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數的組成》教案(精選2篇)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數的組成》教案 篇1
教材簡析:本冊教材中的《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習了1-20各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二年級的認識萬以內的數打基礎。這個階段的數的概念是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的基礎,也是認識更大的自然數的基礎,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1到例3的教學內容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開端,正是牢固的掌握了數數和數的組成,才能更有助于比較數的大小和計算,所以本課的知識尤為的重要。
設計理念:體現數與生活密切聯系,強調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認識數。課中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分類、數數等,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促進學生主動、個性化地學習。數數中請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自認為最快的方法進行,對于方法不作統一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在數格子時,請學生當小老師,講自己巧數的方法,其他學生可對其隨時發問,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學習,實現個性化發展。
教學目標:
1.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的一個一個的或一十一十的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3.經歷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數的過程,體會數位的意義。
4.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觀察操作
教學重點: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理解100以內的組成。
教學難點:數數過程重,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應是多少。教學準備:每人100根小棒,10根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一數
從9數到20,再從20數到1.
2.填一填
1個十和3個一組成 個十和個一組成17
5個一和1個十組成 20是個十組成的
(板書課題:數數數的組成)
二、講授新課
1.教學例1
請同學們快速整齊的從20數到100.
請同學們拿出小棒,邊數邊拿,一根一根的數,數出十根用橡皮筋困一捆。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個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十根困一捆。
師:如果再接著數出九根,現在一共有幾根?(29根)
29根小棒再添加一根是多少?(30根)滿十根又要困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接著數到39根,再加上一根是幾根?(40根)40根小棒是4捆,接著數到49,再加上一根又怎么辦?(捆一捆)是多少根?(50根)為什么是50根小棒呢?如果再加4捆是多少捆?(9捆)接著數91,92,93“..99,再添1根是多少根?是幾捆?(10捆)
(板書:10個十是一百)
小結:數物體的個數可以一個一個的數,還可以10個10個的數,十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學生數十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用剛才學的知識,數數可以十個十個的數,這樣會比較快。數百羊圖,看誰能最快的數出來。
搶答:一十一十的數,從一十數到一百;從三十數到七十;從六十數到一百。
2.教學例2
數小棒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師:拿35根小棒,你怎么拿,看誰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數,一直數到
42.(39再多一根是多少?)(42根是幾捆又幾根?)從五十六數到六十三,再從六十三數到七十二。(注意:滿十根就捆成一捆)不擺小棒直接數一數,從七十八數到八十八,再數到一百。(同桌輪流數,再指名數.)問:79、89、99后面是幾?
3.教學例3
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問學生現在一共是多少根?(35根)認真觀察,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35根小棒是由3個十5個一組成的)3個十5個一組成多少?(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出示4捆又7根小棒,引導學生自己說是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師說生來口答:27、46、58、分別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三、鞏固練習
1.課本33頁下面的”做一做‘指導學生板演,再說想法。填一填。
2.誰是小老師(做一做,說一說)
3.連一連
四、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100以內的數,你收獲了什么?
板書設計:
數數數的組成
10個一是一個十一捆
10個十是一百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數的組成》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
數的組成。(教材第35頁例2)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重點難點
重難點: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小棒、計數器。
學生準備: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看圖數數。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數出有幾瓶牛奶,有幾瓶酸奶的。(學生相互交流,點名回答)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00以內數的知識。
板書課題:數的組成
二、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35頁例2。
(1)讓學生擺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學生臺前演示,其他學生用手中的學具擺。
師:怎樣擺能一眼就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引導學生明確:擺七十根時,擺成七捆,每捆十根;擺四十六根時,先擺四捆,每捆十根,再擺六根。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幾個十,四十六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七十里面有7個十,四十六里面有4個十和6個一。
(2)老師任意擺出一個兩位數和一個整十數的小棒,讓學生先觀察,再與同桌互相說說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同桌進行以下活動:一人用小棒擺出一個兩位數,另一人說出這個兩位數及這個兩位數的組成。(兩個人交替進行)
三、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35頁下面的“做一做”。(學生獨立思考完成,集體訂正)
答案:3 5
四、課堂小結
你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了嗎?
板書設計
數的組成
一個兩位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1.教學時首先說說生活中的100以內的數,復習100以內數的認識。生活中的數是學生都熟悉的,利用此素材作為教學的內容,不但貼近了學生的生活,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自己檢驗數的正確與否。除了一個一個地數以外,還可以兩個兩個地數,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選用不同的方法數數,比較哪些方法更準更快。然后合作探究,進一步認識100以內數的組成。學生動手操作,同桌合作數數、擺小棒,匯報交流。建立10個一是十,100個一是一百,10個十是一百,3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三十五,八十是由8個十組成的等意識。
2.本節課讓學生動手操作,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做到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容易接受。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課資料參考
相關知識閱讀
結繩計數
“結繩計數”是遠古時代的人們最常用的記數方法,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發明阿拉伯數字,人們在計數的時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幫助了。所謂“結繩計數”就是用打繩結的辦法來計算物體的數量。傳說中,古代的國王們出去打仗的時候,因為沒有日歷,就采取在繩子上打結的辦法計算天數,當繩子上所用的結都被打開的時候,也就是戰爭該結束的時候。
當然,除了“結繩計數”外,遠古時代的人們還發明了很多其他的辦法,比如用利器在骨頭上刻下痕跡來計算數字。由于“結繩計數”這一方法最為方便可行,所以成了人們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