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生活教案(通用3篇)
幼兒園大班生活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文明使用筷子的良好習慣 。
2. 提升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增強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3. 了解筷子的材質并掌握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幾種常見的筷子(木制筷子,塑料筷子,不銹鋼筷子等)
2.每組幼兒的桌子上擺放香菇塊蘿卜絲鵪鶉蛋生菜花生米
三、活動過程:
1. 導入:
每天小朋友都能吃到食堂叔叔阿姨為我們做的營養美味的飯菜。看,這都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有肉,有菜,有主食)那我們平日吃飯都能用到什么餐具呢?
馬老師這有一雙木制筷子。小朋友你們還見過哪些材質的筷子呢?(欣賞圖片)
教師小結:按材質分:竹制筷子,塑料筷子,木制筷子等。
哪位小朋友知道筷子是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對,靠中國人的智慧發明的。是中國人特有的用餐工具,既方便又衛生,長期使用筷子吃飯能鍛煉手指的靈活性,讓人變得更加聰明。
2. 學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師提問:筷子到底怎樣用呢?﹙幼兒回答﹚
筷子 一張一合就像是大鱷魚的嘴巴。
2.兒歌: 小筷子,拿中間;
五個手指來幫忙;
三個捏,兩個托;
食指、中指上下動;
好吃的飯菜夾住它。
四、進區活動:
1. 幼兒進區第一次練習:
教師提問:你們桌子上的餐具里都有哪些材質的筷子呢?
小碗里都盛有什么食材呢?﹙幼兒回答﹚
跟隨教師結合筷子兒歌,模擬使用筷子。
現在選擇一雙你喜歡的筷子用正確方法夾一夾,練一練,看哪位小朋友夾得又快又好還不掉在桌子上,如果不小心掉在桌子上也要用筷子夾起來。
夾完之后,小朋友和同桌互換筷子再來練習。
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使用筷子的正確的動作, ---看照片糾正幼兒使用筷子動作的規范性。﹙讓幼兒到前面做一做,說一說﹚
教師導入語:我們用了不同材質的筷子,小朋友看桌子上還有什么材質的筷子呢?﹙幼兒回答﹚它是我們在幼兒園每天都會用到的。
2. 幼兒進區第二次練習:夾豆比賽
統計環節:請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一個小朋友撿花生米,大家幫著數,一個小朋友來做統計,選出班內的冠軍組。
教師驗證環節:請老師來檢驗每一組小朋友的計數結果。
五、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都表現得很認真,比賽很專注,小手很靈巧,大家看這是什么?﹙出示玻璃球﹚你們有沒有信心來挑戰夾玻璃球呢?我把它放在活動區,游戲時間和小朋友一起來挑戰吧!
小朋友,筷子除了吃飯用還能夠做什么呢?回到家和爸爸媽媽共同收集資料,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
請每組小朋友一起來分類收拾整理桌上的物品﹙自然結束﹚。
“和筷子做朋友”課例評析
1. 《指南》《綱要》理念在課程實施中的體現 :
能夠滲透《生活與健康》的基本理念 --文明使用餐具和均衡飲食的意識。注重領域間的整合、在競賽中幫助幼兒確立時間觀念和團隊合作意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體性地位。
2. 目標與內容的一致性及目標達成度 :
孩子們在親身體驗、自主操作中充分感受使用不同材質的筷子,夾取不同食材的樂趣,自然而然掌握使用筷子的正確方法,目標達成度高。緊緊圍繞所設定的目標組織幼兒自主學習、分享感受;增強幼兒熟練使用筷子的能力。
教與學活動設計的恰切性 :
縱觀整個活動環節設計,核心的、有價值的問題達到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凸顯整合。熟練正確地使用筷子進一步使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性得到鍛煉。
通過美味飯菜課件導入,使幼兒了解到筷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餐具,體現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及筷子的優越性。設計的游戲從筷子的使用姿勢、使用方法到熟練程度,銜接自然,游戲步驟清晰 :教師編創的筷子兒歌:“小筷子手中拿,五個手指來幫忙,三個捏、兩個托,食指中指上下動,好吃的飯菜夾住它。”將筷子的五指配合方法自然融入其中。
通過教師演示、分組操作、使用不同材質的筷子,夾取不同食材的以及采取競賽形式的,自然滲透安全、文明地使用筷子的方法,勝過教師枯燥、單調地說教,使用的多媒體課件、采用的教學方法突破活動難點與突出重點,幼兒思路能在追隨教師引導下步步跟進。學習內容源于生活、回歸生活、提升生活經驗,讓幼兒了解筷子的不同材質及使用筷子的優越性。適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與需求;注重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食材的特質讓幼兒感受不同食材軟硬、澀、光、圓、扁的特性、輪組體驗,分享感受,提升能力,注重領域間的整合,音樂的貫穿,使規則融入、引發幼兒挑戰的興趣。組內的角色分配與點數豆粒總和環節對于激發幼兒的團隊意識和引發同伴之間的商討與合作起到了促進作用,幼小銜接階段,多種相關能力的培養及學習品質的培養 ---幼兒的專注力等也進行了巧妙地融入。
4. 師生互動的生成性體現 :
及時分析與辨別筷子使用方法的正誤 ,正面激勵與引導,不僅使幼兒學習積極性達到高潮 ,習慣、能力的培養之中認真傾聽、做事專注、有序 ,有始有終。
5. 課堂設計與實施中評價工具的運用 :
實時拍照并上傳至一體機,讓幼兒及時進行自我辨析、自我糾正 ,對照觀察、學習 ,伙伴交流、比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操作桌上利用組別標識、號碼標注 ,提高幼兒的任務意識、觀察、比較、對應能力。
自評、互評相結合;
競賽游戲激發了幼兒團隊意識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6. 適應新課程要求,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情況 :
師幼關系的體現 ,親切自然的教學風格給孩子創設了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地位與作用。推選組長、分配角色,分工點數豆粒,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參與發現,既發揮幼兒的個人感知 ,又給孩子協同發現的空間。
注重活動的延伸與長效學習,所滲透的學習品質以及受益終生的良好生活能力與文明的生活方式,將為幼兒的終生學習和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提出關于筷子還會有什么用?對筷子的價值進一步再挖掘;“夾玻璃球”這個的更富挑戰性的游戲進一步激發幼兒敢于面對挑戰、大膽嘗試。
教師應進一步提升教育能力,增加與幼兒分享交流、探討的空間,引發幼兒多思考,充分激發幼兒積極面對活動中的挑戰。教師應注重滲透于生活中的指導:關注生活中的細節教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堅持與家園一致的教育,為幼兒的后續學習與發展奠基。
幼兒園大班生活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
2.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課件《小豆子的旅行》、消化系統拼圖
活動過程
(一)引發探索愛好
師:我們天天都要吃東西,那么吃下往的食品到哪里往了呢?今天我們跟隨一顆小豆子一起去人體中旅行吧,看看吃下去的食物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二)通過課件局部演示,進一步知道豆子(食物)旅行的進程,并初步了解消化系統的作用,進步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1.小豆子旅行的第一站是甚么地方?食物在我們的口腔里有甚么變化?怎樣會的呀?
2.經過口腔后,食品到哪里往旅行了,它是通過甚么到胃里的?
3.食品在胃里,會發生什么變化?怎樣會的呀?(豐富詞匯:蠕動)
小結:胃就象一個口袋,胃的蠕動是為了把口袋里食品磨得更細,更爛,便于人體消化。
4.小朋友想想,假如這個口袋里裝的食品太多了,會有甚么后果呢?你之前有無碰到過胃不舒服呀,怎樣會的?生活中我們要留意些甚么?怎樣來保護胃?
小結:不要吃太燙的食品,吃飯要定時定量,飯前飯后都不能做劇烈的運動,食品的種類也要豐富,還不能吃太多的冷飲和零食等等。
5.剛才小豆子的旅行經過了口腔、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里呢?(引導幼兒了解小腸的作用)
小結:小腸就像一個加工廠,把食品的營養都吸收了。
6.最后小豆子要到哪里往旅行呢?(引導幼兒了解大腸的作用)
小結:食品廢渣進進大腸,最后排出人體。
(三)分組找順序排圖
(四)拓展:激起幼兒愛科學,長大探索科學的欲看師:在我們人體,除食品的旅行,還有很多秘密,只要我們認真學本領,長大一定能探索到更多的人體秘密。
幼兒園大班生活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正確的揮臂投擲沙袋的動作,提高幼兒的投擲能力。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之間友愛互助克服困難的精神。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沙袋
2、繩子若干
3、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隊列練習。
(2)運動員模仿操。
2、基本部分。
沙袋的多種玩法。
(1)教師講解并示范投擲沙包的動作要領。幼兒站四路斜隊,徒手練習揮臂投擲運動1-2遍。
(2)幼兒玩游戲“哪個沙袋投得遠”。
(3)分組競賽“收放沙袋”。
規則:分四隊進行,各隊第一名幼兒手提籃子,并將籃子中的沙袋分別放入圈內后繞過椅子跑回來,拍第二名幼兒的手,拍到手的幼兒接過籃子去收沙袋依次進行,方法同上。以先完成者為勝。
3、結束部分。
以沙袋為障礙練習曲線走,最后做放松整理活動。
教后感:幼兒對投擲沙袋很感興趣,提高了幼兒的投擲能力。本活動很能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培養了幼兒團結友愛的精神。
活動反思:
1、能夠較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突出,達成與有效度較高。
2、課的設計既能考慮到教學目標,又能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游戲內容比較好。
3、感覺本課的組織上還可以進一步的提高。
4、 對投擲教學怎么樣的組織才能達到合理、有效?
接著,展開評課的環節,各位老師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合理,可操作的建議,在此也表示感謝!
最后,蔣校長作了總結:
1、首先,她把我這節課與4月份上的市公開課作了比較。她認為,本節課重難點突出,學生不同程度上掌握了投擲的技術技能。
2、本課的組織上還是略顯單調,教學手段要多樣化,合理化。情景的運用要融洽連貫。
3、集中與分散顯的有些多,要盡量使課上的嚴謹。
相信在大家的幫助下,我的收獲會更多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小百科:沙袋,一般是由結實的粗布、白帆布和麻袋縫制而成,上下各十層,大小1.5尺見方,內裝約8公斤鐵沙。有的沙袋內裝沙子、鋸末、豆子或高粱。有方形和圓形兩種,重量和大小根據習練者需要而定。主要鍛煉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