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粘貼》教案(精選6篇)
幼兒園中班《粘貼》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了解彩繪需要的工具,學習豆子粘貼畫的步驟、方法。
2、鍛煉幼兒的專注力和手部的精細動作。
3、體驗用豆子進行繪畫裝飾的樂趣。
4、學習紅軍戰士身上不放棄敢于堅持的優秀品質。
活動準備:
教師資源:
紙盤若干(或畫紙代替)、白膠、透明漆、刷子
幼兒資源:
各種豆莢若干。
已有經驗:
對豆子大家族已有認知經驗。
活動過程:
一、材料導入
師:這些天我們認識了好多種在抗戰時期紅軍叔叔在延安吃的豆子,誰來說一說豆子的作用?
師:豆子,除了營養豐富之外,還能用它裝飾畫畫,你們想看一看豆子的粘貼畫嗎?
二、引導幼兒了解豆子粘貼畫的材料和步驟
師:今天老師帶了幾幅豆子粘貼畫,我們來觀察一下豆子粘貼畫的材料。
師:這些材料,你認識嗎,誰來說一說?
師:你們用過這些工具嗎,是怎么用的,繪畫之和勾線筆怎么使用,請小朋友上臺試一試。
師:圖案畫好后就直接將豆子放上去嗎,刷白膠的時候是整幅圖案都刷還是刷一部分白膠,粘一點豆子?豆子全粘上去,豆子粘貼畫就完成了嗎?我們還要刷一層透明漆保護作品。
師:下面老師給你們美工區提供材料,請小朋友自己剝豆子,然后剝好的豆子進行粘貼,動手試試吧,看看誰能不放棄,堅持創作出漂亮的豆子粘貼畫。
三、幼兒進區
師:接下來,小朋友請選擇進入自己喜歡的區域,排隊的時候輕輕走過去不要擁擠。
四、教師巡回觀察,重點指導美工區
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幼兒能否堅持先將豆子一顆一顆剝出來并粘貼成一幅作品,且在中途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仍然不放棄。
師:你們在制作豆子粘貼畫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你是怎么解決的。
五、進區結束,評價賞析
師:你的豆子粘貼畫用了哪些材料畫的是什么,你最喜歡哪一個作品,為什么。
六、延伸活動
家園共育:幼兒在家和爸爸媽媽共同制作一幅小米粘貼畫。
活動效果:
幼兒在制作豆子粘貼畫的過程中能感受到粘貼畫的樂趣,但在操作的過程中,有些孩子發現豆子沒粘牢,即使粘上去了過一會也會掉的滿桌都是,不僅要撿又要重新粘,還要注意顏色的搭配,特別麻煩,但在老師的鼓勵引導下,大部分孩子放棄,像紅軍叔叔學習,絕不輕易放棄,最后粘出來很多非常漂亮的豆子粘貼畫,而在最后的評價賞析過程中,孩子們由于完成過程很難,所以在介紹自己的作品時,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為自己堅持做完一件事并取得成功很是驕傲。
幼兒園中班《粘貼》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不同形狀的樹葉進行拼圖、粘貼,能表現出物體的主要形象特征。
2. 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3. 體驗創作過程帶來的樂趣和自豪感。
4. 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課前請家長帶幼兒上網搜索樹葉粘貼作品進行欣賞。
2. 收集各種樹葉分類擺放。
3. ppt.
4. 畫紙、雙面膠、剪刀、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一、 出示樹葉,導入課題。
1. “小朋友,這些是汪老師在小區里散步時撿到的樹葉,看一看,它們一樣嗎?”
2.“這些樹葉還可以變成一幅幅圖畫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二、播放課件。
1. 欣賞幾幅樹葉粘貼作品,以其中一幅《兩個小姑娘》為例,引導幼兒發現樹葉粘貼畫獨特的表現手法。
師:圖上有什么?小姑娘細細的腰是用什么做的?(葉柄)小姑娘的裙子好看嗎?是怎么做的呢?(小結:用銀杏樹葉一層層粘貼上去的。貼的時候不一定每次把葉子全部露出來,可以根據自己想要的樣子擺出來。)
2. 看課件:微課程。了解樹葉粘貼畫所需材料和基本方法。
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能表現出物體的主要特征。
四、展示、評價作品。(此環節放在下一節活動進行)
活動反思:
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才能讓幼兒主動學習。秋天的樹葉來自幼兒的生活,成了幼兒手工制作的材料,中班幼兒又喜歡拼拼、貼貼,因此樹葉粘貼畫是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內在需求組織的。《剛要》中強調:“在活動中要突出幼兒自主性、創造性,”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許多樹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任意選擇,為他們精心營造了一種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充分體現了開放性的特點。整個過程自然流暢,基本上是跟隨幼兒經驗生長的方向去提供及時的支持和幫助。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處于主動參與的狀態,探究發現和表現表達的熱情是持續的。最后展示評價幼兒作品這一環節,我是利用單獨一節活動請幼兒自己來展示介紹的,既有足夠的時間又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膽量。另外,幼兒的熱情持續高漲,在美工區可提供材料,繼續讓幼兒進行樹葉粘貼活動。
幼兒園中班《粘貼》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粘貼的技能。
2、促進幼兒在粘貼過程中對五官的進一步認識。
3、激發幼兒對粘貼的興趣,初步養成良好的作畫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加強幼兒粘貼的技能。
難點:
促進幼兒在粘貼過程中對五官的進一步認識。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張畫有臉部輪廓的白紙,一套剪好的五官圖片。
2、教書若干瓶或透明膠,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傾聽兒歌《五官歌》引入五官的主題。
2教師帶領幼兒玩“指認五官”游戲,鞏固五官名稱,熟悉五官的基本位置。
(1)教師指著自己的五官問幼兒:“這是什么?”進行鞏固和復習.
(2)教師讓幼兒快速說出指認的部位,并進行表揚。
(3)教師說出五官的各個部位,幼兒自己來指認。
(二)展開部分
1教師出示畫有臉部輪廓的白紙,找出五官圖片,示范粘貼。
(1)教師展示五官,并示范各個五官應該粘貼在臉的正確位置。
(2)教師示范怎樣正確使用膠水和使用的注意事項。
2教師提供材料,幼兒進行操作。
3教師巡視,并對幼兒進行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出示各自作品,并找幾個幼兒做介紹。
2教師簡單評價,活動結束。
(四)活動延伸與拓展
教師建議幼兒將作品展示在美術角,或帶回家與父母一起欣賞。
通過本節課的活動,幼兒加深了對五官的認識,能夠準確指認出各個五官的部位及特點。幼兒對美術粘貼很感興趣,積極配合,成功地完成了此活動。
幼兒園中班《粘貼》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貝殼粘貼和添畫的形式組合畫面并進行合理的布局。
2.樂意參與貝殼粘貼活動,體驗貝殼粘貼畫帶來的樂趣。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嘗試用貝殼粘貼和添畫的形式組合畫面。
創造性地添畫及初步學會合理布局。
活動準備:
教師作品、各種貝殼、彩色卡紙、白乳膠、抹布、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貝殼,讓幼兒說說這些是什么,可以怎么玩?
2.請個別幼兒說說貝殼還可以用來做什么?
二、探索演示,明確操作方法
1.展示教師作品,激發幼兒創作欲望。
2.讓幼兒說說怎樣把貝殼固定好并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
3.集體空手模擬,提醒粘貼方法。
4.討論如何添畫和布局畫面。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2.播放音樂,幼兒自主創作,教師適時指導。
四、展示作品,體驗成功快樂
1.引導幼兒陸續將完成的作品進行展示。
2.幼兒互相欣賞和介紹作品。
3.教師表揚幼兒獨特的創意和布局。
4.幫忙整理活動材料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粘貼》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剪貼畫的方法和步驟,能大膽的運用各種圖形進行拼貼。
2、能用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粘貼成美麗的圖案,并能進行簡單的添畫。
3、體驗創作的樂趣!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圖形彩畫;水彩筆;剪刀;膠水;圖畫紙;小筐4個;范例
活動過程
談話引出主題,教師出示范例,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小朋友,你們看我的圖片上有什么?它們是怎么做成的?“
教師進行示范講解拼貼畫的方法,幼兒學習。
教師提問幼兒想拼貼的圖案,進行簡單的示范。
幼兒進行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指導:大膽的想象設計,能將圖形進行組合,并能按自己的想法去拼貼,能添畫上大樹、草地、花心、小草等其他景物。
組織幼兒相互講述自己作品的內容。
鼓勵幼兒將自己作品的內容講完整。
展出作品。
幼兒園中班《粘貼》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了解紙團粘貼的方法,鞏固學過的團球、粘貼等技能。
2. 引導幼兒體驗畫面的立體美和操作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認真、仔細操作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山楂樹
2.幼兒用作業紙、綠紙,紅皺紋紙、膠水若干,抹布每組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交流談話:
教師: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各種各樣的果樹都結滿了果實,不僅好吃也很好看。
請小朋友說說,秋天都有哪些果樹?
二、展開
1. 出示大幅范畫,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棵美麗的大樹。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感受畫面的立體美,激勵幼兒動手制作的愿望。
(2)這幅畫看上去怎么樣?
與其它彩筆畫的畫有什么不同?
這幅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樣做的?
(啟發幼兒說出這幅畫是剪樹葉粘貼在紙上,用紅紙團成的山楂粘貼在樹葉上,
就像一棵立體大樹。)
2. 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1)用綠紙剪成各種形狀的樹葉,然后用膠水把“樹葉”一片一片的粘在樹冠上,
成為一棵美麗的大樹。
(2)用紅紙團成“山楂”,粘貼在大樹上。
3. 交待要求,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用綠紙剪樹葉,提醒幼兒樹葉都要粘貼在適當的位置。
能力強的幼兒,粘貼結束后,可以用彩筆添畫其它景物(藍天、白云、小鳥等)
三、結束
1. 評價作品
今天,我們又學了一個新本領;制作立體大樹
大家貼的都很好,現在我們互相看一看,誰的大樹樹葉茂密,大樹最美麗。
2.幼兒互相欣賞與評價,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