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生態文明教案(精選4篇)
幼兒園生態文明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保護身邊環境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了解垃圾的危害。
2、減少垃圾的產生,提高幼兒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3、使幼兒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愛護環境,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主題的有關書、圖片、光碟及文字資料
活動過程實錄
一、做一做《手指操》
海娃哥哥年紀小,站在山坡來放哨,
爸爸叫他送情報,情報緊急很重要。
雞毛信,不一般,三根雞毛插上面。
海娃娃送信快快走,趕著羊群過山口。
站在山口看一看,搶糧的鬼子在搗蛋。
遇見鬼子把他搜查遍,什么東西也沒見。
海娃娃送信真勇敢,闖過一關又一關。
翻山越嶺不怕累,把信交給了游擊隊。
海娃送信立大功,人人夸他小英雄。
二、說一說
1、 教師導入:
師:小朋友,上課前老師先請你們來看一段錄像。在看的時候看哪個小朋友最認真表現得最好,能回答上老師的問題。
師:從這段錄像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吧!
幼:“有很多垃圾”、“公路的兩側有垃圾,很臭。”“小河里面有垃圾也很臭”“水果皮、飲料瓶、雪糕袋、塑料袋、糖果紙……”
師:“這些垃圾污染了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怎樣做才能保護身邊的環境呢?(幼兒自由的說)
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每個人每天都制造許多垃圾,那將會是什么樣呢?
幼:“垃圾會讓干凈的水變得很臟。”“小河被垃圾污染了,小魚和小蝦就會死掉。”“路的兩側有垃圾污染環境,人就會很容易生病。”“莊家被污染了就不能生長。”
三、看一看、說一說
(一)、幼兒看圖片
師:“我們人類每天都會制造大量的垃圾,這么多的垃圾怎樣處理呢?”
師:這些垃圾會通過掩埋、焚燒等方式進行分解。如:食物、一些自然垃圾(如落葉),掩埋一段時間就會腐爛;但有些垃圾是很難分解的,(如:塑料和玻璃做成的東西,其中有一些是可以進行二次回收再利用的.)
(二)如何利用垃圾
1、師:小朋友都知道垃圾可以回收,那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呢?
幼:”廢紙可以回收。”“喝完的飲料罐可以回收。”
師:我們怎樣可以變廢為寶呢?
“可以用回收的紙盒進行手工制作,做很多好玩的玩具。還有很多的垃圾可以加工利用,因此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三)、師:知道垃圾有這么多的危害,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我們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亂扔紙屑、水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糖果紙……”
四、德育滲透
師:你們知道垃圾嚴重的影響著我們周邊的環境,除了老師,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保護環境外,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保護環境的大行動中呢?
“我們可以去告訴身邊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一起保護環境。”
五、學一學、背一背
1、教幼兒學背兒歌:
《亂扔垃圾可不好》
小猴子,蹦蹦跳,爬上大樹摘香蕉;
吃完香蕉皮亂扔,不講衛生真糟糕。
小花貓,喵喵叫,吃完小魚胡子翹,
魚刺扔進垃圾筒,講究衛生妙妙妙。
我們所有小朋友,良好習慣要記牢,
清潔衛生人人愛,亂扔垃圾可不好。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都很愛自己的家,那么老師給你們布置一個任務,回去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一下你心目中的美麗家園的形象吧!
1、關于環保話題幼兒接觸的并不很多,對身邊的垃圾與環境的關系還很陌生。我在教育活動設計中,著重了垃圾與環境的關系使幼了解了垃圾對人類的危害進一步向幼兒滲透變廢為寶的意識。
2、培養幼兒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幼兒新的學習興趣,使之完成教學目標。
在整個活動中突出表現了以下幾點:
1、注重利用周邊環境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2、利用“問題”“兒歌”展開、擴展教育教學活動。
教學反思:
小朋友,通過這節課讓我們知道了保護環境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我希望小朋友們從我做起,互相監督,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把我們的家園變成萬物吐綠、百花飄香的大花園而共同努力吧!
幼兒園生態文明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了解環保工人的辛苦。
3、利用一些廢棄物品做手工。讓幼兒知道廢棄物的好處。
4、使幼兒掌握一些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5、主動參與環保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1、 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 知道環保的重要
活動準備
廢棄的塑料瓶 塑料袋 藥瓶等
活動過程
1、師生問好
2、導入(通過光碟讓你給幼兒了解環保工人的辛苦)
3、通過班級實況讓幼兒了解環保的好處(如:班級干凈,沒有細菌等
4、舉實例(那位小朋友看到垃圾隨手撿起,并提出表
揚,激勵其他小朋友。
5、班級成立獎罰制度。
6、利用廢棄物制作手工
7、總結
(11)大班語言教案《保護環境》
活動目標
1、保護身邊環境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了解垃圾的危害。
2、減少垃圾的產生,提高幼兒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3、使幼兒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主題的有關書、圖片、光碟及文字資料
活動過程實錄
一、做一做《手指操》
海娃哥哥年紀小,站在山坡來放哨,
爸爸叫他送情報,情報緊急很重要。
雞毛信,不一般,三根雞毛插上面。
海娃娃送信快快走,趕著羊群過山口。
站在山口看一看,搶糧的鬼子在搗蛋。
遇見鬼子把他搜查遍,什么東西也沒見。
海娃娃送信真勇敢,闖過一關又一關。
翻山越嶺不怕累,把信交給了游擊隊。
海娃送信立大功,人人夸他小英雄。
二、說一說
1、 教師導入:
師:小朋友,上課前老師先請你們來看一段錄像。在看的時候看哪個小朋友最認真表現得最好,能回答上老師的問題。
師:從這段錄像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吧!
幼:“有很多垃圾”、“公路的兩側有垃圾,很臭。”“小河里面有垃圾也很臭”“水果皮、飲料瓶、雪糕袋、塑料袋、糖果紙……”
師:“這些垃圾污染了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怎樣做才能保護身邊的環境呢?(幼兒自由的說)
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每個人每天都制造許多垃圾,那將會是什么樣呢?
幼:“垃圾會讓干凈的水變得很臟。”“小河被垃圾污染了,小魚和小蝦就會死掉。”“路的兩側有垃圾污染環境,人就會很容易生病。”“莊家被污染了就不能生長。”
三、看一看、說一說
(一)、幼兒看圖片
師:“我們人類每天都會制造大量的垃圾,這么多的垃圾怎樣處理呢?”
師:這些垃圾會通過掩埋、焚燒等方式進行分解。如:食物、一些自然垃圾(如落葉),掩埋一段時間就會腐爛;但有些垃圾是很難分解的,(如:塑料和玻璃做成的東西,其中有一些是可以進行二次回收再利用的。)
(二)如何利用垃圾
1、師:小朋友都知道垃圾可以回收,那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呢?
幼:”廢紙可以回收。”“喝完的飲料罐可以回收。”
師:我們怎樣可以變廢為寶呢?
“可以用回收的紙盒進行手工制作,做很多好玩的玩具。還有很多的垃圾可以加工利用,因此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三)、師:知道垃圾有這么多的危害,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我們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亂扔紙屑、水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糖果紙……”
四、德育滲透
師:你們知道垃圾嚴重的影響著我們周邊的環境,除了老師,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保護環境外,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保護環境的大行動中呢?
“我們可以去告訴身邊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一起保護環境。”
五、學一學、背一背
1、教幼兒學背兒歌:
《亂扔垃圾可不好》
小猴子,蹦蹦跳,爬上大樹摘香蕉;
吃完香蕉皮亂扔,不講衛生真糟糕。
小花貓,喵喵叫,吃完小魚胡子翹,
魚刺扔進垃圾筒,講究衛生妙妙妙。
我們所有小朋友,良好習慣要記牢,
清潔衛生人人愛,亂扔垃圾可不好。
六、小結
小朋友,通過這節課讓我們知道了保護環境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我希望小朋友們從我做起,互相監督,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把我們的家園變成萬物吐綠、百花飄香的大花園而共同努力吧!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都很愛自己的家,那么老師給你們布置一個任務,回去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一下你心目中的美麗家園的形象吧!
1、關于環保話題幼兒接觸的并不很多,對身邊的垃圾與環境的關系還很陌生。我在教育活動設計中,著重了垃圾與環境的關系使幼了解了垃圾對人類的危害進一步向幼兒滲透變廢為寶的意識。
2、培養幼兒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幼兒新的學習興趣,使之完成教學目標。
在整個活動中突出表現了以下幾點:
1、注重利用周邊環境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2、利用“問題”“兒歌”展開、擴展教育教學活動。
(12)大班教案《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含反思
活動目標
一、讓孩子認識到亂丟垃圾破壞環境這些不良行為的嚴重性
二、 通過視頻,圖片、故事,實例等等感化孩子,使孩子知道破壞環境是不好的行為,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三、 另舉如何做才是保護環境等等。
四、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五、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重點難點
引導孩子認識破壞環境的嚴重性,愛護環境的重要性,明確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聽兒歌《我是小畫家》贊美小畫家的勤勞,讓環境變得美麗,引導孩子想想:我們小伙伴怎么才能讓環境變樣?出示優美環境的圖片(讓孩子對優美環境有個基本認識。接下來給孩子們出示另一組圖片,滿地垃圾,墻上胡亂踩腳印,樹枝被折等。
并提出問題:那組圖片讓你滿意?滿意的在哪?
另外的為什么不滿意,從哪看得出來?
二、基本環節、
聽故事,同時結合圖片,影視片段,對優美環境做初步認識,通過教師圖片影視片段的進一步解釋說明,使孩子更進一步了解其中的美。跟孩子互動交流自己對以上優美環境的認識,感受。從內心感覺環境的優美。
轉到教學重點:可是近日里,我發現我們周圍的一些不好的現象,出示一系列不良行為的圖像,讓孩子們說說不好在哪,他們是怎么影響環境衛生,破壞我們身邊環境的。從觀察,發現到說說自己的看法,已經對這些現象有初步的認識,我從中做進一步解釋說明,引導說出不好的行為對環境的影響。重點想想:我們面對這些現象該如何做?說出本節課的主題(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并逐一讓孩子們接受愛護環境的的重要,如何做到保護環境。
三、結束環節、
少數孩子因為是獨子,在家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對保護環境意識認識不夠
四、延伸環節、
讓孩子回味優美景色,同時請小朋友課后認真觀察周圍發生的破壞環境的現象,想想我們該怎樣制止,并如何使我們周圍的環境更美。
教學反思
1.首先,本節課的教學是根據孩子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從視覺的角度來呈現教學內容,讓孩子們從認識,觀察,評論等步驟進行教學。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我覺得本節課的教學做到目標明確,教學過程過度緊扣,做到層層遞進。不好的地方是:沒能面向全班孩子,部分孩子受家長的影響對愛護環境意識不強,針對這一現象我爭取把愛護環境深入班級,深入個人,從而真正做到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⑴ 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希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納,針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每一點進步都應該及時發現,認真肯定。同時也給孩子自己的空間,不能將他們還沒自己認識的現象強加給他們,從事情的表面開始教育,使他們能從內心感知,從周圍發生的種種現象中發現好與壞,該向哪方面學習。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是很注重直觀視覺的、聽覺的,教學中應采用圖像,影片等教育手段,同時引導孩子用對比的手段知道好與壞,進一步理解所發生的現象對生活、學習的影響。從而促進孩子對事物認識能力的提高。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教學過程中,活動的環節中的各個步驟是根據孩子接受能力認識變化而變化的,對課堂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認真解決。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跟孩子們互動交流是我課堂中較為滿意的環節,及時發現孩子接受的程度也能從孩子的表現中看出,從而轉變教學技巧達到教學目標。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想方設法把上次課堂里活動中沒能很好參與的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活動面向弱勢。同時聽取有更多教學經驗的教師的意見提升自己的教學手段,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多樣化。
幼兒園生態文明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講究衛生,懂得環境的美、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和保護,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和做環保小衛士的愿望。
2、啟發幼兒做一些環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自覺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3、點數數量是10的物品,學會10的數數。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方法:
歌曲引導,故事引導,通過玩具,繪畫等書面,直觀的手法讓幼兒能很好的處理自身的個人衛生,以及自己所處的環境衛生。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塑料袋、錄音機、音樂磁帶、故事磁帶《亂扔垃圾的小熊》、玩具(雪花片每人10個)、油畫棒、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體聽音樂進行表演《邋遢大王》。
2、師:剛剛歌曲中唱到了什么?那你們是怎樣做的呢?
剛才小朋友們說的太好了,老師希望你們做的跟說的一樣,那么你們就都是講衛生的好孩子了。哎,小朋友,我們自己每天都干干凈凈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要學會哪些呢?好,讓我們先來一起聽故事吧!
二、基本部分:
1、聽故事錄音《亂扔垃圾的小熊》
教師提問:小熊做的對嗎?為什么?小草、小樹、小花為什么不愿意?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
2、出示教學掛圖(一):
讓孩子們觀察圖中的小朋友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教師小結:
3、出示教學掛圖(二),讓幼兒仔細觀察,點數。
4、操作練習:
給幼兒雪花片玩具,讓孩子們每個人點數出10個玩具,來鞏固對10的數數。
5、游戲:"送垃圾回家"。
讓幼兒把教室內的垃圾放到垃圾箱內,看誰撿的垃圾多。
三、活動結束:
讓幼兒手拿垃圾袋到戶外去撿垃圾,并將垃圾分類處理。
反思:
通過觀看動畫,了解故事的方式讓幼兒知道要注意個人衛生和保護自己周邊的環境。幼兒在整個過程之中都很開心,也很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去。
知道要保持自身的個人衛生,要保持自己所在的環境中的衛生,能夠在所處的環境之中看到垃圾能自覺的撿起來,并分來扔進垃圾桶內。
幼兒園生態文明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了解環保工人的辛苦。
3、利用一些廢棄物品做手工。讓幼兒知道廢棄物的好處。
4、使幼兒掌握一些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5、主動參與環保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1、 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 知道環保的重要
活動準備
廢棄的塑料瓶 塑料袋 藥瓶等
活動過程
1、師生問好
2、導入(通過光碟讓你給幼兒了解環保工人的辛苦)
3、通過班級實況讓幼兒了解環保的好處(如:班級干凈,沒有細菌等
4、舉實例(那位小朋友看到垃圾隨手撿起,并提出表
揚,激勵其他小朋友。
5、班級成立獎罰制度。
6、利用廢棄物制作手工
7、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