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小兔
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教材中的藝術品,學生能夠了解“兔兒爺”和“月兔”的民間傳說及與兔相關的成語故事,嘗試用繪畫,制作,表演等藝術形式進行表現。
2、通過本課的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的想象力,使學生具有熱愛生活,關注生活以及體驗美,表現美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繪畫,制作,表演等藝術形式進行表現可愛的小兔
三、教學準備:
課件、相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表演木偶小兔:同學們好,我是一只小兔子,當然了只是一只普通的小兔子,我可不是從月亮里下來的,說實話我很愿意到月亮上去找玉兔玩一玩,你們說我能去嗎?[引出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了解,并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想象力](生:不能去,月亮上什么也沒有,空氣也沒有,那是神話)(生:可以坐宇宙飛船去)(生:可以借雙翅膀,或搭個高高的沖天梯上去。)
(二)、欣賞圖片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玉兔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兔,他居住在月宮里。每到中秋節的時候,人們就要祭月神,供出許多的月餅和水果。月神在傳說中是兔首人身的形象,把他稱作“兔兒爺”。
在欣賞圖的同時播放兒歌。
1、課件出示“兔兒爺”的圖片,提醒學生注意其形象的特點。
2、播放兒歌《供月亮》
八月十五月亮圓,月亮圓圓像銀盤。
烏木桌子金鑲邊,西瓜月餅供老天。
海栗子,紅柿子,當中擺下大酥梨。
紅皮石榴酒邊站,手捧香酒把月愿。
敬得老天心喜歡,保咱天下都平安。
(三)、說一說
說說你知道的關于兔子的兒歌,故事等。(龜兔賽跑,守株待兔,小兔乖乖)
(四)、演一演
小兔的形象和動作是什么樣的,上來演演。
節奏:
×
×|× 0×|× ×|× 0×|× ×|× ×|× |× 0||
(生:小兔子兩只大耳朵,三瓣嘴,短尾巴,前腿短,后腿長,蹦蹦跳跳的。學生爭相上來表演兔子的動作。[通過學小兔子的動作,在表演的同時進行了節奏訓練。]
(五)、畫一畫
1、師談話:兔子的形象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先來看看別人是怎樣畫的,然后我們自己也來畫。
2、欣賞(課件展示):泥塑兔子,紙塑兔子,水果兔子,兔兒郵票,面具兔子,繪畫中的兔子。[通過欣賞,讓學生了解兔子的多種繪畫方法與制作方法,開拓學生思維,激發創作欲望,培養欣賞美與表現美的愿望與能力。]
3、繪畫與制作:在白紙上畫好兔子外形,利用彩筆繪畫的方法或彩紙粘貼的方法做兔子頭飾。[培養學生繪畫能力與動手制作能力]
(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根據要求畫出小兔子,兔媽媽的形象。有些同學要求畫卡通中的兔八哥,流氓兔等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