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繪畫可愛的小兔子教案(通用5篇)
大班繪畫可愛的小兔子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觀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型特征和生活習性。
2、初步知道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萌發關心小動物的情感。
3、豐富詞語: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活動準備:
小兔一只,白菜、胡籮卜幾種不同顏色的小兔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題:你喜歡小動物嗎?為什么?
2、激發觀察的興趣。
看看我們今天請來了哪位小動物?
歡迎小兔子來我們這里做客。
3、觀察兔子。大膽描述兔子的外型特征。
(1)師:你們喜歡兔子嗎?小兔是什么樣子的?(豐富詞語:毛茸茸、三瓣嘴。)
(2)師:看看兔子是怎么行走的?(蹦蹦跳跳)
(3)師生共同小結兔子的外形特征。
4、喂小兔子。
(1)幼兒選擇白菜、胡蘿卜等,給小兔子喂食品。
(2)師:看看兔子愛吃什么?吃東西時嘴巴是怎樣動的?
師:現在我們知道兔子最愛吃胡蘿卜,白菜等食物了,那么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也喜歡吃這些呢?(除了小兔子最愛吃的食物,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喜歡吃什么呢?)
5、小結: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關心愛護小動物。
6、以模仿小兔蹦蹦跳跳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把你喜歡的動物介紹給大家。
大班繪畫可愛的小兔子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熊貓的可愛,學習用各種美術形式表現自己的欲望。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熊貓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的動態。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熊貓的圖片、郵票、明信片及有關記錄熊貓生活的VCD等。
2、與家長一起到動物園參觀,觀看熊貓表演,感知熊貓的外形特征和不同的動態特點。
1、收集各種美工材料。
指導要點:
1、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對熊貓的認識,分享有關熊貓的已有知識經驗。
2、根據收集的各種美工材料,引導幼兒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表現熊貓?會遇到什么困難?鼓勵幼兒共同解決難點。
3、幼兒分組活動,鼓勵幼兒用各種美工材料,用繪畫、剪紙、拼帖、泥塑等不同方法,大膽表現熊貓的不同動態。
活動反思:
這個月以“動物朋友”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關于動物的特征及生活習性,讓幼兒更加進一步的了解小動物,彼此又拉進了與人類的距離。從而樹立孩子要保護動物的意識。熊貓在幼兒印象中是胖乎乎的,又非常可愛,幼兒都非常的喜歡它。首先在實施這節課的時候,我也在網上查了各種關于熊貓的生活和外形,以便在給孩子講解當中,能給他們傳輸正確的信息。不過從孩子們的反應來看,幼兒興致非常的高。
一開始以猜謎語的方式進入話題,能夠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不過幼兒只知道熊貓的外形,對它們的生活習性確不是很清楚。考慮到孩子們對大熊貓的形象感知較少,也請了個別幾個幼兒介紹自己見過的熊貓。這樣既豐富了孩子們對熊貓的初步感知,又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熱情。活動我以圖片展示給孩子們看,孩子們觀察、思考、想象、表達,思維極其活躍。其實我們的教育資源很多,教師可以隨時隨地的為幼兒開展教育契機的機會。在討論到我們應該怎么保護熊貓的'時候,幼兒發揮了自己的想象說了很多的答案,有些小朋友說我要把熊貓帶到家里來,他們的天真,純真的心,看他們真的是很喜歡熊貓。
在這樣的教育活動中,給孩子們又有了一個教育機會,而我自身感覺雖看到孩子們在發言,但還可以把氣氛搞的活躍點,因為本身社會領域的都是以語言為主,怎么樣才能把課堂上到生機勃勃這一點還需慢慢琢磨。
大班繪畫可愛的小兔子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觀察兔子的外形特征,知道兔子有多種的毛色。
2.使幼兒知道兔子吃什么以及兔子與人們的關系,使幼兒學會愛護小兔子的情感。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小兔子一只,喂兔子的飼料與兔子不吃的飼料各一種。
2.幼兒用書畫面“小兔子”。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兔子的外形特征。
“它叫什么?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講述兔子頭、身體、四肢特征和自己的感覺)“兔子是怎樣走路的?我們來學學兔子跳。”“遇到危險時兔子會怎樣?為什么兔子只會跳?”(引導幼兒觀察兔耳朵又長又大,可四面轉動,向幼兒介紹兔耳朵聽覺靈敏,會很快發現危險而飛快逃走。兔后腿長前腿短,所以只能跳,跳起來又機靈又快)“你還見過什么顏色的兔子?”(讓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畫畫知道兔子有多種的毛色)
2.引導幼兒觀察兔子吃什么了解兔子與人們的關系。
“人為什么要喂養許多兔子?”(介紹兔子和人們的關系)“你知道兔子喜歡吃什么?我們來喂喂它。”(通過讓幼兒喂兔子,發現兔子吃什么,不吃什么)“你知道兔子生活在哪里嗎?”(向幼兒介紹兔子喜歡吃草,生活在草地上)“你喜歡小兔子嗎?為什么?你怎樣喜歡它呢?”
3.小結。
“小兔子很可愛,對我們又有很多用處,也是我們的朋友,我們都喜歡它。”“你們喜歡嗎?怎樣喜歡它的?”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繪畫可愛的小兔子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萌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究欲望,培養幼兒初步的科學素質,掌握簡單的科學方法。
活動準備:
小兔3只、食物(魚、肉、草、菜、蘿卜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引出活動主題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很特別的寶寶賴和大家上課,想知道是誰嗎?我們請一位好孩子上來摸一摸、猜一猜。
(教師出示兔子,請1-2名幼兒上前來初步感知兔子)
2、來和大家說一說,剛剛你摸到的這個寶寶是什么感覺?(毛茸茸的、軟軟的、熱乎乎的……)3、大家來數1、2、3,我們把這個寶寶請出來。
二、觀察兔子外形
1、幼兒觀察教師手中的兔子一段時間。
2、提問:
①小兔子的毛是什么樣子的啊?
(白色。補充還有灰色的兔子)
教師哦那個白色粉筆在黑板上畫出兔子輪廓。
②小兔子的耳朵是什么樣的啊?
(長長的。說明兔耳朵又長又大,可四面轉動,向幼兒介紹兔耳朵聽覺靈敏,會很快發現危險而飛快逃走。)
教師在輪廓的基礎之上添畫出“長耳朵”。
③
a、小兔子的退是什么樣子的呀?
(前長后短。說明兔后腿長前腿短,所以只能跳,跳起來又機靈又快。)
b、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兔子走路的樣子。
繼續在原有基礎上添畫出四肢。
④小兔子的眼睛是什么顏色的?
教師繼續添畫出“紅眼睛”。
⑤小兔子的嘴巴是什么樣子的呢?
(三瓣嘴。與幼兒鞏固“三瓣嘴”的概念。)
教師最后畫出三瓣嘴,兔子的形象完成了。
3、你們看,老師畫出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
(引導幼兒說出兔子的特點:三瓣嘴、毛、紅眼睛、長耳朵尾、腿)
三、幼兒自行觀察。
1、你們想不想和兔子寶寶玩一會兒?老師還準備了好多好吃的,有魚、肉、草、菜、蘿卜……,馬上我們可以給兔子寶寶吃一吃,看看兔子寶寶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
2、提出觀察要求:不可以傷害兔寶寶;不可以強行逼迫兔寶寶吃東西;不能爭搶兔寶寶,放在中間,大家一起看。
3、分配兔子,每小組一只兔子。
4、幼兒觀察,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的觀察,注意提醒幼兒觀察的注意點。
四、觀察經驗交流
1、誰來說一說,你的兔寶寶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
2、你看到的兔寶寶眼睛(嘴、毛、耳朵、尾、腿)是什么樣子的?
(再次加強幼兒對兔子特征的記憶。)
五、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草地是兔寶寶的家,讓我們送它們回家好不好?學一學它們在草地上一蹦一跳的樣子。( 帶領幼兒來到草地。)
大班繪畫可愛的小兔子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知道小兔的外貌特征。
2、模仿小兔子蹦蹦跳
3、體驗貼近小動物的感情。
教學準備:
1、一只小兔子以及白色小兔、灰色小兔、黑色小兔圖片
2、青菜、胡蘿卜
3、音樂《小兔跳》
教學過程:
一、介紹小兔
1、老師:小朋友們,今天有位小客人要來我們班做客,大家猜一猜它是誰呢?
眼睛紅紅的、耳朵長長、尾巴短短、長著三瓣嘴的小動物是什么?
2、出示白色小兔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白色小兔的外形特征,可以借助看看、摸摸等方式感知兔子的眼睛、耳朵、尾巴等外貌特征。
3、提出問題:小兔子長得什么樣?兔子的皮毛都是白色的么?
4、出示灰色兔子、黑色兔子圖片,請幼兒觀察,感知兔子的外貌特征。
總結:兔子是十分溫順的小動物,長著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短短的尾巴,嘴巴是三瓣的,不是只有白色兔子,還有灰色兔子、黑色兔子。
二、喂小兔
1、提出問題:小兔子最愛吃什么食物?
2、鼓勵幼兒用青菜、胡蘿卜喂小兔子,看一看小兔子喜歡吃什么?小兔子在吃東西的時候嘴巴是怎樣動的?
總結:小兔子最喜歡吃胡蘿卜和青菜,小兔子是我們大家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他們。
三、學小兔蹦蹦跳
1、請幼兒觀察小兔子是如何走路的?
2、請幼兒模仿小兔蹦蹦跳走路,帶領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做蹦蹦跳動作。
兒歌:小兔小兔真可愛,長長耳朵豎起來,短短尾巴搖搖擺,蹦蹦跳跳真可愛
3、播放音樂《小兔跳》,練習蹦蹦跳。
教學反思:
現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是全家的焦點,家人圍著他們團團轉,備受寵愛,他們的智力發展和口語水平很強,但是他們自私、霸道,不知道關心、幫助別人,品行方面大不如以前的孩子。小班的幼兒感情很脆弱,但是也容易構建。所以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結合孩子們都喜歡小兔子,讓幼兒在和小兔子一起玩的時候融入感情因素,比如:抱一抱、喂小兔。拉近了幼兒與小動物之間的距離,產生了親和力,潛移默化中學會了要保護小動物,幼兒對小兔的愛自然流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