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美術教案(通用4篇)
幼兒園教案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小陶碗的造型特征,并嘗試捏制小陶碗。
2.樂意向別人展示并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了解彩陶的知識和簡單的泥工技巧。
2.教師制作的陶碗實物與圖片、陶泥、泥工板。
活動重點:掌握用團、捏的技巧捏制小陶碗的方法。
活動難點:能獨立捏制出不同造型的小陶碗。
活動過程
1.觀察小陶碗,引起幼兒制作的興趣。
(1)自由欣賞各式各樣的陶碗實物,觀察陶碗的色彩及外形特征,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感受。
提問:你們看到的是什么?(小泥碗)
這些漂亮的泥碗上有哪些你認識的圖案和顏色?(有各種線條、花紋圖案,有紅色、黑色、棕色等)
它們的外形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這些都是用陶泥捏成的小泥碗,再畫上圖案就成了美麗的小陶碗。
(2)請幼兒用手摸摸泥碗,說說觸摸的感覺。
提問:摸摸這些小陶碗有什么感覺?
激發幼兒制作的愿望:“我們一起來制作美麗的小陶碗吧!”
2.教師示范,幼兒嘗試捏泥碗。
(1)示范步驟。
①選泥、分泥:選擇適當的陶泥,并將泥塊分為適合捏制的大小。
②團泥、捏泥:用團的方法將泥塊團圓,然后將團好的泥團放在泥工板中間,用手掌將泥團中部壓扁,兩手配合捏出碗邊,并轉動泥工板將泥碗捏圓成型。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
①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制作泥碗;
②制作時大拇指要放在泥團的中間,盡量將泥碗捏圓;
③注意用泥衛生,知道將散落的泥團收拾起來。
3.欣賞作品,相互交流。
積極鼓勵幼兒向同伴和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談談制作的感受,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1.在區域活動時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各種不同形狀的陶碗。
2.將捏制好的小陶碗上色,感受在泥上著色的樂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園《甘肅民間美術在幼兒園的開發與運用》課題組在小班進行彩陶主題活動實踐的一次嘗試。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及彩陶形象直觀的外部特征,我們讓孩子們通過看、摸、捏的過程慢慢走近彩陶。
活動中,教師首先用直觀、有趣的方式讓幼兒對彩陶有個初步的了解。孩子們邊看邊說:“老師,這個彩陶像個葫蘆。”“老師,這個大碗是怎么做的?”產生了強烈的制作欲望。于是,我們運用小班幼兒已經掌握的團、捏等基本捏制技巧的經驗,選擇了最簡單的陶碗讓他們嘗試。在捏泥碗時,孩子們既興奮又小心翼翼,每個孩子都專注地投入活動。由于小班幼兒手部動作還不是特別靈敏和協調,有個別孩子對轉動泥工板將泥碗捏圓感到有些困難,而且陶泥的粘性較大,又沒有橡皮泥柔軟,較易干裂,因此捏制的過程對小班孩子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孩子們基本都能獨立完成泥碗的制作。同時,我們也鼓勵個別能力較強的孩子在捏好泥碗后進行裝飾,還捏了圓點、樹葉等小造型,有規律地粘在碗邊,使小陶碗有了特別的造型。孩子們捏出的小陶碗大大小小、圓圓扁扁,各有特色,他們對自己的作品都十分喜愛,為下個活動“畫畫小陶碗”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幼兒園教案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表現老虎的基本特征。并嘗試用變化頭、身體、四肢位置的方法表現老虎不同的動態。
2、添畫森林、高山的背景,畫面布局合理。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支勾線筆,兩人一盒水彩筆,貓的圖片一張,各種動態的老虎圖片若干,ppt課件。
2、美術畫冊。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活動。
山中一大王,黃袍穿身上,雖然沒兵將,一叫誰都慌。(打一動物)老虎是林中,今天我們就來畫畫林中老虎。
二、觀察圖片,了解老虎的基本特征。
教師遮住老虎和貓的頭部,請幼兒猜猜,哪一只是貓,哪一只是老虎。幼兒自由猜測并講述自己判斷的理由。
引導幼兒比較貓和老虎的不同之處。老虎額頭有個"王"字,而貓沒有,老虎的耳朵是圓的,貓的耳朵是尖的,老虎的鼻子大,眉毛呈倒八字,看起來比較兇,而貓一般不畫眉毛。
三、師幼互動示范。
教師和幼兒互動示范畫靜態的老虎頭,教師畫老虎的頭形,嘴巴和身體,幼兒添畫老虎的耳朵,眉毛,鼻子和"王"字,進一步鞏固幼兒對老虎基本特征的認識。
探討:如何畫出老虎的不同的動態。
教師:老虎會捕捉小動物,會跑、會走,一會坐下來休息,調皮的小老虎還會打架呢!那么這些不同動態的老虎該怎么花呢!
四、欣賞ppt課件,大膽講述不同動態的老虎的畫法。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變化老虎的頭和身體的位置,以及四肢的位置表現老虎的不同動態。
最后交代繪畫要求,引導幼兒先用鉛筆畫輪廓,再用勾線筆勾邊,最后涂顏色。
五、幼兒在美術畫冊上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引導幼兒變化老虎的頭、身體、四肢位置,表現不同動態的老虎。
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布局,添畫森林高山的背景。
六、作品欣賞。
展示作品,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誰畫的老虎最神氣。
幼兒園教案美術教案 篇3
主題活動:花瓶(美術欣賞)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瓶,感受花瓶獨特的造型和裝飾。
2、通過欣賞和與教師的對話,體驗不同造型和裝飾所帶來的美感。
3、對操作活動感興趣,能細心地裝飾。
活動準備:各種花瓶若干。
1、展示四個在造型和裝飾方面比較獨特的花瓶,激發幼兒欣賞興趣。
這是什么?
這些花瓶美嗎?
2、引導幼兒進行欣賞和表述。
你喜歡哪一個花瓶?為什么?
你覺得這個花瓶那里最美?
讓幼兒暢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兒需要幫助時進行啟發:哦,你喜歡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態嗎?
你覺得這樣的造型像什么?
這個花瓶上用了那些顏色?這些顏色用在一起好看嗎?給你什么感覺?
教師小結。
3、出示其他花瓶圖片,引導幼兒欣賞,豐富幼兒欣賞經驗。
這個花瓶是什么樣子的?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4、幼兒嘗試使用各種形式創作花瓶。
今天我們欣賞了各種花瓶,我們也要來自己裝飾花瓶。可以用線描裝飾畫的方法、水粉畫的方法還有直接在瓶子上裝飾的方法,小朋友們可以自由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創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放在展示區展覽。
幼兒進行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5、評價活動。
幼兒相互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今天我們創作了一個自己的花瓶,感覺怎么樣?
幼兒園大班美術欣賞教案《花瓶》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七彩花瓶》
小班上學期美術教案《花瓶》
幼兒園教案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制作陶藝飛毯。
2、激發幼兒對陶藝制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紫砂泥、泥工板、陶藝服。
2、輔助工具:印花工具(小雪花積塑、帶有凹凸不平花紋的小玩具、小圖釘)幾何圖形模具(硬幣、撲克牌折成的三角形、)等。
3、成品---神奇的飛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都很喜歡裝飾品,今天劉老師帶來的裝飾品可神奇了,不管是把它懸掛廳堂還是鋪在走廊上,都會使屋子裝扮得熱鬧又漂亮。它是什么呢?
二、欣賞各種陶藝飛毯藝術。
1、出示各種飛毯讓幼兒觀察。
老師:“你們喜歡這些地毯嗎?這些地毯是什么形狀的?上面是什么樣子的花紋?花紋是一樣排列的?”
幼兒回答后教師:地毯有圓形的、方形、橢圓形、正方形、菱形、半圓形等。上面的圖案不同,有動物的、有花卉、有水果的、有花紋。
2、師:“你們知道這些地毯是用什么工具做出來的?
三、介紹陶藝飛毯制作方法。
先選擇一塊紫砂泥,用撮的方法將泥撮成又有粗又長的長條,然后用小雪花片或帶有凹凸不平的小玩具來裝飾四周的花邊,中間可以用小雞的印畫工具,有的小雞正展開翅膀玩前跑,有的.小雞好象正在捉小蟲,有的小雞好象吃飽了,有的累了正在休息……
這樣的圖案喜歡嗎?
四、幼兒制作飛毯。
1、“那你們想做什么樣的地毯?請幼兒說己想法。
2、交待要求,幼兒操作。
“快要過新年了,你們也來做條飛毯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喜氣洋洋呢?”鼓勵幼兒創作,引導幼兒塑造出不同圖案的飛毯。
五、結束。
完成后放于陶藝角一起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