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情感的培養的心理輔導活動教案(精選8篇)
豐富情感的培養的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認知目標:認識消極情緒對學習、生活所帶來的危害,懂得消極情緒是能夠克服的,了解調節情緒的幾種方法。
2、情感目標:激發和強化調節自己消極情緒的動機,做個快樂的少女。
3、行為目標:尋找并初步掌握適合自己情緒的調節方法。
[活動形式]
討論交流,教師總結、作業思考
[重點難點]
1、重點:使學生掌握“理性——情緒”自我調節方法,即“ABC”理論。
2、難點:引導學生改變不合理的認知。
[活動準備]
1、半杯涼開水
2、一組投影片
3、小品:公交車上
4、錄音機、歌曲磁帶“幸福拍手歌”
5、學生座位呈馬蹄型排放
[活動過程]
1、課題引入
同學們,心理學告訴我們,心境是一種比較微弱、平靜而持久的情感狀態。它一經產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會使人的全部生活都染上某種情感色彩。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心靈空間永久灑滿陽光,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有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難,遭受挫折,引起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這種消極的心境使人厭煩、消沉。請大家回憶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2、小組討論
(1)同學們分為5—8人一組進行討論
(2)討論要求:
每人列舉一次曾使自己情緒極為消極的事件,著重談談該事件留給自己怎樣深刻的心理體驗以及對自己的身體、生活等的影響。每人講述一下自己走出低谷的過程、時間等。如果此刻仍未擺脫困擾,能夠提出來,請求小組同學幫忙。
3、教師引導
(1)創設情境:講桌上放著半杯涼開水
假設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后,你剛從戶外活動回來,正感到干渴難忍。一進門,你突然發現桌上有半杯涼開水,這時,你情緒如何?你是怎樣想的?
(A、高興。想:“太好了!正好解我的燃眉之急。”
B、郁悶。想:“怎樣只有半杯水?這怎樣能夠我解渴呢?那半杯水誰給喝了?”)
(2)小品:公交車上(車上很多人,一老人、一少婦在對話)
(A、老人氣憤,與其理論
B、老人笑瞇瞇地說:“謝謝!”少婦好生驚訝:“你······怎樣還謝我呢?”“你說我老而不死,豈不是祝我長生不老?”少婦羞愧難當)
(3)發引導,掌握“ABC”理論
透過以上兩例,你能領悟到什么?(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同樣是半杯水,有人會因它能解渴而高興,有人會因它的不足以解渴而懊惱。看來對于同樣的事物,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會引發不同的情緒。美國心理學家艾里斯也是這么認為的。他把這一結果上升到理論,創立了著名的“理性——情緒”自我調節法。“理性——情緒”自我調節法即ABC理論,是用改變認識、看法來調節情緒的方法。
A、突發性事件
B、信念、看法、認識
C、行為結果及情緒
誘發性事件A(如半杯水)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C(高興或郁悶)的間接原因,人們對誘發性時間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B(解渴或不足以解渴)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原因。ABC理論的核心在于:給人帶來不適應的是人對事情的看法,困境是自己制造出來的。人的大部分情緒困擾都來自于不合理邏輯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即不合理信念。人們通常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往往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1)絕對化的要求。它常與“務必”、“就應”這類詞連在一齊,如“我務必成功”、“你就應對我好”等等。
(2)過分概括化。以一、兩件事情來評價整個人。如一遇挫折便概括為自己“沒用”,是“失敗者”。
(3)糟糕透頂。這種信念會導致個體陷入嚴重不良的情緒體驗,如恥辱、焦慮、悲觀、抑郁之中而難以自拔。艾里斯認為人生來就具有以合理信念對抗不合理信念的潛能,但又常常為不合理信念所干擾。我們要想削弱不合理情緒就得先改變不合理信念。
4、學生討論、交流、自由發言
要求:針對剛才引起消極心境的事件改變其不合理信念,看哪一組同學改變的途徑最多、效果最好。
例如: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
不合理信念:學習成績太差了,丟人。我真沒用!(“過分概括化”)
合理信念:
(1)學習成績落后是暫時的,別人未必看不起,何況還有許多其他長處。
(2)太好了!我最后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能夠奮起直追,再無后顧之憂了!
(3)太好了!勝敗乃兵家常事,在哪兒跌倒就在哪兒爬起來
下次我必須會有大的進步。
又例如:錢丟了
不合理信念:世界上就我最倒霉,怎樣單單就我的錢丟呢?(“糟糕透頂”)
合理信念:
(1)就當是次教訓,下次留意點。
(2)破財消災保平安。
(3)全當是捐款做善事了。
每位同學都要發言,教師要對精彩的言論給予及時贊揚和祝賀。
(教師抓住時機講解“酸葡萄效應”、耐挫力等心理學知識)
教師小結:生活中,誰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情緒,用心的方法是及時消除它,克服它,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不良情緒的消極影響。當消極情緒出現時,除了ABC理論告訴我們的改變不合理信念外,還有一些宣泄途徑。(請同學們個抒己見后教師進一步小結)比如找朋友傾訴、寫日記、痛哭一場、參加體育運動、聽音樂、逛街、閱讀、放聲歌唱等。只要我們有決心,并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最終必須能夠戰勝消極情緒。同時,當別人遇到挫折、灰心失望之時,別忘了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只要你愿意:快樂和憂傷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我們是情緒的主人!
當然,合理的宣泄要做到針對不良情緒宣泄有理,發泄有度,既不損害他人,也不損害自己,讓我們記住知心姐姐盧琴的“快樂人生三句話”吧:
“太好了!”
“我能行!”
“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忙你!”
5、放錄音,師生齊唱《幸福拍手歌》
情緒不妙覓良方
(限時完成,個人保存)
有一件事曾使我的情緒個性低落,這件事情是:
當時,我感到(寫出你的心理感受):
在這樣一段悲哀的日子里,我什么都干不了,除了悲哀還是悲哀,這給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破壞性的影響。這些影響表此刻:
讓我回想一下,我做了什么才走出那一段低谷?
(如果自己至今還沒有走出消極情緒的低谷,提出來,請同學們予以幫忙)
豐富情感的培養的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設計:
現在學生不快樂的人多,追究其原因是自我中心,不會處理人際關系,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容易出現自殺、沖動、離家出走、傷害性事件等心理異常行為。因此設計了這節情緒指導課,使學生知道笑著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快樂的人。
二、輔導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應該笑著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快樂的人。
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輔導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一)教師:
了解學生的心理情緒。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
(二)學生: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應該笑著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快樂的人。
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
三、輔導方式:心理游戲、觀察圖、討論:怎么才能做快樂的人?測測你。
四、輔導前準備:
多媒體、白紙、水彩筆等。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輔導步驟:
(一)導入:心理體驗游戲
1、教師開門見山,問學生:你快樂嗎?你今天快樂嗎?你現在快樂嗎?如果你快樂,請在白紙上畫個笑臉;如果不快樂請在白紙上畫個氣臉。
2、學生動手操作,讓十幾個學生說說自己的心情,激發學習興趣。
板書:快樂
煩惱的心情快樂的心情
引出并說明主題:愉快的心情讓人精神振奮,身體健康,學習的效率高;那么不愉快的心情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影響呢?
(二)、新課
1、觀察圖。
(1)、出示投影圖片。
看圖片上愁眉苦臉的孩子怎么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你看小麗嫌自己胖,小東嫌自己瘦,小芳擔心得不了第一,小軍擔心能不能及格,小群嫌媽媽什么都管他,而小寧傷心父母吵架沒人管她……
教師帶學生看圖,體驗書中人物的苦惱。
(2)、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請在小組中說一說你有什么煩惱?(可說可不說)
(3)、學生說完煩惱之后,情緒較低落,開展呼吸訓練,調節學生心情。
(4)、教師小結: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關鍵看你如何去面對。
2、討論:怎么才能做快樂的人呢?
(1)、打投影,出示名人名言。
“生活好比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
這是英國著名作家薩克雷的一段名言。據悉巨商希爾頓在發跡之前是一個窮漢,母親僅僅給他五千美元去經營旅館。幾年后,希爾頓成了商界巨子,當希爾頓的母親問他是怎樣克服煩惱的,希爾頓回答說:“微笑”。原來,他每次遇到挫折和不合理的事時,他就馬上到衛生間或一個角落拿出鏡子練習微笑。
(2)、教師:人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快樂的情緒容易造成學習效果差,生活不愉快。當你不快樂時,你用什么方法改善,請選擇:
A、聽音樂B、吃東西C、睡一覺
D、踢足球E、收拾屋子F、看課外書
G、找同學玩H、對著鏡子笑I、回憶過去快樂的事情
J、做深呼吸K、看電視L、其它
(3)、檢查、統計學生選擇情況。
(4)你認為下面的做法有什么不對?
A、發脾氣,找茬撒氣
B、生悶氣,問什么也不說
C、摔東西(撕、剪東西)
D、打人
E、離家出走
讓學生在平靜的狀態下分析這些過激行為,認清其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予以警示。
3、測測你
※媽媽不給你買你特別想要的復讀機,你怎么辦?
※老師選班干,你很想當,可老師找了別的同學,你怎么辦?
※在過道上走著,一不小心被一名同學碰到,很痛,怎么辦?
※上課時你沒說話,而是前面同學問你,老師批評你,你很委屈,怎么辦?
4、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所提示的內容,排演心理情境劇。請表演好的組上臺給大家表演。
5.問:參加今天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三)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這節課同學們學習了做個快樂人的方法,希望你們在平常生活中經常運用這些方法,真正做個快樂的人。最后我送大家一名話:“天空雖有烏云,但在烏云的上面,永遠有太陽在照耀。”(投影出示)讓陽光永遠照耀著我們的心靈,讓快樂永遠伴著你愉快的生活。
板書:讓快樂伴著你
豐富情感的培養的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3
輔導目的
1、認識不良情緒對自己生活、學習所帶來的危害。
2、尋找緩解和消除不良情緒的幾種方法。
3、增強對自己情緒的調控能力,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4、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
輔導形式
1、自由討論與小組討論。
2、小品表演。
重點難點
1、重點:對付挫折,消除不良情緒的積極措施。
2、難點:如何引導學生說出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即所受挫折,并討論有效的積極的防御措施。
輔導前準備
1、指導學生排練小品。
2、準備錄音機和音樂磁帶“祝你平安曲”、歌曲磁帶“幸福拍手歌”。
3、一個課件。
輔導時間:
1課時
輔導過程
1、引入課題。
(1)出示兩張臉譜,讓學生說一說這兩張臉譜的主人心情怎樣。歸納學生的發言并板書。(見附后板書設計圖)
(2)引出并說明主題。
愉快的情緒讓人精神振奮,精力充沛,學習、工作的效率特別高;那么消極的情緒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影響呢?下面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品,請同學們邊看邊思考:
①小品中的小方表現出什么情緒?
②這種情緒給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什么影響?
2、認識消極情緒的危害。
(1)小品表演:“他落入了情緒的深淵”。
內容:學生小方、小勇各自在看發下的數學試卷。小方自言自語:“唉,這下完了,才76分,我怎么都考不上90分,爸爸媽媽一定對我很失望。……這道題對了兩步,老師都不給分,老師不喜歡我。”然后趴在桌上悶悶不樂。下課了,小勇過來說,“小方,走,打球去。”小方不理。小勇上前想看小方的試卷,小方沒好氣地說:“看什么看,沒你考得好,開心了吧?”小勇委屈地愣在那兒。
旁白:第二天,小方的試卷沒讓家長簽名就交了,路上見到數學老師就躲開,數學課上無精打采,作業也越來越不認真,還常不交。
(2)學生討論,教師啟發引導。
學生討論以上兩個問題,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認識小品中人物表現的情緒是消極情緒,并把消極情緒比喻為落入了深淵。這種消極的情緒往往導致產生不良行為和后果。
(3)問:剛才的小品使你明白了什么?
歸納:消極情緒會使一個人產生不良行為,結果不僅使學習退步,還影響了同學與老師和家長的關系,可見不良情緒的危害性多大,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擺脫不良情緒,調整心態,走出陰影,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3、開展“走出深淵,登上頂峰”的活動。
(1)說明活動方法:
回憶—一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歸納方法—聯系實際
(2)學生回憶情緒深淵并進行小組討論:
在“祝你平安”音樂聲中回憶:引起消極情緒的事情;情緒表現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消極情緒會帶來什么影響。
小組討論:
A、當你落入不良情緒的深淵時,是用什么辦法來緩解和消除不良情緒的?
B、同學提出你在學習、交往和生活中難以克服的不良情緒,請其他同學幫助。
教師在小組討論時巡回了解。
(3)教師引導全班討論,把發言歸納起來。屏幕顯示:
調節情緒常有的方法:
自我控制:壓制怒火,延遲發作。
轉移回避:做別的事,轉移注意力。
合理發泄:在房間里大叫或找人傾訴,寫日記。
自我安慰:自己暗示自己沒事兒的。
激勵進取:努力發奮,爭取成功。
調整目標:重新估計自己的能力,把目標降低些。
改變認識:遇到挫折,心情不佳時,試從另一方面去想。
問: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找一找這些方法中,那種比較適合你?
(4)嘗試用以上辦法解決實際問題
①讓各組把沒克服的煩惱提出來,全班同學為他們出謀獻策。
②討論:遇到下面問題,怎么辦?
(投影顯示)
A、父母感情不好,吵架,心里很煩燥。
B、被老師誤解并批評了一頓,心里很難受。
C、在接力賽跑中因為自己接棒不好而使本班丟掉了第一名,心里很懊惱、悔恨。
4、總結。
問:參加今天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言)
師小結:克服消極情緒的方法很多。只要我們有決心,并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我們一定能戰勝不良情緒,同時我們別忘了在別人遇到挫折,心情沮喪時,向他伸出友愛之手。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最后我送大家一句話:“天空雖有烏云,但在烏云的上面,永遠有太陽在照耀。”讓陽光永遠照耀著我們的心靈,愉快地生活著。
放音樂:“幸福拍手歌”師生齊唱。
注:本設計于小學中高年級。
豐富情感的培養的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4
輔導目的:
1、了解自己不恰當方式所帶來的后果,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2、能重新認識自己,樹立信心,并尋找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
3、提高自己對情緒的調控能力,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愉悅。
輔導的形式:
1、看情景表演或錄像;
2、自由討論、小組討論;
3、區域游戲。
重難點:
1、重點:尋找并運用適宜的方式與同伴交往,學者調控自己的情緒。
2、難點:引導幼兒了解、認識自己的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后果,討論有效積極的方法,幫助幼兒獲得成功。
輔導前準備:
1、攝下生活當中相關情景錄像;
2、臉譜兩張(發怒、笑);玩具若干;
3、音樂磁帶:幸福拍手歌。
輔導時間:
1課時
輔導過程:
1、出示兩張臉譜,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或小組討論。
① 猜猜他們發生了什么事?
② 你喜歡什么表情,為什么?
③ 你不喜歡什么表情,為什么?
2、教師小結:笑很可愛,大家都喜歡;發怒很可怕,會給別人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是大家不喜歡的。
3、觀看錄像(一):
大家正在玩游戲,豆豆突然搶過同伴的一個玩具就跑,同伴邊跑邊喊跟著追,豆豆繼續跑著,還大笑,之后將所搶的玩具一仍又去看小朋友的書,并用勁地往小朋友中間擠。小朋友不請他看,他氣地將手中的玩具高高舉起想砸向小朋友,被老師制止。他將手中的玩具猛地扔出老遠,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4、啟發引導幼兒討論:
① 你喜歡豆豆嗎?為什么?
② 豆豆的表現給同伴們帶來了什么影響?
③ 你在平時的活動中有沒有過影響別人,是什么時候?
④ 那怎樣做才不影響別人呢?
5、觀看錄像(二)并討論:
錄像:豆豆贈送貼畫給小朋友們;與同伴友好的看書、玩玩具。
討論:豆豆做了些什么?他為什么會改變?
看了錄像后你知道了什么?
6、教師小結: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不亂發脾氣,努力做一個受歡迎、被大家喜歡的人。
7、幼兒進行區域游戲,教師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
討論:剛才玩玩具時,小朋友愿意和你一起玩嗎?
當你很想玩別人的玩具,或自己的玩具不夠時,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感覺怎么樣?
8、集體跳《幸福拍手歌》,進一步體驗愉快的情緒。
豐富情感的培養的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5
一、看圖片
(里面是我國貧困地區一些兒童的照片,點滴著他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環境)
二、你看到什么?你感受到什么?
1、學生互相交流
2、暢所欲言
(有得孩子笑了,有得孩子露出鄙視的表情,有得孩子目瞪口呆了,有得孩子哭了。這就是在經濟社會、獨生子中成長的孩子們。孩子們暢所欲言地表達著自己的想法,也互相爭辯著,但是,聲音慢慢變成了安靜。我就站在一邊,沒有任何表示地看著。知道有學生忍不住站起來表達她自己的想法,訓斥一些同學的行為和想法。大家都是那么安靜了)
三、愛的教育
1、對比生活
2、你享受到是什么?
3、你又為身邊的人做了什么?
(讓孩子們在對比中了解自己的幸福,把握自己的幸福,而要懂得為別人做點什么,為身邊的人做點什么)
四、學會珍惜
1、你要珍惜什么?
2、你要怎么做保存現在的幸福?
五、把愛蔓延
1、對身邊的人應該怎樣做?
2、對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可以做什么?
六、小結
“給予”所收獲的快樂遠遠比“索取”所收獲的快樂要幸福。讓我們少為自己索取,多給予身邊的人幫助,讓自己活在真正的快樂里。
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日記和作文中,感受孩子們懂得了什么叫做自私,什么叫做無私。也知道如何做才是珍惜。幫助同學,協助老師,在家里做乖巧的孩子。這樣的教育,不會一次就成為習慣,還得不斷的持續著,讓孩子們在長期的教育中,丟棄自私,懂得用心去對待別人。懂得“給予”比“索取”會收獲更多。
豐富情感的培養的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形成樂于與人溝通交往的意愿。
2、了解受歡迎的人所具有的特質。
3、探索自己受歡迎的特質并嘗試特質的靈活運用。
[活動重點]
了解受歡迎的人具有的特質,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每人兩張便利貼,一份學習單
[活動設計]
環節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回顧
2分鐘
人際溝通中的甜甜的調味劑
回顧人際溝通中的
重要元素
熱身分組
5分鐘
持相同花色的同學立即根據自己的撲克花色,盡快聚集到相對應的小組所在地。
黑桃為“橄欖葉”隊;
梅花為“三葉草”隊;
方塊為“鉆石”隊;
紅桃心“智慧”隊。
每組持有微笑標志的同學成為本組的微笑大使,負責帶動大家一起活動并維持課堂秩序,同時當小組成員在活動中產生矛盾時,微笑大使就要發揮協調作用。
通過分組,讓平時接觸不多的同學能夠有更多接觸的機會,使接下來的活動能夠更加活躍。安排微笑大使能夠使個別同學有責任感,帶領同學們一起活動并維持秩序。
一)走馬觀花15分鐘
一、寫下受歡迎和不受歡迎的特點5’
1、引入:很多同學問我,怎樣讓自己更能收到班級同學的歡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說說受歡迎的學問——魅力行動。
2、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你喜歡和怎樣的人交朋友?你不喜歡和怎樣的人交朋友?請在“便利貼”上寫出一個你心目中最喜歡的特點或者不喜歡的特點。
然后,將“易事貼”貼在自己的身體的任何地方,離開位置找一找伙伴。看到自己喜歡的特點,請給這個同學一個擁抱或握手、打招呼;看到自己不喜歡的特點可以躲開。
二、學生活動。5’
三、教師歸類5’
4、教師:請大家把自己寫的特點都貼在黑板上。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特點最受大家的喜歡?
5、歸類:與學生一起對特點進行歸類,從學生的實際材料,喜歡和不喜歡的特點大致都可以分為:品行、外貌、才能、家庭因素等方面。
游戲體驗
二)特點大聚會
13分鐘
一、總結歸類5’
1、過渡:看看黑板上大家寫的,想一想,這些受人歡迎和不受人歡迎的特點,你有嗎?
2、學生思考。
3、好像這些受人歡迎和不受人歡迎的特點,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是吧?可為什么這些特點大家都有,還是有些人更受歡迎呢?
4、學生思考發言。(有的人受歡迎的特點更多一點。)
5、點撥:結合我們剛才的游戲再想一想。
6、預設:學生1:有的同學把受人歡迎的特點貼在胳膊下面看也看不見,好像有些同學把這些受人歡迎的特點平時沒有表現出來。學生2:有幾個同學他們字寫得很小,我看不到;還有一些同學,他們只給自己的好朋友看。我都不知道他的特點是什么,怎么跟他打招呼啊!
二、教師提升5’
7、老師:哇,你真會觀察,在剛才的游戲中你有這么深刻的發現,真是不簡單。
教師總結:
將自己的優點隱藏起來了,沒有讓人發現
將自己的特點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反而成為了令人討厭的缺點
三、鞏固練習5’
魅力練習1魅力練習2魅力練習3
如何將下列特點用在恰當的地方?
大嗓門運動會上為同學加油助威
固執努力追求自己的奮斗目標
驕傲為班級或集體的榮譽感到自豪
做作表演、演出
膽小做事謹慎、小心、細心
小麗是一個比較固執的人,如果她把固執運用在與人溝通過程中,會…以自我為中心/別人的話聽不進去/與人鬧別扭
小麗是一個比較固執的人,如果他將固執運用在學習上的話,會…更加執著地學習/為了自己的奮斗目標不懈努力
通過內省深入思考“為什么這些特點大家都有,還是有人更受歡迎,有人不太受歡迎。”
三)自我練習
5分鐘
一、練習3’
做一做練習,讓學習進行自我探索
二、魅力十寶2’
主動開放
有禮貌
不挖苦別人
勇于認錯
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保守秘密
尊重別人
坦誠
不開過分的玩笑
不以自我為中心
四)魅力行動
5分鐘
給自己的好朋友寫一句你最想說的話吧!
豐富情感的培養的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7
一、活動目的
(一)了解情緒的各種表現及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二)認識每個人都有情緒。
(三)學習對情緒的自我調節。
二、活動準備
在紙盤上畫四個臉譜,分別代表快樂、憂傷、憤怒和焦慮四種不同的情緒;利用大型圖畫紙做一個情緒轉盤:將一張圓形圖畫紙平均分成八格,在每一格內都寫上表示情緒的形容詞并在圖畫紙的圓心畫一根能夠旋轉的指針。
三、活動過程
(一)了解情緒的各種表現
1、出示代表快樂、憂傷等不同情緒的四張臉譜;
問:看了這四張臉,你覺得有什么不一樣?
2、游戲:情緒轉盤(引導學生辨認各種情緒的不同表現)。
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玩一次轉盤,小朋友依次上來轉動一次指針,當指針指到一種情緒時,這位小朋友要試著表演這種情緒,并說說在怎樣的狀況下會有這種情緒,若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以前經歷過這種情緒,也能夠向大家介紹一下。
3、比較喜歡哪一種情緒?哪些是你不喜歡的?為什么?
(二)教師出示以下各種情景,請學生說出他們會產生何種情緒及產生該情緒的原因(能夠讓學生主角扮演可能會產生的情緒)
1、你把同學的筆弄壞了。
2、得到自己喜歡的禮物。
3、老師錯怪了你。
4、爸爸周末要帶全家去動物園玩。
5、媽媽把自己正看得著迷的電視節目關了。
6、考試得了優秀。
7、因為上課不專心,被老師批評了餓。
8、同許餓不留意弄臟了你的衣服。
(三)小結過渡
教師:每個人遇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那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是憤怒、悲傷、痛苦等不良的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滿意、平靜等良好的情緒是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
(四)聽故事,了解情緒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1、諸葛亮氣死周瑜的故事。
三國時期吳國的青年軍事家周瑜具有大將之才,年僅24歲就率軍破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然而他的氣量相當狹窄,總想高人一籌,對才能勝過奇跡的諸葛亮始終耿耿于懷,屢次設計暗害,但偏偏事與愿違,害人不成反害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在諸葛亮的三氣之下三次金瘡破裂,最后含恨而死。
2、古代醫學家張子和用“笑”治病的故事。
有一次官吏的妻子,患了一種“怒病”,她每一天不吃不喝,只是呼叫怒罵,而且憤怒的想要殺人。許多醫生都治不好她的病。之后請張子和診治。他仔細檢查后,便決定用“笑”來治療。于是,他叫起來兩位老婦人,在病人面前涂脂抹粉,故意做出演戲的樣貌,這個病人看了大笑起來。幾天以后,病人的怒氣平息了,病完全治好了。
(五)小組討論
1、結合故事和以上出現的8種情景中產生的一些不良情緒反應,說說產生不愉快情緒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與自己所遇事情的看法和態度有關?
2、想想看,有什么辦法能夠改變8種情景中的一些不良情緒,使穩步發展能有更多的好情緒,好情緒?
(六)同學或教師總結
不同的情緒對人會有不同的影響,我們就應正確了解自己的情緒,并且學習以開朗、寬容的態度去對待不如意的事情,使穩步發展持續良好的情緒狀態,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豐富情感的培養的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溝通首先從傾聽開始;
2、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初步學習如何傾聽,了解合格的傾聽行為要求聽眾做到:誠心、專心、用心、耐心、應心(反饋);
活動重難點:
傾聽技巧的揣摸和練習。
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與導入
1、要求:
反向動作:大西瓜小西瓜(老師說大西瓜時學生用雙手作小西瓜狀,老師說小西瓜時學生用雙手作大西瓜狀,看誰做的最棒,取得游戲的最終勝利)請坐(起立)大西瓜(小西瓜)大笑(大哭)立正(稍息)看黑板(不看)舉右手(舉左手)立正(請坐)!2、提問
(游戲結束,同學坐好!老師問:“游戲好玩嗎?”(好玩!)你有什么感受?找3個人簡單回答就可以。有沒哪位同學對自己在游戲中的表現特別滿意的?很自信,給自己鼓勁,很棒的!你們是怎樣做的?)
師小結:看來,只要用心了,專心聽老師說,就可以把游戲做成功!今天我們一起上一節心理活動課《學會傾聽》。
(出示本節課的主題:學會傾聽)
二、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談感受
有一天,貓媽媽把小貓叫來,說:“你已經長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喝媽媽的奶,要自己去找東西吃。”小貓驚恐地問媽媽:“媽媽那我該吃什么東西呢?”貓媽媽說:“你要吃什么食物,媽媽一時也說不出來,就用我們祖先留下的方法吧,這幾天你躲在屋頂上、梁柱間、箱籠里、陶罐邊,仔細傾聽人們的談論,他們自然會教你的。”
第一天晚上,小貓躲在梁柱間偷聽,一個大人對孩子說:“小寶,把魚和牛奶放在冰箱里,小貓最愛吃魚和牛奶了。”
第二天晚上,小貓躲在陶罐邊,聽見一個女人對男人說:“老公,幫幫我的忙,把香腸、臘肉掛在梁上,小雞關好,別讓小貓偷吃了。”
第三天晚上,小貓躲在屋頂上,從窗戶里看到一個婦人叨念自己的孩子:“奶酪、肉松、魚吃剩了,也不收好,小貓的鼻子特別靈,明天你就沒的吃了。”
就這樣,小貓每天都非常開心,他回家告訴貓媽媽:“媽媽,果然像你說的一樣,只要我留心傾聽,人們每天都會告訴我該吃些什么。”
靠著聽別人的談話,學習生活的技能,小貓終于成為身手敏捷、肌肉強健的大貓,它后來有了孩子,也是這樣教導孩子的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總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學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課堂上老師經常說,豎起小耳朵認真聽,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話,還要認真傾聽同學講話!要學會傾聽,傾聽收獲智慧。
(二)、傾聽能力小測驗。
1游戲《猜一猜,他是誰》一位同學蒙上眼睛,請另位同學發出聲音,判斷出是哪位?猜得真準啊,明明眼睛看不見,你還猜的這么準,你是怎么做到的?
師小結:眼睛雖然看不見,可以通過認真的傾聽去獲得成功,看來認真傾聽是很重要的!
2你說我傳
(1)教師發給每個小組的第一位同學一張字條。
(2)每組的第一位同學看完字條后,小聲告訴后面的同學,依次往后傳,傳到最后一位同學。
(3)以傳話速度最快,傳話內容準確無誤的組為勝利組。
你們小組是如何獲得成功的?交流一下成功的秘籍啊!
你們聽懂了嗎?我們就用剛剛的方法再來玩一次,看看成功的小組是不是越來越多了!再玩一次!
三.感悟與升華
孩子,來問問自己,課堂上是不是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和同伴交流,是不是認真傾聽別人的建議了?和父母交流,是不是以一顆恭敬的心認真傾聽父母的心聲了。你有沒有這樣認真傾聽的經歷或者不是特別認真的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嗎?四人一小組,先交流一下?
四、總結
你有哪些收獲?
記得以前曾經聽過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孫子問爺爺:為什么人有兩只眼睛、兩個耳朵,兩只手,卻只有一張嘴巴呢?你知道爺爺是怎么回答的嗎?(爺爺告訴小孫子:這是讓人要多看,多聽,多做,少說話呀。”)
那么,合格的傾聽行為應該是怎樣的呢?
下面介紹幾個要點:
A、注意眼睛注視說話的人,將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別人談話的內容上。不要打斷對方,在對方未提問時,不要隨便發表自己的看法。
B、接受用點頭、微笑表示你理解對方的想法。如不一定贊同對方的觀點,仍要保持尊重的態度,可以適時加入一些表示聽清楚的短語,如“是嗎”、“我明白了”、“原來這樣”等等。
C、有耐心。在別人說話內容較多、較長或言語不簡潔時,不要隨便打斷對方、發表自己的看法,應等別人說完再發表不同意見或補充,表達自己意見時也要以“我認為”、“我想補充說明”等比較溫和的方式參與交流。
教師總結:應深刻理解作為一個合格的聽眾要掌握五條基本要素,即誠心、專心、用心、耐心、應心(反饋)。
五、活動結束
送給同學們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讓我們在春天的聲音中結束這節心理課,聽一聽,他們都是誰與我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