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筑牢安全防線班會教案(精選2篇)
防災減災筑牢安全防線班會教案 篇1
活動預備:
收集有關地震的相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宣布活動內容
1、少先隊員們,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給四川人民帶來巨大的傷痛及損失,誰能來說一說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學問?(隊員答復)
2、隊員們了解還真不少,這次活動我們一起來了解地震是怎么產生的,遇到地震應當如何預防損害。
二、活動過程
1、各小隊相互溝通,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出示搜集到的有關地震學問。
地震是指巖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裂開,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釋放出來,從而引起肯定范圍內地面震驚的現象。大局部地震的發生與地質構造有關。在地殼中有斷層,而且斷層又具有肯定活動性的地帶,地震最簡單發生。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級來表示。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越大,震級越高。震級每增加1級,能量約增加30倍。通常,3級以下的地震,人無感覺,成為微震;5級以上地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成為破壞性地震。
地震是一種危害和影響最大的地質災難。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難最嚴峻的國家之一,全國大局部省區都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唐山的7。8級大地震,使這個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傾刻成為一片廢墟。這是20世紀全球破壞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災難。
我國川、滇、黔接壤地帶,該地帶現代地殼活動劇烈,地震瀕發,震級高。由于地殼活動劇烈,山體中斷裂,巖石破裂,風化嚴峻,加上干濕季節清楚,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災難突發。這次四川發生了8.0級的地震,震后到目前為止,還發生了四次6級以上的余震,比唐山大地震的破壞性更大。
4、地質災難的防備
(1)假如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鎮靜冷靜,特殊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留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愛護頭部,等地震過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牢固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靜,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3)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教師的指揮下快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后,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4)正在體育場上課的,應馬上停頓上課,穩定隊員心情,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安全地帶疏散。
5、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慌張,應依據所處環境快速作出保障安全的選擇。
假如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快速跑到門外。假如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馬上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快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攏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馬上躲在課桌,椅子或結實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需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行帶頭亂跑。
(3)遠離危急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快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留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馬上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假如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查找水和食物,制造生存條件,急躁等待救援人員
防災減災筑牢安全防線班會教案 篇2
【班會主題】
自然災難是無情的,許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于自然災難,其中特殊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熟悉一下地震,也盼望大家能在這節課中學到地震逃命的方法。
【教學目的】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峻災難。
2、讓學生了解并把握一些地震的根本學問,教育學生發生地震時不驚慌,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加學生自我愛護的意識,提高自我愛護力量,有利于學生的安康成長。
【教學預備】
視頻播放,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主題:
20__年的5月12日就這樣寫入了歷史,當天十四時二十八分,突如其來的汶川8.0級地震,震驚了汶川,震驚了億萬國人的心。一個個漂亮的縣城,那樣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國,頃刻間天崩地裂,斷壁殘垣。沉痛的瞬間,傷心的數字,染血的孩子,受傷的臉龐,久久縈繞在我們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為我們敲醒了防范的警鐘,平常我們的生活很幸福,其實危急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假設地震真的來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做好戰勝地震的預備了么?
二、地震前預備: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前應做哪些預備?
學習地震根本急救學問,制訂家庭應急預案,開展家庭一分鐘緊急避險、撤離與疏散的.演練活動;備好防震應急包。配齊應急物品。家具物品擺放要重的在下、輕的在上。將床放在內墻(承重墻)四周,要遠離屋梁和懸掛的燈具。
2、如何做好疏散預備?
清理雜物,使門口、庭院通道暢通,震時便于人員逃離。熟識四周環境,了解避難場所,地震時可沿指定路線準時疏散。
三、地震時自救學問:
1、地震時的避震原則是什么?
(應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里等安全角落,待震后快速撤離。)
2、地震時怎樣自救?(先讓學生爭論溝通,再做補充和總結。)
只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生。用枕頭或手或坐墊愛護頭部。
2、在平房沖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假如來不及,就在堅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機轉移。
3、在樓房遵循就近躲避原則。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登“安全角”或廚房、衛生間、貯存室等小開間內,不要跳樓,待強震過后有序撤離。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千萬不要坐電梯。
4、在教室內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后,在教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愛護頭部。留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急物。
5、在街道上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要避開高大建筑物,如:樓房等。
6、一旦震驚停頓,就要快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被埋壓時最重要的是樹立生存信念,鎮靜冷靜。首先挪開頭部四周的雜物,保持呼吸暢通,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磚、木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不要哭喊,盡可能掌握自己的心情、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假如受傷,要用簡易的方法包扎好傷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節省飲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肯定要節省使用,發出求救信號時可采納敲擊水管的方法。
四、地震后互救學問:
1、震后救人原則是先救近處的人。無論是家人、鄰居,還是生疏人,以免錯過救人良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先救青壯年。可使他們快速在救災中發揮作用。先救簡單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盡快擴大救人隊伍。
2、首先請家屬或鄰居供應狀況。實行喊話、敲擊等方法詢問埋壓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認真傾聽有無呼救信號,判定被埋壓人員位置。在保持通風(通氣)的前提下,做好標志,等待專業救援隊人員前來救治
3、接近被埋壓人時,不要用利器刨挖。留意分清支撐物與一般埋壓物,不行破壞原有的支撐條件,以免對人員造成新的損害。首先暴露被埋壓者頭部,去除口、鼻內的塵土,保證幸存者呼吸順暢。在抬救過程中不行強拉硬拖,避開使被救者身體再次受到損傷。蒙上眼睛,使其避開強光的刺激。不行突然承受大量新奇空氣,不行一次進食過多。避開被救人員心情過于感動。
【教學小結】
地震特別可怕,由于它不行猜測,威力大,但是假如我們做好了挑戰“天災”的思想預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生前降低了很多。同學們,平常看一些自我愛護方面的書籍,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我們學校估計會在下周一、周二,進展防震減災演習活動。盼望同學們都能聽從教師的指揮,確保演習活動的安全,千萬不能在為了安全的演習中消失安全問題。
【布置作業】
搜集在地震到來時實行自救措施得力的事例,課下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