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小雪花》教案(精選14篇)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引導幼兒體驗小雪花帶給的快樂,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神奇,用歌曲、動作充分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教學重點、難點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活動準備
1、小雪花的圖片。
2、請小朋友用自己話的描述一下雪花飄舞的的樣子。
活動過程一、
在《小雪花》樂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飄舞動作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學唱歌曲《小雪花》。
1、聽音樂,說出音樂是幾拍子的。
2、和教師一起用拍手等動作表現3/4拍節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師范唱。幼兒說出歌曲內容。
5、輕聲完整學唱。
三、體驗歌曲的起伏與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
1、大家都來扮一朵小雪花,在錄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聲停了,"小雪花"就不動了。
2、在歌曲錄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雪花,音樂休止時保持原姿勢不動。
3、集體練習同伴的創編動作:如前進、搖晃、后退、轉圈等。
四、合作律動
1、在錄音伴唱下,自由結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饋幼兒創編的"小雪花",并集體練習。
3、嘗試邊唱歌邊做動作,停止是堅持不動。
4、全體幼兒做"小雪花"隨音樂飄向遠方,出教室。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隨意把紙撕或剪成大小不同的雪花,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2、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和照顧關心弱小的情感。
3、在混齡活動中,體驗與不同群體活動、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白紙、剪刀等。
2、課前學會歌曲《小雪花》。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雪花》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你見過的冬天是什么樣子的?
師:對了,冬天還會下雪,我們一起來唱《小雪花》吧!
幼兒跟著音樂一起來學雪花飄。
二、引導幼兒學習用撕或剪的方法表現雪花。
師:雪是什么顏色的?怎么做出來的呢?
教師分別講解撕和剪的方法: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紙進行撕紙,撕成一片一片的小紙片;剪之前先用筆在紙上畫出“米”字形狀,再用剪刀沿線剪出。
三、交代要求幼兒自由操作制作雪花,教師指導。
小班幼兒用紙撕;大班幼兒用剪刀剪;中班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選擇,可撕或剪出小紙片,也可先畫出“米”字再剪。
教師指導大的幼兒及時幫助小的幼兒,一起合作制作出不同的“雪花”。
四、游戲:“下雪了”,活動結束。
幼兒將自己撕或剪出的“雪花”向天空中灑出,讓“雪花”自由飄落,欣賞下雪的情景。
五、活動延伸:掃“雪”。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3
游戲意圖
1、結合季節教育,圍繞"雪"展開音樂活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與教學環節的設計,使幼兒從中認識雪的特性,并嘗試以"雪"為主題的詞,曲,歌舞及打擊樂等形式的音樂創編活動。
2、讓幼兒更加理解歌詞,熟悉歌曲的旋律,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
3、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幼兒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游戲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2、感受歌曲的優美,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唱歌。
3、會用動作表現雪花落下的輕柔和“飄在乎里不見了”的情趣。
4、能運用肢體動作表演雪花飄落的情景。
游戲準備
1、《小雪花》歌曲磁帶、錄音機。
2、小雪花的頭飾一個。
3、小雪花的胸飾(跟幼兒人數相等)。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學唱歌曲《雪花》,了解跳音記號,能正確表達歌曲情緒。能邊唱歌曲邊隨老師進行律動。
通過學唱歌曲,體驗冬天帶給我們的美好感受,以及引導學生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特別是對大自然奧秘的初步探究。
教學重點:
能引導學生正確表達歌曲情緒,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按照跳音記號演唱歌曲并進行簡單的律動。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鈴鼓
板書設計:
雪花 跳音 輕快 短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úシ疟尘耙魳贰堆┗ā钒樽啵⿴煟憾靵砹,雪花在漫天飛舞著,不一會兒,就把大地裝點成一片潔白的童話世界。有一個小姑娘被這潔白的.雪吸引住了,開心地在雪地里奔跑著,她邊跑邊唱,你們聽。
二、聆聽全曲
1.初聽歌曲、整體感知
(在歌曲前奏響起時,告訴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聽)歌曲好聽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這首好聽的歌曲——《雪花》(板書)。P48
2.再聽歌曲、感受情緒
下面,我們再來聽一聽這首歌曲,這一次請你仔細聽一聽歌詞,看看雪花去哪了?
三、分段學唱
1.學唱第一樂段
、俳處煾樽鄮а莩枨⒂免徆陌樽。
教師:你喜歡這首《雪花》嗎?老師也很喜歡這首歌曲,下面,老師就和小姑娘一起表演一下這首歌曲。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是怎樣表演的?(鈴鼓有兩種演奏方式,在第一、三樂句跳音記號處敲擊鈴鼓,在其他部分晃動鈴鼓)
、谔舻某
教師:剛才老師演奏鈴鼓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看,鈴鼓是怎樣演奏的?第一種是晃動,第二種是是敲擊。你能區分出兩種聲音的長短嗎?(奏出兩種聲音)第一種是長的,第二種是短的。我們再來聽一聽,請同學們注意看老師是在什么地方敲擊鈴鼓的?注意聽歌詞(課件中出示前四樂句,并在第一、三樂句中將頓音記號展示出來。)
教師:同學們,老師是在哪些地方擊鼓的?(生:雪花雪花、我用手心)你注意看了沒有,在老師擊鼓的地方,歌曲中有什么和以前不一樣的地方?你發現什么了?(生:我發現有幾個“▼”)教師:這個小三角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名字叫跳音記號,請同學們一起來跟老師讀一讀。這個小三角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老師來唱一唱,請同學們認真聽。如果有這個小三角,音樂是這個樣子。(用短促、輕快、跳躍的聲音再次演唱第一樂句)
教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教唱第一、三樂句時應給予手勢上的配合,一只手在另一只手掌上跳躍,邊演唱邊做動作,以便幫助學生理解跳音的概念。)同學們,雪花是輕輕地飄落下來的,我們唱的要輕一些。
教師:我們再來聽一聽雪地里的那位小姑娘是怎么唱的?(播放第一部分原唱)
③跟琴學唱第一樂段
教師:你聽到了嗎?小姑娘是怎么唱的,我們再來試一試。(分句教唱第一部分,并糾正不準的發音。第一樂句和第三樂句旋律上非常相似,唯一的區別在句尾的音符上,第一樂句停在G上,第三樂句停在E上,學生很不容易唱出區別,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字面意義上理解歌曲,第一樂句歌詞是“雪花雪花漫天飄”雪花在天空中飄,所以音樂也不要落下來,第三樂句歌詞是“我用手心接住你”,雪花飄落下來才能用手接住,所以音樂是往下落的。在引導學生理解字面意思后,帶領學生反復跟琴模唱。)
④跟原唱完整演唱第一樂段,處理聲音和情緒。
2.學唱第二樂段
、俳處煟和瑢W們,你們數過雪花有幾個瓣嗎?我們一起數一數。下面,我們一邊拍手一邊數,你還會嗎?(一二三四五六)同學們,雪花有幾個花瓣呀?(六個)對了,雪花共有六個瓣。學到了這個小知識,你高興嗎?雪地里的小姑娘也很高興,你們聽。(播放第二段原唱)
、诮處煟盒」媚锔吲d嗎?你是從哪里聽出來她高興的?(哈哈,哈哈)下面。我們一起學一學這一句:“哈哈,哈哈,雪花共有六個瓣”。
、劢處熝莩骸斑?雪花哪去了?雪花不見了。只見一個圓圓亮亮的小水點!毖莩獣r將最后一句歌詞出示在課件中。教師:雪花變成什么了?(小水點)下面,我們試著唱一唱這一句。(跟琴學唱這一樂句)
、芨冻魳穼W唱第二樂段,處理聲音和情緒。
四、完整演唱歌曲
1.跟鋼琴完整演唱歌曲,處理問題片段。
2.完整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3.跟錄音完整演唱歌曲。
4.再次跟錄音完整演唱歌曲,處理聲音和情緒。
5.跟伴奏帶演唱歌曲,在演唱中注意引導學生調整聲音和情緒。(教師:雪地里的小姑娘跟你們玩起了捉迷藏,她不幫你們唱了,你們還會嗎?)
五、分組演唱歌曲
1.教師唱一句,學生接下一句,教師指揮學生演唱歌曲。
2.將全班學生分為兩組,教師指揮學生演唱歌曲。
六、表演歌曲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動作隨音樂參與表演。
2.請表演好的學生到臺上,佩戴小雪花頭飾表演。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記憶歌詞內容,學唱歌曲第一段;
2、學習用連貫、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學PPT、沙球、三角鐵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伴隨跟著《雪絨花》的背景音樂,小朋友們進場坐在自己座位上。
師:冬天到了,看美麗的小雪花從天空中飄了下來(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雪花,飄起來)小雪花們,飄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吧,咦!小雪花飄下來時發出了什么聲音(沙沙沙沙沙)小雪花好像在唱歌哎,我們快來聽一聽。
二、學唱歌曲第一段1。教師清唱歌曲2—3遍師:你聽到了小雪花都唱了什么?(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揭示圖譜)請全部小朋友試一試,看著圖譜唱一唱(請小朋友指出哪一句不會唱,著重一起唱一唱)分組請小朋友試一試,跟著伴奏唱一唱(注重連貫,柔和,優美)2。師幼對唱師:接下來周老師來問?你們來做小雪花,唱著回答我,好嗎?(師幼對唱,需要伴奏)教師總結:原來小雪花,是來告訴我們冬天到了。
三、找不同師:小雪花走了之后,又來了一位小客人,它也唱起了歌,老師把它唱的歌也換成了小圖片,小朋友們快來找一找,和小雪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師幫助引導幼兒找出不同之處。幼兒每找出一處不同,就根據幼兒回答,教師清唱歌詞。)教師總結:原來第二段中是小雨滴來了,到了春天,天氣漸漸暖和起來,天上會下小雨來,"沙沙沙沙沙"變成了"嘀嘀嘀滴嗒","飄下來"變成"落下來","冬天來到了"變成了"春天來到了"。
四、活動結束師:剛剛小雪花是用柔和優美的聲音唱的,那小雨滴我們應該怎么唱呢?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吃過小點心,我們再來唱一唱。
【活動延伸】
在幼兒已經熟悉歌曲以后,利用沙球和三角鐵,鼓勵幼兒創編表現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動作。
在雪花和雨滴音樂活動中,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我以帶來驚喜的方式拋灑雪花引起幼兒的興趣,重點是為了讓幼兒能夠學會第一段的歌曲,難點是引導幼兒能夠掌握第一段的歌曲后,創編出第二段的歌詞。
學第一段的歌曲時,我通過清唱讓幼兒逐步聽清,但是因為我的緊張,忘記教幼兒,然后幼兒復述并學習歌詞,在引導幼兒串連起來朗誦、演唱,并通過不同的方式演唱。第一段掌握好后。通過聽磁帶,第二段歌詞的變化進行創編內容,引導幼兒講出“雨滴”出示圖畫讓幼兒,按著“雪花”的那一段進行編唱。創編的過程中,通過老師提問,雨滴的聲音,教師利用清唱的方式,讓幼兒清楚的理解、掌握“雨滴”的歌詞。
結尾部分,幼兒扮演雪花和雨滴,邊唱歌,邊跳舞,很快樂…在課開始時幼兒通過撒雪花這邊帶有一定的樂趣性,掌握第一段歌詞比較順利,到了第二部分時,幼兒通過的我出示的雨的圖標能夠很好的進行聯想創編,還會跟老師做動作,跟著我的提示去表演創編,但是在幼兒學唱會歌曲后,設計了一個游戲對唱環節,卻因為我的緊張而忘記了,是本次課我最大的遺憾,最后幼兒還是基本掌握了這首歌曲,也能按照歌曲的節奏邊唱邊做,基本完成教學任務。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感受音樂節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5、體驗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
重點難點
1、感受和表現歌曲的3/4拍節奏。
2、創編各種不同的小雪花飛舞的動作,表現樂曲的強弱規律。
活動準備
1、小雪花的圖片。
2、請小朋友用自己話的描述一下雪花飄舞的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在《小雪花》樂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飄舞動作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學唱歌曲《小雪花》。
1、聽音樂,說出音樂是幾拍子的。
2、和教師一起用拍手等動作表現3/4拍節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師范唱。幼兒說出歌曲內容。
5、輕聲完整學唱。
三、體驗歌曲的起伏與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
1、大家都來扮一朵小雪花,在錄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聲停了,“小雪花”就不動了。
2、在歌曲錄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雪花,音樂休止時保持原姿勢不動。
3、集體練習同伴的創編動作:如前進、搖晃、后退、轉圈等。
四、合作律動
1、在錄音伴唱下,自由結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饋幼兒創編的“小雪花”,并集體練習。
3、嘗試邊唱歌邊做動作,停止是堅持不動。
4、全體幼兒做“小雪花”隨音樂飄向遠方,出教室。
教學反思
9月剛開學的第二個星期,我把藝術書打開就發現了歌曲《小雪花》,感覺特別好聽,我就很快準備了教具,上了這節音樂課。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導入——學唱歌曲——探索小雪花的飄舞動作——合作律動,我覺得各環節過渡自然,在學唱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詞美,從而產生愉悅的、美好的情感。并鼓勵孩子隨著音樂用動作自由大膽地表現《小雪花》輕柔飄落的情景,通過肢體動作表現、感受小雪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最后幼兒隨著《小雪花》音樂,做雪花飛舞的動作出活動室。激發孩子對小雪花的興趣和這首歌的興趣。整個活動過中,孩子們的積極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較為理想。
但是,由于自己以前很很少帶音樂課,沒有豐富的經驗,因此課后仍然覺得還存在著很多缺憾:
1.如果這節這課放在冬天下雪的時候上,孩子們的興趣會更高,效果會更好的。
2.導入不夠新穎。
3.歌曲的休止體驗上,小部分幼兒沒有掌握。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備課盡量備的更細致些,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上好每一節音樂課。
小百科:雪花,一種晶體,結構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其又名未央花和六出,一種美麗的結晶體,它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在一起,就形成雪片。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對《四季輪換》的主題背景下,幼兒對于身邊的風、雨、云、雷等自然現象都很感興趣,多變的天氣也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春天的腳步漸漸的近了,花園里、校園里各種各樣的花兒都開了,幼兒對于各種各樣的花兒都很喜歡。在主題的教材中有《小雪花》這樣一首音樂,這首歌曲不僅節奏感強,而且輕柔好聽,同時雪花作為一種特別的花雖然和春天的花不一樣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關。
1、主題價值及素材的分析
在《四季輪換》的主題背景下,幼兒對于身邊的天氣現象有了一定的觀察。也學習了雨的形成以及雨的不同的形態,雪花作為雨水的一種特殊的形態,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它與動植物以及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本次活動也是有利于主題的開展和推進。《小雪花》這是一首3/4拍的音樂,歌曲輕柔動聽節奏感強,歌詞朗朗上口,易于理解是幼兒十分喜愛的一首歌曲。
2、對幼兒的分析
作為大班的幼兒,本班級的幼兒對于音樂活動很感興趣,很喜歡在同伴面前大膽的表現自己。同時班級也有較多幼兒在學習鋼琴樂器學習以及練習舞蹈,幼兒有較好的樂感。在活動開展的前期幼兒也做過與雪花有關的調查表,幼兒對于雪花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有一定的知識經驗,也易于遷移幼兒對于歌詞理解。
3、對活動環節的分析
這首歌曲音樂節奏明顯,歌詞雖易于理解,但是歌詞較長。因此在活動中再聽一聽、唱一唱的環節中運用了動畫、圖譜等多種方式來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同時在活動中為了充分的感受音樂,讓幼兒通過身體等多種方式來感受和表現這首優美的音樂。
活動流程:欣賞歌曲——感受歌曲——學唱歌曲——活動延伸
活動目標:
1、感受3/4拍的音樂節奏,用抒情、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小雪花飄落的情景。
2、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了解雪花與動植物生長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冬天的雪景圖片數張、白板一塊。
2、歌曲課件
一、復習歌曲《小雪花》
導入:前幾天天氣有點降溫了,讓人想起來一種冬天里開的花。它無色無味是白色的,你們猜到他是什么花兒啦嗎?我們是不是學過一首《小雪花》的歌曲,讓我們一起踩著音樂的節奏學一學小雪花跳舞吧。
二、感受音樂
1、初次欣賞音樂,感受3/4拍的節奏
師:今天楊老師又帶來了一首新的關于小雪花的音樂,你們想不想聽呀?聽聽看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
小結:恩,小朋友的耳朵真靈,這是一首三拍子的音樂,(音樂的感覺是柔柔的、像小雪花在跳舞一樣,聽了感覺很舒服,每句歌詞都是重復的。)
2、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詞
師:請你們再聽聽看,小雪花都飛到了哪里了呢?
小結:教師用圖片以及歌唱的方式進行總結。
三、熟悉歌詞
1、聽歌曲擺圖譜
師:我們今天來玩一個游戲好不好?楊老師的這些圖譜與歌詞都是對應的,可是只有第一段是已經排好的,還有兩段你們可以邊聽歌曲邊擺好嗎?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試試看。
2、看圖譜跟節奏唱念歌詞
師:哇,你們的本領都很大嘛,可以邊聽邊把這些圖譜擺好。那可以看著這些圖譜把我們的歌詞來念一念嘛?我們來試試看。
四、嘗試學唱歌曲
1、初步學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已經用念唱的方式唱出了這首歌曲,這一次跟著音樂寶寶的節奏一起來你們可以嗎?注意聽好音樂的前奏哦,希望聽到大家一起的柔柔的好聽的聲音。
2、再次嘗試(注意拖音和間奏)
師:恩,很多小朋友都能跟著音樂寶寶來唱這首好聽的音樂了,可是好像有幾個地方這個歌詞有長長的拖音的地方,你們聽聽看是哪里呢?
3、嘗試用身體來
師:這首好聽的音樂,中間有長長的間奏,你們可以用身體或是動作來表示嘛?這一次請你為好聽的音樂配上動作,學一學雪花飛舞的樣子,我來看看誰的動作最美。
活動延伸:
讓我們來學學小雪花跳舞吧,讓我們踏著音樂節奏飛到我們的操場上吧。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8
教學意圖:
結合季節教育,圍繞"雪"展開音樂活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與教學環節的設計,使幼兒從中認識雪的特性,并嘗試以"雪"為主題的詞,曲,歌舞及打擊樂等形式的音樂創編活動。讓幼兒更加理解歌詞,熟悉歌曲的旋律,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幼兒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的優美,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唱歌。
2.會用動作表現雪花落下的輕柔和“飄在乎里不見了”的情趣。
教學準備:
1.《小雪花》歌曲磁帶、錄音機。
2.小雪花的頭飾一個。
3.小雪花的胸飾(跟幼兒人數相等)。
教學過程:
1.發聲練習:北風吹。
12|3一|32|l—|
(教師)北風吹,(幼兒)呼呼呼。
2.學唱歌曲。
·放《小雪花》的音樂,教師隨音樂歌唱。
提問:歌里唱了誰?小雪花飄的時候像什么?
·教師戴上頭飾,邊做動作,邊念歌詞。
提問:小雪花飄在天上像什么?小雪花飄在手里哪去啦?
·幼兒貼上胸飾邊聽音樂邊學念歌詞。
·幼兒跟著老師輕輕唱歌。
·幼兒跟著音樂演唱歌曲。
3.“小雪花”們跟著音樂,邊唱邊創編動作,表現雪花飄落的姿態。
活動建議:
念最后一句旁白:“咦!哪里去了!”時引導幼兒念出雪花在手里不見了的情趣。
活動評價:
喜歡創編動作模仿小雪花跳舞。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內容簡單易懂,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幼兒通過對歌曲的學習,理解歌詞的內容,并感受在寒冷的天氣里運動的快樂。幼兒在學唱歌曲時,我伴隨著動作,讓幼兒能較好的接受。以后還需更努力、多探索,找尋更多適合班級幼兒進步的方法用到教學中。除此之外,我還應注意教學中細節的開展。但在整個活動中也可看出,幼兒的積極性高,對旋律的熟記的能力較好,能較快將樂曲哼出來。
音樂教育應該滲透于一日生活的全部教育之中。生活中到處都有音樂,生活中也經常蘊含著音樂教育的因素,要多利用平時的各種機會將教育活動和幼兒的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所以,只要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我想他們一定會學的更好。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9
設計背景
冬天剛剛來臨,才下了第一場雪,幼兒對玩雪的興趣極為濃厚,在外出活動時,孩子都要踩著雪走路,特別開心,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開展了本次語言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雪與動植物的關系,萌發幼兒探索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2、培養幼兒自覺遵守游戲規則,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
3、進一步培養幼兒欣賞、跟讀常規,會劃指。
4、初步感知兒歌內容,認讀目的字:雪花、冬天、是。
重點難點
感知雪與動植物的關系,萌發幼兒探索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初步感知兒歌內容,認讀目的字:雪花、冬天、是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教學圖、兒歌、識字游戲、歌曲。
2、雪人、麥苗圖、冬眠動物圖、害蟲圖。
3、欣賞、跟讀常規字條,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雪花、是。游戲:小雪花的旅行字條,小紅花劃指棒。
4、小雪花圖幼兒人手一片,“雪花、冬天、是”字卡幼兒人手一份貼在小雪花上。
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問引入課題。
1、一年有幾個季節啊?依次出示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現在是什么季節?冬天是什么樣的?冬天里我們可以玩什么游戲?你喜歡冬天嗎?
二、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幅冬天的畫,小朋友想不想看,出示課件1冬天圖,引導幼兒觀察圖。
1、圖上都有誰在一閃一閃的?
2、你最喜歡圖上的什么?(引出最喜歡小雪人)
三、認讀目的字“雪花、冬天、是”
1、師:老師把小朋友最喜歡的小雪人請到了教師(出示小雪人),請小朋友和小雪人打個招呼。
2、小雪人的口袋里有很多寶貝,老師請表現好的小朋友來摸一摸有什么寶貝,分別請幼兒摸出字卡“雪花、冬天、是”
3、教師示范發音后,幼兒開火車練習發音。
4、出示課件2識字游戲,鞏固目的字的認識。
四、常規練習
1、字寶寶變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出示欣賞常規字條后,出示課件3小雪花兒歌,幼兒欣賞兒歌。
2、字寶寶還藏在我們的大范例里,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跟讀常規字條,幼兒跟讀兒歌。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10
一、教材:
《小雪花》選自大班上學期第八個主題《冬天的故事》中,是一首散文詩,詩歌充滿了兒童情趣,其中的擬人化語言,生動形象地幫助幼兒很好的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并通過欣賞詩歌,仿編詩歌,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學習并理解“潔白”、“松軟”等詞匯。
2、通過欣賞散文,使幼兒對散文詩感興趣,萌發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
3、根據散文原有的格式,引導幼兒學習適當的仿編。
活動重難點:
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為: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對雪的喜愛,感受作品的優美意境。
把大膽進行創編,發展幼兒想象力、思維能力作為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作了如下準備
1、反映詩歌內容的教學掛圖《小雪花》和多媒體課件。
2、提醒幼兒注意下雪和雪后的景象。若沒有雪景,則提前組織幼兒看幼兒用書中《小雪花》的畫面,感受下雪的情景。
3、錄音機、舒緩的音樂。
四、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法:
1、觀察法:通過課件,直接讓幼兒進行觀察和學習。
2、演示法:通過多媒體動畫“雪花”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情境教學法:我給孩子們創設情境,使他們有如身臨其境般地體驗,獲得觸景生情的效果,從而更好地表現作品。
另外,我準備對幼兒采取提問法、討論法、表演法等方法讓幼兒在看一看、聽一聽、演一演的輕松氣氛中,愉快地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五、活動過程
為了能緊扣教學目標,順利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ㄒ唬、激情導入
組織幼兒外出觀察雪景,看一看大雪過后周圍的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根據需要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
看一看雪都落到了哪里?落到屋頂上的雪像什么?掛到樹枝上的雪像什么?以此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導入主題活動。
(二)引導幼兒欣賞詩歌,初步理解詩歌的意境。
教師結合教學課件,清晰、有感情地配樂朗誦。引導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
。1)欣賞第一自然段,問:小雪花是怎樣落下來的。什么是“輕盈”?誰能學一學小雪花“輕盈”的樣子。
。2)欣賞第二自然段,幼兒交流討論:為什么說雪花像“美麗的白紗”、“閃光的銀瓦”、“松軟的棉絮”?
。ㄈ、引導幼兒嘗試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1、讓幼兒跟隨教師邊看圖片邊小聲朗誦。
2、再好在孩子們熟練朗讀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嘗試進行配樂朗誦。
3、根據詩歌內容創編相應的動作,邊做動作邊進行配樂朗誦。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4、集體朗誦散文詩
。ㄋ模、嘗試仿編詩歌
激發興趣:問孩子喜歡雪花嗎?請幼兒像詩中說的那樣也說一句話。
。1)幼兒自由組成小組,練習仿編,教師引導。
(2)小組相互交流練習。
六、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里玩音樂游戲《小雪花》:教師佩帶“北風”字卡扮演北風阿姨,幼兒扮演小雪花,一起玩音樂游戲《小雪花》。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雪花的特征,如:有六個花瓣、遇熱會變成小水珠
2、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普通話誦讀兒歌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動畫視頻、紙片材料(制作小雪花片)
活動過程:
1、師生問好!
2、導入: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雪嗎? 雪是什么顏色的?摸過雪嗎,摸到雪花是什么樣的感覺呢?
3、多媒體播放兒歌《雪花》
師:小雪花有幾個花瓣?落到小朋友的手心變成什么了,為什么?
4、學習兒歌《小雪花》
(1)、師請小朋友先看圖片
。2)、師范讀:老師把這服美麗的圖片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師:這首兒歌叫什么名字呀?小雪花是從哪里往下漂的?寶寶看見伸手抓,抓住了會變成什么?
。3)、多媒體播放兒歌范讀
5、制作小雪花
哪些小朋友想成為小雪花天使?小雪花天使要歡迎小雪花來咱們這做客,所以呀,咱們一起來制作小雪花。
6、活動小結:小雪花天使會唱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誦讀兒歌,要唱出好聽的聲音,還要記得撒下你們制作的漂亮的小雪花,讓小雪花來我們教室做客!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12
教學意圖:
結合季節教育,圍繞"雪"展開音樂活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與教學環節的設計,使幼兒從中認識雪的特性,并嘗試以"雪"為主題的詞,曲,歌舞及打擊樂等形式的音樂創編活動。讓幼兒更加理解歌詞,熟悉歌曲的旋律,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幼兒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的優美,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唱歌。
2.會用動作表現雪花落下的輕柔和“飄在乎里不見了”的.情趣。
教學準備:
1.《小雪花》歌曲磁帶、錄音機。
2.小雪花的頭飾一個。
3.小雪花的胸飾(跟幼兒人數相等)。
教學過程:
1.發聲練習:北風吹。
12|3一|32|l—|
(教師)北風吹,(幼兒)呼呼呼。
2.學唱歌曲。
放《小雪花》的音樂,教師隨音樂歌唱。
提問:歌里唱了誰?小雪花飄的時候像什么?
教師戴上頭飾,邊做動作,邊念歌詞。
提問:小雪花飄在天上像什么?小雪花飄在手里哪去啦?
幼兒貼上胸飾邊聽音樂邊學念歌詞。
幼兒跟著老師輕輕唱歌。
幼兒跟著音樂演唱歌曲。
3.“小雪花”們跟著音樂,邊唱邊創編動作,表現雪花飄落的姿態。
活動建議:
念最后一句旁白:“咦!哪里去了!”時引導幼兒念出雪花在手里不見了的情趣。
活動評價:
喜歡創編動作模仿小雪花跳舞。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內容簡單易懂,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幼兒通過對歌曲的學習,理解歌詞的內容,并感受在寒冷的天氣里運動的快樂。幼兒在學唱歌曲時,我伴隨著動作,讓幼兒能較好的接受。以后還需更努力、多探索,找尋更多適合班級幼兒進步的方法用到教學中。除此之外,我還應注意教學中細節的開展。但在整個活動中也可看出,幼兒的積極性高,對旋律的熟記的能力較好,能較快將樂曲哼出來。
音樂教育應該滲透于一日生活的全部教育之中。生活中到處都有音樂,生活中也經常蘊含著音樂教育的因素,要多利用平時的各種機會將教育活動和幼兒的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所以,只要給孩子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我想他們一定會學的更好。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知道雪花的基本形狀。
2、學習用顏色裝飾雪花,表現雪花的美麗。
活動準備:
1、打好雪花輪廓的作品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 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 猜謎,引出活動主題。
師:像糖不是糖,像鹽不是鹽,冬天飛滿天,夏天看不見。 請你猜
一猜,猜猜我是誰?幼兒猜出迷底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朵小雪花。
二、師生一起朗誦詩歌《小雪花》。
感知認識雪花,了解雪花的外形結構: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小雪花
有幾個花瓣?是什么樣子的?畫面上的雪花是什么顏色的?豐富幼兒詞匯:五彩繽紛、五顏六色等。
三、教師在黑板上示范裝飾小雪花。
用同類色對一朵小雪花進行裝飾,如橘黃和淺黃,深綠和淺綠,深藍和淺藍等。
四、幼兒示范練習。
教師請2位能力較強的幼兒到黑板上來畫,用同類色對一朵小雪花進行裝飾,也可以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和幫助。
五、 幼兒進行繪畫創作,教師給予指導和提示。
鼓勵幼兒用同類色對一朵小雪花進行裝飾,教師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六、 欣賞幼兒作品,看一看,誰的雪花最漂亮。
詩歌《小雪花》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學唱三拍子歌曲《快樂的小雪花》。
2、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小雪花飛舞的樣子,嘗試用彩筆畫出小雪花飛舞的形象。
3、創編歌詞內容,感受藝術活動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音樂圖譜一份;
2、彩筆、大白紙若干;
3、音樂磁帶、課件《飛舞的小雪花》。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飛舞的小雪花》,感受雪花飄落下來的輕盈,歡快,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小雪花的樣子。
1、師:小朋友們,冬天到了,冬爺爺給我們送來了禮物——美麗的小雪花!瞧!它們來了,〔播放課件〕這是小雪花,它會跳舞呢!讓我們一起仔細看看它們是怎樣跳的?(幼兒觀察,自由討論)。
師:我們一起來做小雪花吧!(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小雪花飄落下來的形態,重點練習從上向下飄落及身體翻轉的動作)。
2、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小雪花跳舞的聲音,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師:(出示圖片)這是小雪花,它不僅會跳舞,還會唱歌呢!我們來聽聽它唱了些什么?(依次出示圖譜)
師范唱:(42—Ⅰ1— —Ⅰ1— —Ⅰ)
沙 沙 沙 沙
3、教師帶領幼兒隨伴奏樂演唱歌曲前半段。
師:我們一起來把小雪花跳舞的動作連起來唱一唱。(師幼齊唱歌曲前半段)
二、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隨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并學唱歌曲。
2、幼兒欣賞教師完整范唱歌曲。
師:小雪花究竟唱了些什么?請仔細聽。
3、幼兒隨音樂學唱歌曲的后半段。
4、看圖譜隨音樂學唱整首歌曲。
三、嘗試用畫筆畫出小雪花飛舞的的形狀。
師:小雪花可能會在哪里跳舞呢?請你用彩筆在紙上畫出你的想法。
1、幼兒自由作畫。
2、幼兒交流繪畫作品,嘗試擺成圖譜。
四、師生一起看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1、師幼問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師:畫圖譜的地方我來唱,沒畫圖譜的地方請小朋友們唱,好嗎?(師生合作演唱歌曲,感受合作的樂趣)
2、幼兒自己擺圖譜和小伙伴自由演唱歌曲。
3、幼兒聽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雪花飛舞的形態。
五、創編歌曲內容,讓幼兒體驗創作的快樂。 師:如果小雨點落下來,會發出怎樣的聲音?
幼:(嘀答,嘩啦)。
師:我們一起把小雨點編到歌曲里演唱吧。◣熒献鲃摼幐枨鷥热荩
附:快樂的小雪花(自編歌曲)
1=C 3/4
1.2 |3 — — | 2。1| 1— —|3 5 5 — |
小 雪 花 飄 呀 飄 飄到 哪?
5 3—|4 2 — | 3 — —| 2— —| 1 — —|
房頂 草 地 沙 沙 沙
5 4 3| 4 3 2 | 3 2 1 | 5 — —| i — —|
小雪花 飄 來 了 飄 在 哪 里?
5 3—|4 2 — | 3 — —| 2— —| 1 — —||
花園 田 野 沙 沙 沙。
小雪花在哪里 在哪里 在跳舞 跳舞啦 沙沙 沙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