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消費者權益日教案(精選4篇)
幼兒園消費者權益日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一些消費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知道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后尋求解決的一般途徑。
能力目標:學會運用智慧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方面的知識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當自己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遭到侵害時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會理性消費選擇適當合理的消費行為培養良好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消費知識及維權途徑。
難點:增強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點撥:
一、學生對照書本梳理知識點;
二、師生共同核對知識點;
三、學生快速讀記知識點。
點撥:本活動設計意圖在于:
一是通過甄別非法的有獎銷售增強學生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二是引導學生明確消費者應該學會理性消費。
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多媒體播放鞏漢林、趙麗蓉主演的小品《打工奇遇》片段)
同學們看了這則小品你想到了
自學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學習
一、煉就一雙“慧眼”
1作為消費者我們要擁有一雙“慧眼”即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2煉就“
1)我們需要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這些知識包括有關商品、服務、市場以及消費心理等方面的知識;
(2)還需要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如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消費者維權途徑等。
二、維護權益的途徑
3法律賦予我們消費者權利我們自身也需要具有良好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4消費者的維權途徑有:
①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②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③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④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合作探究
1細看教材P93“有獎銷售”活動思考:
(1)如何看待五花八門的有獎促銷活動?
答:在五花八門的有獎銷售活動中有些有獎銷售活動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是正常的促銷活動;但也有些有獎銷售活動是經營者為了自身的'私利利用有獎銷售手段銷售變質、失效的產品或者摻雜使假、缺斤短兩、質次價高的商品是違法的。
(2)你怎樣甄別以下
*采用謊稱有獎或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5 000元。
答:甄別非法的有獎銷售消費者就要煉就一雙“慧眼”即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不貪圖小利以避免更大的損失;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商品的性能、質量以及相關的法律知識學會識別經營者的騙局不盲目追隨其他消費者選擇適當、合理、科學的消費行為。
2觀看教材P94“關于廣告和商家促銷手段的漫畫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你會識別廣告的真假嗎?
答:真廣告的廣告標題、公司簡介、核準機構、招聘職位、聯系方式等內容真實、齊全;假廣告的廣告篇幅較小、口氣大、嘩眾取寵、內容籠統不具體、不寫單位的名稱、只留一個電話號碼、未經主管部門審批等。
點撥:本活動設計意圖在于:通過分析廣告商家的一些促銷手段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消費知識和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點撥:本活動設計意圖在于:通過此事例培養學生的消費者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你最欣賞哪一類型的廣告?說說喜歡它的理由。
答案略。
(3)分析商家打折的動機。
答:“打折商品”是經營者的價格促銷手段。時令商品在買方市場一旦過了季節商家總想方設法將積壓商品賣出去以達到資金周轉、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4)面對
答:這種降價的原因與產品應具備的質量、功能無關所以消費者要警惕商家設置的陷阱在購買打折商品時也不應忘記考慮是否該商品是自己所需要的以及商品的質量問題。
3仔細看教材P95情景故事回答
(1)這個情景反映了什么問題?
答:反映了消費者在接受醫療服務時經營者(醫生)侵害了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和知情權。
(2)患者應作出什么反應?
答:患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患者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欣賞教材P96情景故事回答下列問題:
若遇到下列情況你會怎么辦?請選出你會采取的行動。
(1)在飯店吃飯后結賬賬單上的收費多了數十元。服務員解釋說誤寫菜單用了昂貴的材料烹制所以價錢貴并要求你照單付款。你會——
拒絕付款找飯店經理理論。
照單付款不做任何追討行動。
照單付款然后向有關部門投訴。
答:照單付款然后到有關部門投訴。因為第一種做法雖然有維權意識但采取的方法不恰當容易使自己沖動甚至走上
(2)你買了一臺電腦回家后發現機器有毛病但發票上寫有“貨物售出恕不退換”的字樣你會——
自認倒霉不再追究。
找商店負責人理論要求更換或賠償。
另外購買一臺電腦。
向消協投訴要求協助解決。
答:找商店負責人理論要求更換或者賠償。如遭拒絕。可向消協投訴要求協助解決。
5閱讀教材P97王先生買沙發事例:
請給王先生出主意如何維護其合法權益?
答:(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結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組分別展示課前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以后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
2第二部分展示內容是自學互研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見學生用書
課后反思 查漏補缺
這節課我學會了:
這節課我未解決的疑惑:
幼兒園消費者權益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具有初步識別假冒偽劣商品的能力。
2、知道廣告是宣傳產品的一種手段,正確認識廣告對人們消費心理的影響。
3、具有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能夠運用合法的途徑保護自己的消費權益。
教學重點: 識別假冒偽劣商品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商品包裝、標簽或說明書。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都希望花最少的錢,多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并且還要保證質量,是不是?其實,這里面有很多的學問。你們想知道吧?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
板書課題:我是聰明的消費者
二、如何識別假冒偽劣商品?
1、同學們平時都買過哪些商品?
2、在買商品的時候不沒有遇到過偽劣商品?結合你自己或他人發生過的事例說一說都有哪些危害?(同桌或小組之間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和同學們說說。)
3、假商品危害很大,我們在選購的時候應該怎樣去辨別真偽呢?使我們不受欺騙呢?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都有哪些好方法,可以結合某一種商品為例來說一說,每組選出代表來回答。)
教師:同學說出這么多方法,老師也從中學到很多,下面就拿出準備好的包裝袋,來鑒別是真是假,說出理由。
三、廣告的影響:
1、師:有句廣告說得好:“只買對的,不買貴的”說起廣告同學都很清楚,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你能說出幾句廣告詞嗎?(學生說出)
2、在生活中商家為加大產品的知名度和銷售量設計發出各種誘惑人心的廣告,我們有很多時候都是通過廣告宣傳來認識一種商品的,你們有過這種經歷嗎?(學生說出)
3、當然廣告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手段,但是廣告完全是真的嗎?有些廣告為加大宣傳力度,夸大商品質量,夸大作用,你們買過與廣告不符的商品嗎?(學生通過例說出)
4、師:廣告只是一種宣傳手段,我們不能只相信廣告,在購買商品時,應該買一些自己所需的.適合自己的商品。
四、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
同學們我們學會了許多辨別商品的方法,但有時也會由于某種原因,會買到一些有質量問題的商品,我們的消費者權益就會受到侵害。你們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學生指出生活中的例子)
(出示投影)(小組之間互相交流一下,你們沒有沒這樣的經歷呢?你是怎么做的?)
老師曾經就經歷過這樣的事,在商店買牛奶過期了。
我該怎么辦呢?扔了算了,可以嗎?(小組討論后來告訴老師)
師生互動:退貨;拿著證據回去找他;我沒有要小票呀!提醒我以后要開發票或小票;
以后我一定要記住,跟商家要發票;以后要仔細觀察包裝,是可以避免的;(出示投影)
五、小結:學生匯報所學的知識。
課外實踐:和父母一起購物,把你學到的知識用一用,把自己購物的感受寫下來,和同學交流一下。
幼兒園消費者權益日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夠觀察和發現商品價格的差異和變化,嘗試了解造成差異、變化的原因,并在購物中,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學會選擇價格比較合適的商品。
2、了解選擇商品的有關常識,回看包裝袋或商品說明書中的有關信息。能根據這些信息識別商品的真偽、優劣。
3、初步具有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并知道在購物時出現問題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孩子們走進商場進行商品價格調查,并咨詢價格變化的原因。
2、收集商品的包裝袋或商品說明書。
3、爸爸、媽媽或自己買的食品一種。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活動過程
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希望花最少的錢,多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并且還要保證質量,是不是?其實,這里面有很多的學問。你們想知道嗎?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
活動一:小小調查員
1、根據孩子們課前布置的作業,參考第59頁調查表進行調查:
(1)蔬菜每天早晚價格是否一樣?
(2)水果的.價格在不同的季節有什么變化?
(3)哪些衣服在打折?
(4)水產在不同季節,活物與死物價格有什么不同?
2、根據學生調查情況進行整理歸納,并選出代表在班里匯報。根據匯報結果,學生從中發現了什么秘密,讓學生談談怎樣選購商品。
活動二:火眼金睛看包裝
1、把自己搜集到的食品包裝袋、衣服標簽、商品說明書拿出來,仔細觀察上面有哪些信息,問問周圍的同學及老師,弄懂各種標志表示的意思。
2、自己設計一個包裝袋,自己要知道設計的包裝袋上要有哪些說明。
3、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包裝袋、標簽及自己設計一個包裝袋等,讓大家評一評,合格不合格。
活動三:當一名聰明的消費者
1、分組進行,讓學生拿出自帶的食品,根據所學知識進行鑒別,什么樣的是合格的食品能食用,否則就不能使用。提醒學生做到:
(1)看生產廠家;
(2)看它含的成分;
(3)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4)看食用方法;
(5)食品的外觀,等。
2、把鑒別的結果進行匯總,對不合格的食品教育學生不能貪便宜買,更不能吃。
幼兒園消費者權益日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消費者的權利》是《消費維權知識實驗教材》第一單元的第三課。這一課讓學生懂得消費者的九項權利。
通過學習,學生對權利義務有了基本的概念和具體的認識,有助于學生確立平等享有權利、平等履行義務的崇尚公平和正義的理念。這又為第四單元《我們崇尚公平與正義》的學習做了知識和認識的準備。
教學目標:
1、懂得消費者的權利。
2、了解消費者的維權途徑。
教學重點:
懂得消費者的權利。知道消費者在權利受到侵害時的維權途徑。
教學難點:
知道消費者在權利受到侵害時的維權途徑。
教具準備:
化妝品小鏡子
學生準備:
1、兩人表演的生活情境
2、預習本課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題。
同學們,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消費,作為消費者,我們有哪些權利呢?今天我們了解一下消費者的權利。板書:消費者的權利
二、懂得消費者的權利和維權途徑
1、由故事引入:
教師講故事:十五年前,我走到四中的墻邊,可怕的一幕出現了,四中對面三樓楊老師家的幾塊玻璃“砰”的一聲碎了好幾塊,屋里冒著黑煙,火苗直往外竄,幸虧消防人員及時趕到,才將火撲滅。事后楊老師的妻子癱坐在地上,向人門講述了事情的原為:兩個月前,她家買了一臺電視機,這天他和孩子看電視,感覺電視機的聲音不正常,緊接著電視機冒煙了,她見事情不妙,拉著孩子就跑,剛跑出去,事情發生了……太可怕了。結果楊老師家里全黑了,電視柜燒了。事后,楊老師幾經周折,商家賠了電視機,還賠了裝修費等。
從這個案例中,老師告訴大家,當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受到損害時,經營者要為消費者的生命負責任,這是消費者最重要的權利。(板書:安全權)當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受到損害時,消費者還有損害賠贘請求權。(板書:損害賠贘請求權)。在楊老師維權的過程中,靠他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楊老師聯合消費者協會、工商局等社會團體才使得他家的合法權益得以賠贘。這是消費者的又一項權利。(板書:結社權)
2、作為消費者還有哪些權利呢?
(1)請看兩位同學為大家模擬的情境,希望大家在看過模擬的情境之后,談一談你的看法。有請兩位
(一位農村婦女購買化妝品時,對產品不了解,要求經營者講解,經營者不講,還讓婦女的人格受到侮辱,事后婦女臉過敏了,還以為自己皮膚不好。)
(2)看了兩位同學表演的小品,你認為回族婦女的.哪項權利受到了傷害?同桌討論。
(3)交流以上問題。教師相機引導并板書。
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起碼要受到經營者的尊重,這也是消費者的權利。(板書:人格受尊重)
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有權對產品和服務進行全面、充分的了解,簡稱知情權。(板書:知情權)
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見經營者服務態度不好或者質量不過關,買不買這是消費者的選擇權。(板書:選擇權)
消費者在購買化產品時,發現商家短斤少兩或者價格不合理,雙方可以討價還價,這是公平交易權。(板書:公平交易權)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看了那位婦女買化妝品時受到傷害,你會怎么做?打電話舉報,這也是消費者的權利,稱為監督權。(板書:監督權)舉報電話是12315
過渡:現在科技的發展,商品的結構、功能日益復雜,我們很難憑一般經驗做出正確的判斷,每年在三月十五消費者權益日這天,工商局的叔叔,阿姨發宣傳單,讓我們看展板,使我們懂得了不少知識。廣大消費者還有受教育的權利呢。(板書:受教育權)
你或家人在消費過程中,受過傷害嗎?你是如何處理的?談一談
3、過渡:我們由于年齡小,知識水平有限,難免會上當受騙。看一看楊老師是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板書:維權途徑)
楊老師找到買電視的發票,先與經營者協商。(板書:先與經營者協商)經營者見賠贘數目大,就狡辯、抵賴。楊老師見商家沒有賠贘的意思,就請消費者協會調解。(板書:請消費者協會調解)調解不成,他向有關部門申訴,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板書:向有關部門申訴,提請仲裁機構仲裁)還不行。他最后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板書:向法院提起訴訟)在發票、證人等有力證據面前,楊老師討回了公道。
4、學生總結:消費者的權利和維權途經
三、布置作業:
把今天老師講的消費者的相關知識講給家長或朋友聽。
板書設計:
安全權
損害賠償請求權
結社權
人格受尊重
消費者的權利知情權
選擇權
公平交易權
監督權
受教育權
先與經營者協商
請消費者協會調解
維權途徑向有關部門申訴
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