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植樹造林教案(通用3篇)
大班植樹造林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鏟沙、拍沙等動作,促進幼兒上肢動作的發展。
2、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知道要愛護鳥類。
3、鼓勵幼兒與同伴共同完成任務,體驗初步合作的樂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鏟沙、拍沙等動作,促進幼兒上肢動作的發展。
活動難點:想出各種辦法堆沙山。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頂帽子,一雙拖鞋。
2、玩沙工具(鏟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樹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提問,引發幼兒參與玩沙活動的興趣。
1、師講故事:小鳥住在樹林里很快活……,后來樹林被人砍光了。
2、提問:樹林被砍完了,小鳥還能生活在樹林里嗎?那怎么辦呢?(引導幼兒積極想辦法)
3、激發幼兒再造樹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鏟子要小心,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鏟子別舉太高,以免沙子揚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丟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請老師幫忙。
3、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4、植樹造林好了以后,可以請好朋友欣賞一下,然后把自己的工具收放好。
三、幼兒玩沙,教師 指導
1、鼓勵幼兒自由結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種堆沙山的辦法,如鏟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緊緊的,不會塌下來。
3、在造好的山上種樹木,變成樹林。
四、結束部分
1、表揚幼兒的造樹林行為,體驗為小鳥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著、工具回教室。
活動反思:
隨著幼兒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進一步結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保意識轉化為自己的行動,并在活動中鞏固這種意識。于是我們 在植樹節這天,為美化、凈化環境,讓幼兒認識如何栽樹,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大班植樹造林教案 篇2
設計目的:
1.讓學生了解樹木對我們人類生活的作用,懂得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2.號召少先隊員用實際行動綠化祖國,改造自然,幫助學生從小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搜集關于植樹造林的好處,搜集近幾年來由于亂砍亂伐導致環境惡化的圖片和文字材料。
2.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3.制作相關的課件。
4.場景設計,渲染環境,奠定情感基調。
活動過程:
一、宣布活動開始:
甲: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
乙:自1950年以來,四、五十年間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森林消失,實在令人痛心和擔憂。
甲:是啊,地球上的綠色在褪減,我們渴望綠色,呼喊綠色。
乙:3月12日是植樹節。今天,我們在此召開一次“植樹造林,美化環境”的主題班會。呼吁大家為我們的地球奉獻一片綠色,為她披上一件新衣。
甲、乙:下面我們宣布,“植樹造林,美化環境”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課件出示主題詞: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二、展示地球的不堪,觸動學生的心靈。
1.出示圖片,主持人甲配解說詞。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顯得那么微不足道。而對于人類,地球是我們的全部。地球哺育了人類,人類也改造了地球,正是由于人類與地球的相依相守,地球才出現了文明,人類才得以生存。地球是人類的杰作,他們在地球上建起了高樓大廈,為自己遮風擋雨;他們開采礦藏,為自身的發展;他們耕種飼養,為自己能更好的生活。他們,給這世界增添色彩,創造了財富,也給地球母親帶來了欣慰。
然而,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卻不惜犧牲地球母親的性命。大肆的捕殺,使多少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無計劃的亂砍亂伐,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山洪接踵而至。廢氣張牙舞爪地殺向天空,污水無情地沖向小河,垃圾肆無忌憚地躺在地上……你可曾看到,地球母親在流淚呀!于是,地球上上演了悲慘的一幕又一幕。
(課件出示一組圖片:原本蔥翠的小山包變成了光禿禿的瘠山;原本土壤肥沃,莊稼遍地的農田,變成了長滿枯草的荒地,卷起褲腳、佝僂著背的老漢無奈地離去……)
1.乙:同學們,看了以上的圖片,你們有什么感受?請大家一起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
3.總結:
甲:我們熱愛的地球,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今已不再青山綠水,不再碧草藍天……
乙:救救她吧,伙伴們!雖然我們的力量很小,但是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每人種上一棵樹,數年后就有無數棵蒼天大樹。
甲、乙:伙伴們,行動起來吧!人人種棵樹,世間變綠色。
三、植樹造林好處多,大家一起來種樹。
1.出示一組小朋友在植樹的圖片,主持人簡單介紹圖片的情景。
2.由各小隊代表上講臺介紹植樹造林的種種好處,教師隨機歸納要點,出示在課件投影上。
自動的調溫器
夏日樹蔭下氣溫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天然除塵器
樹葉上長著許多細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煙塵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還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還可以大量減少和降低空氣中的塵埃,一公頃草坪每年可吸收煙塵30噸以上。因此,人們把綠色植物稱為“天然除塵器”。
氧氣制造廠
樹葉在陽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體所需的氧氣。據測定,一公頃闊葉林每天約吸收一噸二氧化碳,釋放氧氣700公斤。因此,人們把綠色植物稱為“氧氣制造廠”。
細菌的消毒站
松、樟、榆等樹能分泌殺菌素,殺滅結核桿菌、白喉桿菌等病菌。
天然的消音器
綠化還能吸收聲波,減低噪聲。
3.總結:
甲:大家聽聽,原來植樹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那么多的好處呀!它們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環境,還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乙:就是,就是,那我們還猶豫什么,快行動吧!走,我們植樹去吧!
大班植樹造林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春天是植樹的'季節,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積極參加植樹活動。
2、了解植樹造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懂得要保護綠化,愛護小樹苗。
3、培養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
活動準備
植樹的錄像;植樹造林的圖片一套;小樹苗,灑水壺。
活動過程
一、啟發性談話,引出課題。
1、3月12日那天我們看見阿姨叔叔們都在干什么?那天是什么節?(學習詞:植樹節)
2、阿姨叔叔為什么要植那么多的樹?(幼兒自由討論后回答)
二、觀察圖片,說說植樹造林好。
1、出示圖形1:
(1)人們喜歡在什么地方鍛煉身體?為什么?
(2)夏天,樹上枝葉茂盛,給人們帶來什么好處?
植樹造林能美化環境,使空氣新鮮,人們在樹下乘涼,鍛煉身體,有利于健康。
2、出示圖2:
(1)在農田邊種了一排排的樹,看上去像什么?這樣有什么好處?
(2)這一排排樹長滿茂密的枝葉,像一堵綠色的墻,能擋住雨水沖刷泥土,也能擋住風沙吹倒農作物,有得莊稼生長。
3、幼兒討論,交談。植樹造林還有什么用?
三、組織幼兒給小樹苗澆水。
1、討論怎么樣愛護小樹苗?(澆水,不攀折,不搖小樹,做一塊小牌子,寫上“愛護樹木”的字……)
2、給小樹澆水,放置小牌子。(幼兒將杯子裝滿水,拿到戶外,給小樹澆水)
3、教師把“愛護樹木”的字寫在牌子上,和小朋友一起把牌子放在樹苗旁。(學習短語:愛護樹木)
四、念兒歌結束。
三月好春光,大家植樹忙。房前種桃樹,路旁栽白楊。井上葡萄架,河邊柳成行。三年五載后,綠蔭滿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