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新時代好少年教案(精選2篇)
幼兒園新時代好少年教案 篇1
一、總體要求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主題,廣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從小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重點活動
(一)在未成年人中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幫助未成年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二)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打牢未成年人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基。
(三)深入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培養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四)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未成年人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
(五)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厚植未成年人紅色基因和愛國意識。
三、具體安排
(一)“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
市文明辦、市教育局等部門采取個人自薦、學生互薦,以及教師、家長和社會推薦等方式,選樹濟源市“新時代好少年”,從中擇優推選先進典型參評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各中心校、各學校也要層層選樹“新時代好少年”,對各級“新時代好少年”的先進事跡進行深入宣傳,并采取多種方式組織廣大中小學生認真學習。
(二)“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
1.利用清明、“六一”“七一”、國慶等時間節點,對中小學生廣泛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導青少年銘記革命歷史、崇尚革命莢雄、繼承革命事業。
2.清明節前后,組織中小學生就近就便到革命戰爭紀念地、烈士陵園等處瞻仰宣誓、祭掃獻花,通過點燭、獻花、留言等方式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禮敬先烈先輩,感恩幸福生活。
3.“七一”前后,開展“童心向黨”歌詠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唱響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新時代的優秀歌曲、優秀童謠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歌曲,以現場演唱、網絡賽歌、微信小視頻等形式廣泛傳唱。
4.“十一”前后,開展“向國旗敬禮”活動,對中小學生進行國旗法、國歌法和黨史國史教育,開展升國旗唱國歌、“我和國旗合個影”、觀看紅色影視、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增強青少年國家觀念和愛國情感。
5.依托校園網、學校微信公眾號等載體,開設“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活動專題專欄,制作微信動態頁面,以圖文、動漫、視頻等形式展示活動情況,開展留言寄語等互動交流。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
1.組織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推動中小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吸取傳統文化中積極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2.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我們的節日”、“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中華經典誦讀和戲曲、書法、國畫、中華武術進校園等活動。
3.組織中小學生參觀名人故居、傳統民居、歷史建筑等文化遺址,邀請傳統文化名家和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走進學校,講授傳統文化,開展培訓活動。
(四)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1.組織中小學生廣泛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幫助他們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培育美好心靈、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2.圍繞學校教學、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建設等,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3.圍繞社區生活,組織中小學生開展親情關愛、保護環境、公益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
4.組織中小學生就近就便到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和敬老院、福利院等社會機構開展知識講解、秩序引導和敬老助老、關愛孤殘兒童等活動。
(五)“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
1.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培養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
2.將“勞動光榮”的觀念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組織中小學生參與校內衛生清潔、校外植樹造林等集體勞動,選樹“勞動小能手”。
3.組織中小學生到農村、城市各種行業進行勞動體驗,感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樹立“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的思想,立志成為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
(六)“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1.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和心理素質訓練活動,塑造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2.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和專業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巡講,推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宣傳和知識普及。
3.利用校外活動場所和學校少年官,組織開展有益于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質拓展活動。
4.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心理主題班會,編排校園心理劇,引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具體舉措,也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任務。各中心校、市直學校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精心謀劃部署,周密組織實施,推動各項活動扎實深入開展。
(二)落實工作責任。各中心校、市直學校要盡快將“六項重點活動”進行細化分解,制定具體活動方案,進一步明確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真正做到有載體、有活動、有內容、有實效,充分調動廣大中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項活動開展情況,要及時上報市教育局創建辦。
(三)確保活動實效。各中心校、市直學校要堅持網上網下相結合、繼承創新相結合,把教育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團隊生活、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創新載體、方法、手段,確保各項活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使中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四)營造濃厚氛圍。各中心校、市直學校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微視頻、微電影、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等傳播媒介和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載體平臺,及時宣傳活動情況,形成強大輿論聲勢,營造濃厚社會氛圍。
(五)注重總結規律。各中心校、市直學校在組織開展系列活動的過程中,要深入研究新形勢下中小學生身心成長的新特點新規律,探索中小學生道德實踐活動的新載體新手段,及時向市教育局創建辦報送活動中涌現出的新做法新經驗,以便總結推廣。
幼兒園新時代好少年教案 篇2
班級:
一年級食品(10)班
活動地點:
一年級食品班教室
活動時間:
20xx年9月19日
活動目的:
一、為了培養優良學風,優化育人環境,從自己內心深處反省,增強文明意識,養成文明的良好習慣,同時將“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進行到底。
二、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文明創建的重要性,文明建設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應當從身邊小事做起,用精神來引領行動,從行動上到精神上做到一個文明的`大學生。
三、通過本次活動,意識到大學生在文明建設中的巨大作用。并且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為著眼點,將主題宣傳活動、行為規范實踐以及學校的各項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與社會實踐結合,達到教育的'目的。
活動過程:
一、老師就“文明”二字展開了引導,并列舉了當今社會一些不文明現象和習慣,引導大家深邃地思考“究竟什么是文明”、“為什么文明和我們息息相關”、“我們該怎么著手創建文明”等等問題。
二、老師就當今社會一些不文明現象組織大家展開激烈的討論,同學們都踴躍地發言,整個班會活動氣氛十分活躍。話題一步步深入。
有的同學通過自己在生活的切身經歷,提出了文明不僅僅是外在行為體現,更重要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有的同學從自身談起,拋開表面現象,說道文明不僅僅是一種刻意的行為,而是從骨髓中透露出來的內涵。
三、老師對此次主題班會做出總結,肯定了同學們積極熱情的態度,再次強調做文明學生的重要意義,同時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
四、“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倡議書
最后,班長宣讀“創建文明班級,爭做文明學生”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這個主題班會,讓我們攜起手來,做文明事、說文明話、爭當文明守紀的中學生。具體倡議如下:
1、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遵守課堂紀律。
2、認真學習,珍惜時光。不看不健康的書、報等;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
3、樹立團隊意識,倡導協作精神。和同學和睦相處,互相幫助,虛心學習,共同進步。
4、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同學,對生活中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倡導禮儀新風。
5、不說臟話粗話,文明說話;文明讓禮排隊,文明餐飲;
6、按時就寢,不大聲喧嘩,按時回宿舍,不在外面住宿,不留宿外來人員。
7、維護公眾利益,教學樓內不亂跑,不擁擠,上下樓梯輕聲靠右行,不大聲喧嘩。
8、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9、加強自我管理,提高社會公德意識,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杜絕在校園內的各種不文明行為。如:損壞公物、在墻壁和課桌上亂寫亂畫、亂扔垃圾、隨地吐痰、踐踏草坪等。
10、要加強道德修養和增強法律意識。要知法、懂法,以身作則,遵紀守法。
11、加強自我教育,培養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質,與老師、同學保持和諧的關系,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自覺學習禮儀常識,積極傳播禮儀規范,人人做到重文明、講規范,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敬長輩”的新時期合格的中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