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紅彤彤的年》含反思(通用2篇)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紅彤彤的年》含反思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傳統節日,春節即將來臨,選擇本節課是為了能讓孩子從多種角度了解我國的傳統的民族文化,了解過年習俗,體驗中國年所特有的歡樂。從而激發孩子們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新年的習俗,讓幼兒體驗中國年所特有的紅紅火火,歡歡祥和的氣氛。
2、通過活動知道年的來歷。
3、激發幼兒向往過年的愿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知道新年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了解我國新年的風俗習慣,學會交流。
2、難點:老師教會幼兒包餃子。
活動準備
1、《新年好》歌曲
2、有關新年畫面
3、包餃子用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欣賞歌曲《新年好》,同時看圖片,隨著音樂做律動。
二、基本部分
1、提問幼兒: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請幼兒自由回答
2、提問幼兒:年是什么?人為什么要過年,結合幼兒的回答,教師講述故事《年的傳說》,告訴孩子過年時間。
3、請幼兒結合圖片請幼兒說一說過年的風俗習慣有哪些,教師再具體講解(放鞭炮,包餃子,剪紙,貼對聯,拜年,穿新衣)
4、教師告訴幼兒過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的傳統節日還包括元宵節,中秋節,元旦等,還有國外新年的風俗。
5、讓幼兒相互交流過年的感受,心情,加強幼兒的表達能力。
三、結束部分
1、讓幼兒簡單的語言描述故事<年的傳說>
2、情感教育:告訴幼兒新年意味著人們又長一歲了,已經長大了,所以要更加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活動延伸
隨著優美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進入包餃子環節,通過孩子自己動手體會吃年夜飯時的樂趣,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都能融入集體的環境中,一起體驗中國年所特有的歡樂,了解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以后會多舉行這樣的活動,從而激發幼兒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幼兒園大班主題教案《紅彤彤的年》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游戲的方法,會變化隊形走成螺旋形。
2、喜歡玩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一個大炮竹,一張長方形的紙。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隊列練習:四隊走——大圓走——開花走——大圓走——一對一隊走——成雙圓走。
2、基本部分。
(1)談話:過年了,人們喜歡放炮竹慶賀,那大炮竹是怎么做成的?
出示自制的大炮竹,讓幼兒觀察大炮竹是如何“卷”起來的。教師用長方形的紙卷給幼兒看。并將旋轉的紋路畫在黑板上,幫助幼兒理解。
(2)幼兒手拉手站成一個大圓圈,頭尾不要連接,全體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走成螺旋形。
(3)歌曲結束時全體幼兒蹲下,老師用手指點某個幼兒,同時嘴里發“咝”的聲音,表示點炮仗。“咝”聲一停,該幼兒站起叫“嘭”,接著全體幼兒站起向上跳,同時嘴里叫“啪”。游戲結束,可再站在圓圈上重新開始。
3、結束部分。
(1)做放松整理動作。
(2)幼兒聽音樂,邊歌邊舞。
活動延伸:
課后繼續玩這個游戲。
活動反思:
邁進了一月份的門檻,新年也已向我們蹣跚走來。“新年”也成了孩子們議論的焦點話題。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知道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有的孩子說:“過年時我又可以穿新衣服了。”有的孩子說:“過年的時候還有許多壓歲錢呢!”有的孩子說:“我還有新年禮物呢!”……隨著談話內容的增多,孩子們對過新年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剛好本次主題活動是《過新年》,于是,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借以讓幼兒通過了過新年的歷史、文化、習俗,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民間習俗的了解,使幼兒懂得新的一年自己又長大了,應該更好地學習,更能干。
因此,活動設計過程中,我們主要從“認識新年——迎接新年——慶祝新年”三個環節入手,以“迎新年”為核心,通過談話活動、總結分享活動、歌曲欣賞活動來加深幼兒對新年的認識與了解;通過親手策劃布置活動室環境以及新年賀卡制作、贈送活動進一步為迎接新年做準備;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活動,并引導幼兒學會合作、分享;最后的“迎新年獲得”將活動推向高潮,讓幼兒真真切切地體驗到了新年的喜慶氣氛。
主題活動《過新年》在歡樂的氣氛中接近了尾聲。在活動中,小朋友們唱唱跳跳,做做玩玩。既有老師的預設活動,又有孩子們自發生成的活動:如:過新年真開心的談話活動就是孩子們自發生成,老師加以整理的。在體驗我國傳統節日風俗習慣的同時,增進了小朋友間、小朋友和老師間的感情,體驗到了集體生活的快樂。同時也感受到了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增長了見識,學習了新的本領。在整個主題活動中,讓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多種材料,表達新年的節日氣氛。活動中教師對孩子們感興趣的年味進行課堂教學,在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活動環節的組織上還需要更加細致觀察,及時察覺,分析孩子行為產生的悲劇和真實意圖,捕捉到孩子的需要來進一步設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