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活動教案范文(通用4篇)
小雪節氣活動教案范文 篇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今年是22日),是24節氣中第20個節氣。
2、了解簡單的小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來與相關習俗。
3、理解小雪兒歌的含義,并大膽嘗試復述。
4、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護自己。
二、活動準備
1、PPT故事《二十四節氣圖畫故事|第二十節小雪》或“圖片+老師講故事”的形式。
2、兒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凍開始了。
冷風吹,雪花飄,山川樹木盡蕭條。
穿厚衣,帶厚帽,加強鍛煉身體好。
3、節節蟲身體中間留出空白可添畫的部分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圖片(節節蟲、吉鳥、大尾魚)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講述故事內容,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了解小雪的節氣特點。
(1)小雪的天氣是怎樣的?
(2)大地、樹木都有些怎樣的風景?
(3)在天冷的時候,我們要怎樣保護自己,抵抗嚴寒?
小結:在二十四節氣中,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寒氣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是“小雪”節氣的原本之意。小雪過后,要要添加厚實冬衣保暖,還要加強身體鍛煉。
3、添畫節節蟲: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數物對應的內容。
4、健康領域還可以延伸,給樹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小雪后的食物(腌臘肉、吃糍粑的風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鯽魚等良好飲食習慣)。
四、活動延伸
小雪節氣活動教案范文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本園迎來了寒冷的冬天。一次,幾位同學問:“老師,你見過雪花嗎? 雪花是什么樣子的?” 突然愣了一下, 在這個從不下雪的濱海城市, 該怎么清楚, 形象的告訴小朋友雪花的樣子, 而引發了這次教學活動。在虛擬的場景里跟小朋友親身體驗《小雪花》,該動畫直觀形象的描述了雪花飄落的樣子。這樣小朋友可以很清楚的說出雪花是什么樣子的,語言的表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其次,展示《小雪花》的歌詞內容,啟發小朋友深刻認知雪花的形狀象花朵一樣,以及對雪花美的描繪,們也要把它放在窗上當窗花的意愿。而將活動推向高潮,促使了美術活動的繪畫活動進行,通過這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鍛煉了小朋友的觀察能力,認識能力和動手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真正感受到雪花的真實性和趣味性。
活動目標
⒈ 認識雪花, 感受雪花的輕盈和意境美, 能描述出雪花的形狀和特點。
⒉ 進一步理解雪花, 利用對雪花的認識展開的美術活動, 從而鍛煉了小朋友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⒊ 充實了小朋友的認知能力, 感受到奇妙的大自然的景象和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⒈ 雪景不能找到真實的, 不能親眼看到雪花的樣子, 需要小朋友很好的配合完成。
⒉ 在動手繪畫的過程中, 對雪花的六個花瓣的角度控制上稍有點難控制, 不是畫多或是畫少、或者角度上不是大就是小。
活動準備
⒈ 小雪花的課件一個, 小雪花圖若干個。
⒉ 小卡紙、大開紙若干張, 鉛筆若干支, 橡皮檫、固體膠若干個。
活動過程
⒈ 引入活動。
虛擬場景——小朋友,外面下雪了,讓們一起去看雪花(立刻播放《小雪花》課件)。 提問:①你們看到的雪花是什么樣子的?②小雪花都有幾個角,有什么特點啊? ⒉ 讓們欣賞《小雪花》歌曲。
老師并把歌詞貼在黑板上(歌詞內容:小雪花,小雪花,漂在空中象朵花;小雪花,小雪花,漂在窗上變窗花;小雪花,小雪花,漂在手里不見了)
提問:①注意聽歌詞,歌詞都說了什么?
②小雪花象什么,引導小朋友畫小雪花的意愿。(小朋友想不 想握住小雪花,把它變成窗上的窗花?)
⒊ 手工繪畫小雪花,做一做, 比一比, 玩一玩。
看誰手上的小雪花是朵美麗的窗花? 這時小朋友有的畫了四個瓣的﹑五個瓣的六個﹑七個﹑八個的, 各式各樣的雪花都有了。為了便于小朋友畫畫的方便,拿筆在黑板上畫了個: 叉(即兩個斜線交叉), 又在叉上畫了個豎線,這樣構成的6個角上再畫你想畫的圈或者線, 鼓勵小朋友去畫。最后雪花六個角的特點也突顯出來。
4.粘貼游戲。
小朋友, 們把剛才畫在小卡紙上的小雪花隨意的粘在準備的幾張大開紙上, 大開紙上是已經畫好的雪人﹑森林, 圖畫立即變的繽紛起來,真的好像又下起了大雪.小朋友歡呼不已。
5.結束活動。
教師簡單小結本活動的情況,對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
交代后續活動,最后結束.
⒈ 教學目的和內容: 引用課件的形式, 讓小朋友直觀形象的認識了小雪花的顏色﹑形狀。通過聆聽歌曲讓小朋友感受到雪花的美麗和趣味性, 小雪花當窗花, 通過實踐, 讓小朋友動手 , 積極參與。肯定小朋友的作品和繪畫成果。這些都做到了大班要達到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⒉ 活動過程中:
① 通過課件的形式, 詢問小朋友雪花的顏色, 形狀,特點上, 小朋友能踴躍的回答他們所看到的。比起告訴他們雪花是什么樣的, 更能容易理解和記憶。畢竟受地理條件的限制, 沒能親眼看到真實的小雪花, 可能這對小朋友的想像力有點限制, 或者發現原來雪花有這么多形狀。在參與美術活動中,小朋友的積極,主動性得以發揮,小朋友都想把自己手上畫的雪花變成窗花,在繪畫過程中,小朋友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應該應該怎么畫,他們都在思考,或者哪個小朋友畫的漂亮,他們進行模仿,或者超越,在技能上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整個美術活動和粘貼游戲中,小朋友都是積極的,快樂的,學習的。真正體現了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
② 因為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的特點,重點是讓小朋友認知和操作一個雪花的形狀。雪花有很多種,如果畫多幾個的話,怕干擾小朋友的辨別能力。一個雪花,小朋友也很容易接受。在當小朋友畫少畫多瓣的時候,并沒有說對與錯,讓小朋友順著的示范去畫, 這時候,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枝干上也漂亮了很多。基本完成了的教學,雪花是六個角的,雪花是美麗的花朵。
③ 在師幼互動環節上,還是比較協調的.都是讓每個孩子參與進來,老師起到了一個合作者,支持者和倡導者的關系。
⒊ 本次活動效果還是不錯的,能達到小朋友對雪花的認知和理解雪花的六個角的特點。利用這個課件的優勢讓小朋友在認知中去動手還是比較新穎的。不足之處覺得示范的雪花的形式單一了點,只認知了一種雪花的畫法。在作畫的過程中畫法也沒有多樣性,比如用海綿筆來染出小雪花或者手工剪紙窗花等等。希望以后學習更多方面的東西,讓課堂也豐富多樣性,讓活動設計課更加有趣味性。
⒋ 如果讓重新上這節課,會在美術活動課上改進一些,采用剪紙的形式去完成,畢竟雪花是對稱、連續的。不僅讓他們畫、還會剪出小雪花。想這也是對的一個挑戰和對小朋友的挑戰。當時聽課的老師也是建議增加難度給小朋友,大班小朋友有挑戰的能力, 讓小朋友了解其它雪花的樣子, 或剪出一種雪花的樣子。老師們給的建議對感悟很深,要大膽突破教學內容,更要努力把復雜的東西用簡單的語言或者其它教會小朋友。
小雪節氣活動教案范文 篇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今年是22日),是24節氣中第20個節氣。
2、了解簡單的小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來與相關習俗。
3、理解小雪兒歌的含義,并大膽嘗試復述。
4、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護自己。
二、活動準備
1、PPT故事《二十四節氣圖畫故事|第二十節小雪》或“圖片+老師講故事”的形式。
2、兒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凍開始了。
冷風吹,雪花飄,山川樹木盡蕭條。
穿厚衣,帶厚帽,加強鍛煉身體好。
3、節節蟲身體中間留出空白可添畫的部分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圖片(節節蟲、吉鳥、大尾魚)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講述故事內容,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了解小雪的節氣特點。
(1)小雪的天氣是怎樣的?
(2)大地、樹木都有些怎樣的風景?
(3)在天冷的時候,我們要怎樣保護自己,抵抗嚴寒?
小結:在二十四節氣中,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寒氣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是“小雪”節氣的原本之意。小雪過后,要要添加厚實冬衣保暖,還要加強身體鍛煉。
3、添畫節節蟲: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數物對應的內容。
4、健康領域還可以延伸,給樹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小雪后的食物(腌臘肉、吃糍粑的風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鯽魚等良好飲食習慣)。
四、活動延伸
美工區,制作節節蟲;閱讀區,自制繪本;建構區,搭建節節蟲。
小雪節氣活動教案范文 篇4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小雪節氣后,南北方氣候的變化。
2、了解各地相應的習俗(給樹木保溫、腌臘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樹木保溫的方法。
4、體驗串山楂,提高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用草秸包裹樹木的圖片、腌制臘肉、制作糍粑的過程圖、草秸草繩(或薄膜紙、繩子)、山楂、木簽。
2、諺語:節到小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凍,趕快把樹種;瑞雪兆豐年;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等。
三、活動過程
1、通過圖片簡單了解小雪節氣時各地的習俗。
2、一起學習幾個諺語,理解諺語的意思。
3、戶外實踐:到戶外幫助樹木保暖。
4、室內實踐:串山楂活動。
四、活動延伸
了解有制作腌菜習慣的幼兒家庭,請幼兒回家與父母共同制作臘肉,并帶來幼兒園觀察臘肉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