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中班幼師的音樂活動教案范文(精選3篇)
適合中班幼師的音樂活動教案范文 篇1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音樂活動,會在音樂中大膽表情感體驗。
2.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切準4/4節奏,能隨著音高音低的變化而改變動作。
二、重點和難點
這是一段歡快的樂曲,4/4的節奏明顯而且有跳躍感。本教材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熟悉4/4節奏,切準節奏,并且運用歡快的動作表現樂曲的氣氛。本教材的難點是要引導幼兒在活動中辨析音高官低的變化而改變4/4動作。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錄音磁帶“鉆山洞”樂曲。
2.制作一個山洞可供幼兒玩耍。
3.若干樂器、綢帶等幼兒自編舞蹈的道具。
四、設計思路
為大班的幼兒按排這個教材,最主要的是讓幼兒熟悉4/4節奏,因為在兒童作品中很多是2/4節奏,聽一聽4/4旋律、并引導幼兒運用多種節奏型表現4/4拍能更進一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同時本教材還通過教師錄像磁帶將樂曲時而彈奏在高音部分,時而彈奏在低音部分,以引起幼兒對樂曲變化的注意,感受音高音低。
五、活動流程
角落活動中熟悉樂曲、感受樂曲——集體活動中共同感受樂曲、表現樂曲——角落
活動中進一步表現樂曲
1.角落活動中熟悉樂曲、感受樂曲。
①角落中放置樂曲磁帶供幼兒聽賞熟悉樂曲,感受樂曲的歡快氣氛。
②提供一些樂器、道具等引導幼兒在角落活動中可以表現樂曲;用樂器可以敲擊出各種節奏如|X X |;| |;| X X|;| X X X X |等等;還可以用綢帶等道具自編舞蹈。
說明
在角落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是聽賞樂曲,對于孩子們各自的表現(有的用樂器,有的用自編舞蹈),均要給予肯定。
教師在角落中放置此內容一般可維持一周左右時間,讓大部分的幼兒都去接觸過,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角落游戲講評的時間評價幼兒在角落里的情況以此吸引更多的幼兒去聽賞樂曲、感受樂曲。
2.集體活動中共同感受樂曲、表現樂曲。
①教師引出聽著音樂做“鉆山洞”游戲,幼兒和教師一起在沒有山洞的場景中跟著音樂跳舞,其本動作是(1) 55 3 55 3|35 51 3 32|(2) 13 32 12 6| 62 16 55 6|
(1)小節幼兒小跑步;
(2)小節幼兒右腳在右前方腳跟著地,扣在腰并在右耳處拍手四下。
(3)(4)小節重復(1)(2)小節動作。
注:教師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歡快地跳舞,可以自由地在設置的山洞里鉆來鉆去,但必須遵守規則;聽著音樂按節奏動作。
②教師拆除設在場景里的山洞,請一半幼兒自己來搭山洞,另一半幼兒來鉆山洞體會歡快情緒,如弟弟朋友二個二個手拉手架起山洞,妹妹朋友則跟著音樂邊作動作邊鉆山洞。
③教師引導幼兒聽出音樂中的變化:發現有的時候樂曲是彈奏在高音部分,而有的則是彈奏在低音部分,幼兒要聽著音樂歡快舞蹈,學聽到樂曲在高音部分請弟弟朋友搭山洞,妹妹朋友舞蹈鉆山洞;而學聽到樂曲在低音部則由妹妹朋友搭山洞,弟弟朋友歡快舞蹈鉆山洞。
說明游戲可反復進行引導幼兒發現高音、低音的變化,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歡快氣氛。
3.角落活動中進一步表現樂曲。
教師可以將樂曲磁帶再度放置回角落里,引導幼兒進一步在角落里大膽表現,更可以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創編的基本動作來做“鉆山洞”游戲。
教師可利用角落游戲交流設置小舞臺讓幼兒把自己的表演展現給大家看。
適合中班幼師的音樂活動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俏皮風趣。
2、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數豆豆》歌曲、彩色豆豆貼紙、大兜兜模型。
活動過程:
一、感知、欣賞
(1)幼兒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提問:“在這首好聽的歌曲中,都有什么?”(豆豆)
(2)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加深印象。師:“歌里面的小豆豆長的什么樣子?”(圓溜溜),唱歌的小男孩在做什么?(一、二、三四,數豆豆)
二、學唱歌曲,創編動作
(1)教師范唱,幼兒跟唱。讓幼兒閉上眼睛,老師邊唱邊把彩色豆豆粘貼貼在幼兒身上。引起幼兒興趣。
(2)提問:“你覺得這首歌哪句話最有意思?你可以把它唱出來嗎?”幫助幼兒回憶歌詞。鼓勵幼兒創編相對應的動作。
三、游戲:《大聲小聲》唱規則:老師出示大豆豆,幼兒用洪亮的聲音唱歌,出示小豆豆,幼兒用輕柔的小聲音唱歌.大小聲交替唱。
四、游戲:《裝進兜兜》
規則:
(1)、幼兒拉成大圓圈,表演歌曲,演出結束幼兒快速跳進圓圈中的大兜兜。
(2)、再一次游戲,表演結束,跳進與身上豆豆粘貼一樣顏色的大兜兜里。五、游戲結束,師:“今天小豆豆們不僅學會了歌曲,還一起做游戲,這顆豆豆粘貼老師送給你,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好不好?
教學反思:《數豆豆》這首歌對于中班幼兒難度不大,所以我著重興趣引導,我始終用游戲觀察整個活動游戲開始之前,第一個環節是歌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由于對歌曲的熟悉,小朋友們演唱得很好,游戲環節,大家都積極參與,喜歡游戲,但是創編動作,孩子們都存在局限性,基本和我動作都是一樣的,缺乏想象力!在今后的活動中應多多啟發和鍛煉幼兒的創編能力。
適合中班幼師的音樂活動教案范文 篇3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理解和感受AB樂段的不同的音樂形象與情緒變化。
2.嘗試多種肢體動作表現毛毛蟲一伸一縮的動作和蝴蝶飛舞的形態。
3.嘗試兩人合作,體驗集體律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紗巾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知音樂節奏的快慢。
師:你們是不是聽過毛毛蟲變蝴蝶的故事啊?今天洪老師帶來了一首和小青蟲有關的音樂,毛毛蟲和蝴蝶,我們來聽一聽。
1.完整欣賞音樂第一遍。
師:你們聽出來了嗎?樂曲有幾段?樂曲中哪段是毛毛蟲的音樂,哪段是蝴蝶的音樂?
師:你們都聽出來了,第一段就像是毛毛蟲慢慢地爬,音樂聽起來是很緩慢的,很安靜的。而第二段音樂呢,聽起來很歡快,很跳躍,就像蝴蝶在干什么呢?(飛)
二、欣賞A段音樂,初步表現毛毛蟲一伸一縮的動作。
師:森林里的選美大賽開始了,有一只叫青青的毛毛蟲也很想參加,但它長得太丑了,大家都嘲笑它,不讓它參加,于是青青傷心的躲起來了。我們一起來聽聽毛毛蟲傷心的時候是怎么爬的。
1.出示a段圖譜,欣賞A段音樂一遍。
師:聽出來了嗎?毛毛蟲是怎么爬的?(一伸一縮)
幼兒個別回答。
師:我們可以用身體的什么部位來做毛毛蟲呢?(肚子、腳,手臂等)
2.用不同的部位隨音樂做毛毛蟲爬的動作。(選擇有特征性的部位)
3.聽音樂用身體的一個部位做毛毛蟲的動作。(音樂到55秒)
師:毛毛蟲怎么了?毛毛蟲終于夢想成真長出了翅膀變成了美麗的蝴蝶了。4.師幼共同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師:誰知道毛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
三、欣賞B段音樂,表現蝴蝶飛舞的形態。
師:毛毛蟲變成美麗蝴蝶可高興了,它正準備跳舞呢!,我們一起聽聽蝴蝶是怎么跳舞的。
1.出示B段圖譜,欣賞B段音樂。
師:你們知道蝴蝶是怎么飛了嗎?
2.個別幼兒示范。
3.聽B段音樂一起學習蝴蝶飛的動作(站著)
師:除了這樣飛還可以怎么飛呢?
4.根據幼兒創編隨機音樂表演。
5.選擇幾種不同的飛法聽音樂表演蝴蝶飛。
6.學習兩人合作蝴蝶飛舞。
7.隨音樂幼兒自由兩人合作飛舞。
(1)師:我發現一對對蝴蝶都飛的很漂亮,哪對蝴蝶可以來表演給大家看看?
(2)個別幼兒表演。
8.隨音樂集體表演蝴蝶飛的動作。
師:現在蝴蝶王國要開舞會了,毛毛蟲要變成蝴蝶以后才可以去參加舞會,對嗎?看看我是怎么怎么去參加舞會的。
9.教師請個別幼兒合作表演參加舞會。(音樂從49秒到最后)
10.聽B段音樂集體表演(音樂從49秒到最后)
四、完整表演。
1.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
師:現在我們從頭到尾完整的來表演一下,好嗎?(提醒幼兒用不同部位表現毛毛蟲,注意聽前奏)
2.手拿紗巾完整表演。
師:蝴蝶給自己打扮的更漂亮,帶上了紗巾。你們也想要嗎?
3.我們飛到外面小花園去跳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