓幼兒自己動手完成)
三、結束部分:
1、進行作品賞析。
。ㄎ覀儊肀缺饶慕M做得最好)
2、鞏固記憶,加入音樂
。ㄒ黄鸪肚锾於嗝疵馈罚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本堂課是幼兒對季節的認知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本堂課結合實際,讓幼兒容易理解并學會,與教師配合良好,互動較好
3.本堂課效果較好,個別幼兒有些不明白,下次因考慮好整體幼兒
4. 本堂課效果不錯,但有些地方需改進,應加深幼兒對季節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