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精選3篇)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慰藉”的含義。
2、體會天窗的神奇以及給孩子帶來的慰藉,領會“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的真諦,理解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
3、學會課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慰藉”,感悟“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并喚起孩子們與課文的共鳴。
2、理解課文第九段,進而領會“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的真諦,感悟作者寫作上的獨具匠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每棟房子都離不開——窗,可是在許多年前的中國南方農村,窗是怎樣的呢?(出示圖片)鄉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怎樣?(學生齊聲回答:木板窗扇扇打開,光線和空氣就都有了。)碰著大風大雨,或者北風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又會怎樣?(學生齊聲回答:木板窗只好關起來,屋子就黑得像地洞似的。)于是鄉下人在屋頂上面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
出示:天窗這樣一扇簡陋的,只能透些陽光和空氣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茅盾先生寫下這篇文章呢?這小小的一方空白又對活潑好想的孩子們意味著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二、初讀感知
1、通過同學們的自讀,誰來說說你覺得這是一塊怎樣的天窗?你是從那一段看出來的?你能讀一讀這樣的句子嗎?(指名讀,分組讀,齊讀,輕聲讀)
2、情境描述,感悟天窗是孩子們的慰藉。
①當夏天陣雨來臨,你被父母勒令不得外出淋雨時,隨著木板窗一塊塊被關起來的時候,眼前一片黑暗,猶如地洞。那小小的天窗是什么?(慰藉)晚上,當你被逼著上床去休息的時候,你輾轉反側不能入眠。你偷偷地從帳子里伸出頭來,你仰起了臉。那小小的天窗又是什么?(慰藉)當你忘不了雨中的嬉戲,草地河灘上玩耍,當你滿肚子委屈,孤枕難眠,無言以對時。那小小的天窗還是什么?(慰藉)
②的確,這簡陋的,在黑暗中透出些許陽光和空氣的天窗,是你可以看到外界的窗,它又怎能不是慰藉呢?那么誰給“慰藉”找一個近義詞?(安慰、撫慰、安撫、寬慰)
③誰來說說你在什么情形下,最需要慰藉?
三、精讀體悟
1、配樂朗讀4—7段。
這小小的天窗,如此讓人神往,它在你最需要慰藉時,給了你快樂、安慰和無盡的溫暖,伴你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漫漫長夜。老師禁不住也想讀讀它,想走進它。請同學們邊聽邊閉上眼想象,你從這小小的天窗中看到了什么?
2、描述情境,充分發揮想象,讓學生看到天窗以外的事物。
①補充句子:從那小小的天窗,你會看見,你想象到,這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
(想象雨腳、閃電、樹影、星空,想象狂風暴雨、綿綿細雨、雨過天晴?下看到的不同情景;用“也許?也許?也許?”造句。)
②我們說這天窗不但給人以慰藉,還是一塊神奇的天窗。那么我們說這一方小小的空白真是值得我們贊頌。請以“天窗啊!天窗,是你??”開頭,給天窗寫一段話。
3、總結:天窗讓我們從“無”中看到了“有”,又從“虛”中看到了“實”,并且比任何時候看到的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這是想象的魅力,也是作者茅盾先生用精煉的筆觸寫作豐富內蘊的獨到之處,讓我們領略到了世間不一樣的神奇。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松鼠的討人喜歡的特點。
2、體會本文準確而生動的說明語言。
3、激發學生關心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本文準確而生動的說明語言,學會抓住特征生動形象地描寫小動物。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動物世界嗎?見過小松鼠沒有?能把你了解的松鼠向大家介紹一下嗎?(學生介紹)
今天我們將隨著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豐一起走進他的《松鼠》,具體全面地了解松鼠這種動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個別讀
2、其他學生糾正字詞音,同時體驗你對松鼠的初步感受?用“我————松鼠的句式。”
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那作者為我們介紹了松鼠哪些特征呢?
2、哪些語句體現了松鼠的漂亮。(齊讀)哪位同學能摸擬松鼠的語氣向大家介紹它漂亮的外貌,老師給出以下詞語提示:
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體態吃相清秀閃閃有光矯健輕快美麗坐著用前爪送
3、漂亮的松鼠真討人喜歡,那么作者又如何體現它馴良的習性呢?(學生討論,交流)
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
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
主要食物:杏仁、榛子(不傷害人畜)
4、除此這外,松鼠還有哪些討人喜歡的地方?文中是如何說明小松鼠乖巧的?
過水方法用尾巴當帆和舵
警覺性強跑躲逃
跑跳敏捷善于爬樹
四、三讀課文,品味語言
1、如果我們在生物課上面來學習認識松鼠,你還會喜歡嗎?為什么?對了,正是由于作者運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尤其是把松鼠擬人化了。你能否找出這些句子或詞語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呢?
學生看書、思考、交流。
2、本文正是有這樣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讓我們對漂亮、馴良、乖巧的松鼠深為喜愛。但作為說明文來說,它主要是用來向人們介紹某種事物的,這就要求說明要有分寸,所以對說明語言還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準確。本文的語言也符合這一基本要求,你能從文中找出體現說明語言準確性的詞語或句子嗎?
學生思考、交流。
五、小結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 篇3
【教學與學法設計】
一、彩用從整體到部分,先粗后細的教學方法,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不露退跡、不動聲色的絕妙辦法。
二、教給學生找關鍵詞語的方法:
(一)是找與前后內容不相一致的詞;
(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余的詞;
(三)是找描寫人物異常表現的詞。
三、抓住重點句子,體會當時當時的實景,學習利用人物語言,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1、自讀課文,讀正確、流利。
2、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分角色讀書——展示
3、說一說: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二、小組生字學習,并匯報
三、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哪幾部分內容?
小組交流——集體討論
1、(1——9)調查情況了解原因
2、(10——13)懲治首惡教育百姓
3、(14)開渠引水興修水利
四、重點詞語朗讀并講解
荒蕪——田地因無人看管而長滿野草。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地里。
提心吊膽——心和膽都好像懸著沒有著落。形容很害怕。
面如土色——臉色跟土的顏色一樣,沒有血色。
五、探究學習
分段學習1—9自然段。
出示:西門豹向老大爺問了哪幾個問題?從老大爺的回答中,西門豹了解了哪幾個問題呢?
1、學生讀懂題意
2、讀課文1—9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邊用筆畫一畫,小組討論
3、匯報
了解了“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與真相。
⑴都是給河伯娶媳婦鬧的。
⑵首惡分子是巫婆和地方官紳
⑶給河伯送的媳婦都是窮人家的孩子。
⑷漳河沒發過大水,倒是年年鬧旱災。
4、指名讀1—9段,記住內容的先后順序。
5、思考: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六、學習10——13自然段
1、西門豹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紳騙錢害人的呢?
請你們讀10——13自然段,從中找到答案。
2、默讀、邊讀邊思考。
交流——匯報
①西門豹先以姑娘不漂亮,麻煩巫婆去說一聲為由,把巫婆投進了漳河。
②又以巫婆怎么不回來,讓官紳去催一催為由,把官紳頭子投進了漳河。
③當西門豹又要讓其他官紳們去催時,那些官紳們知道根本沒有河伯,把他們投進漳河是死路一條,跪下來求饒。周圍的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也明白了官紳和巫婆都是騙錢害人的。從此,誰也不敢載體河伯娶媳婦,這一大害就鏟除了。
3、朗讀10——13自然段
4、練習復述這部分內容
組內練習、評議
指名復述、評議
小結:這部分記敘了西門豹在給河伯娶媳婦那天,將計就計,巧妙的揭露了巫婆官紳的鬼把戲,懲治了首惡分子,教育了百姓。
西門豹發動老百姓開渠、引水、灌溉澆田地,鄴這個地方變得怎么樣呢?
學習第14自然段
默讀思考——討論——匯報
由于西門豹發動老百姓開渠引水、灌溉田地,鄴這個地方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學生朗讀——練習復述
七、朗讀全文,練習看板書復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