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快樂炒面教案(精選4篇)
小班美術快樂炒面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說一說、玩一玩、看一看,了解炒面的過程。
2、嘗試用棉簽畫直線,鞏固撕貼的技能。
3、在制作炒面的情境中,和同伴、老師分享自己的小菜,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體驗做菜和作畫融合的樂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制作炒面的過程有一定的了解。
2、幼兒作畫用的紙盤、顏料、棉簽和各種葷素菜、炒面的圖片和PPT。
3、示范作品。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來了呀?(出示小兔指偶)
2、小兔說:“我最近找了一個新工作,就是做廚師,我會燒很多好吃的東西,你們都來看一看吧。” 你們想去嗎?那我們出發吧。
3、(出示各種葷素菜PPT)
小兔說:“看,我做了這么多菜呢”
認識各種菜肴
4、小兔真能干,我們一起為她鼓掌。
小兔說:“我還有個絕活呢,會做一樣很特別的菜,你們來猜猜是什么?”
(出示炒面PPT)
二、教師示范制作炒面 (出示示范作品)瞧,這是老師學做的炒面。“炒面,雞蛋炒面”
“看上去真香啊,我肚子餓了,我們也來做炒面好不好?”
請小棉簽幫忙。
(1)放油。
我先在盤里倒上油,用小棉簽蘸一蘸,油倒進去了嗎(倒進去了)什么顏色(黃色),看越來越多了,擠在了一堆,好,可以了嗎?(可以了)
(2)下面。
油放好了,接下來要做什么? 我現在要下面了,換一根棉簽,蘸一蘸,瞧,一根面條下好了。 可是一根夠不夠呀(不夠),一根面條怎么吃的飽呢,所以我們要多下點,一根、一根又一根,來我們一起拿出小手來試試看,一根、一根,找空的地方下,下的滿滿的,但千萬不能讓面條粘在一起,那樣會變成面團,就不好吃了。
(3)撒蔥。
現在我想在面條上撒點香蔥,那樣炒出來的面會很香,(出示皺紋紙) 我把蔥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撒在面上,因為太長了就不好吃了,大拇哥和二拇弟撕下來。 開始撒蔥花了,輕輕的撒,要不油會濺出來燙到的,好了現在蔥也撒好了。我要開始炒面了,“炒、炒,炒面條,炒一炒,翻一翻,蓋上蓋子燜一燜,啵嚕嚕,啵嚕嚕,打開蓋子聞一聞,啊,我的炒面真香啊”
(4)加菜。
可是光一碗面好象營養不是太豐富,我得再加點菜。 (出示各種葷素菜圖片)你們想吃什么? 撕下來,貼上去。 看(平平的端起盤子),我的雞腿炒面做好了,聞一聞,香不香? 你們想不想也做這樣一碗好吃的炒面呢?(想)
(5)介紹材料
盤子、油、面條、香蔥、棉簽、菜都準備好了,現在你就可以開始動手做了。
三、幼兒制作炒面
教師巡回指導,以情境性語言指導幼兒完成作品。
四、介紹自己制作的炒面。
1、“小廚師們,你們的炒面做完了嗎?,我好想來品嘗一下哦。”
2、請幼兒回位置。
3、請1-2個孩子介紹自己的炒面
“讓我來聞一聞,我好象聞到了紅燒肉的味道。”
小結:你們真能干,做的炒面又香又有營養,我都忍不住要吃了,走,讓我們回教室分享吧。小心,盤子一定要端穩了,千萬別打翻了!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學習棉簽沾上顏料在畫面中添畫波浪線或者橫線以及對棉簽畫產生興趣。因為是用棉簽來作畫,所以小朋友們非常感興趣。在示范的環節中,小朋友看得可認真了。整個活動,氛圍輕松,孩子們很快就畫好了,充分體驗了成功的樂趣。不足之處是我在引導孩子操作過程中,應多培養孩子養成一些好的常規
小班美術快樂炒面教案 篇2
目標:
1、通過說一說、玩一玩、看一看,了解炒面的過程。
2、嘗試用棉簽畫直線,鞏固撕貼的技能。
3、在制作炒面的情境中,和同伴、老師分享自己的小菜,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體驗做菜和作畫融合的樂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準備:
1、幼兒對制作炒面的過程有一定的了解。
2、幼兒作畫用的紙盤、顏料、棉簽和各種葷素菜、炒面的圖片和PPT。
3、示范作品。
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來了呀?(出示小兔指偶)
2、小兔說:“我最近找了一個新工作,就是做廚師,我會燒很多好吃的東西,你們都來看一看吧。”
3、(出示各種葷素菜PPT)認識各種菜肴“我還有個絕活呢,會做一樣很特別的菜,你們來猜猜是什么?”
(出示炒面PPT)“快樂炒面!”
“什么叫快樂?”“香噴噴的炒面里面有快樂的味道。”
二、教師示范制作炒面
1、放油:我先在盤里倒上油,用小棉簽蘸一蘸,油倒進去了嗎?
2、下面:我現在要下面了,換一根棉簽,蘸一蘸,瞧,一根面條下好了。可是一根夠不夠,所以我們要多下點,一根、一根又一根。
3、撒蔥:在面條上撒點香蔥,那樣炒出來的面會很香。(皺紋紙)4、炒面:我要開始炒面了,啊,我的炒面真香啊”
5、加菜。(出示各種葷素菜圖片)你們想吃什么?撕下來,貼上去。看(平平的端起盤子),我的雞腿炒面做好了,聞一聞,香不香?有沒有快樂的味道?
6、介紹材料三、幼兒制作炒面,教師巡回指導,以情境性語言指導幼兒完成作品。
四、介紹自己制作的炒面。
小結:
現在就回到教室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快樂的味道。
小班美術快樂炒面教案 篇3
一、 設計思路:
小班上學期美術活動主要目標是培養孩子對繪畫的興趣,由此我們運用許多材料開展了系列玩色活動,如:敲印章、手指點畫、敲瓶蓋、海綿印章等,讓幼兒在玩玩講講中感知不同的顏色,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這次的活動我又選擇了一種新的繪畫工具——牙刷,新的材料本身就能吸引幼兒,用牙刷玩色不但有趣,而且也降低了涂色的障礙和難度,讓孩子體會色彩的美感,體驗成功,為小班下學期的涂色活動作好鋪墊。
馬上就要過新年了,20xx年又是兔年,所以我選擇馬作為這次活動的主要角色,讓幼兒在活動中知道明年是兔年,又通過幫助小馬刷刷毛,一起參加聯歡會這個游戲情境,體驗和大家一起過新年的快樂。
二、 活動目標:
1、 初步嘗試用牙刷玩色,體會色彩的美感。
2、 通過游戲活動,知道今年是兔年,體驗和大家一起過新年的快樂。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重難點:嘗試在一定范圍內用牙刷來回玩色。
三、 過程活動:
1、 創設情景
1) 20xx年馬上就要到了,你們知道20xx年是什么年嗎?(兔年)
2) (出示小紅馬)“嘀篤嘀篤”有一匹小馬也來了。小馬說:兔年到了,大家都請我去參加新年聯歡會,小朋友你們瞧,我的毛刷得亮亮的,漂亮嗎?這是一匹什么馬呀?
2、 提出問題:
1)(出示畫了尾巴和腳的小藍馬):小馬,小馬為什么難過呀?
2)身上沒有毛怎么辦呢?
3、 引導討論:
1) 這兒有把大刷子,我們找個什么顏色給小馬打扮呢?
2) 你們知道大刷子怎么刷?我們一起試試看。
3) 那你們說先刷哪里呢?(脖子)邊刷邊引導幼兒學說:刷刷刷,刷刷刷,脖子刷得亮又亮,刷得仔細一點,慢慢刷,刷刷整齊來回刷,象刷牙一樣。
4)脖子刷好了再刷哪里啊?(肚子)誰愿意來幫助小馬(請一幼兒與老師一起刷)
4、 嘗試體驗:
1) 那里還有許多什么顏色的小馬?它們也想去參加聯歡會,可它們的皮毛還來不及刷,真是急死人,怎么辦呢?請幼兒找一匹喜歡的小馬去幫它刷刷毛。
2) 讓幼兒邊刷邊說:刷刷刷,刷刷刷,皮毛刷得亮又亮。
3) 提示:小刷子拿拿牢,來回刷,慢慢刷,每根毛都刷干凈。小刷子喝點水,這樣刷起來小馬不會疼。
4) 聯歡會開始了(出示背景)請幼兒把小馬貼到背景圖上,并貼小燈籠進行裝飾。
5、 展示交流:
1) 小紅馬來了嗎?小黃馬來了嗎?……
2) 我們一起和小馬唱歌、跳舞慶祝新年!
活動反思:
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過去的活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綱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種終身受益的品質,最根本的能力則是自我學習的能力。那么在在折紙活動中,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促使幼兒在活動中主動的進行探索與嘗試。
活動中,我設計了"折小馬"這一活動,在開展活動時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在觀察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動手動腦去嘗試、探索、發現問題,并且通過互動來解決問題,自主感知學習折疊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樂趣。幼兒之間的互動,有時是互相幫助,有時也會是各持己見,教師應幫助孩子展開討論,實際進行比較,最終給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幼兒在嘗試中碰到問題,在積極的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中解決了問題,這一切都蘊涵著老師的精心設計,幼兒學習的過程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
小班美術快樂炒面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剪刀剪直線的技能。
2、鞏固粘貼的技能。
活動準備
剪好的圓形紙、圖畫紙、彩筆、剪刀。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看看材料盒里有什么?
彩色的圓形紙、剪刀。
2、看看老師用圓形紙變出了什么?
3、請幼兒學做“快樂的小魚”。
指導中注意:
(1)教幼兒使用剪刀剪直線
(折疊圓剪1∕4或1∕8,剪下部分做魚尾巴)。
(2)要求幼兒粘貼干凈,能貼在作業紙的適當位置上。
(3)幼兒會添畫小魚的眼睛和鰭及魚的生活環境。
4、將幼兒作品展示出來
欣賞張著大嘴巴的快樂小魚,評價幼兒制作過程中的努力與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