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教案(通用2篇)
《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掛圖,使學生懂得預習、復習課文的重要性,逐步養成課內外主動預習、復習的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并結合平時教學使學生掌握讀書有選擇的要領,培養良好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教給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2、養成讀書有選擇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懂得預習、復習的重要性,逐步養成課內外自主預習、復習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已經學過的習慣。
二、看圖,認識預習的意義,明確預習的要求
1、想:我們為什么要預習呢?預習有什么好處呢?(有助于自學能力的培養,提高閱讀能力。)
2、對于我們來說,預習有什么具體要求呢?看書中的圖:
(1)第一幅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
(2)指名讀黑板上的預習要求并板書:自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自學生字新詞
三、學習自主預習復習方法
我們怎樣才能預習復習好課文呢?請大家仔細看圖。
1、第一頁上面一幅圖告訴我們什么?
(同學一起交流預習的收獲,能夠收到相互啟發、取長補短的效果。我們今后也要常交流,圍繞預習內容、預習方法等進行同學間的交流)
2、看第一頁中間的插圖,同學在干什么?
(中間的插圖是全班同學在認真預習,有的在默讀課文,有的一邊看書一邊練習,有讀到疑問處還在課本上圈圈畫畫)
3、第一頁下面的插圖是什么內容?(下面的插圖是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復習學過的課文,正在按要求背誦課文)
小結:同學們在預習中非常自主,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有預習必質疑。
4、我們自主預習復習《1燕子》。
(1)提出預習復習要求。
(預習)自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自學生字新詞。
(復習)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課文,默寫生字新詞。查閱資料,完成練習。
(2)自由朗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3)自學生字新詞,再次朗讀課文。
(4)出示句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用畫出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練讀句子,反復朗讀,爭取讀通順、正確。教師也可示范朗讀。
(5)詞語和句子我們會預習,段落的預習也大致相同。遇到難題,同學們要獨立考,主動求教。
(6)復習時,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出示的句子。教師示范朗讀,同學練習,體會悟句意。
(7)反復朗讀,體會意思,熟讀背誦。
(8)段落的復習也是以讀背為主,并能完成詞語的默寫。
四、總結
自主預習復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它能提高我們的自學能力、質疑能力和閱讀力。習慣的養成在于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希望大家都能養成自主預習復習的好習慣。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并結合平時的教學,使學生明白閱讀課外書要有選擇,培養選擇課外讀物的能力,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有句名言:“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則說:“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它對于人類之所以必需,在于它是滋補光明的養料。”確實,一部好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書,它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和氣質,教人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書籍是人類文化和智慧的載體,是前人勞動成果的結晶。知識就如浩瀚的海洋,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書讀完,更何況書也有好書和壞書之分,這就決定了我們讀書要有選擇。(板書課題:讀書有選擇)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選擇我們所需要的書籍。
二、指導學生選擇圖書
1、了解選擇圖書的渠道。
(1)過渡:從哪兒可以得到我們需要的圖書呢?
(2)指導學生看第二頁上面的兩幅圖,說說這位同學在哪兒選擇圖書。
(上面的兩幅插圖分別介紹了在“好書推薦”的欄目旁,在學校圖書館選擇自己需要的圖書)指名說。
小結:要讀的書可以到書店購買或向同學借,也可以到圖書館(室)去借閱。
2、指導學生如何選擇圖書。
(1)應該如何選擇圖書呢?我們來看第三頁下面的三幅圖,他們是怎樣選擇圖書的呢?
(2)教師講述。