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彩教案(精選3篇)
幼兒園中班彩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幫助別人,關心別人。
2、大膽想象故事結尾,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七彩蝦》。
活動過程:
一、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播放故事錄音)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七彩蝦)
2、故事里講到了誰?(蝦公公、小青魚)
二、幼兒分段欣賞故事。
1、小青魚是什么時候出來的?它來找蝦公公干什么呢?它對蝦公公說了什么?聽一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播放多媒體課件,欣賞故事第一、二段)
2、蝦公公到了河面上,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媒體課件)
3、彩虹是什么樣子的?
4、蝦公公把彩虹當作什么了?它是怎么說的?小青魚怎么說的?
5、蝦公公獨自往前游時發生了什么事?小青魚看到后是怎么做的?彩虹不見了,蝦公公是怎么說的`?它的心情怎樣?(學習詞語:悶悶不樂)你覺得可以怎么來安慰蝦公公呢?
6、小青魚看到蝦公公傷心的樣子心里很著急,想了個什么辦法來安慰蝦公公?
7、你喜歡小青魚嗎?
幫助幼兒理解小青魚愛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富有同情心的品格。
三、鼓勵幼兒創編不同的故事結尾。
蝦公公、小青魚后來怎樣了?
1、請和你的好朋友講一講。
2、請個別幼兒講述。
活動反思:
在這個七彩蝦的故事中,把彩虹形象的比作蝦。這讓我們小朋友的興趣點馬上提升了起來,剛開始的時候看到彩虹的時候,小朋友形容顏色是五顏六色的,通過點數和講述顏色幼兒知道了彩虹的七彩色。在這樣逐步了解完故事內容后,我和小朋友們又一起分享了這個故事。
在這一次講述中,小朋友們又延伸了更多的內容,比如彩虹是在打雷后才出現的,小青魚用彩帶做了七彩衣服。所以,我們在講故事不僅可以通過故事本身的內容進行講述。通過圖片我們也可以讓幼兒發現其中的細節的內容,再通過幼兒的話進行補充。因此,通過圖片,我們可以請幼兒編出很長的故事來。
幼兒園中班彩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樹葉不同的形狀和顏色,激發幼兒觀賞樹葉的興趣
2、使用疊色的方法有目的的選擇顏色,變現各自對樹葉的印象
重點難點
重點:使用疊色的方法有目的的選擇顏色
難點:使用疊色的方法有目的的選擇顏色,變現各自對樹葉的印象
活動準備
采集的各種樹葉(如:銀杏葉、楓葉等)、落葉的圖片、多媒體課件、背景音樂、油畫棒、畫紙和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美麗的落葉
1、師(出示幼兒撿落葉的照片) :你們撿到了哪些落葉?你們是如何挑選落葉的?落葉上有哪些顏色?
2、師(出示一幅有許多落葉的圖片) :現在,我們來到了美麗的樹葉王國,這兒住著一-群樹葉小精靈,請你們找找這里有沒有你們沒見過的顏色。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落葉的顏色,并提出問題:落葉上的黃色、紅色都是一樣的嗎? )
二、師幼共同嘗試疊色
1、師:這時,楓葉妹妹過來了,她告訴樹葉精靈們,秋風姐姐要請大家去參加舞會!樹葉精靈們頓時興奮起來,開始忙著準備參加舞會的服裝。樹葉三兄弟輕輕地隨風飄過樹梢,美麗的葉姐姐吸引住了他們的目光(出示葉姐姐的圖 片)。請你們仔細觀察,葉姐姐身.上有哪些顏色?分別在什么部位?
2、教師示范疊色,請個別幼兒參與。
師:瞧!葉姐姐側著身子多美麗動人!葉姐姐請你站站穩!(示范印畫葉子的外部輪廓,并提醒幼兒畫輪廓的時候不要移動葉子)
師: 葉姐姐,你的衣裳真美。(邊請幼兒說說葉姐姐身上的顏色,一邊示范涂上相應的顏色)葉姐姐披上了橙色的'外套, 染.上黃顏色,染上紅顏色, 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親親。還有哪些漂亮的顏色?葉姐姐的衣服.上有那么多漂亮的顏色,太令人羨慕了!樹葉三兄弟都說,葉姐姐簡直是葉子王國里最美麗的樹葉精靈。
三、了解樹葉的排列組合
22.師:葉姐姐如此光彩照人,樹葉三兄弟都有些喪氣了。正在這時,一個快樂的身影輕輕飄過,原來是廣玉蘭小弟 (出示廣玉蘭的圖片)。奇怪,廣玉蘭小弟怎么會有紅頭發呢,看上去真有趣。原來,有一片小紅葉幫了廣玉蘭小弟的忙,現在大家都叫他“一點紅”。
2.師:舞會上,樹葉精靈們都圍著葉姐姐跳起了舞,大家都稱贊葉姐姐是最美麗的樹葉精靈,葉姐姐卻說要感謝大家,因為如果沒有大家圍成圈陪她一起跳舞,葉姐姐將會多孤單、多寂寞呀,樹葉精靈們發現了一種讓自己更美麗的辦法一一排列各種隊形。
四、幼兒自由創作
師:還有哪些樹葉精靈想去參加舞會呢,請你們在紙上畫下來。 (幼兒自由創作的過程中,教師播放輕音樂。與個別幼兒交流時提出問題:你的樹葉精靈是什么顏色的?能不能找來其他樹葉做裙子、褲子、帽子或外套? ) 五、共同舞動
播放圓舞曲的背景音樂,請幼兒剪下自己的樹葉和樹葉精靈們一起排列成共同商議的隊形,教師和幼兒一起翩翩起舞。
在本節活動中,幼兒參與性很強,美術欣賞活動是幼兒對藝術作品自由表達的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寬松愉悅的環境對幼兒的表達非常重要。最后讓幼兒在 自主創作,發揮幼兒自己的想象力,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疊涂的畫面的美麗。
幼兒園中班彩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嘗試撕紙條中發現皺紙纖維的經緯方向。
2、能順著皺紙纖維撕出細細長長的“羊毛”
3、愿意耐心反復地嘗試撕出細長紙條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綿羊輪廓圖人手一張
2、皺紋紙、餐巾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2只羊并創設情境,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看,這2只羊有什么不同?(1只有羊毛,1只沒有羊毛)
2、為什么它沒有羊毛,光溜溜的呀?(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原來小綿羊剛剛剪過羊毛,所以身上光溜溜的,還不漂亮,現在又這么冷,小綿羊都哭了,小朋友,我們來幫幫他,好嗎?(好)
3、你們有什么辦法老幫助他呀?
教師:老師有個好辦法,讓我們用皺紋紙撕出長長的'“羊毛”,讓他和另外一只綿羊一樣漂亮、暖和,好嗎?(好)
二、引導幼兒探究如何撕出細細長長的紙條
1、這是一張皺紋紙,誰來試試,看能不能撕出長長的“羊毛”。
2、對撕成一大塊一大塊的幼兒:你在撕紙時遇到了什么困難?
3、對撕成細細的幼兒:你是怎樣撕出細長條的?
4、她們都是慢慢撕,為什么撕出來的紙條會不一樣?請你們再換一邊再撕一次,看看會怎樣?
5、幼兒再次嘗試:沿每條紙邊反復嘗試,直到找到好撕的一邊,將紙撕成一條一條的細長條。
三、引導幼兒為“小綿羊貼羊毛”
1、請你們把細細長長的“羊毛”貼到小綿羊身上。從最下面一排貼起,貼好一層再貼上面一層,讓“羊毛”一層一層蓋下來。
2、小綿羊披上了“羊毛”,現在它不冷了。小綿羊謝謝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